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客家妇女:纪念朱德母亲钟太夫人逝世60周年文集
1242000000017

第17章 成都东山客家妇女的孝慈品德及其成因 (2)

二、东山客家妇女孝慈品德的成因美籍传教士罗伯特?史密斯曾经说过:“客家民族是牛乳上的奶酪,这光辉至少有百分之七十归功于客家妇女。”这句话除了“客家民族”的概念不妥当以外,对客家妇女的赞美极是。客家妇女“勤劳俭朴、贤淑善良、刚健果决”的品格,谢重光先生有过阐述,他认为孝慈是“贤淑善良”的一部分内容和体现。谢重光《关于客家妇女人文性格及其成因的思考》,《中国帅乡客家文化论坛论文选编》,四川客家研究中心,2004年。就其孝顺和慈爱来说,恐怕其他民族或民系是很难与客家妇女比肩的。东山客家妇女孝慈品德的形成,除了她们具有客家妇女贤淑善良的品质这个显而易见的因素以外,笔者认为,还有习俗的力量、传统伦理道德的作用和东山客家人迁徙的经历及其生活状态的影响几个重要的原因。下面就此三方面的原因加以论述。

1.习俗的力量亚里士多德说:“一切德行通过习惯而生成,通过习惯而毁灭,人们通过相应的现实活动而具有某种品质。”转引自陈来《古代思想文化的世界》,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社,2002年。上面的种种民俗语言现象,即是种种习惯、种种现实活动,在共时的平面,它们是对东山客家妇女充当母亲、女儿、婆婆这些角色表现的孝慈美德的生动反映;在历时的平面,它传承和宣传着一种思想,教导着身在其中的一代代客家女子去做一个孝顺长辈、疼爱子女的人。

民俗在人的社会和文化系统中占据着很重要的地位。民俗具有“教化功能”、“规范功能”、“维系功能”、“调节功能”。“民俗的教化功能,指民俗在人类个体的社会文化中所起的教育和模塑作用”。钟敬文主编《民俗学概论》,上海文艺出版社,2004年。每一个人一出生,就落入了一张民俗的网里,他就在网里穿行。民俗就是一本教科书,就是一个高明的导师,它说得很少,却教导得容易而且多。

关于客家妇女孝慈的习俗独特而且丰富,一个女孩子,当她身边的人不断在习俗中诠释身为女儿、母亲和婆婆这些角色应该具有的孝顺和慈爱的时候,其实就已经在她的心中播下了孝慈的种子,只要一有土壤和水分,这颗种子就会生根发芽长叶。“阿婆讲个月婆个东西唔拿分老个食都硑得罪”,这是婆婆心疼儿媳,不吃醪糟蛋的理由,因为她认为那是该做“月婆”的儿媳吃的东西。这句话包含着这样明确的信息,她做“月婆”的时候,她婆婆也没有吃,也这样对她说过。婆婆善待了她,轮倒她做婆婆的时候,她也照样如此善待自己的儿媳。

今天我看见勤劳善良的刘容阿姨跟儿媳相处如母女的情景,我就会想起这句话,尽管吃几个鸡蛋现在已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但“阿婆讲个月婆个东西唔拿分老个食都硑得罪”这句话,在我看来它就像是历代客家婆婆对儿媳不变的怜惜承诺和实践,令人衷心感佩。

精神生成语言、形成习俗,习俗反过来规范、调整着思想观念和行为。有关东山客家孝慈的习俗的作用是形成东山客家妇女孝慈品德的一个原因。

2.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客家文化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客家人崇文重教、耕读为本、慎终、追远、睦宗、修族谱、重视四时八节等观念和活动的产生直接源于传统文化。梁漱溟曾说中国社会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主导的原则不是法律而是情义,重义务而不重权利。杨伯峻《论语译注》,北京中华书局,1992年。下面从三个方面来看传统伦理思想的影响。

从内容上看,“孝”和“慈”是儒家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在孔子仁学中“孝”是“仁”的根本之一。《学而》中说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孝顺父母、尊敬兄长是“仁”的根本。一部《论语》中有19处说到“孝”,有一处把“孝慈”并提:《为政》中季康子问“要使人民严肃认真,尽心竭力和互相勉励,应该怎么办”,孔子回答说:“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这里的“慈”,杨伯峻注释为:上爱下,父母爱子女。谢重光《从客家方言的形成看客家民系的形成》,《客从何来》,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

