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1257000000001

第1章 职 官 政 事(1)

1.从什么时候起只有皇帝能穿黄色衣服

黄色在五方(东、南、中、西、北)当中属于“中”,所以,古人把黄色看成中央正色。历史上第一个将黄色作为朝服之色的皇帝是汉文帝刘恒。

在唐朝以前,黄色并不是皇帝的专用色,普通人也可以使用。例如,隋朝士卒的服装就为黄色。到了唐朝,人们认为赤黄近似日头之色,日是帝皇尊位的象征。因为“天无二日,国无二君”,唐朝对黄色进行了细分,赤黄(赭黄)被规定为皇帝常服专用色,而流外官和庶人可以穿其他黄色的衣服,如色光偏冷的柠檬黄。唐高宗总章元年(668年),因恐黄色与赭黄相混,又规定官民的服装一律不得使用黄色。从此,黄色就一直成为历代封建统治者的专用色,一直持续到清朝。

2.清朝的黄马褂有几类

“马褂”,亦称为“行褂”,是清朝官员外出时所穿的一种制服。为方便骑射,马褂的身长只及股,袖长至肘。

清朝的黄马褂有三类:

第一类黄马褂叫“行职褂子”。这种黄马褂没有花纹、图案,是皇帝出行时,随行大臣及侍卫为给皇帝壮行色而穿,其他时候不得使用。

第二类黄马褂是皇帝围猎、校射时所赏赐的,所以被称为“行围褂子”。清朝皇帝每年都会举行狩猎活动,在皇帝围猎、校射时表现出色的随从,可能得到皇帝赏赐的黄马褂。这种褂子只有在跟随皇帝狩猎时才可以穿着。

最后一类黄马褂是因特殊功勋而得到的奖赏。这种褂子又被称为“武功褂子”,得赏者可以在任何隆重的场合穿着。这样的马褂才是我们所熟知的“赐穿黄马褂”。

3.为什么古代把争夺天下称为“逐鹿”或“问鼎”

“逐鹿”一词最早见于兵书《六韬》。文中太公谓文王曰:“取天下若逐野鹿,而天下共分其肉。”《史记·淮阴侯列传》也有“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于是高材疾足者先得焉”的语句,所以“逐鹿”就成了争夺天下的代名词。

传说禹铸有九鼎,传夏、商、周三代,所以九鼎就成为最高权力的象征。据《史记·楚世家》记载,春秋时期,楚庄王为讨伐外族入侵者,率军来到周天子所在地洛阳,周定王派大夫王孙满去劳军。楚庄王有一统天下之心,便向王孙满询问九鼎的大小轻重。王孙满看出了楚庄王的野心,便说:“政德清明,鼎虽小而重;国君无道,鼎就算大,分量也轻。周王朝执鼎中原,权力天赐,其余诸侯不应当询问鼎的轻重。”后人遂将图谋篡夺王位称为“问鼎”。

现在,“逐鹿”和“问鼎”通常比喻通过竞争赢得某一荣誉或利益。

4.在古代,什么情况下会出现称臣纳贡的现象

第一种情况是小国向大国称臣纳贡。小国称臣纳贡是为了表示对大国的臣服与敬畏,从而保证领土的安全和政权的合法性。大国出于国防安全、经济利益或文化差异的考虑,宁与小国保持附属关系,而不愿接纳小国为自己的疆域。

这种形式的称臣纳贡,小国不存在经济上被剥削的情况,因为小国从大国那里得到的赏赐通常高于自己对大国的进贡。

第二种是以称臣纳贡为手段达到通商的目的。历史上不少游牧民族和外国商人,为了获得必需的物资或增加贸易量,往往会以进贡为手段,换取中原王朝的赏赐、免税特权或进出口的特许证。

之所以要采用称臣纳贡的形式,是因为正常的贸易经常被禁止或者得不到合法的保护。称臣进贡不仅迎合了中原统治者的自大心理,而且有厚利可图。这种称臣纳贡不一定是国家行为,更不能说明这些国家都成了中原王朝的属国。

