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诡异的谜团
1257900000049

第49章 神秘的宝藏(4)

1966年,美国哈佛大学一名叫斯蒂芬·扬的学生来班清进行社会调查。一天,当他经过一个筑路工地时,看到工人们挖出了一些陶器碎片。这些碎片上的奇怪图案,引起了他的注意,出于好奇他便从中挑选了几个图案美丽的残破陶罐带回了美国。这些陶罐远渡重洋为班清小镇的扬名埋下了伏笔。

辗转之间,一些陶罐便来到了美国著名的艺术史学家伊丽莎白·莱昂斯的手上。为了弄清这些陶器的历史,1968年,她把一些陶器碎片送到费城大学博物馆的考古研究中心进行鉴定。费城大学博物馆的考古研究中心将这些陶器碎片进行碳14测定。检测结果令所有在场的学者大吃一惊,因为这不是一些普通的陶器,它们均是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被制造出来的!研究人员不敢相信这样的结果,因此他们又多次将不同的碎片通过多种不同的手段进行鉴定,但鉴定的结果都是一样——陶罐来自公元前4000年左右!

这很可能是历史的又一大发现,处在惊喜中的学者们立刻将伊丽莎白·莱昂斯请到了研究室,经询问,他们得知这些东西来自一个叫做班清的泰国小镇。学者们不敢相信这个事实,因为史学界过去一直认为,泰国的可考历史至多也就有1500年,如果这是真的,那么将改写传统的认识,也势必对人类演化过程的推测有着重大的改变。费城的学者们马上和泰国有关文物部门取得联系,说他们准备来此地进行考察。可班清实在是一个太过安静的小地方,连泰国当局也不清楚这个小镇究竟在哪儿。他们只得等费城的众多学者到达后,取出地图让他们自己辨认这个小镇的位置。

1974年,在联合国的资助下,泰国艺术厅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博物馆对班清开始联合考古发掘。来到班清小镇之后,学者们并没有抱多大希望,很显然这里真是个与世隔绝的残破小镇,他们很难想象这个人口不足五千、世代以种稻为生的小镇会有多久的历史。然而,他们中谁也没想到,考古工作的第一天,这个小镇就给了他们一个巨大的惊喜。因为当工作人员挖掘到地下5米时,这里出现的场景让在场的考古学家们惊呆了!他们发现在地层下面竟是一些六层界线分明的墓葬。其中最深的一层可追溯到公元前3600年左右,而最浅的一层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500年。这简直令人难以置信,要知道,史学界一直认为,泰国的可考历史至多有1500年,而他们眼前的一切都大大超过了传统认识中的泰国历史。尽管他们来之前已经有了重新发掘历史的准备,但真正揭开历史面纱的这一刻,他们还是被震惊了。

第一天的惊人发现调动了整个工作组的热情,挖掘工作一发而不可收,这个小镇下仿佛埋藏着无数的宝藏,在这里人们每天都能挖掘出大量的文物,到后来这些宝物实在多得让工作人员无法一时清点出来,只能以吨来计算。在挖掘工作正式启动的第二年,班清就挖出了共计18吨的各类文物,其中除了大量的青铜器和金银饰品之外,还有一些用象牙和骨头雕刻的人像,用玻璃和次等宝石制作的光彩夺目的珠串。经过对挖掘的文物进行测定可知,这些宝藏至少已在班清埋藏了5000年之久。

这次的发掘工作不仅使得许多至宝重见天日,更重要的是,它们足以为泰国历史正名。发掘表明,早在公元前3000年,班清人就已经掌握了青铜的冶炼技术,通过对发掘出的这些精美铜器鉴定表明,它们的制作年代均大约在5000年前,这是现在认知的世界上历史最久远的发明。过去的历史学家一直认为,5000年前的东南亚人还生活在原始的石器时代,而青铜器最早应该是起源于两河流域,冶金术则是从西亚传播到世界各地的。考古事实证明,那时的班清居民已经相当进步了,他们不仅居住在固定的居民区,懂得种植水稻和其他农作物,而且还能制作出漂亮的陶器。班清的考古发掘,对以往的这种结论将是一个最为有力的挑战。班清的青铜器将会促使考古学家对过去的观点提出新的见解。

有人就在此基础上提出疑问:泰国的班清会不会是青铜器真正的发源地呢?

