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四川客家“崇文重教”的历史重构
1262600000014

第14章 四川客家人的“耕读”思想和实践(2)

低山、丘陵的地貌有利于开展多种作物经营倒是事实。客家人深知作物品种单一的弊端,单在水田里种植稻谷,难以抵御自然灾害,农业生产风险大。由于东山地区属于有田有地、有水有山的丘陵区,客家人因地制宜,除了在东山区的田里种植水稻外,同时还在土中经营旱地作物,如玉蜀黍、大麦、小麦、大豆、高粱、海椒、芝麻等,开展多种经营。对于靠天吃饭的客家人来说,多种经营风险小,且有利于劳动力的综合利用。这地理环境能发挥客家人擅长旱地农业的优势,有利于多种经营。这种生产、生活环境与客家原乡极为相似。“客人常说,这块丘陵的地质地形,多类似于岭南山地。所以他们一到东山后,便聚族而居,不再转徙了”。客家经多次在四川辗转迁徙后,终于在东山找到了适合自己的“乐土”。当然,东山区的粮食作物以玉米、红苕等耐旱粮食作物为主,产量低下。红苕是主食,因而平原地区称东山地区为“苕管区”,东山客家人被称为“苕管儿”。这种称谓明显含有歧视,因而整体上“孬田孬土”的东山客家区经济条件远落后于湖广人。

(二)四川客家对农业生产的贡献

四川客家这种以低山、丘陵为主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其生计模式是以种植业为主的多种经营的农业生产方式,即以“耕”为生存之本。而事实上,客家移民善于耕种,对四川农业发展作出了贡献。这主要表现在:

1.引进新作物到四川

明代我国从美洲等地引进新作物品种如玉米、甘薯、落花生、西红柿、辣椒和烟草等多种农作物。清代又从海上丝绸之路引入了番茄、甘蓝、洋葱、花椰菜、佛手瓜、小红萝卜、胡萝卜等。由于地缘优势,这些作物最早在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种植,清代逐渐在全国得到推广。在“湖广填四川”中,来自福建、广东等省的客家人把新品种引入四川,因而在四川引进新品种的基本上是客家人。

粮食作物中的红薯和经济作物中的苎麻、烟草、优良蔗种、木棉、辣椒、蓝靛等传入和推广到四川,无疑是与广西、广东、福建等省区的客家移民入川有关。如红薯在雍正十一年(1733)传人四川,乾隆时期大规模种植推广。潼川府,“潼民之由闽、粤来者多嗜之,曰‘红薯’”。在资州,“薯预种来自南夷,有红白两色,瘠土沙土皆可种,先是资民自闽粤来者始嗜之,今则土人多种以备荒”。江津县,“邑初无是种,清初邑令曾公受一,粤籍,将此种携来,亲偕夫人到民间教栽种之法,邑人至今祠祀之”。客家居住的地形决定了多种经营的必要性,导致经济作物的引进和种植。蔬菜中建南菜 “闽人皆以为蔬,蜀称建南,以其本出福建闽南也”。显然,建南菜为福建移民引进。苎麻也是客家人引进。嘉庆《温江县志》载,苎麻“粤东籍家多种之”;“住崇之粤东籍常种植,又能织”。荔枝,“合江以甘氏荔枝为特产”,“其种移自粤东”。最具代表性的是福建商人把甘蔗带到内江,并大力推广,内江因而成为“甜城”。如南溪县“父老相传,(甘蔗)明代无有,清初粤人迁来者众,始由故乡携种来蜀。百年递衍,遂为大宗”。四川原已种有烟草,但美洲烟草的传入归功于福建客家移民。雍正年间从福建龙岩移民至金堂县的傅氏发现“蜀中未谙种烟法”,善于种植烟草的福建龙岩移民用新的种烟草法改良烟草,经济效益可观。“烟古名谈芭菰,种出东洋……始惟闽、广人食之,今用此者遍天下,资产亦多”。“业烟草者多闽人赖、卢诸姓,皆清中叶来,以其业名县中,利颇饶,今多土人承之”。客家种烟草技术在四川逐渐得到推广。