还有一种情况则纯粹是中原统治者的一相情愿:对方完全是以平等身份派来的外交使节或贸易代表,中原王朝却非要称之为朝贡。如鸦片战争前来中国的西方使节几乎没有不被称为“进贡”、“朝贡”、“请封”的,但实际上当时的葡萄牙、英国、意大利等国都是以平等甚至更高一等的身份来面见清朝皇帝的。

5.古代哪些职位相当于宰相

“宰”即主宰。商朝时,宰相为管理天子家务和奴隶之官。周朝有执掌国政的太宰,也有掌贵族家务的家宰,掌管一邑的邑宰,实已为官的通称。“相”本意为相礼之人,有辅佐之意。宰相联称,始见于《韩非子·显学》:“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

尽管现代人通常用宰相称呼古代的最高行政长官,但只有辽代以宰相为正式官名,其他各代最高行政长官的官名五花八门,而职权大小也有很大差异。

秦朝时,宰相的正式官名为丞相,汉朝与秦朝相仿,汉哀帝改丞相为大司徒,直到汉献帝时,才复置丞相,由曹操担任。魏晋南北朝时,丞相或相国多为权臣自命。隋朝定三省制,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唐朝高宗后,只有加“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者才是宰相。宋朝以“同平章事”为宰相正式官名。元设宰相二人,首相称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次相称尚书右仆射兼门下侍郎。明朝初亦设中书省,左右丞相。洪武十三年(1380年),罢中书省,废丞相,由皇帝亲决国政,宰相制度遂废。明成祖朱棣因不胜庶政之繁,设内阁大学士协理文书,后大学士成为事实上的宰相,称辅臣,居首者为首辅。清沿明制,雍正时设军机处,军机大臣成为事实上的宰相。明清时期,习惯上称授大学士为拜相,但无正式宰相名分。

6.公章制度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公章,古称官印,是官员行使权力的信物,故又被称为“印信”。

史载设官授印的制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墨子·号令》有“还授其印,尊宠官之”。可见当时已经有授印尊官的做法。

较完备的官印制度形成于秦朝。当时从丞相、太尉至郡守、县令,都由国君在任命时授予官印。为方便受命者将官印佩戴在身上,配发官印的同时,还要配发穿在印纽上的丝带,这种丝带被称为“绶”。

之所以要让官印须臾不离身,是因为古时凭印绶当官,认印不认人。比如,秦末,会稽郡守殷通招项梁、项羽叔侄议事。席间,项梁授意项羽拔剑砍下殷通的首级,将其印绶佩戴在自己身上,然后自封为郡守,居然能行令各县,“得精兵八千”。又如汉武帝时,有个叫朱买臣的人到四十多岁还是一贫如洗,因机缘巧合,被汉武帝任命为会稽郡守。当他带着印绶回到会稽郡驻京办事处时,吏员们根本不予理睬,及至发现他怀里揣着印绶,才“坐中惊骇”,立即起立,并排队跪拜。

这种设官授印的制度使得后世把“掌大印”、“拿印把子”视为当官掌权的代名词。

7.怎么从官印上区分官员的品级

官印主要通过尺度、印面形制和材质来区分官员的品级。

两汉时期,官员的品级越高,官印越小。在唐朝以前,印面形制没有统一规定,不仅形状五花八门,行文格式也各不相同,毫无章法可循。直到唐朝,印章规格才趋向周密,所有官印一律用铜铸,印体为正方形。宋承唐制,中书门下的印大小为两寸一分,其余机构按级别依次递减(《宋史·舆服志》)。这个以印面大小区分级别高低的办法,又为元朝所继承,如“一品衙门用三台金印,二品衙门用两台银印”(《续文献通考》)等。

在两汉时期,丞相、太尉一级用金印紫绶,御史大夫及两千石以上官员用银印青绶。西晋以后,印绶制改为印囊制,即以印囊上的绣缕材质来区别官阶,如南北朝时期,北方各政权规定二品以上官员的印囊用金缕,三品、四品官员的印囊用银缕,等等。

此外,不管哪个朝代,印绶或印囊只授予治事官吏佩带,像光禄大夫、大夫、博士等散官或加官,尽管品级不低,但都没有印绶。刘邦起义前,虽为乡亭小吏,因属于有具体职务的官吏,所以也有“五两之纶,半通之铜”的一方小印。

