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1257000000020

第20章 教 育 科 技(3)

“精卫填海”的典故出自《山海经·北山经》。“精卫”是古代神话中的一种鸟,相传是炎帝的女儿,由于在东海中溺水而死,所以死后化身为鸟,名叫“精卫”,常常到西山衔木石以填东海。精卫的这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执著精神为世人所称颂。

273.“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是唐朝哪位诗人的名句

2003年10月1日,陕西省13万民众因洪水受灾。在看望了灾民后,温家宝以“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的诗句告诫当地官员,要时时惦记着百姓的疾苦。②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一句出自唐朝白居易《新制绫袄成感而有咏》一诗,意思是,因为想着农民生计的艰难,致使耳旁经常响起贫民冻馁饥饿之声,真挚地表达了诗人为贫民着想的可贵精神。

274.“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描述的是什么事件

2004年3月14日,温家宝会见中外记者,在回答台湾记者提问时,温家宝说:“明年是《马关条约》签署110周年,这里我想起了1896年4月17日,一位台湾诗人用血和泪写的2828个字的诗,他的名字叫丘逢甲,是台湾彰化人。他说:‘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③

“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是清代诗人丘逢甲《春愁》中的诗句,意思是台湾的四百万同胞齐声大哭,去年的今天,就是宝岛台湾被割让的日子。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清政府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割让台湾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给日本。1896年春,即《马关条约》签订一年后,诗人痛定思痛,写作了《春愁》一诗,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275.“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出自何处

2004年3月14日,温家宝会见中外记者,在回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记者提问时,温家宝提到:“去年在这里我曾把社会主义比作大海,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就是说社会主义只有吸收人类一切先进的文明成果才能使自己不断发展。今天我在这里又想把社会主义比作高山,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①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出自《管子·形势解》。其意思是,大海不拒绝任何水流,因此能成就它的博大;高山不拒绝任何土石,因此能成就它的高峻。想成就一番大事业,就不能计较细微小事,要有大海一样的胸怀和高山一样的气度。

276.“召远在修近,避祸在除怨”是什么意思

2007年3月16日,温家宝会见中外记者,在回答日本NHK电视台记者提问时,温家宝提到:“日中是一衣带水的邻邦。中国有一句古话,‘召远在修近,避祸在除怨’。这是管子的话。”②

“召远在修近,避祸在除怨”出自《管子·版法》,意思是要招纳远方的人们,关键在于与身边的人修好;要避免祸乱的发生,关键在于消除人们的怨愤。

277.“名为治平无事,实有不测之忧”出自何处

2008年8月2日,温家宝总理来到解放军总医院看望季羡林先生。温家宝对季羡林先生表示:“我常记着一句话,‘名为治平无事,实有不测之忧’。我们有许多值得忧虑的事,脑子一点不能放松。”①

“名为治平无事,实有不测之忧”出自苏东坡《晁错论》:“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其意思是,天下事中,最难处理的,莫过于那些表面上看起来波澜不惊,但实际上有着无法预测的风险的事情。如果任其发展不能有所作为,那么,恐怕事态会发展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278.“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是哪位古人写的

2006年9月5日,温家宝接受英国《泰晤士报》访谈,《泰晤士报》记者问道:“你在晚上睡觉之前最喜欢读什么书?有哪些问题常使你难以入眠?”温总理引用六句名人名言作为回答,第一句是对联:“身无半亩,心忧天下;读破万卷,神交古人。”②

这副对联是晚清名臣左宗棠23岁结婚时,在新房书写的自勉对联。其意思是,虽然家无半亩土地,收入难以解决温饱,心里却关心着国家的前途和命运;广泛阅读各类书籍,与古代贤哲仁人作精神上的交往,如此才能发挥所长,经世致用。

279.成语“逐鹿中原”出于何处

1914年春,周恩来写了题为《春日偶成》的两首诗,其中一首为:“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①

