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领导干部不可不知的600个国学常识
1257000000006

第6章 法 律 典 章(1)

76.古代帝王为什么要南面称孤

南面就是面朝南,孤是皇帝、王侯的谦称。南面称孤就是面朝南坐着,自称孤家,指统治一方,称帝称王。

古代把南视为至尊,而把北象征为失败、臣服。皇帝聚会群臣,他的座位一定是坐北向南的。因此,古人常把称王称帝叫做“南面”,称臣叫做“北面”。

77.古代帝王是如何祭天的

周朝祭天的正祭于每年冬至之日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圜丘祀天”与“方丘祭地”都在郊外,所以也称为“郊祀”。

圜丘是一座圆形的祭坛,古人认为天圆地方,圆形正是天的形象,“圜”同“圆”。祭祀之前,天子与百官都要斋戒并省视献神的牺牲和祭器。祭祀之日,天子率百官清早来到郊外。天子身穿大裘,内着衮服(饰有日月星辰及山、龙等纹饰图案的礼服),头戴前后垂有十二旒的冕,腰间插大圭,手持镇圭,面向西方立于圜丘东南侧。这时鼓乐齐鸣,报知天帝降临享祭。接着天子牵着献给天帝的牺牲,把它宰杀。这些牺牲随同玉璧、玉圭、缯帛等祭品被放在柴垛上,由天子点燃积柴,让烟火高高地升腾于天,使天帝嗅到气味。这就是燔燎,也叫“禋(yīn)祀”。

随后在乐声中“尸”登上圜丘。“尸”由活人扮饰,作为天帝化身,代表天帝接受祭享。“尸”就座后,面前陈放着玉璧、鼎、簋等各种盛放祭品的礼器。祭献者先向“尸”献牺牲的鲜血,再依次进献五种不同质量的酒,称为“五齐”。前两次献酒后要进献全牲、大羹(肉汁)、铏羹(加盐的菜汁)等。第四次献酒后,进献黍稷饮食。荐献后,“尸”用三种酒答谢祭献者,称为“酢”。饮毕,天子与舞队同舞云门之舞,相传那是黄帝时的乐舞。最后,祭祀者还要分享祭祀所用的酒醴,由“尸”赐福于天子等,称为“嘏”,后世也叫“饮福”。最后,天子还要把祭祀用的牲肉赠给宗室臣下,称“赐胙”。

后代的祭天礼多依周礼制定,但以神主或神位牌代替了“尸”。

78.封禅仪式是什么样的

封禅是古代帝王在改朝换代或天降祥瑞之时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封为“祭天”,指皇帝在泰山顶上筑圆坛以报天之功;禅为“祭地”,在泰山脚下的小丘之上筑方坛以报地之功。

战国时齐鲁儒士认为五岳中泰山为最高,帝王应到泰山祭祀。《史记·封禅书》有“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管子·封禅篇》则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可见,封禅之仪在“三皇五帝”时便已有之。后世从秦始皇开始至宋真宗为止共有六帝十次封禅泰山。明太祖朱元璋取消了泰山的封号,此后,明清两朝将原来的封禅改为了祭祀。

79.只有皇帝能称自己为“朕”吗

在秦始皇称“朕”之前,不分尊卑贵贱,人人都可以自称“朕”。但这时“朕”的意思不同于后世的“余”、“吾”、“我”之类的第一人称代词,而是“我的”的意思。比如,《尚书·舜典》中有“汝作朕虞。”其意思就是“你做我的掌管山泽的官员”。

从秦始皇开始,“朕”成为皇帝的专用词,这个称谓从此一直流传至中国帝制终结。但凡事都有例外,历史上也曾有不是皇帝的人自称“朕”。比如,《后汉书·和殇帝纪》中有“皇太后诏曰:‘今皇帝以幼年,茕茕在疚,朕且佐助听政。’”的记载,这位在诏书上自称“朕”的太后就是东汉殇帝、安帝时期的邓太后,她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自称为“朕”的太后。

《新唐书·则天皇后本纪》中也有“太后曰:‘朕辅先帝逾三十年,忧劳天下。爵位富贵,朕所与也;天下安佚,朕所养也。’”当时,武则天还没有称帝,但也能称自己为“朕”。

80.古代皇帝的年号是怎么回事

年号是指用于纪年的名号,一般由皇帝发起。公元前113年,汉武帝以当年为元鼎四年,正式创立年号。他的这一创举深刻影响了后世皇朝的纪年方式。直至1912年中华民国建立,年号制度才被废除。

