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兴趣决定孩子的能力
1225300000018

第18章 点燃孩子的兴趣之.人(2)

比如,一个孩子喜欢看足球比赛,父母虽然不懂,但是可以陪孩子一起看。有一个在电视台工作的人讲述了他的成长经历: 小时候电视很少,那时候他最大的爱好就是模仿中央电视台的主持人读新闻。当时,他的父母根本就不赞同他这样做,认为孩子是“吃饱了撑的,闲得没事干”。

但是,一次班里组织一个晚会,因为班长临时发烧,他就上台当了主持人。台下的家长、同学们对他的表现大加赞赏,那个时候他就决定将自己的全部精力转移到主持节目上来。

父母对他的表现非常满意,有时候放学晚了,父母会把新闻节目以及其他的节目用录音带给录下来。父母对他的欣赏和支持,是他发展兴趣并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4.偶尔尝试一下激将法

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比如说,有一件事情孩子本来懒得做,兴致不是很高,但是,当孩子有了竞争对手,受到刺激的时候,孩子是不是就有兴趣了?就要尝试着做一做?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这样的情景:我们给孩子买来一个玩具,本来对这个玩具很有兴趣的孩子可能就会把玩具扔掉。这种情况让很多父母头疼不已。但是很多父母也没有办法,总不能因为一个玩具对孩子进行打骂吧?

而这个时候,如果有一个孩子路过,我们把玩具给路过的孩子,相信自己的孩子肯定就不愿意了,肯定会一把夺过玩具。刺激孩子对事物的兴趣,这个方法既涉及了人性,又涉及了心理。不过这对培养孩子的一些良好兴趣来说,却不失为一个不错的方法。

除了以上的方法之外,还有很多方法可以引导孩子的兴趣,比如可以通过游戏、运动等方法来引导孩子各种各样的兴趣。

总之,引导孩子兴趣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值得注意的是,父母在引导孩子的兴趣的时候要注意因人而异,不能一个方法用很多次,也不能对孩子使用不适用的方法,不然可能会让孩子反感。注意到这些细节问题,相信孩子的兴趣一定会在父母的正确引导下健康发展。

四、从绘画兴趣造就的艺术天才

孩子的兴趣有很多,多得连孩子自己有时候都不知道该喜欢什么、该做什么。父母更发愁,特别是孩子的一些兴趣对培养孩子的能力有很大的作用,但是,很多父母却不知道从何下手,将孩子的兴趣转化为能力。

很多父母都很迷茫,只是把孩子的兴趣当做一种调节孩子学习的活动,或者锻炼孩子身体,或者缓解孩子压力等,根本没有认识到兴趣本身对孩子的影响。

毕加索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西班牙画家毕加索对20世纪的艺术史无疑具有重要的里程碑式的意义,在美术史上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很多人都喜欢称毕加索为“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这位被称做“人类艺术史上罕见的天才”的毕加索成长的背后发生的故事。

毕加索从小就表现出了自己的艺术天赋,5岁的时候,他就能够把剪纸做得惟妙惟肖,他创作的《手握大棒的赫克勒斯》绘画作品甚至到了令人叫绝的地步。很小的时候毕加索在当地就被称为天才。

然而,这位被视为天才的毕加索却无法适应学校的学习生活,在学校听课对小毕加索来说就是一种煎熬,总是无法做到集中注意力,他的大脑总是在想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很多东西甚至只是幻想。

小毕加索在学校待了两年之后,竟然还没有学会被公认为最简单的算术,更谈不上读书了。

毕加索成名后,回忆说:“1加1等于2,2加1等于几?我根本就没去想这些。并不是我没有去努力,而是当时尽管我拼命集中自己的注意力,但是,就是做不到这一点。”

下课以后,常常有同学跑到坐在那里发呆的毕加索面前,嘲弄地问他:“毕加索,2加1等于几?”老师认为毕加索智商太低,没办法教会他。老师甚至经常跑到毕加索父母面前,绘声绘色描述毕加索的“痴呆”症状.老师的嘲笑让毕加索的母亲又羞又恼,感到羞愧难当,无脸见人。

邻居们也不再为他的绘画天赋叫好,而是一反常态,说:“看那呆头呆脑的样子,也只能画几幅画,一点用处都没有。他的父亲不就是一个小画家吗?还不是跟我们一样受穷?”

当时,几乎周围所有的人都认为:毕加索是一个傻瓜。尽管遭受来自很多人的讥嘲与蔑视,毕加索的父亲仍然坚持自己的观点:孩子读书虽然不行,但是,绘画是极有天赋的,而且对绘画也有兴趣。这不仅仅是舔犊之情,更多的是对孩子理解和赏识,对孩子兴趣和天赋的认可。

毕加索的父亲觉得既然孩子对读书没有兴趣,那就不要勉强孩子,让孩子自由发展绘画的兴趣。

父亲成了毕加索强有力的心理依靠,有了父亲的支持,毕加索每天能够在绘画的天地里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一叠纸,就可以激发他的想象力,可以让他在那里自由地绘画。

由此可见,毕加索之所以成为一代艺术大师,这一切都源于父亲对儿子的兴趣的支持和帮助,使毕加索能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的兴趣中,培养和锻炼自己的想象力,绘画天赋也在父亲的引导下得到充分发挥。

孩子的兴趣需要保护,孩子的兴趣需要挖掘,只有点燃孩子兴趣的火把,孩子才能将自己的兴趣转化为成功的能力,走向成功的殿堂。从这个角度上说,父母是孩子兴趣的保护神,是孩子能力的开发者,任何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只要父母善加引导,多多支持,我们的孩子也可以成为“毕加索”,也可以获得成功!

