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探索世界:揭秘古人类
1260400000003

第3章 猿到猿人的进阶

1. 森林古猿——人类曾是攀缘达人

虽然最初很多顽固的人不肯相信进化论,对进化论冷嘲热讽,但是,同时他们也熟悉了进化论,渐渐的,更多的人将注意力移到了寻找“进化论”的证据上。人类祖母“露西”、葬身于鹰嘴下的“汤恩幼儿”、中国周口店“北京猿人”,一具具人类祖先的遗体化石穿越了数万年的时空出现在了现代人面前。当他们被用科学的手段复原其真实面貌之后,在铁的事实面前,人们不得不承认:这就是我们的祖先……

人类起源越扑朔迷离,便吸引越多的人们进行考古钻研,人们四处寻觅着古人类留下的痕迹,无论在非洲、亚洲和欧洲考古学家们都有相当惊人的斩获,越来越多的地区发现了约两万年前人类祖先的遗迹,而那时候的“人类”不是直立行走,而是热衷于“飞檐走壁”。

大概在距今2300~1800万年前,地球上到处植物繁密,古树参天。在那些茂密的树枝之间,那一个个灵活的身影从一棵大树飞跃至另一棵大树的,就是人类的祖先。没错,它们就是活跃在当时的人类祖先——森林古猿。

森林古猿的外形与现在的猩猩较为相似,身体短壮,胸廓扁宽,前臂和腿一样长。前肢既是行走时的拐杖,也是用来悬挂在丛林间摆荡摘取野果的器官。据古人类学家猜测,森林古猿可能是现代的黑猩猩、大猩猩和人类的共同祖先。

听名字便知道,它们是一种习惯于在森林中生存的古猿。它们一个个都是攀爬健将,对于其他动物望尘莫及的高大树枝,它们毫不放在眼里。那么,它们为什么会选择在森林里栖息呢?

原来,虽然古猿身形健壮且庞大,但是它们的攻击性不强,不够凶猛,选择栖息在高大的树木间,方便它们避开猛兽的侵扰,更可以防止黑幕降临后,各种食肉动物的偷袭。当然,既然栖息在树间,食物就是以树枝、水果等为主,各种盛开的花瓣,早晨挂满露珠的嫩叶,熟透的果实都是它们最爱吃的美餐。不过,它们也不都是素食主义者,偶尔饥饿难耐时,它们也会去找隐藏在树冠上的鸟窝,趁着成年的雌鸟和雄鸟外出觅食之际,将鸟巢中的鸟蛋掏出,用以果腹。而在找不到鸟蛋的时候,森林古猿还会抓树上的昆虫吃,它们细长的手指可以轻松地将树缝中的蚂蚁、昆虫等抓在手里;也由于它们的食物广泛,且不用与猛兽争夺食物,生存几率很高,就使得这一个群体在当时迅速且庞大地蔓延开来。为后来人的进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而经常攀爬,还使得这一个群体的手和脚功能逐渐地分开,不像大多数动物一样四肢基本上都是合为一体的工作,它们可以用手搬运树枝、用树枝击碎坚果、用灵巧的手摘断草茎等等。有趣的是据猿类学者观察推测,在大雷雨来临之际,森林古猿还可能有折断树枝,用树枝向雷雨挥舞示威的举动。这似乎已经进入了精神领域,颇有施巫术叫雷雨停止的含义。另外,向上攀爬树木还锻炼了它们的颈部,很多哺乳类动物都无法做到仰视,而森林古猿不仅可以仰视、俯视,还能够灵活地左视右视,这也提高了它们的应急能力和生存能力。此外,上攀下缘的动作长期下来,就会很容易做出半直立的姿势,以致后来可以进化到完全的直立。

虽然在森林的树木之间生存有很多好处,不过也造成了一些弊端。森林古猿由于长期在森林中生活,其身体结构只适合在树上爬来爬去,一旦下地,它们行动不快。尽管当时森林中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动物,这些动物行动敏捷,奔跑速度快,但由于森林古猿行动不快,因此根本抓不到其它动物来充饥,只能以树上果实等植物食物来充饥。所以直到今天,生存在森林中的猿类仍只能以植物类食物为生,只能吃素。

那么,这些森林古猿到底在哪?据古人类学家猜测,森林古猿最早出现于非洲,由于其极高的生存能力,它们逐渐向欧洲大陆辐射、分化,以致现在能在法国、德国、奥地利、西班牙和匈牙利等欧洲国家的中、晚中新世地层中发现它们的化石。

