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观学概论
1262100000015

第15章 中观学派的论典(4)

《中观论疏》 凡十卷。又称《中论疏》。是唐代嘉祥大师吉藏著。本书是解释青目注释之《中论》,并继承僧朗、僧诠、法朗等三论宗之传统,发抒一己独特之见解。成书于隋大业四年(608)。本书字数甚多,虽标为十卷,但每卷又分“本、末”二部分。书中首先说明僧叡(378-444?)之《中论序》,其次逐一详释二十七品。在对每一品作阐释时,作者总是先说明龙树之所立该品的用意。全书采用旧式的科文,亦即将每一品分成几个不同义理的段落来分别解说。有依作者观点而言,中道乃佛菩萨实践之道,其内容有世谛中道、真谛中道、非真非俗中道。此种三谛中道之说与历来之真俗谛二谛说可谓大异其趣,即谓世谛并非众生分别之境界,而系佛菩萨为度济众生之方便慧境地;而真谛则为真实慧之境地,故说依二谛产生真实、方便二慧。此二慧有如佛菩萨之父母。本书引用多数经论,并言及当时之诸学说,例如根据《涅槃经》之思想以解释空之思想,此乃其他《中论》释书中所未见之特色。纵观本书,有下列四点之特点:

1.繁博而琐碎。作者于本书中所述,可谓极尽繁博之能事。这大概是由于作者对有关《中论》的资料太熟悉的原故,但由于资料太多,因此形诸文字时,乃显得细碎而繁杂,使人有读此忘彼的感受。譬如:作者为了在解释短短的一篇《僧叡序》时,竟然将该短文分成了七个部分来说明;为了要解释《因缘品》这一名称,居然分“通别门、正名门、释名门、破申门、同异门”等五门来说明。这种写法对现代感到有小题大作之感,怪不得冯芝生先生说吉藏之学“琐碎已甚,不尽有哲学的兴趣了”。

2.说理如走马灯,使人不易把握其真意。如作者对《中论》一名在《中论序疏》中给予了五种解释,而各种解释之间往往是不相干的,而使读者易觉其附会;卷一对《因缘品》这一名称与《中观论》一名的关系,作种种复杂的说明,使人有无所是从的感觉。因此,现代有学者评论其“乐于以文字为戏”。

3.科文太细,太数字化,读之有走入迷宫的感受。如卷一末说《中论》全书分为问、答二类型;其中“问有二种”,而第二种问(孤起问)又含有八义。卷二本分十门解释“不生不灭”偈,而每一门下又往往分成好几项。在每一品中都有很多,大项中又分小项,小项中又分若干细节等。

4.在形式上有上述的缺点,但在内容上反映出的优点亦很多。征引的佛教思想史料及为丰富。例如:关于般若七宗的思想,南齐周颙的三论宗、兴皇法朗的佛学思想等,此书中都曾加以评论和介绍,因此对研究中国佛教史而言,此书自是极为珍贵。而所引的佛教经论文字极多,亦是研究中国佛典翻译者提供了不少的方便。本书阐述的《中论》义理也彼有可观之处;吉藏大师一生讲“三论”一百余遍,所以本书对《中论》的内涵及外延问题,交待得极清楚周详,是研究中观学非常重要的参考书。

《大乘玄论》 亦是嘉祥大师吉藏所著,凡五卷。全书以空观中道之基本思想,论证大乘佛法。嘉祥大师不仅为中国中观学之集大成者,且对于当时佛教界所重视之《法华》(四部)、《大品般若》(二部)、《维摩》(四部)、《华严》、《涅槃》、《胜鬘》、《弥勒》、《仁王》、《观经》、《无量寿》、《金光明》、《金刚》(各一部)等大乘经典之注疏亦多所研究,本书即包含上述经典之注疏亦多所研究。其内容分为:二谛义(十章)、八不义(六章)、佛性义(十章)、一乘义(三章)、涅槃义(三章)、二智义(十二章)、教迹义(三章)、论迹义(五章)等八门。二谛义阐明真俗二谛之义,并通论南北朝佛教界之问题,系三论宗最重要的教义之一;八不义提示“不一、不二、不常、不断、不来、不出、不生、不灭”之义;佛性义阐明三因佛性;一乘义解释《法华经》等所说之一乘;涅槃义解说涅槃之义,与佛性义、一乘义同受到当时《涅槃经》之影响;二智义辨说权实二智之义,与一乘义同为与《法华》教学有密切关系之论说;教迹义彰显佛陀一代教化之迹仪;论迹义解说《大智度论》及“三论”大要,与《三论玄义》之后半共通点甚多。通观本书,颇受当时流行之教判理论所影响。本书虽为吉藏之论著,然系由后人集录而成者,为吉藏最重要的论著之一,亦为理解三论宗之重要典籍。本书博采《涅槃》、《维摩》、《大品般若》、《华严》、《法华》、《金刚》、《阿含》等经及《中论》、《百论》、《十二门论》及《大智度》、《成实》、《婆沙》等论,又援引鸠摩罗什、僧肇、道生等诸师之说,一一加以论评,义旨精深,为古来中观学学者所重视。本书著作年代虽不详,然可推知应为嘉祥大师晚年之作。

