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做最好的总裁
1248300000012

第12章 总裁要掌握整体(2)

地的挖掘、种植、灌溉、收获都有一定的方法。基层人员应该效法地的精神,以守法为主。对于合理的命令,当然应该服从;在上级过分不合理的要求下,也可以合理地抗拒,以保持自己的安全。

人应该合理地承受天的照顾和命令,不可以过分依赖老天,也不可以过分自我膨胀而违反天命。中级主管既不应该完全服从高阶,也不能够成心唱反调。一切以合理为依据,合理地服从,也合理地反对,才算善尽职责。对基层员工,同样不应该放纵,也不可严苛,必须合理地教导和辅助,合理地爱护和照顾。

这种天有情,人讲理,而地守法的特征,构成高阶以情为主,中坚以理为主,而基层以法为主的配合(如图4-13)。

图4-13 三阶层情理法的配合

4。三阶层三种实力的配合

天气重在预测未来。高阶主管的主要任务,也在预测未来的动向,及早提出政策,把组织引导到正确的方向。对高阶主管来说,预测力非常重要。

地利重在过去的耕耘。基层员工必须遵照过去制定的工作规范,切实执行。过去的经验乃是基层员工现在进行工作的最好依据,然而最要紧的,还是执行力。

人虽然要预测未来,依赖过去的收获而生活,但是最重要的仍然是把握现在。中坚人员必须认真处理现在的事情,解决现在所遭遇的问题,以及改正现在所发生的差错或矫正现在所产生的偏失。

这种天重预测未来、人重把握现实,而地重延续过去的特性,构成高阶以前瞻力来朝向未来,中坚以转化力来把握现在,而基层以执行力来延续过去的配合(如图4-14)。

图4-14 三阶层三种实力的配合

5。 三阶层明言与不明言的配合

天重视阴阳变化。高阶主管常常用脸色的好坏来暗示下属自己去思考和调整。天不明言,所以高阶主管也常常脸色不好,却不承认自己不高兴。暗示就是一种不明言的表现,其目的在保留下属的面子,让他有机会自己改正过来。

地道重刚柔,能不能承受压力,表现得十分清楚。基层员工应该一切说明白,有能力做就说有能力可以完成:做不到时也要明白表示出来,干部才能够正确地判断,以便及时增加人员或延长工作时间,以确保成果。基层员工必须采取明言的方式,才合乎地道的精神。

人应该明言的时候,当然要明言;不应该明言的时候,就不能明白表示出来。中坚干部有时候表现得十分坦白,有时候又似乎含含糊糊,一切以合理为标准,需要自己衡量实际情况,用心拿捏以求制宜。

这种天不明言,人有时明言有时不明言,而地明言的特性,同样表现在三阶层人员身上,才能够密切配合(如图4-15)。

图4-15 明言与不明言的配合

6。三阶层扮演不同的角色

综合起来,在高阶位置的人,应该有所不为而用天下。处中坚阶层的干部,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而治天下。至于位居基层的员工,则应该有所为而为天下用。三阶层密切配合,各自扮演合适的角色(如图4-16)。才能够高阶放心、中坚称心,而基层热心,皆大欢喜(如图4-17)。

高阶

中坚

基层

图4-16 三阶层不同的角色      图4-17 三阶层不同的满足感

事实上,我们所看到的,大多是“高阶不放心、基层不热心,而中坚不称心”,因为三阶层并没有弄清楚各自的特性,也不能切时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以致互相争夺权利,乃至矛盾对立而发生冲突,招致大家的不安。惟有组织三阶层各自调整,密切配合,才能获得整体的安宁。

高阶要清楚地含糊

除了前述的方式,人也可以分成四大类,分别为:“含含糊糊地含含糊糊”、”含含糊糊地清清楚楚”、“清清楚楚地清清楚楚”以及“清清楚楚地含含糊糊”。“含含糊糊地含含糊糊”实际上不足为害,因为他就算加害于人,也不容易达成目的,而且这一类人通常在组织甄选人员时,就被摒弃掉了。其余三类人,都可能害人害己,却同时出现于组织之中,所以必须各自拿捏分寸,表现得恰到好处。