客家人入川时引进了一大批传进中国沿海地方如上所述的“洋”作物,这些大大优化了四川农作物的种植结构。客家人引进新作物,在四川客家民俗中至今有反映。如传说稻谷是狗尾巴沾带稻谷从海外传来,仪陇“广东人”为了不忘狗传播稻谷之功,每到新稻收获后,家家户户都要煮“干饭”尝新,先敬天地、敬祖先,还要舀碗新米饭喂狗。仪陇客家人举丧时,祭台上的祭品供有面食精制成的黍、玉米、金瓜(南瓜)、番椒(辣椒)等,表达对祖先引进作物的纪念。这种习俗在宜宾客家名人唐君毅著作中也有记载。

2.善于种植多种作物

在漫长的迁徙创业生涯中,客家人一直坚持“耕读为本”的宗旨,善于多种经营,种植多种经济作物。

清代陈谦《三台县竹枝词》“五方杂处密如罗,开先楚人来最多。闽人栽蔗住平地,粤人种芋在山坡”,反映了客家人善于种植经济作物的事实。东山地区流行的客家《广东小儿歌》有首《劝农》歌也反映客家善于多种经营的状况。“种棉花,种海椒,多种高粱有柴烧。种茄子,种甘蔗,姜嫲种了一大坝。到四月,忙栽秧,胡豆麦子收进仓。麻枯粪,使得多,秧子后来正大窝。栽下去,又要薅,包粟种迟唔满包。种芋子,种番薯,又种冬瓜种黄瓠……白露过了是秋分,收了大春种小春。各样都要种点点,千万唔种鸦片烟。多种麦子好磨面,麦面折餐顶方便。堰塘冬水满东东,小春种完讲过冬。蒜苗萝卜满菜园,打整屋舍过新年……样就安做福气好,莫嫌庄稼赚钱少。”这首儿歌反映了客家人善于多种经营的事实。四川客家许多人正是靠经营经济作物而发家致富的。如成都沙河客家廖氏将20亩黄土地用于培育蔗苗,每亩的收入相当于20石黄谷。廖家因此而发家。

3.农业生产技术的领先

客家人长期生活在人多地少的丘陵、山地,积累了丰富的山地农业开发的经验,因而客家移民入川后在开山造田、改良土壤、精耕细作等农业生产技术方面较领先,促进了四川农业的发展。

客家人有娴熟的农耕技术,在山上造梯田和水利建设方面有成功的经验,因而备受四川各地的关注和效法。如雍正十三年(1735)四川巡抚上奏,四川多山地区“如层峦叠嶂之间,亦多可耕之地,须广招在川之闽、粤农民,凿引泉源,或设堰分流,庶灌溉有资,旱涝无患”。另外在耕作方式上,土著与客家移民有所区别,即客家移民善于精耕细作。“旱地之薄者因多石,故耕耨皆难,近粤民佃耕,数数拣去,培之以土,沃之以粪,亦觉操变硗之数”。这说明客家人善于改良土地,把边缘区的贫瘠土地改为良田,扩大了耕地面积。

在施肥技术方面,客家移民也表现出其优势。清初,四川农家因用粪过多而烧坏禾苗, “下粪则田肥苗茂,禾多损坏,遂不用粪”,因不得法,便弃而不用,粮食产量自是微薄。而当时入川的广东客家人却善用农家肥,成效也较显著。如小儿歌《劝农》所唱,“做庄稼,冇师父,只爱舍得肥来注”,反映了客家人善于使用肥料的精耕细作。以致当地官员要求四川土著民效法广东客家人的施肥方法,以提高粮食产量。乾隆《罗江县地》载:“近见粤民来佃种者,家家用粪,所收倍多,四川民何不效而行之?”除了施肥技术外,客家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也引起当地农民的注意。如昭化县,“土著民不善种植,以其田佃于粤民,粤民岁奉租如自种,所获之数而又因以为利,利且丰”。客家移民佃田而赢利的奥秘自然引起土著的兴趣,于是纷纷效法,“或仿而行之,辄效。今土著亦往往善农焉”。四川土著由“不善种植”而变为“善农”,主要是归功于善耕的客家移民引进和传播精耕细作的农业技术。客家人先进的农耕方法为四川土著树立了榜样,推动了四川农业的发展。

