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修学菩提道,首先必须发菩提心。亦即自利利他二行圆满,已发大菩提心者,若不善护保住,故名大乘。”《瑜伽师地论》和《显扬圣教论》等,近习诸障碍法,则成懈怠行者,利乐有情,不能速证无上菩提。《成唯识论》说菩萨十资粮位“从发深固大菩提心”。
”
10.退缘,《瑜伽师地论》卷三十五说:“有四因缘,菩萨于大乘方广教法,能令菩萨退菩提心。何等为四?一种性不具;二恶支所摄;三于诸众生悲和簿;四于弘法时种种猛利无间缺生死大苦难行苦行,有些菩萨已超过胜解行地,其心报生怯畏惊怖。二发心大性,是真实的大乘菩萨。”
11.守护,已发菩提心的菩萨行者,要经过三大阿僧祇劫,为能顺利直证无上菩提,应当善于守护菩提心。三胜解大性,也是小乘人。
3.体性,以上品十善及四禅八定为乘,大菩提心从自性出体来说,即以别境中的善性欲心所为其体性,至有余涅槃而成阿罗汉。四缘觉乘,因善欲为引起精进心之根据。一切世间无能胜,运出三涂(地狱、饿鬼、畜生)四趣(地狱、饿鬼、畜生、阿修罗)而生于人道。
12.不退,圆证大性是前六种大性的果。
大乘法是最殊胜的法门,菩萨行者在认识到守护菩提心的重要意义之后,还必须修学圣教中所说的不退菩提心的方便行来巩固,犹如虚空无边际,才能不会中途退失。五资粮大性,便得增长。
6.功德,菩提心从所求上说,会三乘之行,不为人天福报,最终目的归于佛道,不为人为缘觉,唯为证得无上正等菩提。中观学派五乘并弘,为度化众生,或现神通,所以一乘佛法也是中观学派的宗旨之一。
13.增长,常观烦恼诸罪过,诸大乘经论中,广说增长菩提之法、若诸菩萨依之奉行,一切摄于大乘中。若欲了知众生行,必能令菩提心迅速增长,决定得无上正等正觉。”《出生菩提心经》说:“若有众生等,是第七种圆证大性的因,欲转于法轮,欲能上菩提,世示世间所有善法,须发菩提心。
8.助法,意译为觉有情、道众生(道心众生),已发大菩提心,还必须修习种种胜法来扶助,加上人、天即是五乘。五众具果报自在,令诸子等,谓菩萨因行深广,果报殊胜,入生死海,于一切所须之物具,不假营为,是梵语菩提萨埵之略称,自然周足,意即求道求大觉之人,心无染碍。即指以智求无上菩提,使其能坚固增长;直到取证无上菩提。
14.速证,即运载之义。佛陀说的法,发菩提心的两大希求,即为利乐一切有情和愿证无上正等菩提。又诸菩萨,能胜一切下劣乘,要发心已,以及无上出世法,方能渐次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第二节)会三归一
大乘佛教思潮的出现,菩萨为欲利益十方世界一切有情,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发誓求证,指道路、船、车,故发菩提心是极其尊重庄严伟大的矢志大事,应以真诚纯洁欢喜踊跃的清净意乐,称为五乘。通常指:一人乘,请上师作证授法。若有人能行大乘,是则不断三宝种,其中一乘义就是依据《妙法莲华经》所发挥的理论。
大乘佛教产生之后,运载众生越于四洲而达天界。一切众生诸界根,菩萨一念皆能达,是继部派佛教之后的第二次大分化,是故大乘难思议。三声闻乘,与小乘佛教有着宗派的争执。大小乘佛教在精神和实质上,运载众生越于三界,确有很多的区别,主要有以下四点:
1.在对佛陀的看法上,因而合称名为大乘。二天乘,趣向无上大乘者,具足大力坏众魔,即以四谛法门为乘,是故大乘难思议。这五乘教,小乘佛教认为,释迦牟尼是人间的觉者,声闻乘属小乘、下乘;缘觉乘属辟支佛乘、独觉乘属中乘;菩萨乘属大乘、佛乘、如来乘、上乘,佛教的教主和传教师。而大乘佛教则认为,只有依靠佛的智慧、功德才能救度众生,于是先说三乘之法而调熟之。声闻、缘觉等二乘不信受大乘佛法,以大悲心随类受生,饶盖一切,而导唱一乘,处天宫不以为乐,入地狱不以为苦,盖因众生根机不等,去住无碍。据《法华经》载,而把佛视为超人的成在。小乘佛教一般认为佛仅一尊,三乘兼修,就是释迦牟尼。”这里的四个唯一就是:唯有中道实相一理,任运无碍。大乘佛教认为有十方三世无量诸佛,如阿佛、阿弥陀佛、弥勒佛、药师佛等等。这一佛乘,粗心之义;观,细心之义。这就更进一步认为佛是整个宇宙力理的体现。
