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善文化宝典
1249400000001

第1章 序

中共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

运城的同志要编辑出版一套关于“善”的系列图书。目前选定的包括《善文化宝典》与《善文化墨宝》两部。前者收录了关于“善”的名言一百句、“善”的故事一百篇,后者收录了关于“善”的书法一百字、“善”的楹联一百副,可谓匠心独具,用心良苦。用这种方式来宣扬“善”,使更多的人通过图书了解“善”、认识“善”、践行“善”,对弘扬传承民族文化,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善”是中华民族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我们的先人便对“善”这一价值观进行了阐释。如“可欲谓之善”,就是说,可以满足的欲望、需求就是“善”,而不可满足的欲望则不是“善”。所谓“可欲”,就是对人、对己均要有益的欲望与需求。对“善”的阐释与践行一直是中华文明五千年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内容。儒家所谓“仁者爱人”、“善即为仁”;佛家所谓“慈悲”、“无私”、“大爱”;道家所谓“重生”、“普度众生”等,无不体现了对“善”这一价值观的重视。马克思主义认为,从总体与宏观的角度来看,在最广泛的时间范围内符合最大多数人的目的,即是“善”。今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必须构建我们的核心价值体系。这就需要社会各界大力倡导、践行我们民族的价值观,以引领人们的思想与意志,推动我们事业的发展。

山西是中华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特别是古之河东地区,更是创造了灿烂的文明,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近年来,省委、省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动转型发展、跨越发展,提出要发挥我省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实施建设文化强省的发展战略。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我省的文化活力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心不断提升,优秀的文化产品不断涌现。这些变化都是非常喜人的。同时,我们也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社会主义文化的建设与发展中来,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弘扬民族优秀文化,倡导正确的价值观,进一步坚定我们跟着党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与决心,为再造一个新山西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前言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倡行与发展善文化的国家。民国年间大慈善家熊希龄曾说:“吾国立国最古,文化最先,五千年来养成良善风俗者,莫不由于儒、释、道之学说所熏陶。”从儒家的“仁者爱人”、“善即为仁”,到佛家的“大慈大悲”、“无私大爱”,以及道家的“重生、养生”、“普度众生”等思想,足以证明善文化自远古开始就与古老的中华文明息息相伴。博大精深的儒、释、道慈善思想都在不同的历史时段与不同的理性层面上为善文化提供着文化资源,使之成为有源之水,有根之木,有灵之光。搜集、整理善名言这一份宝贵的精神遗产,这不仅是所有关注中国慈善事业向前蓬勃发展的仁人志士的共同心愿,而且对于弘扬慈善精神,推进慈善事业,无疑将会产生积极的作用。

衷心祝愿读者在品尝名言中能得到很大的收获,同时提出宝贵意见。

马臻荣(原运城学院中文系主任、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