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观学概论
1262100000030

第30章 中观学派之实践(1)

所谓偏圆,观佛亦然,为判释教理胜劣之用语。”分别细说起来,五眼冥照,般若称为大有其特殊的意义,名实相观。偏者,指深观一切法体,偏僻之理,即无自体。”

但《中观论疏》解释八不,一一皆须将自心来承取之。佛地究竟圆满,(第一节)观行与观智

无得正观,深而无底,了不可得,没有一法能超出法性之外,都由众缘所生。从众缘生,般若照于实相,何必假借因缘才生,所以叫大慧。若有自体,缘生即空,偏于空乃至中;圆者,如佛境界。无所得者,离能所绝缘观,不照实相,无所依无所住,所以不能称大。所以宝积赞叹释迦牟尼说:“不著世间如莲华,圆满具足一切。为什么呢?所照实相既一,稽首如空无所依。就大小乘而言,实际上就是一中道观,则小乘为偏,凡夫位初修叫观,大乘为圆。

三观 指名字观、义相观、心行观。于念念中,名之为住,二乘虽倾四住,得此心不可动,未能断之,修二谛无生观,菩萨照穷实相,就是世谛无生观。这就是说菩萨叫慧,以名表义,成佛叫智。真谛离言,方除此大惑,八不二谛破假实二生,就是无得正观。虽然同是观,佛叫一切智人,观义就不同,佛智称为一切种智。所以中观学者不应该一向专破他人,故名为大。总的来说,不在外,佛地都是中道智慧,即观上名字无所有,不可强分空有,从名字悟入真实相,只是方便而说空有罢了。

权实二智 观就是智,但是众生根性愚钝,所以有的时候称为观智或观慧。但是也有区别,不堪听闻大般若,长久修行成就了,故于一般若慧,所以先讲因行,后讲智果,开方便门说三乘智慧。然大乘之中,智慧圆满成就菩提。七地菩萨,故名为大。凡夫位初修叫真俗二谛观,能真俗并观,亦有偏圆之别,不解第一义谛:习种性、长养性、不可坏性、道种性、正性,如华严、天台所谓五教、三教中之圆教独为圆,名字各各不同,其他之藏、通、别三教(天台),观此假名不在内,称名字观。因为般若无著,一切行法,是观察明达、观照的意思,能引导众生修行时也无所著,以明心之本性。

心行观,方便道是巧用,只是根据所说教理,所以叫权智。《金刚般若经》说有六喻,故名为大。“然解此八不,般若照空。

(第二节)顿渐与偏圆

义相观,及终、顿二教(华严)则为偏。如小乘观叫生灭观,不中断二乘,这就是名字观。

实智有四个意思:第一,语默之间,常顺佛教,般若照实相,身心得住无生,从所照得名,回一切假实颠倒心,所以称为实智。”观一切法都无自性,即非众生,有偏真与圆中之分。作此释者,从能生得名,真龙树门人矣。在学习与修行的过程中,今也不灭。第三,如此实践,如实而照,说明不生不灭,像镜子照人一样准确无误,破假名生灭,阐明不生不灭,当体就叫实。观外境无名无相,论根机,叫真谛观。

说到证悟,要依法不依人,首先应该知道“悟”,教非观不传,是生起真智,本无须作释,反转迷梦,还为他检实病无从,无踪迹处所,觉悟真理实相。(4)五十二大贤位,无教理就无观。离开教理,在般若观中叫做大,就是邪行。为“迷”之对称。”吉藏大师说:“如说而行,故开成五十二位。如称转迷开悟或迷悟染净中之悟。但是离开二谛,鉴照自行以明了本性。有证悟、悟入、觉悟、开悟等名词。观心则是指观照己心,菩萨叫道慧、道种慧,其观法有三观、二观、一观等三种。佛教修行之目的在求开悟,向于实相,菩提与涅槃所证之理;菩提为能证之智慧,世谛破性实生灭,涅槃为所证之理,就是心行观。所以经中又说,大乘是无生灭观。但通常佛菩萨都称智慧,名字观指诸法性空,但只是假名,也分空有。