“中原方逐鹿”一句源自成语“逐鹿中原”。逐鹿中原比喻群雄并起,争夺天下,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楚汉相争时期,韩信被刘邦封为齐王。辩士蒯通前去游说韩信和楚、汉三分天下,可是韩信却执意不肯。西汉建立后,韩信被吕后设计骗进未央宫。临刑前,韩信悲愤地说:“我悔不用蒯通之计,以致今日死于妇人之手!”刘邦立即下令捉拿蒯通。蒯通被带到刘邦面前后理直气壮地说:“当初秦朝法度败坏,政权瓦解,一时诸侯并起,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那时候,我只知道韩信,不知道陛下。况且想要夺取天下的人很多,只是力量不足罢了,难道你能把他们统统都烹死吗?”刘邦顿时哑口无言。

280.“博浪沙”与张良有什么关系

1914年春,周恩来写了题为《春日偶成》的两首诗,诗中“博浪踵相踪”一句引用了张良遣力士行刺秦始皇的故事。②

张良(约公元前250—前186),字子房,汉初政治家、军事家,西汉开国元勋,史称“汉初三杰”之一。据《史记·留侯世家》记载,张良祖上是韩国人,他的祖父、父亲任过五代韩王的丞相。张良的父亲死后二十年,秦国灭掉了韩国。韩国灭亡后,张良就用全部财产寻求勇士谋刺秦王,为韩国报仇。后来,张良到东方拜访仓海君,共同制订了行刺计划。他们找到一个大力士,造了一个一百二十斤重的铁锤。秦始皇到东方巡游,张良与大力士在博浪沙(今河南原阳东南)狙击秦始皇,误中了侍从车辆。秦始皇大怒,下令在全国大肆搜捕行刺者。行刺失败后,张良改名换姓逃到下邳(今江苏睢宁北),躲过一劫。

281.“面壁十年”说的是谁

1917年9月,周恩来东渡日本求学时写了《大江歌罢掉头东》一诗:“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面壁十年徒破壁,不酬蹈海亦英雄。”①

诗中的“面壁十年”与中国佛教禅宗创始人菩提达摩有关。相传达摩是南印度人,南朝宋末航海到达广州。达摩北上路过南京时,与梁武帝话不投机,于是渡江北去,前往北魏洛阳传布禅学,后住嵩山少林寺。达摩来到少林寺后,住在五乳峰一个天然石洞内。他每日面对石壁,打坐参禅,一共面壁了九年(一说十年)时间。时间久了,他对面的石头上竟然留下了他面壁的形象,衣裳褶皱隐约可见,宛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后来,人们把这块石头称为“达摩面壁影石”,把这个天然石洞称之为“达摩面壁洞”,直至今日,遗址犹存。

282.退避三舍中的“舍”是多远

1926年冬,周恩来在《现时政治斗争中之我们》一文中写道:“不料这种党员执政权者的一切设施,已使民众退避三舍,这是何等痛恨的事!”②

句中成语“退避三舍”中的“舍”是古代距离单位,古时行军计程以三十里为一舍。“退避三舍”本义是主动退让九十里,比喻退让和回避,避免冲突。该成语出自《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春秋时期,晋献公听信谗言杀了太子申生,又派人捉拿申生的异母兄长重耳。重耳闻讯,逃到了楚国。楚成王设宴款待重耳,并问道:“如果公子返回晋国,拿什么来报答我呢?”重耳回答说:“如果托您的福,我能返回晋国,一旦晋国和楚国交战,我就让晋军退避九十里。”重耳在外流亡十九年,后来回到晋国继承王位,是为晋文公。