这次发掘工程的主任考古学家切斯特·戈尔曼就对此深信不疑。他说:“我们深信,炼铜术的起源最早可能追溯到公元前4000年,其发源地就在泰国呵叻盆地边缘的山脉之中。这里从古至今都以锡、铜储量丰富而闻名。班清的出土文物是丰富的,有众多形状不一的陶器,在浅黄的底色上,绘着深红色的图案。有些图案看来是古代艺术家们随心所欲、一挥而就的,有些则是经过深思熟虑后精心绘制的几何图形,如同古希腊的骨灰罐上的图案。从外形上看,有些是颈部很细的高花瓶,这需要很高的制作技巧;有些是矮胖的大缸,上面却有着极为精致的图案,显得不太协调。看得出他们在制作中的自由发挥和潇洒自如。”

通过对班清挖掘出的文物进行整理、分析后,学者们认为,班清文化最引人注目的就是它的青铜制品,这些青铜制品在制作技术上随着时代的发展有着不断的创新。

早期墓葬中发掘出来的青铜锛和青铜手锅的含锡量只有1.3%,制作也相对粗糙,严格地说只能算是红铜制品。但到约公元前1000年,班清人就已经掌握了制作各种精致的青铜手镯、项链、戒指和长柄勺的技术了。从班清人的制作工艺来看,他们的技术也相当精湛,他们能在一把长柄勺的勺把上刻出栩栩如生的动物图案。从冶炼技术上来看,班清人在这一时期制作的青铜器就其铜锡配比来讲也比较科学。这些无不说明那时的班清人已经熟练地掌握了青铜的冶炼和制作技术了。

除青铜器外,班清的地下还出土了为数不多的铁器,有铁脚镯、铁手镯和双金属的矛头、斧头等文物。而在晚期的青铜制品中,还发现了一些用含锡量高达20%的青铜锻造成的颈圈,而且因为含铜量过高很容易使物件破碎,所以在制作时,班清人已经懂得将它们煅造成多股再进行扭曲。然而对于班清人是如何掌握这项重要技术的,考古学家们至今也无法解释。

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考古学家认为东南亚地区的早期文明是受了古代印度和中国的影响才发展形成的。但这一次的考古发现似乎要颠覆人们的某些认识。就青铜文化来看,有人就推测班清文化不仅是东南亚,而且也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早的青铜文化。据人类现在掌握的资料显示,世界上最初的中东青铜是红铜与砷的混合物,后来,在接近公元前3000年时,锡才取代了砷,青铜就变成了铜与锡的合金。据此,有人认为,班清的青铜文化可能是世界文化的之源,而中东或中国的冶金术可能就是源于泰国呵叻盆地这一带。人们甚至猜想,班清的地下文明是人类文明的摇篮之一。

当然,大多数学者还是认为,那种把所有重大发明都归于一个源泉的观点是片面的。就冶金术来说,它完全有可能是在世界各地独立演化出来的,也可能是同时产生的,当然也可能存在相互影响和传承。

除了那些艺术价值很高的青铜器外,这里还发现了许多制作精美的陶器。这里的彩纹陶器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时期:前期的陶器有灰色、黑色的壶和各种各样的盆,陶器的底部呈圆形,宽边上描绘着花、蛇、蜥蜴、昆虫、鱼、鹿等图形;中期陶器的形状和装饰多样,但都有一个显著的特征就是腹部鼓起;后期的陶器,用几何图形和螺旋状、条纹状等图样装饰,形式多样,线条富于变化,制作技艺精湛。

另外从目前出土的一副人类骨骼化石来看,远古时期的班清人早已过上了文明的定居生活,他们有固定的居所,饮食上以猪、鸡、大米等为主食。而且,那时候的班清人已经使用铁器进行劳作,并学会了饲养水牛和水田耕作方法。总之这些发现都表明,在几千年前,这里的人们绝不是蛮荒的野人,他们拥有自己的文明……

对班清文化的探秘一直就没有停歇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班清出土的宝藏将会越来越多,有关它的争论也将更深更广泛,但有一点是确定的,一个曾被认为是不可能存在的文明,确确实实是存在过的。因为这里有成千上万个古墓葬,数量之多远远超过埃及的国王谷。它们之中隐藏的秘密只有等待人们进一步发掘鉴定。

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班清考古遗址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班清再也不是那个树木不多,降水量很少,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普通小镇了。一次偶然的经过,一次无意识的鉴定,引发了一连串惊人的发现。我们不知道在班清这个小镇的地下到底还有多少古墓,多少宝藏。相信有一天,这个小镇会再次让世人震惊!

基德船长遗留在人间的神秘宝藏

基德是英格兰有史以来最为引人注目的海盗船长,素有“海盗之王”的称号。1645年,他生于苏格兰港口城市格林诺克一个虔诚的基督徒家庭,长大后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水手。1689年英法战争爆发,基德放下自己的事业应征入伍当上了一位武装民运船的船长,在西印度群岛和加勒比海一带同法国人作战,并屡建战功被尊为苏格兰的战争英雄,后成为赏金猎人。这位家境富裕的苏格兰移民,曾经的战争英雄最后却被以海盗罪判处绞刑,其中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秘密,而“基德船长的宝藏”也在此后的岁月里一直牵动着寻宝者的心。

其实,基德和他的家人本可以一直在曼哈顿过平静的生活,但一次偶遇却改变了他的一生。1695年,基德经商途中路过伦敦,偶然认识了新任纽约总督的爱尔兰贵族贝洛蒙勋爵,这个新认识的“朋友”从此改变了他的后半生。