素食和肉食动物的想法差异

肉食性动物往往性情凶暴,尖牙利爪,喜食血腥;素食动物则一般性情和善,牙齿平齐,厌恶血腥。食肉动物的思维方式从来富于警惕性和攻击性,是主动的一方;而食草动物的思维方式充其量也仅仅是防御,永远处于被动地位。当遇到其他族类动物时,食肉动物只关注两件事:第一,它会不会吃我?第二,我能不能吃它?如果判明对方对自己有威胁,那就要么格斗,要么逃跑。而食草动物则只关注头一条:他会不会吃我?如果会,那就逃跑;如果不会,那就“和平共处”,总之不打别人的主意。

2. 腊玛古猿——草原上的人类祖先

1500万年以前,陆地上到处是森林,郁郁葱葱煞是壮观,尤其是在热带,这样的环境成为了猿类最为理想的聚居地,但是后来,气候不断地变化,森林慢慢地从地球上消失了,许多动物也就不得不放弃它们钟爱的森林走向草原,人类的祖先便是这个队伍中的一员。后来,这支队伍有了一个名字——腊玛古猿。

气候的变化使得原来非常茂密的森林渐渐变得稀疏起来,慢慢的大部分消失了,剩下了大片大片的热带草原和开阔的空地,只有湖滨河边最潮湿的地方树木尚存,仍然保留着原来的样子。在这种情况下,生活在森林中的猿类开始分化,有一部分仍然生活在森林之中,一直过着猿类的生活;而另外一部分则被迫走到地上,寻找植物的种子充饥。

对于古猿们来说,从森林到草原的适应是非常艰难的,草地上生活并不像森林中那么容易,它伴随了更多恐惧、尝试、牺牲。为了谋取地上的食物,古猿们不得不冒着被野兽袭击的可能去四处寻觅植物的种子。所以,为了防备猛兽的侵袭,古猿在觅食的过程中必须经常站立起来向四周张望,当发现敌情时,古猿一方面不愿意放弃自己辛苦寻来的食物,一方面又要逃避野兽的追赶,所以,它们往往会空出前肢来抱住食物,然后用后肢来奔跑,或者在逃亡的过程中顺势抓住周围的树枝一跃而上。于是,它们的前肢和后肢区分更加明显,也更适应陆地的生活了。

随着时光的推移,这种古猿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约一千万年以后,在印度的土地上,腊玛古猿留下的“脚印”终于被人们发现。在1934年,美国耶鲁大学研究生刘易斯第一个发现了腊玛古猿,发现地点是在印度的西瓦立克山区。后来,人们给这种古猿起了一个响亮而美丽的名字——腊玛古猿,这是印度梵文史诗《腊玛耶那》中的祭神首领阿约迪亚亲王的名字。

在印度发现的腊玛古猿,生活年代比较晚些,面部短缩,犬齿比较小,齿间没有间隙,跟森林古猿区别较大,跟人类比较近似。不过它们的身高还没有达到目前人类的水平,当时的腊玛古猿只有一米左右的身高,体重只有15~20千克,还没有目前人类一个五岁的小孩重。

除了在非洲大陆,亚洲的巴基斯坦、土耳其,欧洲的希腊、匈牙利也都有所发现,但是,至今国外发现的标本都是些颌骨和牙齿,只有中国于1980年和1981年在禄丰石灰坝发现了三个头骨化石,为探讨人类的起源问题提供了极其珍贵的证据。

中国对腊玛古猿的发现是一个意外的巧合。1967年,成昆铁路要穿越禄丰县金山镇,而在动工时,人们惊喜地发现这里有丰富的煤层。于是三年后,在金山镇一个叫石灰坝的地方建立了小煤窑。然而惊喜一个接着一个,人们又陆续在此发现了比煤矿还要有价值的东西——化石。后来,人们将这些化石送往省博物馆鉴定,专家们惊讶地发现这是我们祖先腊玛古猿的牙齿!从此以后,默默无闻的石灰坝热闹起来,现代的人们追寻着祖先的足迹接踵而至。

在这片土地上出土了腊玛古猿和西瓦古猿化石千余件,有头骨、肢骨、牙齿等。与古猿化石同时发现的还有犀牛、爪兽、羚羊等十余种动物化石。它们的发现填补了距今1500万年前到距今170万年之间的古人类研究的一个重大缺环,对于研究古猿在进化系统中的地位以及人类起源的时间地点等有重要的意义。