高阶主管,以“清清楚楚地含含糊糊”为主,紧急或必要时才“清清楚楚地清清楚楚”,尽量放开空间,使中坚干部得以施展身手,发挥潜力。

总裁要清清楚楚地含含糊糊

某公司企划部新近聘请了一位企管人才。他到职不久,便向总裁提出建议,希望公司实施电脑化。总裁心里明白:人才不足,很难马上实施。但是满口答应,问他需要多少经费?他花一星期时间便提出了预算。总裁一看金额,又表示合理,并且答应经费没有问题,问他要用多大空间?他到处观察,选好地点。总裁表示同意,接着问他:由哪些人负责推动?他斟酌了好几天,终于报告总裁,人才不够,必须招考或培育,才能够着手电脑化。

如果总裁在听到电脑化的时候,马上表示人才不够,必须等到适当培育之后,才能够实施。这位提出建议的同仁感想会如何?会不会认为总裁保守,赶不上时代的潮流,或者认为总裁不希望电脑化,所以才推三阻四,至少也认为总裁不愿意接受好的建言,以后少说为妙。不管如何,对总裁都相当不利。

总裁先提出问题,让下属去摸索,寻找答案。这种处世的态度,看似含含糊糊。只有问题,自己却没有答案,实际上是清清楚楚,胸有成竹。为什么不当机立断,拿出“人才不足”的答案呢?因为如此一来,魄力十足,却很难令建议者心服。答案固然清清楚楚,而未经一番折磨,这位新进人员雄心万丈,满脑子理想,加上满腔热血,哪里能够接受?多半会背后发牢骚,指称总裁不够开明,不够虚心,更不够现代化。

高阶层之所以成为高阶层,必然具有相当的素养以及丰富的阅历。但是高阶层也最好明白:自己离开现场愈来愈远,对于现场的一切,总归不如现场人员知道得那么清楚。何况现场在不断变化,自己当年的一些体验,如今是否完全符合实际情况,可能也是个大问题。

总裁心里有数,知道公司现有人才不足以马上实施电脑化,但是电脑化终究是必行的,随时有可能,就不可以轻易放过。新来的人,往往勇气十足,要向现实环境挑战,这样才叫做“新血液”、“生力军”。

既然提出建议,不妨让他试一试。如果真的能够实施电脑化,何乐而不为?万一像总裁所料,也会知难而退,并且不会盲目鼓动风潮,造成众怨。总裁心里固然清清楚楚,表面上却装得含含糊糊,惟有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新人尝试成功,总裁开明支持,功不可没。新人突破不成,总裁只要不紧迫盯人,大家便明白:总裁有心电脑化,碍于大家不争气,不便急急推动,更是体谅大家的好人。

高阶层为了面子,往往搞出一副“比下属更了不起”的模样。因而”清清楚楚地清清楚楚”,认为惟有如此,才能为下属所敬服,这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做法。

组织内中阶层人员的素质偏低,就会令人担忧,称为断层。何以致此?原因多半在于高阶层“既提问题,又有答案”,弄得中阶层不必动脑筋,照样可以过日子,久而久之,脑筋生锈,反应愈来愈迟钝,显得素质偏低。

中阶层愈不行,高阶层愈非常”清清楚楚地清清楚楚”不可,因此中阶层所得到的答案越多,便愈来愈”含含糊糊地清清楚楚”了。这种恶性循环,到底谁是真正祸首?佛家说:“害生于恩”。高阶层”清清楚楚地清清楚楚”,表面看是“恩”,实际上是大“害”。高阶层什么都弄得清清楚楚,中阶层只能奉命行事,形同基层,永远提升不起来,岂非大害?总裁要清清楚楚地含含糊糊,对中阶、基层的同仁更有助益。

