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1257000000039

第39章 书 画 艺 术(5)

“箪瓢”一语出自《论语·雍也》,是孔子赞扬弟子颜回的。文中记载,“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其意思是说,颜回的精神多么可嘉呀!在陋僻的小巷里过着极为清贫的生活,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忧苦,颜回却依然自得其乐,颜回的精神是多么可嘉呀!后来,人们就用“箪食瓢饮”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

563.“鸣鼓而攻”出自何处

1945年8月,朱德在《沁园春·受降》一词中写道:“事急矣,须鸣鼓而攻,难待终朝。”①

“鸣鼓而攻”出自《论语·先进》,意思是宣布罪状而加以声讨。春秋时期,鲁国的季氏比周朝的公侯还要富有,而孔子的弟子冉求还帮他搜刮百姓,增加他的钱财。孔子说:“冉求不是我的学生了,你们可以鸣鼓而攻之了!”

564.“善则归诸人,过则归诸己”出自何处

1950年5月,朱德在中央直属系统党、政、军、群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联席会议上讲话时提到:“我们共产党人胸襟要广阔,气量要宏大,要求自己比要求别人要严格一些,有功先归群众,有过勇于担当,所谓‘善则归诸人,过则归诸己’。”②

“善则归诸人,过则归诸己”出自《礼记·祭义》“善则称人,过则称己”一句,意思是发现善事就称赞别人,出现过失就自己承担。

565.“八大山人”指的是谁

1962年2月,朱德在《游青云谱》一诗中写道:“参观青云谱,桂树唐时载。八大山人住,遗留字画来。”③

“八大山人”是清初画家朱耷晚年的别号。朱耷是江西南昌人,明朝宁献王朱权后裔,清初画坛“四僧”之一。朱耷之所以署名“八大山人”,是因为这四个字以草书体连缀写,似“哭之”、“笑之”,借此暗喻自己面对富于戏剧性变幻的人生,哭笑不得的无奈之情。

朱耷以绘画为中心,在书法、诗跋、篆刻等方面都有很高的造诣。在绘画上他以大笔水墨写意画著称,并善于泼墨,尤以花鸟画称美于世。所画鱼鸟作“白眼向人”的情状,形象夸张,创立新貌;所画的山水画意境冷寂。

566.“芦中人”指的是哪位古人

1919年,朱德在《秋兴八首用杜甫原韵》中的第七首中写道:“正气人摧天不灭,芦中人困有渔翁。”①

“芦中人”指的是春秋末期吴国大夫、军事家伍子胥。据《吴越春秋·王僚使公子光传》记载,伍子胥为逃脱楚平王追杀,到达鄂渚。他遥望浩茫大江,无船可渡,又担心楚军追捕,心中十分焦急。忽见有渔翁驾舟从下流溯水而上,便急呼:“渔父渡我!”渔夫于是让伍子胥上船。到达对岸之后,渔翁见伍子胥一直挨饿,就入村取食。伍子胥久候渔夫不至,担心被渔夫告发,便躲入芦花深处。渔父将麦饭、鲍鱼等食物带来,不见伍子胥,便唤道:“芦中人!芦中人!吾不是非以子求利者也!”伍子胥这才应声而出。伍子胥饱餐之后,临走时转身嘱咐渔夫:“如有追兵,请为我保密。”渔翁见伍子胥不信任自己,就自沉于江心,让伍子胥哀叹不已。

567.“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是唐朝哪位诗人的名句

邓小平平日很少喝酒,但1949年南京解放当天,心情愉悦的他破例喝了酒。酒后他和陈毅到田间散步,兴致所至,邓小平吟诵了田园诗《过故人庄》,其中有“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一句,邓小平长期投身革命斗争,在革命胜利时的喜悦之情可见一斑。②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是唐朝诗人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意思是等到重阳节的那一天,我一定会再来欣赏菊花。原诗为“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这首诗是孟浩然隐居鹿门山时到一位山村友人家作客所写。在淳朴自然的田园风光之中,孟浩然与友人举杯饮酒,闲谈家常,充满了田园乐趣,抒发了诗人和朋友之间真挚的友情。