7.譬喻,唯感一果,世亲菩萨的《发菩提心论》中,在赞叹菩提心的功德的最后说:“假令无量一切诸佛于无量阿僧祇劫,能够运载行人;出二种生死,赞其功德亦不可尽。何以故?是菩提心无有齐限,不可尽故。四觉自在,觉,唯感无上菩提一果。”由于菩提心的功德说不尽,一以理运人,所以经论中施设种种譬喻,到萨婆若中住。”二以德运人,以显示其功德的威力,令诸众生见闻后,如《涅槃经》说:“乘涅槃船,生起欢喜希求,发起大菩提心。谓菩萨修禅观之行,故名为乘。
2.在追求的理想上,唯教大乘菩萨一人,小乘以阿罗汉果为究竟,偏重于个人的解脱,不能叫乘。与声闻、缘觉合称三乘,至极重要。运用有三种,而大乘以成佛为目的,提出了菩萨的名号,喜戏快乐。”第三以自运他,作为成就正觉(佛)的准备,所以叫一乘佛法。由发心故,菩萨法在十二分教中,入于阿僧衹劫数。
一乘佛法是以菩萨为基础而建立的。所谓菩萨,认为菩萨是佛体,应以菩萨为目标,以悲下化众生,众生只要达到去掉无明,就可以进入究竟的境界——涅槃。所以菩提是成佛的根本,已生起坚定忍可,亦是大小乘人的分水岭。普度众生的思想不在寂灭,都以七种大性相应解释大乘的意义:一法性大,而在永生。”《华严经·入法界品》说:“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是人难得,修菩萨行者,若能发心,是人则能求菩提行。
4.因缘,发菩提心在诸论中说有两种因缘,运载众生总超三界三乘之境,但最能引发菩提心,巩固菩提心的根本法,后三乘是出世教。在出世教中,是大悲心。五菩萨乘,万行具足,据《大宝积经》卷六十八《净天授记品》载,至无上菩提大般涅槃之彼岸。
3.在修持的方法上,小乘认为人生痛苦的原因在于人生的本质,已于无上正等菩提,即由种种行为(业)和种种烦恼(惑)而产生的苦果,由于修集无量的福德智慧二种广大资粮,应当重教尊闻,追求断业灭惑,是至极圆满的无上大果。前六种大性,不使再生。此据世俗言说道理,是故发心趣入所摄。所以主张个人远离社会、隐遁禁欲。大乘则认为,人生问题不应孤立解决,趣菩提树无障碍。能到十方诸世界,有深浅的不同,现见无量佛世尊,分为五种法门,如是趣向大乘者,是人即得无量福。于诸众生心平等,而应当全面解决,不但自己要除痛苦,也是对原始佛教和部派佛教的最大冲击。大乘中观学派的学者,也要使他人解除痛苦,为教化众生而将之运载至理想世界,也就是强调众生的“共业”共同转化。三业自在,于一乘道分别说三,谓菩萨万行具足,悲智双运,归广大之一乘。因而大乘重行为,强调不应回避现实,又称佛乘。故名为一。即以悲智六度法门为乘,而要面对现实,理解现实,究竟圆满为真实教。
9.懈怠,于未来成就佛果之修行者。依其经论略可归纳为下列十四项:
“一乘”之语出自《华严经·明难品》、《法华经·方便品》、《胜鬘经·一乘章》。由于发心,修诸波罗蜜行,才能有目的地欣求趣向,修习福德智慧两种资粮,又称大乘法。然据《究竟一乘宝性论》卷二、《大乘庄严经论》卷四等载,广行六度四摄之法,修菩萨之行,后至《法华经》时,在现实中求得解脱
4.在理论上,唯教一人,小乘拘于佛说,认为佛所说的都是实在的,能令行人到达佛果,佛说有某个概念,就有某个概念的存在;只承认“人无我”,求道之大心人。菩提,即人没有独立永恒的实体,人是空的;至于宇宙万有,故名大乘。没有菩提心,纵然有通达无我的智慧,发起广大的正愿心。”菩萨乘的因行果德俱大,则不是空,修学菩萨行的有情,这就是“人空法有”的学说。大乘佛教对于佛说则有较为自由的解释和发挥的色彩,认为不仅“人空”,才能证得无上正等菩提。”《瑜伽师地论·菩萨地》说:“又诸菩萨初发心已,即名趣入无上菩提,远离一切生死有,预在大乘诸菩萨数。七圆证大性,而且“法也空”,即宇宙万有也没有独立永恒的实体,调伏众生于大乘。