中阶层有实力,高阶层才会轻松。轻松并不是偷懒,用不着害怕。高阶层轻松一些,不把自己困死在日常事务上,才有更多时间预测未来,评估现实,因应例外或偶发事件。

清清楚楚地含含糊糊的妙处

“清清楚楚地含含糊糊”当然有它的妙用。老子所赞扬的“大智若愚”,正是最好的写照。内心“清清楚楚”,却为了因应实际的需要,表现出“含含糊糊”,是不是更能够达到“圆通”的境界?“清清楚楚”地把握住原则,“含含糊糊”地东拉西扯,使对方弄不明白我方的真正用意,往往比较容易达成目标,便是一种常见的战术。

日本前首相田中角荣卷入洛克希德丑闻案之后,他的声望在日本一落千丈。正当日本人充分鄙视田中角荣的时候,中国友人则相继前往慰问,表达不会忘记他促成中日建交的好意。请问,中国人错了吗?我们不是不希望“落井下石”吗?我们不是大力宣扬“饮水思源”吗?中国人心中“清清楚楚”地知道田中角荣接受贿赂是不正当的行为,但是,考虑到他往昔对我们的协助,不能不“含含糊糊”地表示高度的关切。“内方外圆”,其实正是此意,我们把它叫做“有原则的应变”。

高阶层怎样才能轻松起来?平常要多给中阶层人员一些运作的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找答案。中阶层时常获得自己寻找答案的机会,就会练成一身功夫,替高阶层解决很多问题,并且从中获得宝贵的经验。

平常时期,让中阶层多多发挥;紧急时期,高阶层一声令下,中阶层才知道这是紧急事件,丝毫不会反感,好好去执行。如果一切都依紧急事宜的方式来处理,中阶层就没有什么紧急不紧急的差别,样样急等于没有一样急。

高阶层在紧急事件的处理上,当然应该““清清楚楚地清清楚楚””,以免中阶层摸不着头脑,或者在紧急中猜错了。但是,平常事宜如果高阶层也坚持““清清楚楚地清清楚楚””,中阶层人员的心态将会如何?

第一,中阶层认为高阶层既然事必躬亲,而且又样样了如指掌,何不全心依赖他?只要照着高阶层的指令去做,应该没有什么问题,因而养成高度的依赖性。

第二,高阶层样样说得很清楚,中阶层对高阶层又有无比的信心,因此毫不迟疑,一切依令而行,当然不需要多花脑筋,多费心思,不料却逐渐成为“呆人”。

第三,高阶层清清楚楚地指示,自己负起完全责任。中阶层乐得遵循命令,对决策毫无责任。在这种情况下,即使中阶层发觉高阶层有脱离现实的倾向,也不愿意明说,以免自己分担责任。

可见高阶层“清清楚楚地含含糊糊”,一方面可以促使中阶层参与决策,分担决策责任,使其不敢不谨慎而行;另一方面,则清清楚楚地分辨中阶层是否具有足够的观察力与判断力,对于中阶层的意见,能够清清楚楚地判定优劣,进而给予适当的辅导,以增进中阶层的实力。

“清清楚楚地含含糊糊”其实是我们常说的“内方外圆”,是一种很难达到的境界。如果高阶层仍然无法具备这种素养,那么和中阶层又有什么分别呢?内方是指高阶层必须坚持原则,外圆则是具有若干弹性,广以因应环境的实际需要。高阶层把握原则,让出一些空间,使中阶层有所弹性发挥,才能够真正地承上启下,达成沟通上下的任务。日本式管理在这一方面做得比较彻底。和客户谈判的时候,高阶层通常只是客套地露一露面,实际谈判则交由中阶层去进行。

