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兴趣决定孩子的能力
1225300000003

第3章 兴趣是孩子成才的先导(2)

比如,有的孩子不仅仅对科学文化感兴趣,而且对文学、艺术等方面也有很大的兴趣,甚至对经济学也有很大的兴趣,这就是广阔兴趣。

古今中外有很多人都具有广阔兴趣,比如,马克思在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领域等都作出了杰出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贡献,这与他广阔的兴趣和渊博的知识有着密切的关系。

中心兴趣是建立在广阔兴趣的基础上,对某一方面的事物或活动表现出浓厚而稳定的兴趣。很多作出重大贡献的人,不仅有广阔的兴趣,而且还有自己的中心兴趣。我国现代新闻学家邹韬奋说:“无所不能的人实在是一无所能,无所不专的人实在是一无所专。”这句话告诉我们:有广阔兴趣而没有形成中心兴趣对人成才的过程会有负面影响。

爱因斯坦的亲密朋友米凯尔-贝索一生好学而勤于思考,好奇心和求知欲也非常强烈,对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的定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是爱因斯坦最好的“知音”。但是,凯尔贝索只有广阔兴趣却没有中心兴趣。爱因斯坦说:“凯尔贝索的兴趣之广,简直没有界限。”爱因斯坦对凯尔贝索提出善意的批评:“我坚信如果你有专注的热情,你一定能在科学领域中孕育出有价值的东西。”但是,凯尔贝索始终没有形成中心兴趣,尽管凯尔贝索不失为一位才智非凡的科学家,但是,在事业上,他却没有任何建树。

广阔兴趣和中心兴趣两者是不可分割的、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其中,广阔兴趣是“博”的问题,中心兴趣是“专”的问题。孩子正处于打基础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基础如何,对孩子一生的发展都有直接影响。所以,父母要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让孩子从多方面获取知识,为其将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然后,在多方面兴趣的基础的上培养孩子的中心兴趣。

4.稳定的兴趣与兴趣的转移

稳定的兴趣是指个体对某事物或者活动能够长期保持浓厚的兴趣。稳定的兴趣能够让人的注意力集中、思维连续,保持长时间关注某事物,把人的探索热情集中指向研究的问题并且长期研究,这样,往往就能让人发现别人没有发现的东西,掌握别人尚未掌握的技能,这也是让人走向成功的关键因素。

我们不妨看一下中外历史上取得成就的那些人物:

司马迁写《史记》用了13年;曹雪芹写《红楼梦》用了10年;孔尚任写《桕b花扇》用了15年;达尔文写《物种起源》用了28年;徐霞客写《徐霞客游记》用了34年;马克思写《资本论))用了40年;歌德写《浮士德》用了60年……

他们之所以能够几年甚至几十年专注地做一件事,除了本身强烈的使命感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有稳定的兴趣。人只有在某一方面保持持久而稳定的兴趣,投入热情和精力深入研究才能在事业上有所发展和成就。,如果朝三暮四、见异思迁、三天打渔两天晒网,翻来覆去地变更兴趣,不能保持稳定性,就只能像前面所说的凯尔贝索那样,一生毫无建树了。

孩子的性情不稳定,更不要谈什么责任感了,所以,对某些事情不能保持长期的稳定性,这就需要父母加强对孩子的培养。

兴趣的转移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以高层次需要为背景的主动转移,另一类是以低层次需要为背景的被动转移。

一般来说,以高层次需要为背景的主动转移,转移后的兴趣是稳定的,对人的学习和成才有很大的推动作用。

很多人都有过兴趣转移。

艾萨克阿西莫夫原为波士顿大学的生物化学教授,他说:“我绝不会成为第一流的科学家,但是我可能成为一个第一流的作家。”所以,他的兴趣发生了转移,将科普读物创作作为自己的终生兴趣,四十余年写出了200多部科普读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也有很多人因为意志力弱等原因,遇到困难或者挫折就会出现朝秦暮楚、见异思迁等情况,不能形成稳定而专一的兴趣。这种不稳定的兴趣就很难形成一种内在动力,使^对工作和学习也不能保持耐心和恒心,很难作出成绩。

一般来说,成人的兴趣是相对稳定的。但是,孩子的兴趣却容易转移。这主要与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有关。父母可以从以下方面关注孩子:认识水平、独立活动能力、意志力等,从这些方面加强对孩子的培养,随着孩子认识及心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孩子的兴趣就会逐渐稳定下来。

三、兴趣对孩子的其他心理现象的影响

兴趣是孩子的一种个性倾向,是心理现象中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般情况下,我们通常把兴趣作为一个独立的心理现象来进行分析,但是,兴趣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兴趣与其他心理现象之间是相互制约、密切联系的。