儒家经典《礼记?内则》对“妇孝”做了原则性的规定:“妇事舅姑,如事父母”,并且把“妇”跟“子”做了相同而具体的要求,如:以适父母舅姑之所,及所,下气怡声,问衣燠寒,疾痛苛痒,而敬抑搔之。

父母舅姑将坐,奉席请何乡?子妇孝者敬者,父母舅姑之命,勿逆勿怠。

姑,《说文》:夫母也。从女古声。《尔雅?释亲》:“妇称夫之父曰舅,称夫之母曰姑。”在古代很长一段时间都把“夫之母”称为姑,夫之父称为“舅”,这种称谓的来源是古代姑舅表亲通婚现象。

慈,《说文》:爱也,从心兹声。“爱”可以是爱任何人,是《论语》中的“泛爱众”,是《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可以是上对下的“爱”,如上举《论语》中的“孝慈”,又如《周礼?地官?大司徒》的“一曰慈幼”。“慈”还特指父母疼爱子女。《管子?形势》:“慈者,父母之高行也。”颜之推讲到了“慈”与“孝”的关系,《颜氏家训?教子》:“父母威严而又慈,则子女畏慎而生孝矣。”儒家经典《左传》中专门提到“父慈”、“母慈”、“姑慈”:隐公三年: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昭公26年:父慈子孝,兄爱弟敬,夫和妻柔,姑慈妇听,礼也。君令而不违,臣共而不贰,父慈而教,子孝而箴;兄爱而友,弟敬而顺;夫和而义,妻柔而正;姑慈而,妇听而婉:礼之善物也。

文公八年:使布五教于四方,父义、母慈、兄友、弟共、子孝,内平外成。

毋庸再援引经典的用例,已可看出客家伦理中的“孝慈”与古代伦理思想中的“孝慈”具有相同的内涵和外延,客家妇女的孝慈美德正是从古代伦理一脉衍来的。

从客家先民迁徙居留的时代看,一般认为,客家民系形成于南宋,谢重光先生曾对“客家民系形成于南宋”作了有说服力的证明,谢重光《从客家方言的形成看客家民系的形成》,《客从何来》,广东经济出版社,1998年。他把客家先民的概念严格限定为指客家正式形成之前的南迁汉人。谢重光《畲族与客家福佬关系史略》,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年。这个限定必要且很恰当。客家先民第一次从中原到达南方的时间在东晋到隋唐,第二次从中原到达南方的时间则在唐末到北宋之间。因为客家民系在南宋已经形成,因为客家人的主体是南迁的汉人,由此我们可以说客家人的“根”是在中原。中原地区是三千年来连绵不绝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源地,它孕育了远古时代的华夏文明,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在汉武帝以后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是从这里向全国推行开的。赵保佑说“中原文化秦汉至唐宋为兴盛与繁荣期”,具有“正统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骨干和核心”赵保佑《中原文化与现代化》,人民日报,2001年5月26日第6版。。从客家先民迁徙的年代看,客家先民曾经生活在中原文化的中心地带,与传统文化有“近水楼台”之便利,可以说他们是沐浴着中原文化如日中天的光辉进入闽粤赣边的。

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上看李泽厚说:“意识形态和思想传统从来不是消极的力量,它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独立的性格,成为巨大的传统力量。”李泽厚《中国思想史稿》,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由孔子创立的这一套文化思想,在长久的中国社会中,已无孔不入地渗透到广大人民的观念、行为、习俗、思维方式、情感状态……之中,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人们处理各种事务、关系和生活的指导原则和基本方针。亦即构成了这个民族的某种共同的心理状态和性格特征。”李泽厚《中国思想史稿》,安徽文艺出版社,1999年。客家先民到达南方、在闽粤赣边形成客家民系以后,尽管受到了南方獠蛮文化和习俗的影响,但客家文化的主要特点仍是中原文化。在明末清初以后到达四川东山的客家人一方面带来了客家文化的优良传统,一方面传统文化继续以它强大的力量影响着川西平原大都市近旁的这个客家聚居区。1915年刻印了一本《广东小儿歌》,这是一本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教材,是一本用东山客家话写成的劝诫歌谣集,作者编写的目的是“借以稍知善恶”,所以这是一本进行伦理道德教育的教材。每一首儿歌都分别被冠以“劝”或“诫”的字眼儿,提倡孝敬、慈爱、尊敬、友爱、忍让、勤劳、守贫、诚实、好学、修德等,反对懒惰、奸诈、赌博、吸鸦片、贪财、信邪教等,对儿子、对子女、婆婆、父母等专门有歌谣进行劝勉和警告。在此姑且引用相关的几首(引用时个别用字做了改动):刘义章、陈世松主编《四川客家民俗文化》,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

