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天地颂(第三部)
1262300000014

第14章 共产党人的信条(2)

依万诺夫:“当然。但你们会有一阵痛苦的。好了,我感到高兴的是,你已经成熟了,可以飞起来了!”

依万诺娃:“你看,这位美丽的白雪公主!”

依万诺夫:“你看,这位英俊的白马王子!同志们,朋友们!请允许我宣布:婚礼现在开始!”

依万诺娃用俄语喊道:“苦哇!苦哇!”

前后左右,人们听见“苦哇”声,都跟着过来喊。

依万诺夫和人们一齐喊着:“苦哇!”

在一片“苦哇”声中,陆小铃茫然不知所措。

华鹰当然知道,按照俄罗斯的风俗,人们一叫“苦哇”的时候,甜蜜的时刻就来到了。在喊声和掌声中,他勇敢地走到陆小铃面前,和她亲吻着……

北戴河。傍晚。

别墅阳台。毛泽东坐在藤椅上抽烟。

李富春、聂荣臻、宋任穷、刘杰等默默地等待着,气氛十分沉闷。

聂荣臻:“西方幸灾乐祸,说苏联停止援助,对中国核工业是一个毁灭性的打击,从此中国将处于核技术真空状态,二十年也造不出原子弹。”

毛泽东:“刘杰同志,你说呢?中央决定,宋任穷任东北局第一书记,由你接替他当二机部部长。”

刘杰:“我们正在制定八年规划——三年突破,五年掌握,八年适当储备。”

毛泽东掰着指头:“就是说,1963年突破难关,1965年掌握原子弹,1968年再储备一点,是不是这样?”

刘杰:“是这样。除了原子弹,还有氢弹,现在就要预先组织研究。”

毛泽东:“很好。导弹怎么样?”

聂荣臻:“仿造苏联的P-2导弹,估计很快就可以上天。”

毛泽东:“啊,很快?还是两手准备吧,宁可把困难想得多一些,大一些,不能再头脑发热了。富春,你怎么一言不发呀?”

李富春:“该讲的,我已经在会上讲了。”

毛泽东:“不该讲的呢?”

李富春:“我也私下跟聂老总讲了。”

毛泽东笑道:“哈哈!你还瞒着我?其实,聂老总早已跟我说了,无非是经济困难,国家没有钱,要勒紧裤带,军费要压缩,是不是?”

李富春:“是的!”

毛泽东:“这些话为什么不能在会上讲呢?”

李富春:“你一再强调,气可鼓,不可泄嘛。”

毛泽东:“该泄的气还是要泄啊!什么‘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周恩来走来:“天都快黑了,该吃饭了吧。”

大师傅正在准备饭菜。周恩来走进厨房,看了又看:“怎么没有肉呀?”?

大师傅:“总理,你还不知道?从大年初一开始,主席就不吃肉了!”

周恩来缓缓走出厨房,一个人站在阳台上,倾听着大海的叹息……

二机部办公室。

宋任穷:“我要走了,有件事放心不下。核武器研究所所长李觉是一位将军,一大批科学家要来工作,在将军与科学家之间,应该有一位既是科学家、又能做组织工作的人。三强同志,对于这样一位人选,请你考虑一下。”

一周后。二机部党组会议。

钱三强:“上次,宋部长要我考虑一个人选。经过认真了解,我郑重推荐朱光亚同志。他1924年出生,1945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1946年赴美从事核物理试验的研究,1950年获物理学博士,同年回国。先后在北京大学、东北人大任教授,并参加过抗美援朝有关工作,1955年调北大开办技术物理系,1957年来原子能研究所,任应用核物理研究室副主任。他埋头苦干,钻研业务,担任过研究室的学术秘书,组织能力很强,跟老科学家们相处很好,也受到青年们的爱戴。”

刘杰:“对朱光亚同志,我也早有了解。我看,由他担任李觉同志的助手,很合适。”

宋任穷:“这样我就放心了。”

刘杰:“关于调杨承宗的问题……”

宋任穷:“哎,张劲夫不是早就答应放吗?”

刘杰:“那是杨澄中。”

宋任穷:“啊,对了,张劲夫说有两个杨,一是杨澄中,从英国回来的,叫‘英杨’;还有一个杨承宗,从法国回来的,叫‘法杨’。他问我要哪个杨,我说二杨我都要!”

人们哈哈大笑。

刘杰:“英杨,1957年就调来了,他带领一批年轻人,创建了兰州物理研究室,既是主任,又是研究员。但他人还是科学院的。”

宋任穷:“张劲夫说原子能所‘出嫁’不离家,就是这个意思吧?”

刘杰:“是的。我现在讲的是‘法杨’,从法国回来的杨承宗。”

宋任穷:“三强的师弟嘛。”

刘杰:“五所急需一位核化学物理科学家。我和三强反复考虑,最合适的人选就是杨承宗。这件事很急,如不早抓,原子弹就没有原料,就成了无米之炊!”

宋任穷:“我赞成。好了,这是我参加的最后一次党组会议。到了东北,你们有什么事,随时来找我。我不在二机部,心还在二机部,因为我心里始终揣着一颗原子弹呀!”

人们又哈哈大笑。

钱三强:“还有最后一个问题。郭永怀是世界闻名的力学家。他一回国就担任科学院力学所副所长。我和钱学森同志商量,凡是有关核武器力学方面的问题,都由他负责。”

宋任穷:“没有问题,暂时也‘出嫁’不离家,我马上给张劲夫打个电话!”

宋任穷说着拿起电话:“要张劲夫!”

张劲夫在接电话:“宋大哥,我们早已约定,你们点将调兵,要谁给谁,没有二话!不过,你到了东北,可别忘了北京,上天的事,要时时刻刻挂在心上呀!”