兴趣是人在长期的心理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也会在人目前的心理活动中体现出来。比如,一个孩子对数学有很大的兴趣,这种兴趣就是在长期的活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表现为,孩子一看到关于数学的资料就是一副爱不释手的神情。这就是人的心理活动的反映。

兴趣作为一种独特的心理现象,与其他的心理现象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孩子的其他心理现象有很大的影响。其中,兴趣对孩子的其他心理现象的影响,主要包含以下一些方面:

1.兴趣对孩子注意力的影响

孩子对某一事物的兴趣最重要的表现就是孩子对这个事物的注意。所以,我们可以通过衡量一个孩子对某一事物的注意力来发现孩子的兴趣。

比如,一个孩子对音乐有浓厚的兴趣,孩子就会对音乐全神贯注、专心致志,把自己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在音乐上,而不会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

一般来说,孩子对某事物或活动有兴趣,孩子才会通过自主意识注意或者观察该事物或者活动,兴趣特别浓厚的话,孩子可能会将自己的全部精力用来学习和研究,从而做出成绩。

在生活中,我们也会经常见到这样的例子:

一位老师在公园里看到了自己的_个学生,远远地喊学生的名字。但是,这个学生像没听见似的。

老师走近以后一看才明白,原来孩子在看一本武侠小说。

后来,这位老师就开始特别注意这个学生。有一次,他提问这个学生,可是这个学生依然旁若无人地看武侠小说。

老师没有批评他,而是通过慢慢的引导,让孩子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在面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时就会集中注意力,孩子对某些事物感兴趣就会特别专注。

总之,对父母来说,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一些形象、生动的事物来引起孩子的注意力,从而激发孩子对该事物的兴趣。

2.兴趣对孩子记忆力的影响

一般来说,孩子对哪些事物感兴趣,孩子记住哪些事物就会相对容易一些,并且记得也牢固。这是因为孩子对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就会出现积极的思考和记忆,进行积极的思维活动。而积极的思维活动,是提高记忆效果的一个重要条件。此外,兴趣能够长期让孩子保持旺盛的精力,这对加强孩子的记忆有很大的作用。

小军是一个初一的学生,他对地理特别感兴趣。尽管对很多学生来说,很多地名记起来非常枯燥无味,小军却依然能够准确地记住地名,尤其是那些拗口的地名,他在记这些地名的时候,往往是兴致勃勃,乐此不疲,而且记忆的效果非常好。相反,小军对物理一点兴趣都没有,很多基本定理、定律都记不住,物理成绩也是一团糟。

通过小军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孩子对感兴趣的东西记忆起来就比较快,而对不感兴趣东西不管多简单都不一定记得住。如果孩子对地理没有兴趣,那么,记忆那些拗口的地名对孩子来说就是一种负担,他不会积极主动地去记忆,更不会做到长时间记忆,可能记得快,忘得也快。3.兴趣对孩子情感的影响愉快的情感体验是孩子产生兴趣的前提。前苏联生理学家巴甫洛夫曾经说:“愉快可以使你对生命的每一次跳动,对于生活的每一印象易于感受,无论身体和精神上的愉快都是如此,可以使身体发展,身体健康。”愉快的情感体验能够激发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究心,增强孩子对周围事物的兴趣。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结果显示,孩子在愉快的心境中学习,就会积极地探求新知识,而且会感到有趣味性,学习效果也好,而学习效果好又可以帮助孩子维持这种愉快的心境。相反,如果孩子将学习当成苦差事,在苦恼的心境下学习,孩子对学习就会越来越没有兴趣,学习效果自然也不会好,而“学习效果不好”这个结果又会反过来强化孩子不愉快的心境。

在我们的周围,经常会发生这样的情况:

在大街上,一个父母当着一群人训斥自己的孩子:“你考这么点分,怎么还有脸回来见我?”

孩子哭着说:“我好好学习了,没发挥好,有的地方粗心了。”

孩子的父母根本不听孩子解释,继续当着邻居、朋友的面责骂孩子。孩子颜面扫地,自尊心受到打击,更无心学习了。

结果,下一次考试,孩子考得更差了。

真的是孩子不努力学习吗?不是!真正的原因应该是父母根本没有为孩子创造一个学习的“环境”。如果孩子的父母尝试一下,换一种态度对孩子,让孩子在轻松愉悦的情境中学习,关注孩子的兴趣,孩子的成绩必然会有大的改观。

所以,父母应该多关注孩子的兴趣,避免出现恶性循环影响孩子的学习,同时还要积极发展这种良性循环。培养孩子多方面的兴趣,有广泛、深刻的兴趣,就会有一个轻松、愉快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