五、从游戏兴趣到《三国演义》

很多父母对孩子玩游戏很反感,见到孩子玩游戏气就不打一处来,恨不得把电脑砸了,让孩子永远玩不成游戏。

特别是累了一天下班回家了,看到孩子在兴致勃勃地玩游戏,父母的心情可想而知。还得忍着累,给孩子做饭、洗衣、准备洗澡水、监督孩子做作业,一堆的烦事,父母都要被孩子给烦死了。

相信有很多父母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也有很多父母是反对孩子玩游戏的。但是,也有支持孩子玩游戏的。我们一起看看这位妈妈是怎么做的:

当看到儿子在玩《三国》的游戏,同大多数的父母一样,这位妈妈的眉头紧锁。儿子一边玩,一边喊着“张飞”“刘备”“关羽”。这位妈妈坐下来看儿子玩,跟儿子讲记忆中关于“三国”的一些故事。儿子像找到知音一样,崇拜地对妈妈说:“妈妈,原来你知道“三国”的故事!”

“可以讲给我听吗?”从那个时候起,每次“三国”游戏里的人物出场,儿子总会问妈妈。一次,儿子又问:“妈妈,你知道陆逊吗?”

这位妈妈还没想起来陆逊是谁,儿子的第二个问题又来了:“妈妈,你知道诸葛亮吗?”于是,妈妈就给孩子讲诸葛亮的故事。

“妈妈,你快来看貂蝉,她好美啊!”儿子扭过头,让妈妈去评价貂蝉的美。

儿子又问:“妈妈,你知道吕布吗?”

妈妈哪里有时间跟孩子讲,来不及回答这一个问题,下一个问题又来了。这位妈妈没有办法,《三国演义》都快忘光了,于是,重读《三国演义》。

几天之后,当儿子再问妈妈的时候,妈妈绘声绘色地用自己的话把“三国”故事讲给孩子听,整整讲了一下午。

儿子想知道更多,妈妈于是给儿子买了儿童版的《三国演义》,那些日子,一家人的话题只有一个:“三国”。看着儿子从打游戏到迷上《三国演义》,这位妈妈觉得,这套游戏也是有它的价值的!

相信很多父母看到这个故事都为这位妈妈的智慧所折服。她是如何改变孩子的兴趣,让孩子的兴趣转移到正轨上来的呢?具体来讲,对待孩子玩游戏这个问题,父母可以这样做:1.利用游戏相关的东西引导孩子比如,这个《三国》的游戏,里面确实有刘备、关羽、张飞以及吕布、貂蝉等人,在孩子玩游戏的时候,父母可以掌握主动权,主动问孩子一些相关的问题,孩子不知道,自然会反问父母,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就被吸引过来了。

2.跟孩子约法三章

跟孩子协商玩游戏的时间和学习的时间,只要两者不冲突,相信孩子的自制能力也会得到增强,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对游戏的兴趣就会渐渐淡化。

3.陪孩子一起玩游戏。和孩子抢着玩

父母不妨尝试陪孩子一起玩游戏,和孩子抢着玩。父母也可以在玩的时候批评游戏的质量、画面等,一般的游戏是没有故事情节的,自然不能跟书中的故事比,只要父母引导得当,孩子的兴趣也会慢慢转移的。

总之,孩子玩游戏也是一种放松的方式,只要控制住时间,通过和孩子协商或者引导孩子的兴趣等方法,就可以把孩子从游戏中解放出来。父母不能偏激地认为玩游戏就是不好,那必然会和孩子之间产生代沟,最好的方法就是先认同,后转移。义》。

几天之后,当儿子再问妈妈的时候,妈妈绘声绘色地用自己的话把“三国”故事讲给孩子听,整整讲了一下午。

儿子想知道更多,妈妈于是给儿子买了儿童版的《三国演义》,那些日子,一家人的话题只有一个:“三国”。看着儿子从打游戏到迷上《三国演义》,这位妈妈觉得,这套游戏也是有它的价值的!

相信很多父母看到这个故事都为这位妈妈的智慧所折服。她是如何改变孩子的兴趣,让孩子的兴趣转移到正轨上来的呢?具体来讲,对待孩子玩游戏这个问题,父母可以这样做:1.利用游戏相关的东西引导孩子比如,这个《三国》的游戏,里面确实有刘备、关羽、张飞以及吕布、貂蝉等人,在孩子玩游戏的时候,父母可以掌握主动权,主动问孩子一些相关的问题,孩子不知道,自然会反问父母,这样孩子的注意力就被吸引过来了。

2.跟孩子约法三章

跟孩子协商玩游戏的时间和学习的时间,只要两者不冲突,相信孩子的自制能力也会得到增强,在逐渐成长的过程中,孩子对游戏的兴趣就会渐渐淡化。

3.陪孩子一起玩游戏。和孩子抢着玩

父母不妨尝试陪孩子一起玩游戏,和孩子抢着玩。父母也可以在玩的时候批评游戏的质量、画面等,一般的游戏是没有故事情节的,自然不能跟书中的故事比,只要父母引导得当,孩子的兴趣也会慢慢转移的。

总之,孩子玩游戏也是一种放松的方式,只要控制住时间,通过和孩子协商或者引导孩子的兴趣等方法,就可以把孩子从游戏中解放出来。父母不能偏激地认为玩游戏就是不好,那必然会和孩子之间产生代沟,最好的方法就是先认同,后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