宋任穷在打电话:“那还用说!”

北京饭店。宴会厅。

人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苏联专家们的到来。

此时,周恩来正从中南海西花厅走出来,贺龙、聂荣臻、陈赓、刘亚楼、张爱萍等跟在后面,分别上了汽车。

车上,张爱萍说:“最后一批,二百三十八名专家,明天飞莫斯科。”

周恩来“啊”了一声,很快就在车上睡着了。

宴会正在热烈进行。音乐声、干杯声不断。罗瑞卿、陈士榘、刘杰、孙继先、李福泽、钱学森、钱三强、刘有光、王诤,以及屠守锷、梁守槃等专家,分别作陪。热闹非凡的宴会突然安静下来。

周恩来上了台阶:“怎么冷冷清清?”

迎面而来的李秘书急忙汇报:“出事了!”然后,他小声叙述,“餐桌上……”

周恩来边走边问:“每张桌子都摆上了?”

李秘书:“差不多。”

周恩来:“没有上的,不要上了!放苏联歌曲《神圣的战争》,快!”

周恩来走进宴会厅。大厅悄然无声,连音乐也停止了。

每一张桌子正中,都有一盘大菜,由冬笋、蘑菇、红菜组成“?畚”字。

每一张桌子旁,不仅苏联人,就是中国人,也都傻眼了。

苏联将军、阿尔希波夫、依万诺夫、福明上校等,睁大着眼睛。

周恩来拿着叉子走到桌子旁:“这么好的菜,你们怎么不吃呀?这不是**的标志,是我们中国传统的‘万’字图案,它象征‘万事如意’,是对远方客人最良好的祝愿!就算是***,也没有关系。来,同志们,让我们一起动手,把它消灭!”

周恩来带头拿着叉子,直刺“?畚”字,一边说着:“消灭***!”

突然,苏联歌典《神圣的战争》大作,伴随着“消灭***”的喊声,人们喜笑颜开,又唱又跳。宴会厅里顿时沸腾起来。

周恩来端着酒杯,一桌一桌地敬酒,说着:“消灭***!”“万事如意!”“《神圣的战争》这首歌是电影《乡村女教师》的插曲,非常好!”“我们不要战争,要和平!来,为和平干杯!”

周恩来终于坐下来了,但他还在滔滔不绝地说:“世界上第一枚弹道导弹,是德国的V-2火箭导弹。你们猜,第一个看到这枚火箭导弹的中国人是谁?”

有人说:“钱学森!”

周恩来摇头,用俄语说:“不,不,你们猜不到吧?是这位女士,陆士嘉,北京航空学院教授。当年,她是普兰德特的学生,说起来还是冯?卡门的同学呢。而冯?卡门又是钱学森的老师,是不是?”

钱学森点头微笑。

陆士嘉不好意思地说:“钱学森是大科学家!”

周恩来说:“你这个科学家也不小啊!你培养了那么多优秀的学生——未来的科学家!你们猜,第二个看到德国V-2火箭导弹的中国人又是谁?”

人们沉默。周恩来:“哈哈,你们又猜不到。是这位南京中央大学的高材生黄纬禄!1944年,他在伦敦工厂实习,亲眼看到V-2火箭导弹带给和平居民的灾难,从此他发誓要回中国造火箭导弹!”

人们向黄纬禄鼓掌。

周恩来:“第三个看到德国V-2导弹的中国人,就是我们钱大博士了!他代表美国到德国考察,为美国火箭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而又被美国无理迫害,最后冲破重重难关回到祖国。今天,他成了我们仿制苏联P-2导弹的带头羊!”

周恩来站到麦克风前,庄重地说:“同志们,朋友们!厨房大师傅今天做了这道‘万’字菜,除了祝愿苏联朋友们‘万事如意’,我想还有一层意思,那就是不要忘了***!不要忘了帝国主义!不要忘了什么是侵略、什么是战争!中国所以要造火箭导弹,正是为了不让历史的悲剧重演,为了反对侵略、反对战争、保卫世界和平!”

《神圣的战争》歌声又起。在歌声和掌声中,戴着白帽子的大师傅出现了。人们向他鼓掌欢呼:“乌拉!”本来,他因为“*”字菜闯了祸感到内疚,这下反而成了宴会里的英雄。他向周恩来——在千钧一发之际帮他“转危为安”并“大获全胜”的领袖、可敬又可亲的伟人——献上一杯酒。

周恩来接过酒杯,说了一声:“谢谢!”然后,他又从服务员的盘子里拿了一杯酒,献给大师傅,并和他热烈握手。

全场起立,响起雷鸣般的掌声。

周恩来深情地说:“亲爱的苏联同志们,朋友们!你们就要走了。在分别的时候,大家心里都很难过。我们舍不得你们走。因为你们帮助过中国人民,中国人民热爱你们。从列宁到斯大林,从革命到建设,苏联人民都给了我们宝贵的帮助。对这一点,中国人民永远感激,永远不会忘记!”

全场又一次起立,掌声经久不息。

周恩来高高举起酒杯:“为中苏人民的友谊,为世界各国人民的友好,为世界和平,干杯!”

全场欢呼:“干杯!”“乌拉!”

《莫斯科——北京》的歌声大作,震撼人心,响彻云霄。

随着歌声,人们看到——

最后一批苏联专家陆续登上飞机;

西蒙诺夫和钱三强拥抱时,轻声说:“我相信,没有我们,你们自己也能造出原子弹,因为中国人聪明极了!”

钱学森和依万诺夫紧紧拥抱;

聂荣臻和阿尔希波夫热烈拥抱;

陆小铃和依万诺娃拥抱,她们两人都泪如泉涌;

临别时。华鹰和依万诺夫,两个男子汉抱头痛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