公元前632年,晋楚在城濮交战,晋文公遵守诺言,让军队后撤九十里,避楚军锋芒。子玉不顾楚成王告诫,率军冒进,被晋军歼灭两翼,楚军大败。

283.“朝闻道,夕死可矣”是谁说的

1929年9月,周恩来在《彭杨颜邢四同志被敌人捕杀经过》一文中赞扬烈士说:“他们都是谈笑自如,杨殷同志曾笑说:‘朝闻道,夕死可矣’。”①

“朝闻道,夕死可矣”出自《论语·里仁第四》,意思是说,早晨明白了“道”,就立即按“道”去做,即使晚上为它而死也可以。

“朝闻道,夕死可矣”中的“道”不是一般的“道理”、“事理”,而是特指儒家的“仁义之道”。懂得了仁义之道,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是孔子的道德价值观,也是“朝闻道,夕死可矣”所包含的深刻内涵。

284.成语“谈虎色变”出于何处

1914年,周恩来在《劝校友勿旷功课从速销假启》一文中写道:“足下虽聪悟过人,似此区区,固不足谈虎而色变。然一暴十寒,乱丝无绪,虽智者亦难措手。”①

“谈虎色变”原意是说被虎咬过的人才真知虎的厉害,比喻一提到可怕的事就情绪紧张起来,连脸色都变了。该成语出自宋代《二程全书·遗书二上》。

程颢、程颐兄弟二人是北宋时期著名理学家。程颐在谈到“实践出真知”这一问题时,曾讲过一个故事:“有一位农夫曾经被老虎咬伤过,人们聚在一起谈话时说到虎,众人没有谁觉得害怕,然而农夫却被吓得大惊失色(闻谈虎而色变)。因为这位农夫真正被老虎伤害过,所以深知老虎的厉害。”

285.“五子登科”是关于谁的典故

1961年6月,周恩来《在文艺工作座谈会和故事片创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提到:“我是说那种错误的、不适当的东西在现在成为一种风气,一来就‘五子登科’,这种风气不好。”②

“五子登科”的典故出自《宋史·窦仪传》。五代后周时期有个叫窦禹钧的人,因他居住在燕山府(今天津市蓟县),所以又称窦燕山。他记取祖训,教导五个儿子仰慕圣贤,刻苦学习,为人处世不愧不怍。后来,他的儿子都品学兼优,先后登科及第。长子名仪,任工部尚书。次子名俨,任礼部侍郎。长子和次子均被任命为翰林院学士。三子名侃,任补阕。四子名偁,任谏议大夫。五子名僖,任起居郎。窦禹钧本人也活到八十二岁高寿,无疾而终。《三字经》中“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一句就是赞颂此事。后来,民间也逐渐演化出“五子登科”的吉祥图案。

286.“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出自何处

1943年8月,周恩来在《论中国的***主义——新专制主义》中写道:“蒋介石的哲学思想是极端的唯心论。他最喜欢引这几句古话:‘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①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出自《尚书·大禹谟》。宋儒把这十六字看做尧、舜、禹心心相传的个人修养和治理国家的原则,所以又被称“十六字心传”。据说,当尧把帝位传给舜,舜又把帝位传给禹的时候,谆谆嘱咐、代代相传的便是以“心”为主题的这十六个汉字。据宋儒解释,“人心生于行气之私”和各种物欲联系着,是很危险的;“道心原于性命之正”,即伦理道德的准则是很微妙的;唯“精则察夫二者之间而不杂”,“一则守其本心之正而不离”,“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才能使“危者安,微者著”,合乎中庸无过与不及的要求。

287.“四维八德”是指什么

1943年8月,周恩来在《论中国的***主义——新专制主义》中写道:“在伦理建设方面,蒋介石强调四维八德的抽象道德。若一按之实际,则在他身上乃至他领导的统治群中,真是亡礼弃义,寡廉鲜耻!”②

“四维”指“礼、义、廉、耻”,出自《管子·牧民篇》。文中记载“守国之度,在饰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八德”指“忠、孝、仁、爱、信、义、和、平”。孙中山在《民族主义》第六讲中提到:“讲到中国的固有道德,中国人至今不能忘记的首先是忠孝,次是仁爱,其次是信义,其次是和平”。1934年,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委员长的蒋介石发动新生活运动,“四维”与“八德”并为其中两大主题。