568.“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出自哪首诗

2000年6月5日,江泽民在中国科学院第十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五次院士大会上作了《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的讲话,讲话中提到,“唐代诗人孟浩然写道:‘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科技进步也好,社会发展也好,总是在昨天超越前天、今天超越昨天、明天又超越今天的历史运动中前进的。”①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出自唐朝诗人孟浩然的《与诸子登砚山》。全诗为“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这首登临吊古的五言律诗,浑然天成,颇受后人的推崇。

569.“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谁写的

2000年6月9日,江泽民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作了《加紧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中青年领导干部》的讲话,讲话中提到,“我以上说的三点,也可以用前人的三句诗来表述:第一句是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②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一句出自清朝龚自珍所著的《己亥杂诗》中的第125首。清道光十九年(1839年),龚自珍因厌恶仕途,辞官离开北京返回老家杭州,后因迎接眷属,又往返一次。在两次往返京杭的途中,他共写了315首七言绝句,总题《己亥杂诗》,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其中第125首最为人所知。全诗为“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570.“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是谁说的

1999年1月11日,江泽民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金融研究班上作了《论加强和改进学习》的讲话。讲话中提到,“我们做工作,必须做到统筹兼顾。古人说:‘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说的就是这个道理。”①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一句出自清末文人陈澹然所著的《寤言·卷二·迁都建藩议》一文。其意思是,不从全局的角度考虑问题,就不能够做好局部的事。其原文为“惟自古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他的这句话成为后来许多战略家津津乐道的名言。

571.“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哪首诗

2000年6月9日,江泽民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作了《加紧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中青年领导干部》的讲话。讲话中提到:“我以上说的三点,也可以用前人的三句诗来表述……第二句是郑板桥的‘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②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一句出自清朝书法家、画家郑板桥的题画诗《竹石》。全诗为“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郑板桥借竹抒发了自己洒脱、豁达的胸臆,表达了勇敢面对现实,绝不屈服于挫折的人格追求,隐喻自己强劲的风骨。

572.“湘妃竹”的名字是怎么来的

1992年,邓小平到南方视察,在深圳游览植物园时被一片竹林吸引住了,他兴致勃勃地驻足观看。当陪同人员介绍到湘妃竹时,邓小平说道:“毛主席诗句‘斑竹一枝千滴泪’所说的斑竹,就是这种湘妃竹。”①

“湘妃竹”又名斑竹,竹身布满褐色的云纹紫斑,从生物学的观点来看,斑点是真菌腐蚀幼竹而成的。斑竹原产于湖南九嶷山,现在湖南、河南、江西、浙江等地都有种植。

斑竹为何又被称为“湘妃竹”呢?据南北朝时期梁朝著名文学家任昉编写的《述异记》记载,娥皇和女英是尧帝的两个女儿,她们都嫁给舜帝为妃。舜帝晚年巡察南方,在苍梧突然病故。娥皇和女英闻讯前往,一路失声痛哭,她们的眼泪洒在山野的竹子上,形成了美丽的斑纹。娥皇和女英在痛哭几天几夜之后飞身跃入湘江,为舜帝殉情而死。后世为纪念她们,就将斑竹称为“湘妃竹”。

573.“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出自何处

1997年11月1日,江泽民在哈佛大学作了《增进相互了解,加强友好合作》的演讲,演讲中提到:“记得我在高中读书时,老师给我们讲微积分,第一课就是讲《庄子》中的‘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很形象地使我建立起极限的概念。”②

“一尺之捶,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出自《庄子·杂篇·天下》一文,大意是一尺长的木头,今天截取一半,明天截取一半的一半,以此类推,那么就可以无限分割下去,永远也截取不完。这句话揭示了有限之中有无限,有限和无限辩证统一的哲学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