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诸葛亮文集译注
1262000000012

第12章 举贤黜侫的吏治举措(1)

(称蒋琬)

【题解】

诸葛亮率军北伐期间,以蒋琬为长史,负责留守成都。他能忠勤政事,“常足兵足食”,保证前线的需要,因而受到诸葛亮的称赞。本文赞扬了蒋琬忠诚高雅的志向,高度评价了他辅佐王业、治理国政的才能。

从时间上看,本文当在“又称蒋琬”之后,故应题为“又称蒋琬”。

公琰托志忠雅,当与吾共赞王业者也。○《三国志》卷四十四《蜀志·蒋琬传》。

【译文】

蒋琬的志向忠贞高雅,应当与我共同辅佐复兴汉室的大业。

【注释】

公琰:蒋琬字。见《举蒋琬密表》注。托:寄托。托志:立志。这里指志向。忠雅:忠贞高雅。

赞:辅助。王业:帝王的基业。指刘备复兴汉室的大业。

(答蒋琬教)

【题解】

零陵人蒋琬,随刘备入蜀时任广都县长。因饮酒沉醉,不理众事,刘备准备治他的罪,因诸葛亮劝谏,才给予免官处罚。诸葛亮作丞相后,任蒋琬为东曹掾。不久又举荐蒋琬为茂才,但蒋琬为避免嫌疑,建议推举别人。为此,诸葛亮给蒋琬说了这一番话,告诫他要为蜀汉干一番事业,并提拔他为参军。从诸葛亮病逝后蒋琬掌握蜀汉朝政的功绩看,蒋琬的确是一个杰出的人才,他没有辜负诸葛亮对自己的厚望。

思惟背亲舍德,以殄百姓,众人既不隐于心,实又使远近不解其义,是以君宜显其功举,以明此选之清重也。○《三国志》卷四十四《蜀志·蒋琬传》。

【译文】

我考虑如果不重用可靠的人,舍弃了贤明的人,就会让百姓遭受痛苦,既让人们心里感到不安,又会使朝廷内外官员不理解这样做的用意,因此你应该公开自己的功绩和才能,来证明这次选拔的公正和慎重。

【注释】

思惟:思量,考虑。惟:也作“维”。背:背离。这里意思是回避,不重用。

殄(tiǎn):病,困苦。《诗经·大雅·瞻卬》:“人之云亡,邦国殄瘁”。

隐:安。不隐于心:意思是心里不安。

远近:指朝廷内外的官员。

显:显露。这里指公开。功:功绩。举:行动,举动。这里指才能。

选:量才授官。这里指选拔、任命。清重:公正慎重。

(举蒋琬密表)

【题解】

诸葛亮北伐时,蒋琬负责留守成都。由于他忠勤国事,因而“常足兵足食”,保证了前线的需要,从而受到诸葛亮的称赞。公元234年,诸葛亮在五丈原病逝之前,特密表后主,推荐他作自己的接替人,以完成未竟的统一大业。本文即是这个奏表的原文。

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三国志》卷四十四《蜀志·蒋琬传》。

【译文】

如果我病逝了,以后主持朝政的大事以托付给蒋琬为宜。

【注释】

不幸:这里指病逝。

后事:死后之事,指主持朝政的大事。以:介词,后省宾语“之”。付:托付。琬:指蒋琬(?-公元246年),字公琰,零陵湘乡(今湖南省湘乡)人。随刘备入蜀后,任广都长。因好饮酒,不理政事,被刘备罢官。诸葛亮北伐曹魏时,蒋琬任参军,并负责留守丞相府,给前线提供了足够的兵员物资。诸葛亮病逝后,蒋琬主持蜀汉军政,升任大将军,封安阳亭侯。他具有治国之才,能“承诸葛之成规”,顾全大局,不计个人恩怨。他重用姜维,准备蚕食曹魏的陇西地区,但未获多大成效。公元246年,蒋琬病逝,谥号恭。

(论荐刘巴)

【题解】

公元214年,刘备与诸葛亮合围成都,刘璋投降。刘备领益州牧,诸葛亮向刘备力荐刘巴。本文高度赞扬刘巴运筹帷幄之才,并谦称自己远不如刘巴,足见诸葛亮博大的胸怀及竭力向刘备举荐人才的苦心。

运筹策于帷幄之中,吾不如子初远矣!若提枹鼓,会军门,使百姓喜勇,当与人议之耳。○《三国志》卷三十九《蜀志·刘巴传》裴注引《零陵先贤传》。

【译文】

在军营帐幕中出谋划策,我远不如刘子初!至于击鼓指挥战争,誓师军营之门,让士兵乐于勇猛杀敌,那就应当让人们评议一下我与子初的高低了。

【注释】

筹策:谋划。帷幄:军中帐幕。

子初:刘巴字。见《黜来敏教》注。

枹鼓(fú-):鼓槌和鼓。古代作战,以击鼓表示进军。

会:会聚。军门:军营之门。会军门:意思是在军门之前誓师。

百姓:这里指士兵。喜勇:意思是乐于勇猛杀敌。

当:应当,可以。议:评论是非。这里指比较强弱长短。

(荐吕凯表)