新君即位一般都会改换年号,称为改元。年号一般都含有国泰民安、繁荣昌盛的寓意,但也有例外,某些皇帝的年号得名于一些特殊事件。如公元前134年,因彗星出现,汉武帝就改年号为“元光”;又如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带领群臣在郊外狩猎时,捕到一只原来从未见过的角兽,因此改年号为“元狩”。还有的年号纯粹是为皇帝歌功颂德。如武则天在位21年,用了18个年号,其中有“天授”、“如意”、“长寿”、“万岁通天”等。武则天也因此成为中国历史上使用年号最多的帝王。还有的年号附会一些荒诞无稽的现象,以体现所谓的天意。比如宋真宗第三个年号为“大中祥符”,说是这一年的正月,“有黄帛曳左承天门南鸱尾上”,被号称“天书”。宋真宗认为这是上天降下的吉祥,于是大赦天下,改年号为“大中祥符”。

由于年号太多难免有导致纪年混乱之弊,所以,自明朝开始,皇帝从登基到驾崩,基本上只使用一个年号。

81.古代皇帝的谥号、庙号是怎么回事

在古代,皇帝或有地位的人死后,都会获得谥号。谥号选取有两个要点:一是谥号要符合死者的为人,二是谥号在死后由别人评定并授予。皇帝的谥号由礼官确定,再由即位皇帝宣布,而大臣的谥号是朝廷赐予的。谥号带有评判性,相当于盖棺定论。

传统观点认为,谥号的使用始于西周早期。当时的谥号为统治者自称,比如“周文王”、“周武王”。

谥号的主要作用是“劝善戒恶”。皇帝的谥号大致有褒的美谥、怜的平谥和贬的恶谥三种。文、武、明、睿、康、景、庄、宣、懿都是对皇帝的赞美,怀、悼、哀、闵、殇表达了对皇帝的同情,而厉、灵、炀就属于恶谥。

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准,开国君主一般用“太祖”或“高祖”,后继君主用“宗”。

在称呼已死帝王时,通常将庙号放在谥号之前以此构成全称。但由于唐朝以前不是每个帝王都有庙号,所以,人们习惯上对唐朝以前过世的皇帝呼其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且每个皇帝都有庙号,则改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

82.古代皇帝的尊号是怎么回事

皇帝的尊号是皇帝生前接受的尊崇褒美的称号。如唐垂拱四年(688年),为配合武则天称帝,武承嗣伪造瑞石,上有文曰:“圣母临人,永昌帝业。”武则天因此加尊号为“圣母神皇”。武则天做了大周皇帝后,加尊号为“圣神皇帝”,三年后又加为“金轮圣神皇帝”,次年又在“金轮”前加“越古”两字。

唐宋时,帝王为自己加尊号的做法成为惯例,但是,唐朝加称并不形成定制,而宋朝则确定在每年大祀之后,“群臣诣上东阁门,拜表请上尊号”。如宋太祖于乾德元年(963年)受尊号“应天广运仁圣文武至德皇帝”。尊号是臣下所上,而且可以上好几次,极尽阿谀奉承之能事。

有的皇帝死后仍被奉上尊号。如唐高宗李治死后,在唐玄宗天宝十三年(754年)被上尊号为“神尧大圣大光孝皇帝”。这种死后奉上的尊号可以说是加长了的谥号。

83.为何很多朝代都有文帝和武帝

文帝、武帝中的“文”和“武”都是帝王的谥号。谥号是皇帝死后,新继位的皇帝请大臣们根据死者生前的品行及谥法的规定给予的一种称号。按照谥法的规定,谥号可分为表扬、批评和同情三大类。“经天纬地曰文”,意思是善于治理天下的可谥为“文”,像汉文帝刘桓、隋文帝杨坚,都是以善于治理天下著称的,所以被谥为“文”,称为“文帝”。“威强睿德曰武”,意思是说声威强盛又明智的可谥为“武”,像周武王姬发、汉武帝刘彻、晋武帝司马炎,都是以声威强盛著称,所以他们的谥号都是“武”,称“武帝”。在比较长的时期内,谥法大体上还公正,甚至连皇帝也左右不了。比如曹操一心想做“文帝”,以体现自己的文治武功,他梦寐以求的“文”表示具有“经天纬地”的才能或者“道德博后”、“勤学好问”的品德。但后人偏偏谥之为魏武帝。但到后来谥号完全变成对死者的吹捧,完全失去了原来的意义。