8.“金马玉堂”是什么意思

“金马”是指汉朝的金马门,是学士待诏的地方;“玉堂”是玉堂殿,是供侍诏学士议事的地方。“金马玉堂”原意是指汉时学士待诏之处,如西汉学者扬雄在《解嘲》一文中说:“今吾子幸得遭明盛之世,处不讳之朝,与群贤同行,历金门上玉堂有日矣,曾不能画一奇,出一策……”其意思就是:如今您有幸生逢开明盛世,处于没有忌讳的朝堂,和众多贤人共事,过金马门、进玉堂殿也有很长时间了,却不曾谋划一计一策……

金马玉堂也可用来称呼翰林院或翰林学士。如北宋欧阳修《会老堂致语》:“金马玉堂三学士,清风明月两闲人。”又如明方孝孺《代董学士表》:“苍颜白发,越万里而来归;金马玉堂,想十年之如昨。”清梅曾亮《欧氏又一村读书图记》:“而苏文忠直禁内,读书夜分,老兵皆倦卧,彼其视金马玉堂之中,波涛尘堁之内,皆学舍也。”

金马玉堂也可引申为进朝廷做官,如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论》:“今岁荜门一酸儒,来岁可以金马玉堂矣。”

9.为什么说“吕端大事不糊涂”

叶剑英元帅是我国的开国元勋,毛泽东有一次在会见他时,口述了一句诗相赠:“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①毛泽东将叶剑英比喻为北宋时期的吕端,赞扬他在大是大非面前果断坚定,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

吕端(935—1000),字易直,北宋幽州安次(今河北廊坊)人。“吕端大事不糊涂”这句话出自《宋史·吕端传》。吕端因处理政事才华出众,早在吕蒙正为相之时,宋太宗就有重用吕端的想法。公元995年,宋太宗打算任用吕端为相,有人以吕端“为人糊涂”为由加以反对,宋太宗回答说:“端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

几天之后,宋太宗让吕蒙正改任参知政事,让吕端当了宰相。吕端在任上果然为官持重、明识大体,并屡屡在大是大非面前坚持自己的主张,真应了宋太宗“端大事不糊涂”的评语。

10.甘罗为什么被称为“红领巾宰相”

毛泽东在评价甘罗时说:“战国时期,秦国有个甘罗,是甘茂的孙子,他十二岁为丞相,他才是个‘红领巾’!当时吕不韦是个大政治家,但没有主意,甘罗却有主意,他到赵国解决了一个问题。”①

据《史记·樗里子甘茂列传》记载,甘罗是战国时楚国下蔡(今安徽凤台)人,秦国左丞相甘茂的孙子。在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是著名的少年政治家。甘罗十二岁时到秦国宰相吕不韦那儿当了家臣。吕不韦企图进攻赵国,以扩大燕国献给他的河间(今河北献县东南)的封地。甘罗主动请求出使赵国,游说赵王割了五座城池给秦国。此后,赵王又将攻取的部分燕国领地分给了秦国。回到秦国后,甘罗因为功劳卓著被秦王拜为上卿。当时上卿是相当于宰相的官职,民间因此演绎出“甘罗十二岁为宰相”的说法。

11.为什么说荀灌娘有大本领

毛泽东曾经评价荀灌娘说:“南北朝时的荀灌娘是个十三岁的孩子,河南临颍人,顶多不过是一个初中一年级的学生,她和父亲被围在襄阳的时候,带领了几十个人杀出重围去搬救兵,你看她有多大的本领!”①

毛泽东称赞荀灌娘,意在鼓励青少年敢想敢干,发挥更大作用。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荀灌娘“搬兵救围”的故事,发生在晋朝而不是南北朝,其父被围困之地是宛城而不是襄阳。