【题解】

公元223年,益州郡豪强雍闿发动叛乱后,永昌郡吏吕凯、府丞王伉反对叛乱,固守永昌,拒绝叛军入城,直到蜀军到来。平定叛乱后,诸葛亮上表后主刘禅,表彰他们“执忠绝域”的功绩,并任命吕凯为云南郡太守,王伉为永昌郡太守。

永昌郡吏吕凯、府丞王伉等,执忠绝域,十有余年,雍闿、高定逼其东北,而凯等守义不与交通。臣不意永昌风俗敦直乃尔!○《三国志》卷四十三《蜀志·吕凯传》。

【译文】

永昌郡的官吏吕凯、府丞王伉等人,在边远荒凉的地方尽忠为国,历时十多年,叛臣雍闿、高定的军队在东北面威胁永昌郡,吕凯等人却坚持正义,不同他们往来。我没有料到永昌郡的民风竟然如此惇厚正直!

【注释】

永昌:地名。汉明帝永平十年,置益州西部校尉,十二年为永昌郡。府治在今云南保山县。吕凯:永昌郡五官掾功曹,掌管财经总务。后任云南郡太守。

府丞:太守的辅佐。

执忠:执守忠诚,即“尽忠”。绝域:极远的地域。这里指边远荒凉的地方。

偪(bī):侵迫,威胁,同“逼”。其:代永昌郡。

守义:以义理自守,意思是坚持正义。交通:往来,勾结。

不意:意料之外。这里意思是没有料到。敦直:惇厚、正直。乃:竟然。尔:如此,这样。

(与杜微书)

【题解】

杜微是益州名士,因年老耳聋,在刘备定蜀后闭门不出。诸葛亮作丞相后,为了实现复兴汉室、统一天下的目标,他广泛招引人才,并派人用车把杜微请来,以书面形式同他讲了这番话,并征得他的同意,拜他为谏议大夫。

服闻德行,饥渴历时,清浊异流,无缘咨觏。王元泰、李伯仁、王文仪、杨季休、丁君干、李永南兄弟、文仲宝等,每叹高志,未见如旧。猥以空虚,统领贵州,德薄任重,惨惨忧虑。朝廷主公今年始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天下之人思慕汉室,欲与君因天顺民,辅此明主,以隆季兴之功,著勋于竹帛也。以谓贤愚不相为谋,故自割绝,守劳而已,不图自屈也。○《三国志》卷四十二《蜀志·杜微传》。

【译文】

敬闻先生的品德操守,迫切地想拜会您,就像清水与浊水不同流一样,总是没有机会当面请教。王元泰、李伯仁、王文仪、杨季休、丁君干、李永南兄弟及文仲宝等人,常常称赞您高尚的志向,我虽然没能同您见面,但我们已如相知很久的老朋友。我才疏学浅,现在统领贵地益州,只因德行浅薄,责任重大,因而常常忧虑不安。主上今年才满十八岁,天资仁爱勤敏,好行德政,礼贤下士。天下百姓都仰慕向往汉室,我希望同您一起遵循天意,顺应民心,辅佐这位明君,建立复兴汉室的功业,从而把功勋载入史册。您认为贤才与愚人不能一起谋划大事,所以自己与世隔绝,安于劳困,不计议这太委屈自己了吗?

【注释】

服:敬佩。行:操行,操守。

清浊异流:清水与浊水不同流。以清水称美对方,浊水指代自己。异流:流不到一起。这里指没有机会见面。

咨觏(-gòu):当面请教。觏:同“遘”、“逅”,遇见,见面。

王元泰、李伯仁、文仲宝等:均为刘璋旧吏,后在蜀汉政权担负军政要职。高志:高尚的志向。

猥:鄙陋。表示谦卑。空虚:不充实。这里作谦词,意思是才疏学浅。

贵州:州指益州,贵为修饰语,表示对益州和对方的尊称。统领贵州:即作益州牧。因诸葛亮任丞相并兼任益州牧。

惨惨:忧闷的样子。

朝廷:指蜀汉。主公:指后主刘禅,他生于公元207年。诸葛亮挽留杜微的信写于建兴二年(公元224年),当时刘禅年仅十八岁。

仁敏:仁爱勤敏。

爱德下士:好行德政,礼贤下士。

思慕:仰慕向往。

因天顺民:遵循天时,顺应民意。因:根据。这里指遵循。

隆:使……兴盛,光大。这里意思是建立。季兴之功:指复兴汉室的功业。

著勋:记载功勋。竹帛:竹指竹简,帛指白绢,古代最初无纸,用竹简和白绢书写文字。这里指史册。

守劳:安于劳困。守:保持。这里意思是安于。

图:计议,想到。自曲:委屈自己。

(与刘巴书)