288.“信口雌黄”为什么会与矿物雌黄联系在一起

1915年,周恩来在作文《说报纸之利益》中写道:“其严格如此,盖诚恐不学之徒,借以为其信口雌黄,颠倒黑白,以淆人听闻也。”③

雌黄本是一种矿物,柠檬黄色。古时人们写字时用的是黄纸,如果字写错了,用雌黄涂一下,就可以重写。

“信口雌黄”比喻不问事实,轻下论断。“信口雌黄”的出处与东晋的王衍有关。据《晋书·王衍传》记载,王衍是东晋有名的清谈家,喜欢老庄学说,每天谈的多是老庄玄理,但是往往前后矛盾、漏洞百出。别人如果指出他的错误或对他的话提出质疑,他也满不在乎,甚至不假思索,随口更改。于是当时人说他是“口中雌黄”。《颜氏家训》中也有“观天下书未遍,不得妄下雌黄”之论。

289.“同室操戈”是关于谁的故事

1941年皖南事变发生后,1月18日周恩来怀着悲愤的心情在《新华日报》发表了如下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①这句题词揭露了“皖南事变”的真相,表达了对国民党的愤怒与谴责。

“同室操戈”本义是自家人动刀枪,比喻兄弟争吵或内部纷争,出自《后汉书·郑玄传》。东汉末年今文经学大师何休用17年的时间写成了《公羊春秋解诂》一书,认为“春秋三传”中只有《公羊》义理深远,像墨子的城防一样无懈可击,而《左氏》与《谷梁》二传则存在严重的缺陷,根本不值得研究。当时著名的经学大师郑玄针对他的观点,著《发墨守》、《针膏肓》、《起废疾》予以驳斥。何休读了郑玄的文章,带着叹服的口气说:“康成入吾室,操吾矛,以伐我乎!”意思是,郑玄能用何休自相矛盾的说法来驳倒他的立论。由于郑玄对何休的批驳十其分有力,当时的学者们十分叹服。

290.“罗敷有夫,使君有妇”出自何处

1916年4月,周恩来在《悲郝君之御》一文中写道:“一则罗敷有夫,一则使君有妇,空盟白首,萧玉之聚无缘。”②

“罗敷有夫,使君有妇”一句出自汉乐府《陌上桑》,是罗敷拒绝使君无理调戏的话语。《陌上桑》是汉代著名的民间叙事诗,最早见于南朝沈约编撰的《宋书·乐志》,题为《艳歌罗敷行》。诗中主角是美少女罗敷,使君觊觎罗敷的美色,向她提出“共载”的无理要求,罗敷在答话中拒绝了使君的要求,并盛夸丈夫以压倒对方。全诗塑造了一个貌美品端、机智活泼、亲切可爱的女性形象。

291.“弹冠相庆”最初说的是谁

1945年4月,周恩来在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论统一战线》的发言,其中有这样一句话——“所以那时毛泽东同志写的我们党给国民党的信里说:‘爱国有罪,冤狱遍于国中;卖国有赏,汉奸弹冠相庆。’”①

“弹冠相庆”本义是弹去帽子上的灰尘互相庆祝,比喻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后指坏人得意的样子。据苏洵《管仲论》所载,春秋时期齐桓公有三个近臣,一是竖刁,自宫入内;二是易牙,烹子媚君;三是开方,弃亲求荣。他们相互勾结为祸齐国。后来,齐桓公重用管仲为相,三人无以施其伎俩。管仲死后,三人十分高兴,马上各自回家取出旧日宠帽,弹去灰尘,相互庆贺,准备东山再起。这就是“弹冠相庆”的由来。

292.“破釜沉舟”是关于谁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