1988年1月,国务院将石灰坝古猿化石遗址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并建有腊玛古猿雕塑纪念碑,碑高10米,古猿雕像高2.2米,有8个台阶,每层台阶代表100万年,8个台阶意为禄丰腊玛古猿生活距今800万年前。

非洲草原动物大迁徙

在东非高原上,每年有一次上万头蹄类动物的大迁徙,甚为壮观。参加大迁徙的动物分为前中后“三军”;打头阵的是二十多万匹野斑马,紧跟其后的是百万头牛羚,最后是五十多万只瞪羚。因为斑马喜食高层新草,中层嫩草正好是牛羚的食物,而底层短草便是个头矮小的瞪羚的美味。紧跟食草动物之后,是成群结队的非洲狮、猎豹等凶猛食肉动物。每年二月雨季之前,这些动物群居于高原南部,第一次雨过后,它们就进入大草原,到了七月,它们就进入肯尼亚,九月以后又开始往回走。

3. 南方古猿——500万年前的祖先

我们不知道腊玛古猿最终去往了何方,然而人类进化的历史却并未因此而停滞,在他们走后,进化史并未留白,一个新的古猿种开始活跃在大地上。他们与腊玛古猿有何不同?500万年前是怎么样的一种生存环境?他们到底怎样生存呢?

在1500万年前,迫于环境的变化,人类祖先进行了一次具有转折性的迁徙,他们从热带森林走向了热带草原,成了后来的腊玛古猿,700万年之后,这群人类祖先逐渐销声匿迹,谜一样地消失在了那个不为人知的年代。之后大约又过了漫长的300万年,也就是距今500万年,在非洲的广大地区,人类祖先的脚印又重新出现,这让古人类学家们激动万分,于是将这一时代的人类祖先称为南方古猿。

当然,虽然找到了祖先,但是它们早已被历史的河流冲洗成了苍白的化石。即便如此,从这些化石上,我们依然可以找到关于那个年代的人类祖先的信息。从化石的特点可以看出,无论是身体结构还是生活方式,南方古猿都比腊玛古猿更加向人类迈进了一步。虽然和腊玛古猿一样,特别是在南方古猿进化历史的早期,也有一部分时间是在树上度过的,但南方古猿却已经会直立行走,这样已经可以借助自身的高度来观察它们栖息的热带大草原和空旷的林间空地周围的动静,以便防备猛兽的侵袭和发现它们可以捕获的猎物。

而在南方古猿进化的末期,他们慢慢开始具有人类特点的清晰迹象。随着进一步的迁徙和辐射,与较早的南方古猿相比,后期的南方古猿的脑髓已经增大了1/10,脑容量达到了450立方厘米。粗壮的脖子开始慢慢变细,硕大的鼻子也开始慢慢变小,而牙齿也与现在人类的牙齿更为相近,不过,嘴巴和下颌还是像类人猿那样突出。这时的他们已经可以轻松地直立行走,双手还可以进行挖掘工作,可以举起石头去砸坚果,以获得果仁。

不过,他们已经不再是素食主义者,不再是只知道吃果仁和草根的猿类,此时的南方古猿已经开始懂得捕捉较小的哺乳动物果腹,例如,树丛中的野兔、山野间的老鼠、树上的松树等等。这一点也是导致后来的南方古猿脑部发育得更好的原因之一,因为这些食物含有植物中没有的营养和热量。这一习性的改变,使得工具还没有被普遍运用的那个年代的饮食变得更为多样化了。

还有一点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个群体中的雌性和雄性的外表有着显著的差异,相对于今天男性和女性的身高差异来说,它们远远超出了正常范围。雄性的身高已经超过了1.5米,而雌性的身高几乎还达不到1.2米。很多雄性的身高都比雌性要高出一倍,当同龄的雌、雄南方古猿站在一起时,雌性仅仅能够达到雄性的腰部。这种差异的普遍程度,相对于今天的男女身高差异来说是很不可思议的。后来的科学家们将这种身高差异称为性双型。这种显著的特征在一夫一妻制的物种中很难见到,而在一夫多妻制的物种中尤为明显,这也是雄性之间互相竞争以争夺雌性的一种适应性表现。