《三论玄义》 一卷或二卷,亦为嘉祥大师之著作。本书总叙《中论》、《百论》、《十二门论》的要旨,分“通序大归”和“别择众品”两大部分。在通序大归中,为“三论”的立义,不出破邪、显正二辙,破邪是把邪计、邪执归纳为四类并加以驳斥,包括外道。大小乘佛教的“迷执”都在破遣之列;显正即是说有人正、法正二义,就“三论”说法正有体正、用正二义,要以之破遣有所得见、显示无所得理。在别释众品中,有十三科,广释“三论”义理、宗旨、破众迷申众教之义、各自特点等,从而显扬三论宗的“诸法性空”和非有非空的中道实相之理。此即所谓破邪、显正与言教。“言教”即是对大乘教义的通申,对小乘部派的形成和教义也有所介绍。本书列举“三论”共通之点八项及其个别特色,如《百论》以破外道为主,《中论》讲大小二乘,《十二门论》则破大乘之迷而为正教。

《二谛章》 凡三卷,亦是嘉祥大师吉藏撰著。此书收在《续藏经》第九十七册。乃详述“三论”教义中之枢要二谛义,总分大意、释名、相即义、物体、绝名、摄法、同异等七科。日本元禄十年(1697)仙台龙宝寺之实养,开一名刹之宝藏,得上、下二卷,校订刊行。宝永七年(1710)复有慧旭寂公依古本校正讹误,增补中卷之全文,而得三卷之全,校刊行世。

《中观论颂讲记》 是现代印顺法师对《中论》本颂的讲解启示。全书共分科文、前论、正释三部。科文是印顺法师对《中论》的分段科判,前论是对《中论》之外延问题所作的叙述:包括对论主、释者、译者的简介,以及《中论》之大义、组织及流传情况。正释是本书的主要部分,为印顺法师对《中论》的分品逐句的解说。在对每一品作正释之彰,印顺法师又对该品之主要大意作一总说。而印顺大师对《中论》义理的解释,不受宗派观点的影响,使人更觉亲切而深入。

《中观今论》 亦是印顺法著作有关中观学的著述,全书计十二章三十三节(第十二章没有分节),从中道之内容及意义,龙树及其论典、缘起之生灭与不生不灭、中道之方法论、中观之根本论题、八不、有时空动、中观之诸法实相、现象与实性之中道。谈二谛、中道之实践、空有二宗等介绍了中观学派的理论、经典及修持。

《性空学探源》 亦是印顺大师的著作。全书分三章:第一章为引论,泛论空为佛法之宗极,说明空为佛法之特质,并介绍了大乘空宗;继之介绍空有之关涉,阐述了依有明空,知空不即能知有,沉空滞寂等;与内境继之为对空义之研究。第二章为《阿含》之空,首先总说:《阿含》为空义之本源,真实谛如,世俗与胜义,思择与现观;继之讲空之抉择,无常为论端之蕴空,无我为根本之处空、涅槃为归宿之缘起空,我法空有;再接着阐述空之行践,空与禅;空、无相、无所有;空义之次第及禅定化。第三章为阿毗昙之空,首先是总说,讲学派之分流与毗昙,空义之开展、经说之综集、理论之要求、观行之所得。然后讲二谛之建立;继之讲实相与假名,包括:有如实知有、无如实知无。假名有,包括:辨假有、假施设之我。法体假有,包括:过现未来,蕴处界。从法相到名相分别等;后讲终归于空,首先讲无为常住,包括:无为常住(灭性之无为、世相之无为、理则性之无为、道果之无为)、涅槃、法身。第二讲法性空无我(空与无我之定义、传说中之法空论者、大众系之空义)。最后讲见空得道。通过上述等问题阐性,讲中观学(性空学)之产生及发展,以及对有宗(瑜伽行学派)关涉的历史渊源介绍得清楚明白。

现代的佛学泰斗皆都出自太虚之门,故誉称法尊法师为当代之玄奘,因将汉缺之经,由藏文经典译成汉文,亦将藏缺之经典由汉文译成藏文,是当今之大翻译家;誉印顺法师为当代之龙树,是他对中观学研究的贡献巨大。要了解印顺法师的中观学之思想,最好能将《中观论颂讲记》与《中观今论》合看,一纵一横,始能清楚印顺法师对中观学之思想的造诣,再观古人对“三论”的解释,更能体会到印顺法师对我国中观学思想发展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