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梁启超传
1225200000034

第34章 身为党魁(3)

袁世凯:“这体制要亡国!”袁世凯此言一出,杨度吃惊不小,袁世凯自然察觉出来了,“吃面吃面”,呼噜几下把一海碗鸡丝汤面吃光,话题转到了熊希龄身上:“熊凤凰开两院议员茶话会,威风得很,‘首以责任为前提’,总统不是前提?国家不是前提?还要‘拒绝副署’,你给传个话,让熊凤凰来做大总统,我去换他那个总理,如何?”

杨度:“大总统不妨与熊希龄谈谈。”

袁世凯还只能等待时机,对他来说,熊希龄、梁启超或者国会等等,还有的一点用处便是正式总统的选举,“临时”两个字“实在不吉利”--袁世凯如是说。在这之前,镇压二次革命,暗杀宋教仁挫败国民党,袁世凯均已连连得手,而在这些事变中,梁启超实际上已有助纣之嫌了,他总是不无歉疚地自慰:“无非是为了共和宪政大局,无一己之私利可言。”

共和宪政大局能够维持得下去吗?

梁启超身为司法总长,为造就近代中国最早具有资产阶级模式的法制体系,可谓费尽心机,功不可没。他坚持的“司法独立”的概念来自西方,为针对中世纪司法弊端而采用的一项改革措施,因为它的进步与公正一直沿袭到近代。对于这一些,梁启超为了开导袁世凯不得不再三呈文,说明“司法独立之真精神,惟在使审判之际,专凭法律为准绳,不受他力之牵制”。

自古以来,中国哪曾有过这样的司法?人们已经习惯于这样的现实:以权代法,权大于法,朝朝如此,代代皆然。梁启超并特意为袁世凯拟了一道整顿司法的大总统令,宣称:

外观世运,内审国情,谓司法独立之大义,既始终必当坚持,而法曹

现在之弊端,尤顷刻不容忽视。

为推行司法独立的理念,梁启超提出四项改革措施,一日慎重任官,以考试择优去劣;二日严汰不职,利用舆论监督,责成有关方面对不职之徒举而劾之;三日回避本籍,不许本地人士在审判辖区任职,“绝其瞻徇,俾能奉法”;四日编篡法典,使法官有所依据,百姓有所遵从。此外,梁启超还提出了考核现有律师,严定律师资格等一系列法规。

后人实在不能忘记梁启超建立一个法制国家的美好愿望,后人更应记住梁启超为此一美好愿望而付出的实践和心血。

不少论家述及这一段历史时认为,这是梁启超的资产阶级的幻想,笔者想要补正的是:资产阶级的幻想曾经也是辉煌、美丽的--较之于封建独裁而言,而且梁启超不仅幻想着还行动着,哪怕总是失败着。

袁世凯怎么能容忍任何意义上的司法独立呢?当梁启超拟大总统令力图推行司法改革时,袁世凯我行我素,派出梁士诏到国会中拉山头组小党,为即将举行的总统选举法的表决及总统选举拉票,同时又让京师特务头子陆建章亲自动手抓捕国民党议员8人,让国民党知道厉害,时为1913年8月27日早晨。

这是一个黑暗的早晨。

熊希龄风闻这一消息后,顿时惊呆了;梁启超更是脸面无光,身为司法总长连擅自抓捕议员都管不了,谈何法制社会法制国家?

这是惨痛的理念的毁灭,同时梁启超仍然面对着一再委曲求全希望得以维持的袁世凯一统天下的局面。直到1913年10月4日,梁启超早就宣布的“先定宪法,后选总统”的主张落空,国会投票赞成“先选总统,再由总统颁布宪法”案通过,梁启超似乎还没有彻底绝望。

1913年10月6日,国会进行总统选举。

这是极有中国特色的一天:国会的创立是学西方的,选举应是民主的,然而一切都是在军警与刺刀的包围下进行的。

民主可以是刺刀尖上的红玫瑰吗?

选举可以是枪口之下的和平鸽?

