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中观学概论
1262100000031

第31章 中观学派之实践(2)

依大乘佛法的共义,应该是从渐修到顿悟,再从顿悟到圆修。众生最初发心,亲近善知识,听闻正法,修积功德,以及以大悲心作利他事。菩萨证悟以前,要有长时期的渐修,要于资粮位积集福德智慧无边资粮。龙树说:“若信戒无基,忆想取一空,是邪空。”若没有福智资粮的积集,即梦想悟入空性,这是不可能的。资粮不足,悲心不足,常会落于小乘的但空(指知道一切事物有空理的一面,然不知其同时存在有不空之意义)偏真(即偏空,指小乘所谈之空理)。这还算好的,堕于无想外道、空见外道者,还是有的。初期大乘经论,说广积资粮到无生法忍,在七地;瑜伽行学派的学者及后期的中观学派学者,说在初地。此时,悟到一切法空性,遍一切一味相。空无相性,不了即不了,一了则一切了,故此亦称为顿悟(中国称之为“小顿悟”)。此顿悟空性,重在离一切相的平等法性之体验,而巨细无碍的缘起事,功德无边的悲智事,此时都没有圆满。更依此顿悟的般若慧,摄导万行,修习上进。这与悟前的事修不同,悟前可称为缘修,悟后修可称为性修,即般若(称法性慧)相应而修。如达到性修不二,事理无碍,福智具足,方是究竟成佛。这是大乘佛法修行取悟的通规:因事修而起顿悟,依真悟而起广行,顿悟在实践过程的中心。至于道生法师的直修到成佛而顿悟,是末后的;禅宗的不重事修而先求悟,是最前的;都不是大乘佛法的正规。