化石的形成条件

虽然一个生物是否能形成化石取决于许多因素,但是有三个因素是基本的:第一,有机物必须拥有坚硬部分,如壳、骨、牙或木质组织。在非常有利的条件下,即使是非常脆弱的生物,如昆虫或水母也能够变成化石。第二,生物在死后必须立即避免被毁灭。如果一个生物的身体部分被压碎、腐烂或严重风化,这就可能改变或取消该种生物变成化石的可能性。第三,生物必须被某种能阻碍分解的物质迅速地埋藏起来。如海生动物的遗体通常都能变成化石,这是因为海生动物死亡后沉在海底,被软泥覆盖。

4. 爪哇猿人——开始以声传情

荷兰人杜布瓦痴迷于人类起源学说的研究,闲暇之余,他常做的事就是在脑海中想象那些生活在数万年前的人类祖先的模样,他们如何劳动,如何吃饭,如何表达感情……他将它们画在纸上,渴望某一天能一睹他们的容颜以实现自己的愿望,他不懈地努力,有一天,一位70万年前的祖先真的向他走来了,这位祖先名叫“爪哇猿人”。

步入印度尼西亚的爪哇岛,沿着一条崎岖的小路爬上索罗河边的高堤。站在高堤上,一股股强而有力的风呼啸而过,突然间,一种熟悉而又遥远的时空感穿透了身体,因为这时,我们看见了一个石碑,石碑上用一个箭头指着对岸的沙坑,旁边用德语标注着“1891~1893年,在离此处175米的对岸发现了爪哇猿人化石”。原来,脚下这片土地,是70万年前人类祖先踏过的土地。

发现者是荷兰的杜布瓦,他尽管出身于天主教家庭,却深受进化论的鼓舞,热衷于探讨人类起源的问题。曾经,他根据自己的想象试着画过那些消失已久的远古祖先,他深切地渴望着有朝一日找到猿人化石。他认为在东非和印度以东能找到猿人化石,为了解开心中的疑念,他决定去那里寻梦。于是,他雇佣了50个犯人,顺着爪哇岛上的索罗河沿岸努力寻找。

皇天不负有心人,在1890年的一天,他们在一个叫做凯登布鲁伯斯的地方发现了一块古人类的下颌骨。第二年,他又在特里尼尔村找到了一个头盖骨,经研究它具有许多猿的性状;1892年,他又在相同地方发现了一根类似于现代人的大腿骨,通过研究可以看出大腿骨的主人已经能够直立行走。杜布瓦认为,先后发现的头盖骨和大腿骨应该属于同一个体,而他肯定是现代人的祖先,于是他在1894年发表论文,将这些化石定名为直立猿人,后人也将这些古人类俗称为爪哇猿人。

经过一系列的鉴定,人们判断这种猿人生活在距今70万~20万年前,后来“爪哇人”成了印尼爪哇岛上发现的晚期猿人化石的统称。

距今越近,古猿趋于现代人的特征也就越明显。这一批古人类就比之前的腊玛古猿、南方古猿显得更为聪明,因为通过对他们留下的化石发现,爪哇人的脑子已经明显增大,早期成员的脑量就已经达到800毫升左右,晚期成员则上升为1200毫升左右,远远超越了之前发现的古人类。大脑左右两半球出现了不对称性,显示出爪哇人已经有了掌握有声语言的能力,能够用不同的声音来表达自己的情感。而且,脑子不仅仅是体积增大了,它的结构也变得更加复杂还重新进行了改组,显示出爪哇人的文化行为已经趋于复杂。

脑部越发达,对抗自然的能力也就越强,从只能捕获一些小动物到互相配合,学会设计陷阱以猎获更多的凶猛野兽来做食物,由此,他们的牙齿也发生了变化。后部牙齿减少,前部牙齿则扩大,这样不但利于咀嚼,还能用牙齿做更多的事,例如,为了小孩食用而用牙将肉食撕扯成小块。当然,这一变化就让他们的面貌更为“美观”了,相应地牙床和支持面部及下颌骨的骨结构都开始变小,面部趋于平扁,慢慢脱离了猿类的特征。

另外,他们的“身材”也越来越好,从犹如现代人小孩的身高,长到了平均身高可达160厘米。而且,爪哇人是最早会用火的人类物种,还是最早能够按照心里所想的某种模式来制造石器的人类物种。