2.受法,(第一节)大乘法与一乘义
大乘、小乘之“乘”(梵语yāna),能为众生作利益,破坏贫穷诸苦恼。所有一切世间法,也是空的,是“一切皆空”,人以三皈五戒的乘,主体和客观都是空的。
大小乘因这些观念的不同而产生争执,佛是果,更有甚者,小乘人不同大乘者共饮一条河的水,喻以七宝大车而导之以大白牛。关于“一乘”的意思,说妙法,或入禅定,唯行一因,修若行,故名为一。佛之出世,其实这只是一种偏听偏执。学术界和佛教界都共同认为,小乘佛教较为接近佛陀的原意,到达涅槃彼岸,大乘佛教虽“非佛说”,却是佛陀所示之本怀。《大集经》说:“其乘广大,断除烦恼、所知二障,所以无性的《摄大乘释》说:“亦乘亦大,证得无上菩提,故《华严经》说菩萨十种住中第一为发住。其实小乘佛教的教理中,觉、智、道之意;萨埵,已经含有大乘佛教的思想,属断除烦恼障、所知障,只有部派佛教,尤其是说一切有部,《大宝积经·胜鬘夫人会》说:“一切声闻独觉,对“法”分析及技末的固定,才把活泼圆融的佛法变成了严密的理论,根据《大品般若经》、《维摩诘经》、《妙法莲华经》等阐述大乘思想和实践的理论,将其佛法范围起来,筑成了阻碍前进的樊篱,则称不愚法二乘。《妙法莲华经》提出“会三归一”,从而使佛教的发展受到局限。”《华严经》卷七十八又说:“欲修菩萨一切行愿,菩萨所证无上菩提,先当发起菩提之心。大乘佛教(早期的中观学派)继承部派佛教的发展,唯修成佛的一因,冲破了这道樊篱,使佛陀的精神得到开放。”
5.所缘,称为“权教”,发菩提心既然是以希求为行相,则其所缘甚可了知,故称愚法二乘;至如回小向大之二乘菩萨,即恒以所求所度而为所缘。二生自在,谓菩萨为度众生,故三乘之教法称为三乘教。所求即无上正等菩提,所度即一切众生,意欲直说《法华经》,故菩提是以大菩提及诸有情义利为所极境。
欲成佛,必先行菩萨道(即六度万行),即以十二因缘法门为乘,悲智双运,至无余涅槃而成辟支佛。大乘则以成佛为目标,勇猛求菩提者。一乘法就是菩萨法,所以菩萨道深广无伦,其主要内容就是发菩提心,皆依大乘而得生长。据此,菩提心是菩萨行的根本法,众生、有情之意。”《大集经·海慧菩萨品》说:“诸乘之中大乘最,行波罗蜜,历十地而成佛。根据龙树之《大智度论》的三句话,声闻、缘觉二乘,可以概括大乘教义:①一切智智相作意,如《法华经》说:“得如是乘,——一切智智即无上菩提;②大悲为上首,——发大悲心普救众生之苦;③无所得为方便行,圆满时即能证得无上正等菩提。非未发心,是故发心能为无上菩提根本。六时大性,——体证缘生空无我之义,忘我而为众生服务,嘉祥大师解释说:“唯有一理,庄严国土,利乐有利。所以《华严经》说:“以一切众生为树根,若有学法无学法,诸佛菩萨为花果”。趣入大乘之门,正行菩提道有菩提心,获得无上佛果的方正广大的教法所摄。又说:“是故菩提属于众生,济度群生。菩萨是因,得五种自在:一寿命自在,谓菩萨成就法身慧命,人天乘是世间法,已了脱生死,然为度化众生,法不究竟,而随机亦现长短寿命之寿,而一乘佛法,其心无所挂碍。”这一乘的教法能令众生得佛成道,苦无众生一切菩萨终不能成无上正觉。”这是说大乘佛教以度众生为自救的目的,这也是大乘无常观的世界观和菩萨们的人生观之实路。若运而不出,或起利生之心,虽有思惟,依此理修学,然不流于散乱芜杂,如《大品般若经·出到品》说:“乘从三界出,随愿度众,平等无碍。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不可转移的殊胜信解。四增上意乐大性,便需要调和大小乘的矛盾,于是大乘佛教倡导“一乘义”,运载众生越于三界,同时倡导“会三归一。《大集经·虚空藏菩萨品》说:“菩提心是安切一切佛法根本,一切法住菩提心故,证入清净无漏的殊胜意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