84.唯一由皇后做主祭人的国家祀典是什么

农耕与养蚕是中国封建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主要的生产活动。植桑养蚕业也有自己的神灵,即传说中发明养蚕缫丝的西陵氏嫘祖,她被尊称为“先蚕”。

按照农业社会男耕女织的社会分工,自周朝始,在国家祀典中,就已确立了“天子亲耕南郊,皇后亲蚕北郊”的祭祀格局。

亲蚕祭祀程序繁缛,除了一般祭祀必行的跪拜、上香、献祭品外,最有特点的是被称为“躬桑”的皇后采桑礼。此礼行于祭先蚕次日。行礼时,皇后手持金钩与金筐,在诸多随员陪同下,至蚕坛内的桑林采桑。桑林旁彩旗招展,太监鸣金鼓,唱采桑歌。此礼虽名为皇后躬桑,实际上皇后仅采桑叶三片,便上观桑台观看妃嫔、宫女等人采桑。

祭祀的最后一个环节是由蚕母将所采桑叶送至蚕室喂蚕。皇后通过亲蚕祭祀,表明自己已为天下织妇做出榜样。

85.“命”和“令”有什么不同

“命”和“令”都是我国最古老的公文文种。命始于《尧典》,是命官之辞,宋毛晃增注“礼部”韵略谓:“大曰命,小曰令,上出曰命,下禀曰令”。王言称命,可以用以命官,如《尚书·说命》就是一篇任命傅说为相的“命相之辞”;命也可以用于封爵,如《尚书·微子之命》;命还可以用于赏赐,如《尚书·文候之命》。可见“命”是最高统治者使用的文种,是属于制定律法时使用的公文。秦改命为制,“命”的名称废止。

“令”始见于《尚书·冏命篇》:“发号施令”。据宋毛晃注释:令小于命,是古代皇帝下达指示的下行文文种。战国时期,令形成正式公文文种,明徐师曾在《文体明辨序》中说:“战国时将‘命、誓、诰’以令行之。”令指发布的命令文书。秦始皇改令为诏,而令成为皇后、皇太子发号施令的专用文书;汉以后恢复君臣同用令文书,如西汉萧何有《令诸大夫》。南北朝时,太后、太子使用的令改称“令书”,如《南史·王规传》载有“太子赐以所服貂蝉,并降信书”。隋唐以后,皇后、太子使用的令书又被重新改为令,一直沿用到清朝。

86.五刑是指哪五刑

在古代,五刑是五种刑罚的统称,可分为奴隶制五刑和封建制五刑。

奴隶制五刑作为中国奴隶时代具有代表性的刑法,始于夏,发达于商、周,影响及至三国两晋南北朝,延续达数千年之久。奴隶制五刑是指墨、劓、剕、宫、大辟。其中除了大辟是死刑外,其他四种只会对犯人身体造成伤害,所以又叫肉刑。

墨刑也叫做黥(音“晴”)刑,被判墨刑的犯人先被割破面部,然后涂墨。犯人伤好后,面部会留下深色的伤痕。墨刑是五刑当中最轻的一种刑罚,意在使受刑人蒙受耻辱。汉文帝时,墨刑曾被废除,但在五代十国又被重新恢复。直到清光绪末期,墨刑才被彻底废除。

劓即割鼻子。鼻子是人的重要器官,而且与人的尊严密切相关,因此劓刑较墨刑为重。汉文帝曾废除劓刑,用笞三百来代替。

剕刑,也作刖刑,是指砍去受刑人手或足的重刑。砍足曰剕,砍手曰刖。另外,与砍去手足相类似的还有砍去膝盖骨的膑刑。

宫刑,又叫淫刑、腐刑、蚕室。宫刑是五刑中仅次于死刑的一种重刑。东汉时曾经用这种刑罚作为死罪减等刑。隋朝时,宫刑被正式废除。

大辟,即死刑。秦汉以前的死刑种类很多,如戮、烹、车裂(五马分尸)、枭首(砍头后悬挂示众)、弃市(闹市斩首后暴尸于众)、绞、凌迟等。

封建制五刑在隋唐之后通行,指笞、杖、徒、流、死。这五种刑罚在隋唐以前已经存在,到了隋唐正式成为法定刑罚。

笞,其刑具用小荆条拧成,到了清朝则用竹板做成。这种刑一般用刑具击打犯人的臀部。

杖,其刑具用粗荆条拧成,击打部位是犯人的背、臀和腿。

徒,强制犯人劳役的刑罚。《唐律疏议·名例篇》解释说:“徒者,奴也。”