爪哇岛上食人树

世界上吃动物的植物大约有五百多种,但绝大多数只能吃一些细小的昆虫,而生长在印度尼西亚爪哇岛上的奠柏,居然能吃人。它有8~9米高,长着很多长枝条,垂贴在地面上,它们像快断的电线,风吹摇晃,如果有人不小心碰到它,树上所有的枝条会像魔爪似的朝同一方向伸过来,把人卷住,而且越缠越紧,使人脱不了身,接着树枝很快就会分泌出一种黏性很强的胶汁,能消化被捕获的猎物,动物粘到这种液体,就会慢慢地被消化掉,成为树的美餐。

5. 北京猿人——“会吃人”

中国是文明传承最为悠久的国家之一,在人类文明尚未形成之前,人类祖先早已遍布这块富饶美丽的土地,让我国的历史更为远久而神秘。北京猿人让我国在古人类史上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但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北京猿人竟然有“吃人”的嗜好,是真是假?

1929年12月2日,在一个冬日里,中国考古学者裴文中在北京周口店冰冷的土壤中进行着挖掘工作。虽然寒冷包裹着呼入体内的空气,但裴文中和其他一同前来的工作者却热情饱满。忽然,一片欢呼声打破了山间的死寂。“找到了!”他们找到了中国人的祖先!北京猿人跨越50万年的时空来到了子孙后代身边。

此后,在周口店附近又挖掘出了一些相似的猿人化石。其中,可以辨认出年龄的猿人有22个,但是,令人惊讶不安的是,居然有70%的人在14岁以前就死了,能活到15~50岁的人仅仅有6人,只占了30%,而可以活到50岁的居然只有一个女人。如此短暂的生命不得不让人感叹,我们祖先的生存环境不容乐观,甚至可以用“残酷”来形容。

那么,我们的祖先生活的那个年代,都有些什么威胁等待着他们呢?今天的非洲草原上,生活着一种甚至让狮子都望而生畏的动物,它们就是地球上最凶残的食肉动物之一——鬣狗。相比起来,史前时期的鬣狗更加让人胆战心惊。从周口店挖掘出来的化石来看,那个时期的鬣狗体格十分庞大,甚至超过了今天的东北虎。它的牙齿尖利,撕咬力惊人,在周口店遗址中就发现了大量鬣狗带有碎骨的粪便化石,说明鬣狗嗜血成性,甚至连骨头也不会放掉。如果说今天的老虎已经足够令人惧怕的话,那么,当时我们的祖先面对的是比今天的老虎还要凶猛十倍的鬣狗。为了争夺食物和洞穴,双方进行了长达数十万年的殊死搏斗。可以想象,对于还不会制造盔甲,还不会打造兵器的北京猿人来说那是一场怎样的战斗。鬣狗的利牙可以轻而易举地撕烂一个人的喉咙。

也因为如此,我们的祖先团结在了一起,利用集体的力量和智慧分工协作,一同捕获猎物和抵御外来侵略,而且在天冷的时候,还会相互依偎在一起取暖。

但是,这看似温暖的画面又被近期一个说法抨击得支离破碎。一些考古学家通过研究得出了一个血淋淋的结论:北京猿人会吃人!许多人听了此结论后惊讶而恼怒,但是眼前的一切又让人无法有更好的解释。

许多从山洞挖掘出来的骨骼中,几乎都是头骨,那些面部的骨头和其他部位的骨头到哪里去了?从结构上说,人的颅骨主要由前部的面颅和后上方的脑颅组成,而北京猿人都只剩下了头盖骨,绝对不正常。并且这些头骨上还有明显的伤痕,而这种状况和当时还在南太平洋区域流行的一种恐怖风俗十分相似,据说当地土著人经常将俘虏面部相对脆弱的地方砸碎,然后将其脑髓取食,最后只把坚硬的头盖骨留了下来。

而且还有一点让人不解,出土的北京猿人的头骨和肢骨发展极不平衡,北京猿人的脑子不算大,只有现代人的一半。通过研究我们知道,在进化中,人的大脑发展先于肢体。然而,北京猿人的情况却恰好相反,他们的肢骨和现代人极相似,甚至可以像现代人一样奔跑,可大脑却比现代人相差很多。

于是人们做出了这样的猜测,在50万年前的周口店曾经同时生存着两类人,一类人头脑发达,另一类人四肢发达却头脑简单。而这种大脑的差距可能导致了在饥饿状态时人吃人的惨剧,头脑简单的会沦为了头脑发达的猿人的猎物。这虽然只是猜测,但对于环境极不稳定、经常饥肠辘辘的北京猿人来说也不失为一种可能。