从凡入圣,即先从事修而后真悟,所悟的理是什么呢?这可以安立为悟圆中与悟偏真两种。藏传佛教传有二宗:一是极无戏论,二是现空如幻。天台宗也说有偏真与圆中二类。瑜伽行派的学者说,真见道具如而不见缘起,月称论师也不许可见道的悟圆中理,但他们皆以究竟圆悟中道为成佛。中国中观学派的三论宗,不承认大乘有偏真悟,悟即是圆中的,二谛并观的。龙树之《大智度论》,是有偏真与圆中二类的,如说“般若将入毕竟空,绝诸戏论;方便将出毕竟空,严土熟生。”由般若慧泯绝一切而不取相,即是悟真性;方便智从空出有,能行庄严佛土,成熟众生的大广行。大乘的慧眼,即见道的实相慧,《大智度论》说:“慧眼于一切法都无所见。”此与藏传的“极无戏论”是相合的。然而《大智度论》亦曾说:“慧眼无所见而无所不见。”这即泯绝一切而显了一切,显了一切而泯绝一切,即悟中圆的根据(此处龙树所依的《般若经》,与玄奘译不同)。天台宗引《大智度论》说:“三智一心中得。”依此说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之智,一念顿了即空、即假、即中,即是圆观圆证。《大智度论》卷二十七原文,不是“三智一心中得”,而是“问曰:一心中得一切智、一切种智、断一切烦恼习;今云何言以一切智具足得一切种智,以一切种智断烦恼习?答曰:实一切智一时得;此为令信般若波罗蜜故,次第差别说,欲令众生得清净心,是如是说。复次,虽一心中得,亦有初、中、后次第……”道智是行相,以道智得一切智、一切种智,所以《大智度论》的“一切智”,指二智而非三智。二智在菩萨位中,即道智、道种智;佛果一心中得,是一切智、一切种智。三智一心中得或二智一心中得,姑且不说,总之是圆证的。龙树引述的解释,可有三说:第一,一心,还是有次第的,如一刹那中有先生后灭;依此可解释为先般若智证真,后方便智达有。第二,一念心中得,虽顿得而用不妨前后起,即顿得而渐用。换言之,悟理时,不能说但得般若或但得方便。虽圆满证得,然慧的作用,可以有先侧重此而后侧重彼的不同。例如一时得到多少东西,但可以前后使用,不必在同一时用。此有类似于萨婆多部的或得而现前,或得而不现前。第三,一念中得,即可一念心中用。三论宗认为:“发心毕竟二不别”的,从初发心到最后证悟,是相应的,同一的;佛果既一心中得,菩萨亦应该是圆观中道的。经中有云:根本智证真如,后得方便智起化用。这是无差别中作差别说,约偏重说,是约顿得渐用说。所以初修观行,缘起性空是要圆观的;悟证时亦必是圆悟的。三论宗否认大乘学者有见偏真的;但证偏真,是小圣的眇目曲见。藏传所的证偏空与圆中二宗,但宗喀巴大师继月称论师的传统,不承认有见道顿证圆中的,与瑜伽行学派学者说的根本智见真如略相同。但以为缘性空的无碍观,是初修行者不可缺少的正见;观空性是不能离开缘起而别观的,要于缘起而观察性空。同时,性空亦不坏缘起的。这即有而空,空不碍有的中道观,是从初修到实证间的加行观。如实悟证时,必须破除众生的妄执实有性,所以必须是离一切戏论的。中观学派的修行者,不必自夸为圆证,或以为自宗能离一切戏论。总之,行者的悟证,首先要得空有无碍的正见,这是三论宗、天台宗以及藏传中观学派学者所公认的。此时,若功德不足,方便慧不足,即证毕竟空性,极无戏论;若功德深广,方便慧善巧,即能顿悟圆中。二者同依空有无碍的正见,同得性空寂灭的法性,在修行的途径与目标,可说是同一的,不过因众生根性利钝不同,有但证偏真与圆中的差别。月称论师说不承认见道能顿见圆中,此即主但渐无顿。然藏传的宝铠之《律生疏》,亦分明承认有顿见二机的。但渐无顿,与龙树之《大智度论》(《释往生品》)显然不合。依龙树之意,众生根性有利钝,有发心后久久修行始得无生法忍,有发心即得无生法忍,广化众生的,甚至有发心即得无生忍,现生成佛的。这种思想,见于大乘的《入定不定印经》,龙树只不过引用经义而已。但此所说的利钝二根,是以未证悟前有无积集福智资粮而分别。未广集福智资粮的,或悲心不充,即须长长时修习始得无生法忍。有因过去广修众行,福慧圆具,悲心充沛,故一见佛闻法,即悟无生法忍,甚至有证得圆极的佛果。龙树以为释迦牟尼佛是钝根菩萨,七地得无生法忍;由此可见钝根菩萨,即是普遍而正常的大乘根性。利根是极难的,是极少数的。故月称论师是约一般说,但承认见道的极无戏论,也就是约大乘正常道说的。反之,天台、华严学者,发挥圆观圆证,不但非一般行者所能,而且亦不能不说圆渐的修习。禅宗的祖师,本是主张一悟百悟而彻底圆满的;但结果亦还安立三关,次第悟入。故见道的圆证空有无碍是可能的,而事实是不易做到的。有很多的玄学家,每轻视直证毕竟空寂,大谈理事无碍,体用不二,何曾知道实践的事实如何,不可徒凭幻想的或增上慢的错觉,和人争胜而已。

(第三节)菩萨阶位与断证阶位

“阶位”即行位,是佛教实践者,从最初发心修行,直至成佛,其间所经历之各阶位;通常以“位”或“心”称之。阶位的称谓,准确应该是“菩萨阶位”,初发心即称菩萨,累积修行功德,以至达于佛果,在各个阶段所成就不同层次的阶位。然关于具体阶位之位次、名义,诸经论所说不一,例如,发心住、治地心住等之“十住”,在古代原本涵盖菩萨修行之全部阶位,至后世则仅相当于“十地”以前三贤位之初位而已,故知菩萨阶位说亦每随教理史之发展而更变。关于菩萨阶位,有四十一位、五十一位、五十二位、五十七位之说,自古以降,《菩萨璎珞本业经》所举之五十二位说,以名义之整然,位次无缺,而广为一般所持用,故解说如下:

一、十信 菩萨修行五十二阶位中之第一阶位,入佛之教法,先必有信,信所以能入:

1.信心,灭尽一切妄想,而中道纯真之谓。

2.念心,真信明了,一切圆通,虽然经几多生死,亦不遗忘现前之习气。

3.精进心,以妙圆纯真之精明,进趣于真净。

4.慧心,心精现前,则纯真之智慧自然发起。

5.定心,执持智明,则周遍寂湛,心常凝于一境。

6.不退心,定光发明,则明性深入,唯知进而不知退。

7.护法心,心进安然,则保持一切佛法而不失,与十方如来气分交涉。

8.回向心,觉明保持,则能以妙力,感佛光回照,又向佛而安住。

9.戒心,心光密回则安住无为而不遗失。

10.愿心,住戒自在,故能游于十方所作悉随愿。

二、十住 亦名十地。入理般若名为住,住住功德名为地。谓既得信后,进而住于佛地之位。

1.发心住,以真方便发起十住心,涉十信之用,圆成一心之位。

2.治地住,心之明净,如琉璃内现精金,以前之妙心履治为地。

3.修行住,涉知前地俱已明了,故游履十方而无留碍。

4.生贵住,与佛同受佛之气分,彼此冥通,入于如来种。

5.方便具足住,自利利他,方便具足,相貌无所缺也。

6.正心住,非仅相貌,而心相亦与佛同。

7.不退住,身心合成,日日增长。

8.童子住,佛之十身灵相,一时具足。

9.法王子住,由初发心至第四生贵,皆名入圣胎,由第五至第八,名为长养圣胎。而于此第九住,则相形具足而出胎。

10.灌顶住,菩萨即为佛子,堪行佛事,则佛以智水灌顶,如刹利王子之受职灌顶。

三、十行 是菩萨修行阶位中第三位,为菩萨所修十种之利他行。修此行位的目的为:厌有为;求菩提、满佛德;现在、未来世中救度众生;求实际,证法如。有关菩萨于何阶位修此十行,经论或以为三贤位之一,或六种性中之性种性,或五位中之资粮位。十行即:

1.欢喜行,菩萨以无量如来之妙德,随顺十方。

2.饶益行,善能利益一切众生。

3.无嗔恨行,修忍辱,离嗔恨,谦卑恭敬,不害自他,对怨能忍。

4.无量行,又作无屈挠行。菩萨行大精进,发心度、切众生,令至大涅槃而无松懈。

5.离痴乱行,常住正念不散乱,于一切法无痴乱。

6.善现行,知无有法,三业寂灭,无缚无著,而亦不舍教化众生。

7.无著行,历诸尘刹供佛求法,心无厌足,而亦寂灭观诸法,故于一切无所著。

8.尊重行,尊重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自利利他二行。

9.善法行,得四无碍陀罗尼等法,成就种种化他之善法,以守护正法,令佛种不绝。

10.真实行,成就第一义谛之语,如说能行,语行相应,色心皆顺。

四、十回 向回向,乃指以大悲心救护一切众生之意。

1.救护一切众生离众生相回向,即行六度四摄,救护一切众生,怨亲平等。

2.不坏回向,于三宝所得不坏之信,回向此善根,令众生获得善利。

3.等一切佛回向,等同三世佛所作之回向,不著生死,不离菩提而修之。

4.至一切处回向,以由回向力所修之善根,遍至一切三宝乃至众生之处,以作供养。

5.无量功德藏回向,随喜一切无尽功德善根,回向而作佛事以得无尽功德善根。

6.随顺平等善回向,即回向所修善根,为佛所守护,能成一切坚固善根。回向而作佛事,以得无尽功德善根。

7.随顺等观一切众生回向,即增长一切善根,回向利益一切众生。

8.如相回向,顺真相而将所成之善根回向。

9.无缚无著解脱回向,即于一切法无取执缚著,得解脱心,以善法回向,行普贤行具一切德种。

10.法界无量回向,即修习一切无尽善根,以此回向,愿求法界差别无量之功德。

十回向摄于十三住(十三阶位之意,即菩萨从因至果之行位,可以十三阶类而别之)中之解行住,五位中之资粮位,六种性中之道种性。

五、十地 地,乃住处,住持、生成之意。即住其位为家,并于其位持法、育法、生果之意。诸经论所举十地名称,共有五类:

(一)乾慧等之十地:此说见于《大品般若经》卷六、卷十七等,以此十地共通于三乘,故称三乘共十地,或共十地、共地;天台宗称之为通教十地。《大品般若经》卷六述及乾慧乃至佛之十地,谓菩萨依方便力修六波罗蜜,同时顺次行四念处乃至十八不共法,经前九地至佛地。此十地为菩萨所具者;所谓佛地在此非指佛果,乃指菩萨如佛修十八不共法等。又《大智度论》卷七十五中,以此十地各配于三乘之阶位。智之《法华玄义》卷四下、《摩诃止观》卷六上释其意如下:

(1)乾慧地,又作过灭净地、寂然杂见现入地、超净观地、见净地、净观地。乾慧意指单有观真理之智慧,而尚未为禅定水所滋润。此位相当于声闻之三贤位,以及菩萨自初发心乃至得顺忍前之觉位。

(2)性地,又作种性地、种地。即声闻之四善根位与菩萨得顺忍之位,虽爱著诸法实相,但不起邪见,系智慧与禅定相伴之境地。

(3)八人地,又作第八地、八地。人即忍意。相当于声闻见道十五心(已体认四谛十六心之八忍七智)之须陀洹向,与菩萨之无生法忍。

(4)见地,又作具见地。相当于声闻四果中之初果须陀洹果,与菩萨阿鞞跋致(不退转)之位。

(5)薄地,又作柔软地、微欲地。声闻已断欲界九种烦恼(修惑)一分之位,即须陀洹果或斯陀含果。亦指菩萨已断诸烦恼,犹存薄余习之位,即阿鞞跋致以后至未成佛间之觉位。

(6)离欲地,又作离贪地、灭淫怒痴地。声闻断尽欲界烦恼得阿那含果之位,与菩萨离欲得五神通之位。

(7)已作地,又作所作办地、已办地。即声闻得尽智、无生智证得阿罗汉果,或菩萨成就佛地之位。

(8)辟支佛地,即观十二因缘法而成道之缘觉。

(9)菩萨地,指从前述之乾慧地乃至离欲地,或指自后述之欢喜地乃至法云地(初发心至金刚三昧),即菩萨自最初发心至成道前之觉位。

(10)佛地,指一切种智等诸佛之法完全具备之位。

《大智度论》卷七十五载,此三乘共位之菩萨,依无漏智断尽疑惑而开悟;如灯心燃烧,不一定于初焰或后焰燃烧,同理十地之断惑亦不固定于任何一地,而系各自皆能至于佛果,故喻谓燋炷之十地。

(二)欢喜等之十地:此说见于旧译《华严经》卷二十三以下、新译《华严经》卷三十四以下、《仁王般若经》卷上与合部《金光明经》卷三等。菩萨修行之过程,须经五十二位中之第四十一至第五十之位,即十地。菩萨初登此位之际,即生无漏智,见佛性,乃至成为圣者,长养佛智。并以其护育一切众生,故此位亦称地位、十圣。地位之菩萨称为地上菩萨;登初地(初欢喜地)之菩萨称为登地菩萨,初地以前之菩萨称为地前菩萨,即指十住、十行、十回向之地前三十心。据《十住毗婆沙论》称,“地”意为住处,故十地又译作十住。依新译《华严经》卷三十四所举者,十地之名称如下:

(1)喜欢地,又作极喜地、喜地、悦豫地。

(2)离垢地,又作无垢地、净地。

(3)发光地,又作明地、有光地、兴光地。

(4)焰慧地,又作焰地、增曜地、晖曜地。

(5)难胜地,又作极难胜地。

(6)现前地,又作现在地、目见地、目前地。

(7)远行地,又作深行地、深入地、深远地、玄妙地。

(8)不动地。

(9)善慧地,又作善哉意地、善根地。

(10)法云地,又作法雨地。

又《菩萨璎珞本业经》卷上《贤圣觉观品》有四十二贤圣之说,其中第三十一至第四十位,即相当于前述十地,顺次为:

(1)鸠摩罗伽(逆流欢喜地)。

(2)须阿伽一波(道流离垢地)。

(3)须那迦(流照明地)。

(4)须陀洹(观明炎地)。

(5)斯陀含(度障难胜地)。

(6)阿那含(薄流现前地)。

(7)阿罗汉(过三有远行地)。

(8)阿尼罗汉(变化生不动地)。

(9)阿那诃(慧光妙善地)。

(10)阿诃罗弗(明行足法云地)等。

此外,《梵文大事(Mahāvastu)》对十地亦另有异说。然十地之解释固然不一,今据慧远之《大乘义章》卷十四所释:

(1)喜欢地,又作净心地、圣地、无我地、证地、见地、堪忍地。即初为圣者,遂起大喜欢心之位。

(2)离垢地,又作具戒地、增上戒地。即舍离起误心、破戒、烦恼垢等之觉位。

(3)明地,依禅定而得智慧之光,并修闻、思、修三慧,使真理渐明之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