流,就是将犯人流放到边远地区,不准回乡。

死,隋唐之后死刑一般只有绞和斩两种,宋、元、明、清还加上了凌迟,明、清加了枭首。

87.什么叫“刑不上大夫”

“刑不上大夫”出自《礼记·曲礼上》。这里的刑是指奴隶制五刑,即墨、劓、剕、宫和大辟。

“刑不上大夫”意思是士大夫即使犯法,也不要对他们使用刑罚,是我国古代大夫以上的贵族享受的特权之一。

但“刑不上大夫”绝不是说士大夫犯了法不给予惩处。正如《周礼》所言:“不执缚系引,不使人颈盩,不捽抑,处死刑不於市,而於朝。”对此,孔子的解释是“凡治君子,以礼御其心,所以属之以廉耻之节也。古者刑不上大夫,乃以励廉耻也”。大意是说,对于君子,要通过“廉耻”之心去约束他,而不要用肉刑这种侮辱人格、挫伤自尊心的方式进行处罚。同时,孔子认为士大夫既然是读书明理的人,犯轻罪则应自请处罚,不待有司来缉拿;犯重罪则应自寻了断,不待有司来动手。如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有“传曰:‘刑不上大夫。’此言士节不可以不勉励也”。它就是指对于一个有节操的士大夫而言,是宁死也不可受腐刑之辱的。

可见,“刑不上大夫”主要是在勉励有节操的君子要有廉耻之心,宁可死也不要受到五刑之辱,与其受刑,不如“引决自裁”。

88.铁券真能免死罪吗

汉初,刘邦为了巩固其统治,笼络功臣,颁给功臣丹书铁券作为褒奖。当时的铁券还没有免罪和免死的功能,仅是封侯的凭证。南北朝时,北魏孝文帝将铁券颁发给宗室、亲近大臣作为护身防家之用。南朝的宋、齐、梁、陈颁发铁券已较为普遍,开始有免死、免罪的功用。隋唐以后,颁发铁券已成常制,凡开国元勋、中兴功臣以及少数民族首领都赐给铁券,宠臣、宦官也可获得铁券。

唐朝以后,铁券上不仅刻有受封人的爵衔、官职及功绩等,还刻有“卿恕九死,子孙三死,或犯常刑,有司不得加责”之类的字样。持有铁券的功臣、重臣及其后代可以享受皇帝赐予的种种特权,本人或后世犯罪时可以此为证推念其功予以赦减。

宋朝以后,铁券的颁赐逐渐趋于完备。明朝根据功臣、重臣爵位的高低分为七个等级,各依等级颁发铁券,不得逾越。明朝铁券依照唐制,除谋反、谋大逆,一切死刑皆免,但免后要革爵革薪。

汉时铁券上的文字是用丹砂填字,因而称为“丹书铁券”。梁时用银填字,称为“银券”。隋时用金填字,因而也叫“金券”或“金书铁券”。由于铁券可以世代相传,也被称为“世券”。不过,无论铁券的形制如何演变,内容如何丰富,都是皇帝赐给功臣世代享受优遇或免罪的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其目的始终没有超出“表德彰义,率世历俗”的范畴,与现代的勋章、奖章的含义在一定程度上吻合。

89.作奸犯科中的“科”是指什么

“作奸犯科”一词出自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所著《出师表》。“作奸”是做坏事,“科”指法规、法令。

在汉朝,针对某种事类的单行科罪条文叫“科”,比如有处罚藏匿罪犯的“首匿之科”,惩罚逃亡人的“亡逃之科”,惩罚投寄匿名信的“投书弃市之科”等。《后汉书·陈宠传》载:“汉兴以来,三百二年,宪令稍增,科条无限。”科条,即关于规定犯罪与刑罚的法令条文。

“科”还有另外一个含义,即对犯罪者处以刑罚。所以,作奸犯科的意思就是为非作歹,触犯法令。

90.在古代为什么一般要在秋后处斩犯死罪的人

在古代,除了谋反等大罪可以立即处决外,一般死刑犯都要等到秋天霜降后到冬至以前才能执行。这一做法始于西周,到了汉朝成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