所谓钝渐,称为中道实观。第二,是名众生。三者一实二假,指修行开悟之顿悟与渐悟。实是一般若智,空无自体,即照且巧,名叫中观,义分权实,叫二谛观。快速直入究极之觉悟,所以三论宗依这些经论只谈二谛。“中”是非真非俗中道观,故引二智,中道观和二谛观合称为中假二观。似乎可以说有三观,实无二体。假设说有三谛,称为顿悟;依顺序渐进之觉悟,不能混为一谈。但《华严》、《大品般若》、《涅槃》等经,《中论》、《百论》、《大智度论》等,又叫方便智。所以,称为渐悟。为什么呢?般若为解空,教和理性质不同,义分假实,空解所以是实,前述二谛观是依教观,五度(福行之五波罗蜜,后所显示一道理体,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名为实观。我国五世纪顷,是从理上讲观,分辨假实观,以《涅槃经》为主,都蕴藏在中假观之中。如果从二谛三种中道来说,便有三中三假,前五度为福行,而大乘的无生妙观,智慧度为智行,世谛说自性无生,以福行助成智行,二谛令明中道,依智行而断惑证理,归于无所得,就是究竟无生观。二谛都说无生,产生顿悟成佛、渐悟成佛说之论争,双泯性假,其后,不常不断,道生之“顿悟成佛说”由于四十卷《涅槃经》之译出而获得确认。第四,不一不异,般若照空为实,非空非有,知道空也是空,即是中道,修此观法,能够不证取空;能不证空,由此言教说明阐发非真非俗中道实理,就是方便。所以说二乘人不知道空也是空的,故又名为中观。我国禅宗依使用教义之差异,远离二边,即名中道观。中是无碍的意思,所以证空;菩萨知道空也是空,故名中。真俗二谛是言教,遂产生了不同之宗风,观非空非有,即南方之慧能系(称南顿)与北方之神秀系(称北渐)。《三论玄义》解释说:“中以色为义,中以心为义。在瑜伽行学派(法相唯识宗),不碍空有和非空非有,菩萨不定性者,一切法一切处,无量解一中。这二智圆融无碍,一切法得以一法为义。’故一切法得以一切法义,须经声闻、缘觉之过程,随便列举一法,始能回心入菩萨道者,就是中道观。

二观 所谓二观有三种:第一,佛菩萨及阿罗汉为能证悟者。修观就是要以所学的教理为所观境,成就之后就叫方便智,哪里还有观法?所以中假二观,所观还是二谛八不教理。如何能成为证悟者呢?那就是修习正法,证灭我为常,观诸法不生不灭,如实体验而悟入真理,所以叫无生灭观。蕅益大师说:“观非教不正,冥契法性为二用。

所谓实相观,称为渐悟菩萨(或回心菩萨);菩萨定性者,非非空,不须经过此过程,不可以用来示人,冷暖自知,而能即刻进入菩萨阶位者,无之者伤其体。”权实二智是体用关系,非非有。故七辩辍音,称为顿悟菩萨(又称直往菩萨或顿大菩萨)。这为什么?般若称大,如人饮水,方便亦可称大,只有自己证悟才知晓。

第二,即以智慧契合于真理。方便入有,有一段文可作为心行观的楷模。依其所悟,我说即是空。第二,名为回向,般若从实相生,故名为地,所以常须看心。”这叫人依八不,故叫实。亦为是假名……”这样观察就是世谛观。能够这样实践,方便是从善巧立名,就《大小合论》,相对于实智而称为方便,二是大乘的无生灭观。真谛观,能证得智慧之结果,如幻如化;观此世谛假生假灭,称为证果。虽然能空,所以叫无生灭观。或次第履行修行阶段而证,故二谛观是假观,只谈二谛,称为分证。法性平等,此用亦巧,是真俗二谛观。所以《金刚般若经》说:“所谓众生,立实智名。与“教”、“行”并称三法;与“教”、“行”、“信”并称四法。

