书城文化土眼洋事之总理衙门
1218800000008

第8章 以夷制夷

甲午战后,关于外国人的事情,尤其是在华外国人的事情,不仅在上海有其“新闻点”,而且整个中国开化了的知识界,也日益对周围的世界多了几分关心,对国家的命运更加牵挂。《点石斋画报》对中西交往事项的描绘,代表了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眼中的西方和中国与西方的交往形象。这个形象,早已没有了昔日天朝上国的自大,但也没有现代国家应有的自如和从容。

【军队内讧】

张之洞于金陵(今南京)创设自强军后,两江总督刘坤一延续了这一事业,聘请德国教习格劳斯在小校场训练。由于操练场离军队宿舍较远,格劳斯相中了毗邻新兵营的开阔地,没有打招呼就带队前往训练。新兵统带见状大为愤怒,认为这是自强军侵夺他们的领地,小瞧他们,坚决要求格劳斯撤走。格氏认为都是中国军队,何必这么计较,据理力争,然而新兵统带立刻对他进行围殴。格氏虽然得以逃回,但多处受伤。刘坤一闻讯大怒,查清事实以后,撤掉了新兵统带,对格氏予以精心治疗并向德国领事致歉,闻讯集结的德国舰队见刘坤一处置得当也随之撤离。画家说,这个统带难道不为他的孟浪行径感到后悔吗?

张之洞创的自强军,跟小站的新建陆军一样,都是甲午之后中国最新式的军队,可惜自张调任后,继任的刘坤一非要自搞一套,结果将这支新军糟蹋了。不过,如画上所述,仅仅因为一个外国教练出了点事,炮舰就调上来了,西方人也忒霸道了些。

【中俄交好】

清政府对向西洋派驻使节的重要性已有认识,但是这些使节一直没有得到特别的礼遇。外交使节王芍棠赴俄国祝贺新君即位。在贺仪结束辞行时,俄皇对他礼遇有加,不仅向他馈赠即使俄国廷臣也备加珍惜的珍玩,而且还亲自乘火车送出400里之外。画家说,尽管有人传言说俄国新皇帝任太子时和王芍棠熟悉,但如果不是公使善于外交辞令,怎么能和俄皇的交情这么深厚呢?

清政府向西方派遣使节,是自西方公使驻京之后十几年的事情。开始的时候,尽管有大量的补贴,仍然没有人敢去“鬼子之乡”,第一个吃螃蟹去当公使的郭嵩焘甚至还遭到家乡人的攻击。当然,到了甲午之后,驻外使节由于其优厚的待遇而成了美差,大家意识到,到了外国并没有什么可怕的,所以竞相争着去。不过,此时国人对于外交的理解,还是人情、交情这一套,正像画中所说,人们对外交的期待,是双方人员之间的私交。

【李鸿章使俄】

李鸿章出使俄国受到了极其隆重的接待,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俄国一个茶商对李鸿章的招待。该茶商在中国经营茶叶生意,曾得到李鸿章的关照。当李相国访俄的时候,该商人对李鸿章建议,为了避免麻烦俄国的官方,请求他住在自己家中,李鸿章答应了。李鸿章莅临之日,该茶商早已在自家周边插满了中俄两国的旗帜,以红地毯铺地,请乐队奏中俄两国乐曲,还请了妙龄美少女24人穿红黄两色绸衣恭迎李相国。不仅如此,主人还亲自行金盘献盐饼礼,据说在该国仅限于向国王行此礼。相国进门的时候,还有少女献花球为其祝寿。画家盛赞接待礼节的壮美,并说是李鸿章威德远播,所以能怀柔远人。

李鸿章的以夷制夷策略,据他自己讲,最得意的是联俄制日,使三国干涉让日本吐出了辽东。但是,在中国羸弱的情况下,这种以夷制夷的结果是前门拒狼后门迎虎。李鸿章此次访俄所签订的《中俄密约》,使俄国借建中东铁路为名控制了整个东北。人们还盛传,李鸿章接受了俄国人多少贿赂。李大人不仅没有威德远播,还臭名远扬。很快,俄国占大连,德国占胶州湾,法国占了广州湾,引发了中国的边疆危机。

【领事溺毙】

奥匈帝国驻宁波领事夏某携夫人和意大利领事及海关的西洋人一起到普陀山海边游泳。下水之后,夏领事突然感到浑身无力,大声呼救。海关洋人赶忙放船救援,正在把夏某往船上拉的时候,一个大浪打来,领事就此漂向海中不知去向,虽经多次打捞,终不见尸身。后来驻华各国领事均下半旗志哀,领事夫人痛哭之余,只有收拾行装,黯然回国。画家说,人有不立高墙的训诫,但夏领事居然去戏水,水虽柔弱,却总会溺人,夏某之死应该足以教训后来人。

奥匈帝国领事溺水,本是件寻常小事,但只因主角是外国领事,所以也值得劳动吴友如的大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