这一天,宣武门一带突然加了双岗,军警荷枪怒目来回逡巡,注视着议员们走进会场,如同监视一批囚犯刚刚放风或做完苦役回到监室一样。选举会场设在众议院,会场外是几千人的“公民请愿团”。说是“公民请愿”,对开的短上衣故意撩开,腰间皮带上一律插着机头大开的匣子枪,或是明晃晃的尖刀。议员们坐而论道惯了,哪见过此等阵式,便有腿发软不停地想小便的,洗手间一时人满为患,还有岁数大的无可奈何便尿裤裆。

有大胆的议员问“匣子枪”:“请问来此何事?”

便衣拍拍匣枪,啐一口痰,那痰正好从议员的耳边飞过:“问这个?”

议员气不过,再问:“知道国会重地吗?”

“重地你妈蛋!好好选袁大总统,否则就横着出去!”

议员们--尤其是国民党的议员拍桌子大叫:“这是票选吗?”

另一批议员应道:“这是刀选!”

“司法总长在哪儿?”

“在这儿!”

“这是什么法制?

“袁世凯军阀专制!”

“司法总长为什么不说话?”

挖苦、嘲笑、攻击,梁启超默默而坐,始终一言不发,他能说什么?真是夫复何言!

众议院院长汤化龙主持选举会。

投票刚要开始,门外窗外有震耳欲聋之声传来:“选袁大总统!…‘谁不选袁大总统谁没有好下场!”原来那些冒充“公民”的军警已翻上墙头,居高临下,呼喊口号,叼着烟卷,露出刀枪,虎视眈眈也!

梁启超偶尔也往窗外一望,不觉无地自容,可那些便衣警察破口大骂:“嗨,你他妈瞧什么?爷们盯着呐,看你投谁的票!”

第一次投票结果,袁世凯得471票,黎元洪得154票。袁世凯离当选票数差99票。

其时已值中午,汤化龙宣告暂时休息后继续投票。选举会场管票不管饭,门口有“公民团”把住许进不许出,便只好一边挨饿一边骂娘。不一会儿,进步党本部送来面包点心,把门的听说进步党投袁大总统的票便放行了,却把国民党本部送干粮的堵住,说什么也不让进,“饿死活该!谁让国民党不投袁大总统票的?”

议员中有张汉、廖宗北等不少人嗜吸烟卷,半天下来口袋里的烟抽光了,瘾发而无烟,便涕泪满面,登上桌子齐发怒吼:

“袁世凯绑架议员不给饭吃不给烟抽,是可忍孰不可忍?”

第二次投票,袁世凯得497票,仍未通过。时已薄暮,窗外“公民团”呼声愈烈,汤化龙便援引选举法第三条“两次投票无人当选时,以第二次投票较多者两名决选之,以得票过投票人数之半者当选之”。

就这样,袁世凯做了正式大总统。

经历了中国历史上这样一次“刀选”历程的议员们,终于走出会场时,无不长长地叹了一口气,恍若从地狱中放回来了,又回到人间了,夜幕沉沉,凉意重重。

梁启超的步子迈得特别快,不仅羞于见议员同道,也羞于见不相干的路人。是次总统选举,梁启超和进步党人都做了一回十足不光彩的角色,但私心仍以为袁世凯做了正式大总统之后,国事能走上轨道,国会可以一心制定宪法,约束袁世凯,走上宪政之路。

袁世凯是怎样回应梁启超的?

1913年10月10日,中华民国首任大总统就职典礼。典礼的场所如何选择?熊希龄、梁启超认为按惯例应在国会宣誓就职。袁世凯的亲信幕僚则坚持放到紫禁城太和殿,公开的理由是来宾太多,且有不少外国使者,为场面隆重,彰显中华民族的历史渊源,太和殿为最佳。

谁能忘记呢?太和殿对于一个封建王朝来说意味着什么?它是紫禁城中最高的殿堂,从地面到屋脊高达35.5米,从建筑设计上看,匠心独具,长廊楼阁匍匐于四周,再经太和门前一系列建筑及炉、鼎、龟、鹤、日晷、嘉量的陈设渲染,三台的衬托,使之成为禁宫中令人望而生畏的巅峰。

太和殿的间数为横九纵五,取“九五之尊”意。极尽豪华与高贵的太和殿。在清一代却是使用率非常之低的一个宫殿,这就更加突出了太和殿的重要。开太和殿便意味着:新皇帝登极、皇帝生日、元旦以及冬至这天坐朝后去天坛祭天。

袁世凯当然不会忘记一年难得两三次的太和殿上朝时的情景:全副武装的禁军,全部銮仪、卤簿、庭院四周各色飘扬的旗帜。官员按铜铸的品级山标志,文官在东,武官在西,排列成行,三跪九叩。殿下设中和韶乐,大朝门设丹陛大乐,钟鼓齐鸣,香烟燎绕,从8米多高的三重台基下,仰视35米高的大殿,至尊至上也。

“袁大总统万岁!”