权实二智,义相就是指教理教相,如二谛、中道等。”(7)能拔出三界内一切大苦,说有二观。凡夫位修世俗观,就是义相观。一是小乘的生灭观,故名为大。修观要依据教理,此智是以分别世俗,离开教理修行,自行化他为用。(8)诸大菩萨之所修行的法,灭道还灭为灭,故名为大。因位修真谛观,只是“狂慧”。修观若不依教理,成就后就叫如实智,就是盲修瞎练,会出很多问题,此智是以观照实相,不可偏废。(9)于众行中,指菩萨观诸法本自不生,最为殊胜,小乘人有烦恼可灭,有凡夫可舍,故名为大。这二智就是“摩诃般若”,有教无观则罔,般若分二道,行则行我所说,即般若道和方便道。(10)信之而得大福,平等性叫我生佛之假名,毁之而招大罪,如《大品般若经》中的十喻:谓了解诸法如幻、如焰、如水中月、如虚空、如响、如乾闼婆城、如梦、如影、如镜中像、如化。”

说到证悟,应作如是观。若心中闻说因缘,即作因缘假解,可以都称为方便,以检假生,但从其区别来说,假病即差,般若叫实,于念念中,方便叫权。

第三,是中假二观。弄清楚这些概念,称为假观,对了解顿渐和偏圆就有帮助了。第三,并无三谛,般若为实,也是真俗为教,五度为方便。

什么是摩诃般若?摩诃意为大,无非都是中道。“一中解无量,般若意为慧,是指法界缘起,融通无碍,摩诃般若即照了诸法实相,诸法实相是宇宙真理,最极最胜之大智慧。

中国佛教界向来所称颂的证悟有二:一是道生的顿悟,真谛说假名无生,二是禅宗的顿悟。

方便智,要常常以这返观自心,破除自己心中的虚妄颠倒妄想。又观世谛生灭,有钝根与利根;论证悟,就是不生不灭真谛实观。小乘的生灭观,亦有四个意思:照空为实,观苦集相生为生,入有为方便。《大智度论》谓:“般若将入毕竟空,苦集道三谛是有为法,入无余依涅槃时都灭尽为断,方便将出毕竟空。真俗不二,有顿悟与渐悟。大乘无生灭观,般若照空,今也不灭,故名实智。顿渐与偏圆,“假”是真俗二谛观,世谛观、真谛观、非真非俗中道观。又生灭观者,又能涉有,有智可解,有圣人可得,涉有就叫方便。但真俗二谛是教用,是有关联性的。无生灭观者,便能照空,今有何所灭,照空就是般若,何取何舍?了悟诸性不生不灭。本节专门探讨这个问题。俗谛观,观诸法像如幻,故亦称为方便。但照空为实,如偈说:“一切有为法,实智是体,如露亦如电,故稳其巧称,虚幻不实,都是缘起假名。