荀灌娘生于晋惠帝元康元年(291年),是一位比花木兰早许多年的少年女英雄。晋愍帝建兴元年(313年),荀灌娘的父亲荀崧由襄阳太守调升平南将军,镇守宛城。不久,时任南蛮司马的杜曾拥兵自立,包围了宛城。在城中粮食即将耗尽、无力抵挡杜曾的情况下,13岁的荀灌娘主动向父亲请缨,率领数十勇士突围成功,去向襄城太守石览和南中郎将周访求救。周访派遣儿子周抚率领3000将士会同石览共同救援荀崧。杜曾得知救兵到来,担心寡不敌众,于是撤离,宛城之围得以解除,荀灌娘因此立了大功。荀灌娘的故事后来被改编为京剧,受到人们的喜爱。

12.兰陵王为什么被称为“少年将军”

毛泽东曾经评价说:“南北朝的兰陵也是个少年将军,他很会打仗。兰陵王是北齐人。高欢的孙子,名高涛灌。他很勇敢,有一个专门歌颂他的曲子,叫《兰陵入阵曲》,据说这个曲子现在日本。”②

毛泽东所说的“兰陵王”名叫高肃(541—573),字长恭,又名高孝瓘,是北齐时的名将。兰陵王打仗以骁勇善战著称,因为面相太柔美不足以威吓敌人,每次打仗他都要带上狰狞的面具。公元564年,洛阳被北周十万大军团团围困,北齐武成皇帝急忙调集军队前去解围。在洛阳城外,北齐援军发动了一次次进攻,都被北周军队击溃。这时,受命为中军将的兰陵王戴着面具,率领五百精骑奋勇杀入周军重围,一直杀到洛阳城下。守城的北齐军队被困多日,不敢贸然开门。当兰陵王摘下面具,城上的北齐军立即欢呼起来,打开城门,与城外大军合兵一处,奋勇杀向周军,周军大败。为庆祝胜利,将士们编了《兰陵王入阵曲》,后被广为流传。战后,兰陵王因功升任尚书令。后来,北齐后主高纬出于疑忌,于公元573年毒杀了兰陵王。兰陵王死时年仅33岁。

13.“商鞅徙木立信”是怎么回事

毛泽东青年时期曾在名满三湘的湖南省立一中(今长沙市一中)就读。毛泽东在校期间写了《商鞅徙木立信论》一文,他在文中感叹道:“吾读史至商鞅徙木立信一事,而叹吾国民之愚也,而叹执政者之煞费苦心也,而叹数千年来民智之不开、国几蹈于沦丧之惨也。”①

“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出自《史记·商君列传》。商鞅得到秦孝公的信任被任命为左庶长,准备在秦国实施变法图强的改革。法令已经完备,但没有立即公布。为了测试人们对变法的态度,更为了取信于民,商鞅命人把一根三丈长的木头放在闹市中,下令说:“谁能把木头搬到北门去,就奖赏十金。”围观的老百姓很多,但都抱怀疑的态度,并无人去搬。商鞅把赏金加到五十金,百姓疑虑更重,因为秦国从来没有这么高的奖赏。有个人抱着试探的态度将木头搬到北门,结果商鞅如数兑现了奖金。大家这才相信:商鞅令出必行,没有欺诈。新法颁布后,立刻得到了百姓的信任。

14.为什么说“刘表虚有其表”

毛泽东在读《三国志集解》时,曾经对刘表批语道“虚有其表”。②这四个字高度概括了刘表的一生。

刘表(142—208),字景升,东汉末期山阳高平(今山东邹城西南)人,是汉朝远支皇族。刘表年少时已经很有名气,与七位贤士同号为“八友”。东汉末期任镇南将军、荆州牧,被世人称为“刘荆州”。曹操与袁绍相持于河北时,二人争相结纳刘表为外援。然而刘表为人性多疑忌,喜欢坐谈,立意自守,而无四方之志,于是两不相助。刘备屡败于北方,慕投刘表。刘表厚待刘备,然而不能加以任用。后刘表宠溺后妻蔡氏,使妻族蔡瑁等人得权。刘表死后,蔡瑁等人废长立幼,立刘表次子刘琮为主。曹操南征,刘琮举州投降,荆州于是被曹操吞并。

15.为什么说“贾谊才调世无伦”

西汉时期的贾谊是一位毛泽东非常喜爱的古代文学家,毛泽东曾经写了一首诗哀悼他:“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需哀伤付一生。”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