当时的英国政府正在为东方的海盗发愁,尽管东印度公司多次催促皇家海军前去对付海盗,但时值英法交战,皇家海军忙于打仗,贝洛蒙勋爵便提议召集一些权贵出资入股经营武装民运船,其任务就是攻击海盗船,夺回被他们抢夺的财物。这样既可打击海盗们的气焰,政府又可以坐收渔利。贝洛蒙勋爵便提议让基德来担任打击海盗的武装民运船船长。此时的基德早已厌倦了乡下那种舒适、平静但又平庸的生活,他向往着戎马一生的光辉岁月,于是他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皇家委任。

1696年4月,包括海军大臣在内的四名权贵联合赞助了这次行动。基德在他们的委托下,建造了一艘长38米、配备了36门火炮的“冒险”号三桅帆船。贝洛蒙勋爵在纽约为他招募了150名水手,其中有没落的贵族、冒险家、赌徒、破产者和潦倒的穷人。贝洛蒙勋爵和基德签署了协议,规定基德每一笔“收入”的65%归投资者,基德自己分15%,剩下的归水手。基德还拿到了由首相佐莫斯勋爵签署的特许证,授权他可以放心大胆地袭击并没收敌方商船。一切准备停当,基德带着这些鱼龙混杂的船员开始了他的海上之旅。但不久之后官方得到的消息称基德不仅没有打击海盗,反而自己也加入了劫掠商船的行列。

1696年12月基德乘坐“冒险”号出发后,他原以为自己拥有强大的实力,必定能马到成功,财富和荣誉的光环将再次把他环绕,可是此后发生的一系列事件却完全出乎他的预料。

“冒险”号在马德拉群岛、图雷阿和马达加斯加作了短暂休整后,驶向考默恩及默希拉岛。因长期生活在海上,船上有30名水手在此期间,因得热带病而悲惨地死去了。他们在海上整整漂泊了九个月,可仍然一无所获,没能遇到一艘可以打击的货船。水手们开始怨声载道,因为他们最初的愿望也仅仅是在这次航行中能获得一笔价值不菲的财富,可是现在的处境却是长年地在海上游荡甚至时刻面临死亡的威胁。于是,有人开始煽动大家,与其这样游荡还不如去当海盗。为了稳住局势,基德无奈之下被迫驶往红海。1697年,基德让手下在他的船队桅杆顶部挂起一面红色的海盗旗,并在红海袭击了一支来自默卡的船队,然后又抢劫了一艘来自亚丁并打着英格兰国旗航行的贸易船,他们劫掠了船上所有的供给。他的手下还把俘虏用绳子吊起来,逼迫他们说出钱柜的下落。然后,基德把抢来的财物分给了水手。这次袭击和抢夺事件,不论他是否自愿,就事实而言,肯定违反了当初他与赞助人签订的协议,他们也的确成了实质上的海盗。

在前两次得手之后,基德和他的船员们开始过上铤而走险的海盗生活。不久他们的海盗行径就被英国当局发现了。

在一次抢劫商船的过程中,他的“冒险”号遭遇了英国皇家海军。当他发现与自己对战的护航舰上亮起了“米”字旗时,吓出了一身冷汗,这才知道自己袭击的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船队!无奈之下基德只得快速撤退,但“冒险”号仍被对方认了出来。东印度公司和皇家海军马上向政府递交了报告称基德和他的“冒险”号已经成了海盗船。气愤的英国政府毫不犹豫地宣布这名英格兰船长不再受法律保护,而且取消了当初颁发给他的没收敌方商船的特许证。此时的基德船长已有口难辩,被打上了“海盗”的烙印。从此他和过去一直被他追捕的臭名昭著的海盗头子亨埃夫里一起,成为了被政府捉拿的头两号人物。

1698年1月30日,基德和他的海盗船员们获得了有生以来最大的一笔财宝——莫卧儿帝国的宝藏。在这一天,他袭击了一艘法国船,当基德和他的全体水手登上这艘重达五百吨、配有十门火炮并装满了从孟加拉国带来的丰富战利品的大船时,才知道这是莫卧儿帝国的宝藏。为了支付水手们的报酬,海盗们把这些战利品中的绝大部分变卖了。基德的这次袭击在印度和英格兰同时激起了愤怒。莫卧儿帝国的统治者威胁大不列颠人,要对他们在国外的分公司进行报复。而此时的基德一不做二不休,干脆藏起了钻石、金子和丝绸制品等全部财宝和货物。在接下来的两年时间里,基德成了马达加斯加和马拉巴海岸线之间“海洋上的恐怖”。

1699年,离家三年后的基德终于在拉丁美洲的伊斯帕尼奥拉岛停了下来,在获得众多财宝之后,基德想要退出海盗行业,同年7月他到达波士顿港口后,给正在波士顿的贝洛蒙勋爵写了一封信,称自己愿意向贝洛蒙勋爵交付四十万英镑,他希望在他那里获得自由。贝洛蒙勋爵口头向基德保证他在美国能享有完全的自由,但当基德和他的水手一踏上陆地时,就马上被逮捕并关进了监狱。随后搜查者又在他的驻地找到了一袋价值约一千英镑的金粉,以及一些银币和金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