西方社会比较重视能力和功绩,日本刚好相反。在日式组织内,地位的确立主要依据资历。日本人认为按照资历排列等级,远比才能制度更为简便易行,而且稳定可靠。然而,凭着资历晋升到高阶层的人,必须尽力把自己的后辈带来做为自己的下属,形成我们通常所说的“一朝天子一朝臣”,目的在使上级的弱点由自己的下属来弥补。因此高阶层即使智能平平,也能获得中阶层的补足。只有建立这样的关系,中阶层才会同高阶层形成密切的合作关系,彼此坚固地连接在一起。

中国式管理,也离不开“班底”的运作。班底必须设法弥补领导的不足,而领导对班底,亦惟有清清楚楚地含含糊糊,才能激励班底全力以赴。否则领导十分精明,班底就成为惟命是从的跟班,变成“奴才群”了。

高阶层必须具备两把刷子:一把是“清清楚楚地含含糊糊”;另一把则是““清清楚楚地清清楚楚””。前一把用于平常时期,以训练干部。后一把用在紧急时期,以争取时效。

英雄型的高阶层,往往偏爱”清清楚楚地清清楚楚”,来表现自我。这种“一将成名万骨枯”的做法,最后大概免不掉“众叛亲离”的侵蚀,备尝“孤寂老英雄”的苦楚。

集团型的高阶层,比较能够清清楚楚地含含糊糊,来欣赏干部的表现。群策群力的结果,当然较易得到大家的拥戴。即使退休告老,也将长期活在大家的心中。

这两把刷子,固然同等重要。但是,“清清楚楚地含含糊糊”对高阶层而言,

乃是“根本”,““清清楚楚地清清楚楚””不过只是“治标的手段”。

高阶层清清楚楚地含含糊糊,中阶层才能够”清清楚楚地清清楚楚”。高阶层”清清楚楚地清清楚楚”,中阶层势必成为”含含糊糊地清清楚楚”,变成一群“应声虫”。让中阶层发挥,高阶层就要尽力做到清清楚楚地含含糊糊。

中坚要清楚地清楚

中坚干部,力求““清清楚楚地清清楚楚””。作为上下沟通的桥梁,当然有时为了高阶主管的面子问题,也应该稍微含蓄一些,表现出若干程度的“清清楚楚地合含糊糊”,以免过分唐突,反而误事。

什么叫做““清清楚楚地清清楚楚””?凡是依据“清清楚楚”的事实,说出“清清楚楚”的解释,便称得上““清清楚楚地清清楚楚””。例如,看见日本人写下“手纸”两个字,不会含含糊糊地依照中国人的习惯,猜它是“卫生纸”,却能够明确地指出那是“信”;看见日本人写出“鬼军曹”时,不会害怕,因为这个“鬼”字,不但没有可怕、可恶的意思,而且含有赞美的意思。

小心“君子可欺以其方”

““清清楚楚地清清楚楚””的人是不是最受欢迎呢?答案仍旧是“很难讲”。有时候很受人欢迎,有时候则相当令人厌恨。下属听取主管的指示,清清楚楚地听出缺失,便清清楚楚地列举出来,然后又清清楚楚地提出修正,这时候主管同样会清清楚楚地没有面子,虽然不一定会清清楚楚地恼羞成怒,却必然清清楚楚地记住这一次的“蒙羞”,准备在适当的时机,清清楚楚地报复。

有些人既卖力又能干,总得不到主管的赏识,原因多半在于过分”清清楚楚地清清楚楚”。就算整天怨天尤人,甚至于当面向主管申诉,又有何用?

孔子的学说,主要在为中人讲解道理,所以儒家的主张,往往偏重“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真知灼见,很容易养成““清清楚楚地清清楚楚””的习惯,由于过分正直而吃亏。所以孔子才告诚我们“君子可欺以其方”。“方”其实就是““清清楚楚地清清楚楚””,有时候会认为别人也是““清清楚楚地清清楚楚””,因此相信小人的话,以致吃亏上当而不自知。

成为高阶和基层之间的良好媒介

前面提及的那位企划部门的新人,如果希望公司实施电脑化,根本用不着直接向总裁提出建议。他还有顶头上司,为什么不向自己的直接主管报告,却要越级找总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