劝孝顺桃花红,李花白,红红白白开无数。

一番大雨,一番风,千花万花一夜空。

昨晡看花花正好,今晡看花只有草。

细子大了大人老,孝顺爷娘要趁早。

劝妇女孝友张大嫂,李大嫂,晡晡足亢床你要早,服侍公婆你要晓。

饭要软,菜要好,公婆餐餐食得饱。

床要,多铺草,拿分公婆做棉袄。

家娘讲你唔要应嘴,姊嫂当成亲姊妹。

侄子外孙真心待,蒸酒腌菜样样会。

又勤又俭又耐烦,唔讲闲话唔讨嫌。

老个面前少过错,心舅照你样子做。

劝小姑娘三月杨柳青又青,姐妹讲话莫大声。

发狠做活路,做到二三更。

有事赶紧做,有食莫去争。

要孝道,爷面前莫拗爆。

敬大嫂,敬阿哥,哥嫂有错唔要挑唆。

惜老妹,惜老弟,做大姐个唔要歪。

学绩麻,学纺棉,热天冷天有包缠。

勤织布,勤喂蚕,后来行嫁有妆奁。

要干净,要伶俐,邋遢讨厌去。

坐要正,行要端,唔系至亲唔要乱钻。

广东歌,要记倒,晓得善恶实在好。

记得歌,当读书,免得人家笑话你像条猪。

劝爱媳家娘待心舅,要当亲妹子。

亲家辛苦来带大,家娘拣到现成使。

心舅做错事,家娘唔要火起。

家娘唔要火起,心舅偷欢喜,越发听教听管依规矩。

你越心痛,越孝敬你,唔要讲心舅隔肚皮。

唔要乱叨,唔要乱骂,把面骂囚了,心舅颠转唔听话。

病要心舅来服侍,死要心舅来祭祀。

唔要一点唔合适,舅拿心舅来出气。

细心舅过可怜,因为爷得钱,交分家娘去包缠。

家娘过要耐烦带,唔要把心舅磋磨坏。

带过几年心舅大,家娘有事担待。

几多赖子死了心舅守,食着唔走。

纺棉绩麻唔歇手,要同公婆顾身又顾口。

读着这些歌谣,我们想起了儒家经典中那些关于“孝顺”和“慈爱”的观念,也想起《女诫》、《女论语》、《内诫》和《女儿经》等规范妇女德行的著述。东山妇女的“孝慈”品德受到了传统伦理道德的影响是非常显然的,而且更为可贵的是,随着时代的进步,东山客家妇女的“孝慈”已经没有了旧礼教中“三从四德”和“节妇烈女”、“愚孝”等那些摧残人性的糟粕内容。去芜存精,孝顺、慈爱、贤惠,东山客家女子发扬并光大了古代伦理思想中的“孝慈”传统。

3.东山客家人迁徙的经历及其生活状态的影响客家人历史上经历了五次大的迁徙,从西晋末年到清朝乾嘉时期,时间跨度在1400百余年。客家先民从中原迁出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战乱危及了生命安全,客家人从闽粤赣迁出的原因,主要是因为生活难以为继。每一次迁徙都是被迫的,都是无奈的。中国人第一看重的是家庭生活,可是每家每户的迁徙都是在失去自己曾经生存的家园后,扶老携幼跋山涉水达几千里之遥。在漫漫长途中忍饥挨饿、风餐露宿时他们所怀有的唯一期待便是重建一个更好的家。为了这个理想,他们历经了难以想像的艰难困苦。我读东山客家人族谱,在被他们坚忍不拔、百折不回的精神所感动的时候,内心常常也为他们所经历的苦难和辛酸而嘘唏。