【题解】

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督理零陵、桂阳、长沙三郡,屯驻长沙郡南的临烝(今湖南省衡阳市)。当时刘巴住在零陵,因不得志,“欲游交州,道还京师”,行前给诸葛亮写了封信,这是诸葛亮回复他的书信。回信不但对刘巴晓以大义,而且饱含着爱惜人才,挽留人才的心情。

刘公雄才盖世,据有荆土,莫不归德,天人去就,已可知矣。足下欲何之?○《三国志》卷三十九《蜀志·刘巴传》裴注引《零陵先贤传》。

【译文】

刘公卓越的才能胜过世人,他占据了荆州的大片土地,没有人不因他的贤德而归附他,天意和民心的向背,已经可以知道了。先生打算去哪里呢?

【注释】

刘公:指刘备,敬称。雄才:卓越的才能。盖世:胜过世人。

荆:指荆州。公元209年(建安十四年)荆州刺史刘琦病死,刘备自称荆州牧,领兵驻油口(后称公安)。

归德:因贤德而归附。

天人:天意和民心。去就:去留,进退。这里指人心的向背。

足下:同辈相称的敬词,可译为“先生”。何之:即“之何”,意思是去哪里。

(与张裔蒋琬书)

【题解】

公元228年(建兴六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获魏将姜维。他在给张裔、蒋琬的这封推荐信中,称赞姜维“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是“凉州上士”,足见他内心的高兴和对姜维的器重。

姜伯约忠勤时事,思虑精密,考其所有,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其人,凉州上士也。○《三国志》卷四十四《蜀志·姜维传》。

【译文】

姜伯约对国事忠诚勤勉,考虑问题精心周密,考察他的谋略才智,李永南、马季常等人都比不上。这个人,是凉州地区杰出的人才。

【注释】

伯约:姜维字。见《公文上尚书》注。

思虑:思索考虑。

永南:即李永南,名邵,广汉郡郪县(今四川省射洪县西)人。刘备定蜀后,为州书佐部从事。建兴元年,诸葛亮任他为西曹掾。诸葛亮南征时,留邵为治中从事,同年去世。季常:马良(公元187-222年)字,襄阳郡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县南)人。刘备入蜀时,马良任左将军掾,后奉命出使东吴,受到孙权敬重。刘备伐吴时,派马良去五溪联络少数民族,刘备在彝陵战败时遇害。

凉州:州名,为汉武帝十三刺史部之一,东汉时治所在泷县(今甘肃省清水县北)。三国时魏移治姑藏(今甘肃省武威县)。上士:高明之士,即杰出的人才。

(又与张裔蒋琬书)

【题解】

这是诸葛亮向张裔、蒋琬推荐姜维的又一封书信。此信称赞姜维不仅“敏于军事,深解兵意”,而且“心存汉室,才兼于人”。正是由于诸葛亮的器重和培养,姜维后来成长为诸葛亮身后的继承人,成了蜀汉后期的柱石。

须先教中虎步兵五六千人。姜伯约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同前。

【译文】

到成都后,姜伯约必须先去训练虎步兵中营士兵五六千人。他非常擅长军事训练,既有胆略,又明大义,还熟知用兵的奥秘。这个人心中不忘复兴汉室的事业,而且才智过人。军事训练结束后,应派人送他到宫中,去晋见皇上。

【注释】

教:训诲。这里意思是训练。虎步:蜀官有虎步监,率中、左、右三营。虎步兵:蜀汉都城的警卫部队。中虎步兵:即虎步兵中营,宫廷的警卫部队。

敏:勤勉。这里指擅长。

胆义:胆略和情义,指有胆略明大义。

心存:心里想着。存:想念。

兼:加倍。才兼于人:才干大大超过一般的将领,意思是才智过人。

毕教:训练结束。

诣:到。宫:指皇帝召见大臣的宫廷。

觐(jìn):会见,晋见皇帝或国家元首的通称。主上:皇上,指后主刘禅。

(又与张裔蒋琬书)