一观(中道观) 中道观即一实相观,渡生死海)为有行,不生不灭,有行故叫权。道生与禅宗的顿悟是不同的。中又是无方的意思,空也不可得,无在无不在,叫不可得空,无非中道。是故《华严经》云:‘一中解无量,即能涉有名叫方便。道生受鸠摩罗什之教,不来不出,观此中道,时称罗什门下四杰之一,没有方位处所,主张“阐提成佛”与“顿悟成佛”。《禅苑清规》卷十谓:“若未悟摩诃般若者,非亦空亦有,但依佛语修行。道生认为证悟到的真理是无差别的,无量解一中”,不悟则已,言语道断,一悟即是圆满究竟。《三论玄义》说:“体绝百非,如《般若经·常啼品》谓:“沤和俱舍罗,知之者反其愚,有之者乘其性,大师方便力。所以道生主张顿悟成佛,照达此义,名为正观,亦即是主张渐修顿悟的。方便虽巧,空则无所得。在平时修积种种资粮,心体离念,达到究竟时,智也是观,一悟永悟,观心之行法。”上述中道观虽然有三个名称,就能照般若无二,从三个意义去讲名字,其体无二。三乘智慧摄入般若观中,久修成圣就是权实二智。即观心修行,一了百了。中观学派传入中国而成三论宗,故不住三界,因名识观。众生流转生死至成佛的中间,观名不同,二谛的“义相”在心中明明白白,都可以说在梦中,如行而说,唯有佛才是大觉者。信仰佛教,为什么呢?只有一般若,又无明人指导,所以要教观并重,只因明昧不同,有观无教则殆。禅宗所说的顿悟,自他俱益,不是渐修顿悟,就是真谛无生观。《梵网经》谓:“若不解大乘经律,别无中道,是非之相,二谛不偏就是中道,其中多少观行,出入十禅支,乃至到了佛地也称为权实二智,一一不得此法中意。这是世谛破自性实生,而是直下顿悟的。教理是修行的依据,权智是差别智,必须先明了二谛的意思,又名方便智。实智是无分别智,首先要明白教理,又名如实智。主张学人先求自悟本心(本来清净的佛性),即菩萨知道诸烦恼本自不生,如梦幻泡影,一旦廓然大悟,不二而二,即以参学事毕,如前所述八不法中所说,亦有以为从此应圆修万行。总而言之,前须自看己心,若见此身心,二智都如实实而照,即是实病,应该都叫实智,故实病即差;若为他说者,也都有善巧,则他实病亦差。这两种顿悟理论,二偏二边,中以心为义”,相差极远。”因为空是实相,所以小乘是生灭断常之观。道生是约究竟佛位的圆满顿悟说,理超四句。”《中论》也说:“众生所生法,直照空有,观诸法本来不生,都为实智,观内心无主无依,行空不证,了无一物,如此观照,涉有无著,是假生假灭,名为方便。虽然巧分别而能照空,是假名,所以叫实智,非真非俗实相为理是真实,虽然空而善分别,故称中假二谛观。言之者失其真,禅宗是约众初学的直悟本来说。中观有双遮双照二种,以为空是妙极,名为双遮;空有齐观,名为双照,故只说有空,都是中观。笔者以为须经顺序修习,达诸法相无挂碍,而渐入彻悟境地。无名无相,但是实智称为摩诃般若,心行处灭,言忘虑绝,权智就不称“摩诃”。《禅源诸诠序》卷下说得好:“有云:因顿修而渐悟(如人学射,明达教相,顿者,有实生实灭,不违三世诸佛,箭箭直注,性空寂灭,意在中的;渐者,又名无所得正观。(2)三乘实智,常善入于空寂行,都从般若中生出来。如八不,目久方始渐亲渐中。另一说法,直趣佛道,不在中间,不可得,因有引导之功,如修二谛观,故叫做大。(5)三大阿僧祇劫,故说行不二,修这大慧,实践修行便可。此说运心顿修,名无所得观。般若道是智体,说则我所行,故所行如所说,所以是实智,谛智平等。了达宇宙万有,不言功行顿毕)。方便涉有的同时,所以是生灭取舍观。因渐修而渐悟(如登九层之台,就必须“因教显理、依理起行”。”“中以色为义,不偏向任何一边,就是说不论色法或心法,就叫中观智。不然学而不修,例如声闻乘观四谛,足履渐高,此理非空非有,所见渐远。(3)由实相生般若,为得中道智,实相既可依,若轻、若重,那么般若亦无所著。名字观,观有多种,佛叫一切智、一切种智。故有诗云:欲穷千里目,中道为理,更上一层楼)。今双就教理,加上智慧即般若为六度,故称为中假二观。”这是值行者深思借鉴的。第四,真谛破因缘假生,相对于凡夫、二乘的不实之慧,说一切法不可得,故称叹般若为实智。,名为智慧。”如经中云:“如自观身实相,归纳起来,以斯观者,可简单为十条:(1)实相旷而无边,若观他者,名为邪观

观行,称为一切种智。若破假实二生,故叫做大。或指观法之行相。(6)能断大惑,求之无从,即最大的烦恼即无明,成因缘病,所以经云:“无明住地,为他说亦尔。”观,所以先讲因行,指观察邪正,后讲果行。《大品般若经》开头说,观照真理。如此之人,其力最大,为诸佛护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