今同安镇八十多岁的客家老人江志彬所珍藏的《江氏族谱》说:我江氏者,广东惠州府永安县世族也。清康熙年时,两广大饥,草叶树皮皆食尽。日死者无数,尸积道上如邱焉。而广东濒海,民性刚毅喜远游,故当是时,皆相属外出焉。西蜀之地,沃野千里,仓廪殷实,居民豪富,自明季受献忠蹂躏、杀掠迨尽。斯时清方收入版图而数里无人烟矣。清廷一面徙湖广囚犯于彼耕种,一面诏两广居民自愿入蜀者弗禁,故当时两广皆相属入蜀焉。斯时吾海清、玉清公等亦随之入蜀。因无资斧,路上停留多,前进缓,至蜀时已无无主之田矣。而归不得,公等忍苦耐劳,为人佣工,勤俭异常,稍有余资则佃业于金堂牛头庙附近。又回粤同二兄迎慈母及父骸上川。斯时父子一堂,天伦无乖矣。

今洛带镇刘国文所珍藏的《刘氏族谱》中说:家计萧条,衣食维艰。镇公方一十有二,良公甫六春。母子三人或采薇而充饥,或茹蔬以过日。艰难万状,度日如年。于雍正播粤来川,至川东荣邑,盘费缺少。祖妣携良公在邓姑丈(讳集魁)家下居。镇公一人至简州为人佣工二载,始接祖妣与良公来简邑两河口耕种。兄弟二人克勤克俭,无怠无荒,披星而出,戴月而归。暑不避炎热,寒不畏风霜。夏日炎炎之时,常赤身以胼胝;雨雪霏霏之际,恒赤脚以拮据。险阻历尽,辛苦备常。幸而彼苍眷顾,列祖默佑,颇有余积,始创业于锦佳池。

颠沛流离之后终于安定了下来,年复一年的胼手胝足之后终于建立起一个家,终于能够与亲人团聚,此时对家和亲情的感受是刻骨铭心的。“又回粤同二兄迎慈母及父骸上川。斯时父子一堂,天伦无乖矣。”这些句子是饱经苦难以后言之深切的真情,所流露的是亲人得以团聚、共享天伦之乐的喜悦心情,心理上所重视和依恋的是无价的亲情。由此看出迁徙以后的经历使得客家人更加看重亲情。一个客家女子涵泳在其乐也融融的亲情中,酿就其“孝慈”品德则是很自然的了。

再从东山客家人定居以后的生活状态看也会很自然地形成亲情、成就孝慈美德。他们到东山以后仍然是聚族而居,从事传统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并按照传统宗法原则进行组织。东山客家民居大多数为“四合头”房屋,那些老房子东山客家方言称为“老屋”,“刘家老屋”、“钟家老屋”、“林家老屋”是对不同家族的客家人聚居点的称呼。在这里过去基本没有村子的概念,总是以“××老屋”来代替某个居住点。“老屋”里有很多套“四合头”屋密密麻麻地连在一起。一套四合头进门处是厅下(厅堂)和下厅(与厅堂相对的部分),厅下和下厅之间是天井。厅下、天井、下厅的左右侧都是房屋,一般有六间,加上两个厅,合起来称为“硬八间”。一个四世同堂的大家庭按辈分的高低有序而亲密地住在一起。有的规格更高的老屋,套着很多套可以通行的硬八间,一个大家族的几房人都住在一起。这种居住方式,给家人或族人之间的相互关心、帮助和照应带来了极大的方便。这样的居住和生活方式很容易产生生命相依、休戚与共、痛痒相关的认识和感受,从而形成亲情,形成东山客家妇女孝慈的品德。

综上所述,东山客家妇女的孝慈是深入到灵魂深处的一种美德,它存在于日常生活当中,最明显的表现是在一些以妇女为主体的习俗当中。这种美德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其本源是我国传统的伦理思想;其外力是习俗,习俗为客家人所创,复转而陶冶了客家妇女;其内源是客家妇女贤淑善良仁爱的品格以及东山客家人到达东山以后对亲情的眷恋和恪守,多种不打一处来的原因之相互影响和作用,最终形成了东山客家妇女的孝慈美德。

(作者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社会科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