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僧肇《百论序》所载,汉译本仅译出原典前半十品,后半十品则未译,题名《百论》,系因每品有五偈,二十品则成为百偈。然汉译未标明偈数,而梵文原典及藏译本皆不传,故原典之构成尚不明。提婆另著有《四百论》,其大纲与本书一致,故或谓本书为《四百论》之纲要书,或谓《四百论》根据本书敷演而成。汉译本有《百字论》一卷,被视为提婆著,由后魏菩提流支译出,即《百论》破神品以下之梗概,相当于藏译《百字注》,而西藏本则认为是龙树所作。《百字论》究竟为提婆或龙树所造,并无定论;或亦可视为提婆所造,且在著述过程上,系与《百论》、《四百论》顺论增广,从而形成此《百论》三部作。本书多处出现数论派与胜论派之学说,乃至与胜论说关系密切之《正理经》文,故对于三世纪左右印度哲学之形势,尤其是正理派之形成,提供了重要资料。
《四百论》 提婆造,计有十六品四百颂,汉译无全译本。玄奘所译之《广四百论》,仅系本书后半八品之内容;《西藏大藏经》则有全译本。本论与《百论》、《百字论》同为提婆之基本论著,与《百论》同为继承于大乘中观学派之立场,反驳其他宗派之学说。全论可大别为二:前八品称为说法百义,另又包含注释部分。说法百义主要由实践之立场来叙述教理,教示断除常、乐、我、净等四执之诸种烦恼,并叙说修菩萨行之法;后八品称为义论百义,旨在开示根本实践方法的空无自性之要义,内容次第论破常、我、时、见、根与境、边执、有相无相等,其中第十六品(称弟子之教诫)则重新结论空性与空义。
本书若与《百论》比较,则《百论》中之舍罪福品第一乃相当于本书之前八品;而《百论》故被视为本论之精要概说。本书于印度及我国西藏极为普及,而在汉地,仅有上述之《广百论本》及护法就《广百论》本所作之注释书《大乘广百论》十卷之流传。在我国西藏,本书多与月称所注释之《菩萨瑜伽行四百颂广释》一同流传。在二十世纪初期,梵文断片发现公开以后,多数学者多以之与西藏译本对照研究。
(第四节)我国对中观学派著述的疏注及论著
中国的中观之学始传于鸠摩罗什,翻译《中论》、《十二门论》、《百论》及《大智度论》,罗什师资间研究者颇多。到隋唐之际,嘉祥吉藏盛弘“三论”,为三论宗极盛时期。中观学与天台宗的开创也息息相关。北齐慧文禅师是天台教理的奠基者,据《佛祖统纪》载,慧文禅师因读龙树之《大智度论》而有得;且因读《中论》之“众因缘生法,我说即是空”一偈而大悟。终于创出“一心三观”之教旨,肇天台一宗理论之基础。后世天台宗,奉《大智度论》为此宗教法指南。其核心教义如“三谛圆融”、“一心三观”等学说,也多自龙树思想中演化而来。龙树与华严宗亦颇有关系。《十住毗婆沙论》为《华严经·十地品》之注释,此可显示出龙树思想对华严理论的发挥;《大乘二十论》阐释华严“三界唯心”之义,亦可看出龙树对华严思想的弘扬。而华严宗所立的“真空绝相空”以及五教中的“空始教”,其教旨多受《中论》之启迪。华严宗之大成者贤首法藏,曾著《十二门论宗致义记》以弘扬龙树性空之学。从上述,可看出龙树中观学派对我国三论宗、三台宗、华严宗之影响。
印度中观学派清辩系的论师寂护(约700-760)到我国西藏,首度将中观之学传入。其后有寂护之弟子莲华戒等人的弘传及诸译经师的翻译,乃使《中论》及其注疏弘扬于藏土。到阿底峡大师进藏,著《菩提道灯论》,即曾讨论《中观论》的注书问题,到格鲁教派的谛创者宗喀巴大师,著《菩提道次第论》,其中修观部分,则大体采取《中论》观性品与月称的《入中论》内的有关理论。故此节以叙述我国汉藏大德的有关于中观学派的论著。
《肇论》 全一卷。后秦僧肇(384-414)撰。僧肇为鸠摩罗什门下四圣之一,号称“解空第一”。以其名冠于本论,故称《肇论》。本书内容阐释诸法无自性、不可得空等妙理,系收录僧肇所著之诸论著而成,全书分为《宗义》、《物不迁论》、《不真空论》、《般若无知论》、《涅槃无名论》等五部分,末附刘遗民书问及答刘遗民书。《宗本义》可视为全书序章,概括全书大意。但其思想内容,显然不同于其他四论,其为伪作,可无疑义。其于四论次第简介如下:
1.《物不迁论》乃阐发般若性空学说,以“即动即静”之义,阐明“即体即用”之理。所谓物不迁,谓虽有生起、流转等现象,然其本性恒不迁(不动)。是说时间性和空间性中的物质的幻假不动,和人生的空虚——集谛空。其表明的原理,不是说万物由一不动的本体,而生出各形各色的变动现象来。所以在他的论里说:“动静未始异,而惑者不同。”又说:“言往必不往,古今常存,以其不动,称去不必去,谓不从今至古,以其不来。不来故不驰骋于古今,不动故各性住于一世。”像这样的论说,可谓已达到解空理想的最高峰了。
2.《不真空论》谓因果法则中所生起之现象皆无实体,有非真有,无非真无;本体无相,超于有无,而有无皆不真,因其不真,故谓之空。《不真空论》叙说内识(心理)与内境(物质)的幻假及宇宙是空虚;换句话说,就是心与境都是虚妄无本体的——苦谛空。因为,那个时候的支敏度和竺法温之流,曾经主张过“心无论”,宗旨在于空心(谓内停其心不想外色)。同时,又有支道林却主张“境色无自性”,从物方面谈空,主要在于空境。而竺法汰等则又主张“本无”(即本空),成了有无俱空的断见空。所以僧肇以他的中道思想来破这三家的“偏而不即”。
3.《般若无知论》谓般若无知无相,但却无所不知,照明万物。由修行而获得之智慧(般若)系超越凡夫之认识,故称无知。《般若无知论》是说“体用一如”和“动静相即”的关系;主旨在解释应化,申明真智的不生——道谛空。其蕴义一方面固然是在破执而不化的四种见(《宗镜录》永明大师释《般若无知论》谓:“执般若有知者为常见,执般若无知者为断见,执般若亦有知亦无知者为相违见,执般若非有知非无知者为戏论见”)。然而另一面却是针对着刘遗民的《释心无论》(据陆澄目录中载有刘遗民曾有《释心无论》,用本主心无而作)。故僧肇在《答刘遗民书》中说:“是以闻圣有知,谓之有心,闻圣无知,谓等太虚,有无之境,边见所存。”这正是与支敏度和刘遗民等学说的一个当头棒。因此刘遗民也颇与此点致诘难,而僧肇的答书,也更是曲尽其当的详细。本论多借用老庄之语句,以发挥其师鸠摩罗什所传来的中观学派的思想。自《大品般若经》译出之后,古来对于般若论之纷杂异端,始藉《般若无知论》而得以彰明般若之真义。
4.《涅槃无名论》谓涅槃境界超越言语思想之表现,既无生灭,亦无名相,绝非言语所能表现,故称“无名”。《涅槃无名论》其中心思想,是专于无为果德上着想,来谈法身理体的;主要使人了解“鱼筌俱忘”和“指月皆非”的道理——灭谛空。因为他前二论是说有为法的空无相,后二论是说无为法的空无相;前三论是谈智与境,总括为因,至此方演大乘的无为极果。论中的九折十演,是假设以涅槃有名为诘难,而他严格以无名为解答。目的虽在杜人欲念幻想,侧重在谈无为。但僧肇却逐说逐驳,思想不为“无为”与“非无为”所滞;而乖逆了他学“三论”的本来面目。
关于《肇论》所说,知道僧肇的思想不外“有无动静”和“体用一异”等几个问题。在元代因康的《肇论疏》对其四论曾有过简短的评论说:“第一,《物不迁》明有,申俗谛教。第二,《不真空论》明空,申真谛教。第三,《般若论》明因,申般若教。第四,《涅槃论》明果,申涅槃教。以此四论申彼四教,释迦一化,理斯尽矣。”
《高僧传》卷六《僧肇传》记载有上述四论写作之年代先后,顺次为《般若无知论》、《不真空论》、《物不迁论》、《涅槃无名论》。其中《涅槃无名论》不仅文笔、体裁不同,甚至观点与《不真空论》等有别,经近人考证,也可能是伪作,但在慧皎《高僧传》本传中已有节引,则其出世时间颇早,故一向有人认为真是僧肇所作。究竟如何,尚待研究。《肇论》一书在我国至南朝以后,几乎历代都有人注释,其中以陈代慧达之《肇论疏》为最早,唐元康之《肇论疏》为最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