太和殿里喜气洋洋,面南而坐的袁世凯感觉好极了。

熊希龄、梁启超对坐在旧帘子胡同梁启超的客厅里。梁启超:

“坊间传言甚多。”

熊希龄:“挨骂,也该骂,是不是?”

“太和殿一幕,司马昭之心也。”

“真的还想做皇帝?”

“拭目以待吧。”

“那是承继大清,抑或袁氏开朝另立国号?”

“一场梦啊,恶梦。”

“我等大约无事可做了。”

“还记得他接见上海《大陆报》记者弥勒时所言吗?”

“当然难忘,自以共和政体为主张!盖共和既已告成,而又欲用他种政体,其愚孰甚!”

“还是黄远庸说得好:‘民国乎?帝国乎?…

“这黄远庸是好生了得,我刚从热河为组阁事到北京,他就穷追不舍:‘他日一旦总统变皇帝,你是何态度?”’

“‘政治之暗潮,将发生奠大变化者也!’也是黄远庸说的。”

就在旧帘子胡同有两个人东一句西一句闲聊的同时,袁世凯正在对梁士诒面授机宜:

“告诉陆建章,国民党是乱党。”

“明白了。”

“笑话,民国不能一日无国会,就这么吵闹?还不如干脆放屁有点味儿。”

“凡国人皆知,民国不能一日无总统。”

“乱党一取缔,国会就开不成了。,发路费走人,成立‘中央政治会议’,李经义做议长,张国淦副之。”

袁世凯已经毫不掩饰他对国会、宪政的仇视了,他要的是完全的独裁与专制,他采取的步骤是扎实而坚定的。

1913年11月3日,军警包围并搜查了国民党总部,次日即宣布取缔乱党国民党,收缴议员证书,同时又追缴曾经加入过国民党的80多名议员的证书,两院顿时鸦雀,开不成会也吵不成架了。

1914年1月10日,袁世凯下令停止全体国会议员职务,每人发给旅费400大洋,着即离开京师重地,回原籍,该干嘛干嘛去。

熊希龄自己也知道,这将是他签署的最后一个文本了--袁世凯发出的解散国会案--按规定须由总理副署。不是慷慨激昂地宣布过“拒绝副署权”吗?终于无法拒绝,不敢说出那一个“不”字来。

熊希龄写得一手好字,研好墨提起羊毫小楷之后,今天这个副署的签名却是沉重到难以落笔。

创建之难记忆犹新,而撕碎之易即在眼前。

副署毕。真的无事可做了。

熊希龄开始写辞呈。不日,梁启超也愤然表示:“大政方针本出自予一人之手,前之不忍去者,实待政策之实行,今已绝望,理应辞职。”

1914年2月12日,袁世凯在熊希龄、梁启超等人的辞呈上用大字结结实实地批道:照准。“第一流人才内阁”仅仅5个月,如婴儿之不足半岁便夭折了。

梁启超苦苦追求十多年的议会民主制理想也同时宣告破灭。

梁启超回想这5个月的多少不眠之夜,纸上规划的种种设想,实行法治、整顿财政、军民分制、划清总统和内阁权限、倡导教育、鼓励资本和节约,等等等等,有哪一件不是利国利民的呢?又有哪一桩不是一张空头支票呢?

封建的皇帝推翻了,共和的皇帝又坐上龙座了。

根深蒂固的东方专制主义,一如东方的海洋,可以让所有来自西方的文明或者触礁,或者沉没,或者转向。总之不知是什么玩意儿。

黄远庸感叹道:

民主、共和消失如此之快,沉渣余孽泛起如此之速,惜哉民国,恍若隔世!

北洋系倡立总统制的电报以冯国璋之言最具典型:

中国应于世界上总统总理之外别创一格,总统有权则取美国,解散国

会则取法国,使大总统以无限权能展其抱负。

袁世凯专制的总统制确立。1914年5月1日,袁氏新约法公布,北京的春天风沙好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