【题解】

赖厷、杨颙这两位忠心为国的臣僚去世后,诸葛亮给张裔、蒋琬写了这封书信,表达了深感惋惜之情。

令史失赖厷,掾属丧杨颙,为朝中损益多矣。○《三国志》卷四十五《蜀志·杨戏传》注。

【译文】

令史中失去了赖厷,掾属中死了杨颙,对朝廷的损失太大了。

【注释】

令史:官名。汉代设有兰台令史、尚书令史,掌文书,位次于郎。赖厷(-hóng):蜀汉太常赖恭之子,为丞相府西曹令史。

掾属:古代属官的通称。汉代从三公到郡县,都有掾属,人员由主官自选,不由朝廷任命。杨颙(-yóng):字子昭,为丞相主簿,曾向诸葛亮建议不可事必躬亲,以致“流汗终日”。后来,杨颙去世,诸葛亮“垂泣三日”(见《襄阳记》)。

损益:损失。偏义复词。损:减少,这里指损失。益:增加。这里不译。

(与蒋琬董允书)

【题解】

公元231年(建兴九年),李平贻误军机,使诸葛亮粮尽退兵,反诬陷诸葛亮随意退兵。查清事实真相后,诸葛亮上表罢了李平的官,并给蒋琬、董允写了这封信。信中提到了两年前陈震对李平的评价,可见李平犯错误不是偶然的。

孝起前临至吴,为吾说正方腹中有鳞甲,乡党以为不可近。吾以为鳞甲者但不当犯之耳,不图复有苏、张之事出于不意。可使孝起知之。○《三国志》卷三十九《蜀志·陈震传》。

【译文】

陈孝起两年前临去东吴时,曾给我说李正方心怀巧诈不可捉摸,同乡人认为不能接近。我认为心怀巧诈不可捉摸的人,只要不当面触犯他就行了,想不到会有苏秦、张仪那种造谣诡辩的事发生,真是出乎我的意料。这件事可以让陈孝起知道。

【注释】

孝起:陈震字。陈震(?-公元235年),南阳(今河南省南阳)人。随刘备入蜀,曾任汶山太守、尚书令等。公元229年,奉命出使东吴,祝贺孙权称帝。临行前曾向诸葛亮反映李平的问题,但未引起足够的重视。陈震完成使命返蜀后,封城阳亭侯。

正方:李平字。见《弹李严表》注。鳞甲:喻人心怀巧诈不可捉摸。

乡党:乡里,同乡。

犯:冒犯,触犯。

不图:想不到。苏:苏秦,战国时东周洛阳人,纵横家。曾游说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合纵抗秦,佩六国相印,为纵约之长,不久纵约被张仪所破。张:张仪(?-公元前310年),战国时魏人,纵横家。他以连横之策说六国,使六国背纵约而共同事秦。苏、张之事:指李平所做像苏秦、张仪那样造谣诡辩的事。不意:意料之外。

(为法正答或问书)

【题解】

法正(公元176-220年),字孝直,三国蜀郿县人。汉末入蜀依刘璋,仕益州别驾,后劝刘璋归顺刘备。刘备取蜀后,法正任蜀郡太守,扬武将军,并辅助刘备取汉中。刘备自立为汉中王,任法正为尚书令、护军将军。谥翼侯。法正事蜀后,自恃有功,为泄私愤曾多次杀人。

本文是诸葛亮针对有人认为“法正太纵横,宜启主上,以抑其威福”而说的一段话,表明他对法正辅佐刘备所立大功的充分肯定,以及对这样一位功臣的爱护,这有利于蜀汉内部的安定团结和蜀汉政权的巩固。

主公之在公安也,北畏曹公之强,东惮孙权之逼,近则惧孙夫人生变于肘腋之下;当斯之时,进退狼跋。法孝直为之辅翼,令翻然翱翔,不可复制。如何禁止法正使不得行其意耶!○《三国志》卷三十七《蜀志·法正传》。

【译文】

主公在公安时,北面畏惧曹操的强兵,东面害怕孙权的威逼,眼前又担心孙夫人在身边生出事端;在那时,可以说是进退两难。法正辅佐先帝,使他反而势力大增,进兵迅速,再也不受人控制。现在怎么能去制止法正,使他不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呢!

【注释】

主公:指刘备。公安:地名。东汉作唐县。三国蜀时改称公安县。相传公元209年刘备作荆州牧镇油口,曾居此。时人称刘备为主公,故称此为公安县。故城在今湖北省公安县西北。

惮:畏惧。

孙夫人:即孙权为拉拢刘备,巩固联盟而嫁给刘备的妹妹孙尚香。刘备入蜀后,孙权迎孙夫人回吴。生变:生出事端。肘腋:胳膊肘与夹肢窝,喻密切接近。这里指身边。

狼跋:狼狈,窘迫,比喻进退两难。

法孝直:即法正,孝直是他的字。辅翼:即辅佐。

翻然:反倒,反而。翱翔:鸟飞翔的样子。这里比喻刘备势力大增,进兵迅速。

禁止:制止。

(弹廖立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