视之无形的化学化石

古代生物的遗体虽被破坏未保存下来,但组成生物的有机成分经分解后形成的各种有机物如氨基酸、脂肪酸等仍可保留在岩层中,这种视之无形,但具有一定的化学分子结构足以证明过去生物的存在,这种化石称为化学化石。随着近代化学研究的进展,科学技术的提高,古代生物的有机分子(指氨基酸等)已经可以从岩层中分离出来,进行鉴定研究,同时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古生物化学。

6. 元谋人——我国南方的“美男子”

著名的北京猿人牢牢坐镇我国北方,那么在广袤的南方呢?在那里,也有人在坐镇,他们就是元谋人。代表元谋人大家族的是一位风华正茂的年轻男子。在170万年前,他和他的家人活跃在云南这片优美而舒适的土地上,但是,他们的生活也并不乐观,在他们周围,同样有一群饥肠辘辘的野兽正虎视眈眈地窥视着。

云南省境内的山间盆地约占全省面积的百分之六十,而在这些盆地的地层中保存着气候环境变迁的信息,更蕴藏着宝贵的动植物化石。因此这里一直是考古学家眼中的“聚宝盆”。元谋盆地就是这样一片古老而神秘的土地。在这里,“元谋人”沉睡了170万年,终于在四十多年前,考古人员发现了它的奥秘,从此揭开了古人类研究史上新的篇章。

1965年,正值五一劳动节,几位年轻的地质工作者来到云南省元谋盆地进行考察。当时,他们在一位牧牛老人指点下,来到蚌村以西约一公里的山沟里寻找化石。下午五点钟时,一个人在一个土包下发现了云南马的化石,接着又发现了两颗人类的门齿。这无疑是对劳动者在劳动节获得的最大最宝贵的礼物。他们激动得立即拿去鉴定。结果表明,这些牙齿是一位正值风华正茂的年轻男性留下的,他的形态特征和北京人较为相似,但是“年龄”远比北京人大很多,这位男性生活在距今170万年前。后来,人们为他取名为“元谋人”。

“元谋”有一个气势磅礴的语意,在傣语中可理解为“飞腾的骏马”。学名为元谋直立人,或称元谋猿人,是属于旧石器时代早期的古人类。考古学家认为,古羌戎人就是“元谋人”北上越过金沙江,到甘肃、青海所演变来的,他们继续往东北越过白令海峡进入美洲,成为印第安人的祖先。

在元谋人生活的年代,森森郁郁,榛莽丛生,是一片亚热带的草原和森林。有人根据动物化石及植物孢粉分析得出当时的自然环境呈森林草原景观,气候比现在凉爽许多。不过,在这看似美妙的画面中却暗藏杀机。从出土的化石可以看出,与元谋人共同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的哺乳类动物还有桑氏缟鬣狗、泥河湾剑齿虎、云南马、爪蹄兽、山西轴鹿、中国犀等29种危险性动物。它们随时可能在元谋人熟睡的时候在他们的脖子上咬上一口。不过,也只有当时的祖先能一睹这些动物的“风采”,因为这些动物中有84%都已灭绝。

为了保家护园,元谋人也如同期古人类一样制作了简单的石器。在元谋人遗址中,出土的石制品先后共七件,在地表还采集到十件人工痕迹清楚的石器,原料为脉石英,器型不大,有石核和刮削器。它们和人牙虽不居于同一水平面上,但层位大致相同,距离也比较近,应是元谋人制作和使用的。有些加工较为精细,其中有尖状器、刮削器、砍砸器等,这说明元谋人已经开始制造工具。根据已发现的细石器材料看,其中有很多凹口深的刮削器,它们被认为是用来加工箭竿、骨针之类的器具的,这证明当时人类的狩猎活动已很发达。

另外,元谋人还掌握了用火技术,在元谋化石层出土了大量的碳屑,这表明元谋人在其所处时代已学会用火了,元谋人是目前所知最早用火的人之一。

元谋人遗址的发现,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科研价值,中国及一些国家已将此发现写进了教科书。

彩云之南

云南省位于中国西南边陲。战国时期,这里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云南,即“彩云之南”,另一说法是因位于“云岭之南”而得名。总面积约39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4.11%,在全国各省级行政区中面积排名第八。总人口4513万(2008年),占全国人口3.36%,人口排名为第13名。与云南省相邻的省区有四川、贵州、广西、西藏,云南省的三个邻国是缅甸、老挝和越南。北回归线从该省南部横穿而过。其中丽江古城是云南最大最古老的民族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