清代四川农民中,客家人独到的山地农业开发技术得到社会的公认。正所谓“矧耒耜耘籽之工与勤,土著不及楚人,楚人又不及闽、广”,这肯定了四川的福建、广东等省的客家移民善耕的事实。因此,在农业生产方面,号称“耕读为本”的客家名不虚传。

四、耕读传家与四川客家的崛起

善耕的客家也重读,不失耕读为本的客家本色。客家移民在四川白手起家,坚持半耕半读或先耕后读的生计模式,依靠佃耕、贸易或农商兼顾等方式走上了发富到发贵的道路,并出现许多科举人才或文化世家,为四川教育的恢复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一)客家移民发家致富的生计模式

移民生计模式与环境及传统相关,所谓“楚人、粤人多事耕种,赣人、闽人多营商业”。这是因为“属广东者趋利益、好争夺,以粤俗喜斗也;属江西、福建者乐转徙、善懋迁,以赣闽滨江临海、利交通也”。这反映了广东客家善于农业经营,而福建与江西客家善于贸易的客家移民生计模式。

清代多数入川的移民是平民,东山客家区至今还没有发现殷实大户入川的记载,即四川客家多是白手起家。郭沫若回忆,“在封建时代弄到不能不离开故乡,当然是赤贫的人。这样赤贫的人流落他乡,逐渐地在那里发起迹来”。客家移民赤手空拳到四川后是怎样发迹的呢?四川客家生计模式中虽然农商并举或农工商兼业致富的情况较多,但力农致富和农商兼顾等是四川客家最普遍的生计模式。

1.力农致富型

耕田力作是四川客家入川创业的主流。比较普遍的是客家移民迁到四川初期先肩挑贸易或替人佣耕,或两者兼而有之,待积累资金后再买田置业,发家后广买田宅,成为一方地主。

乾隆前,由于战乱、瘟疫等原因,使四川人口锐减,土地大片荒芜,农村劳力缺乏,先期入川的移民多数插占为业,自耕农占农村人口的大多数。客家人由于入川时间较晚,多数是靠佃田力耕后发家致富而成为地主。这些力农致富的典型家族,是入川创业的突出代表。

靠佃田力耕而发家致富的家族不乏其例。如广东移民张恭人,入川后先后在简阳、金堂、新都等地佃耕,前后8次搬家,连年购置田土,成为东山客家大族。江西赣南客家何兴崇于康熙五十五年(1716)入川时,“家无斗筲,室如置罄”,后佃田而耕,不断积累,于乾隆三年(1738)买田100多亩。雍正四年(1726)廖明达从广东入川,寄人篱下而佃耕。“适年屡丰,麻麦有秋,公及诸子垦荒播种,力作维勤,五年之间,遂得百余金”;1732年置业于新都,课子耕作,多次买田,暮年置产数千亩,成为东山客家大户。广东客家钟宏予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赤手入川,佃耕起家,前后三次买田,到乾隆中期置业1000余亩。

2.农商起家型

当然,客家移民的生计模式农商兼顾也大有人在,靠农商起家后,成为耕读人家(参见表3-3)。

林济从生计模式的角度对湖广人与客家人作了比较。在生计模式上,清代的新移民与明代的土著有很大区别,即土著旧家多乡居务农,热心于土地经营,甚至在康熙中叶以前迁徙而来的清初移民也多为自耕农。而康熙中叶后迁入的新移民多从事工商业。这时期的移民生计模式是:迁到四川初期先肩挑贸易或替人佣耕,或两者兼而有之,待积累资金后再买田置业,客家移民依靠商贸发家的较多。据《广汉益兰祠续修张氏族谱》记载“贸易为金”、“贸易起家”、“贸易立宅起家”的有15支。

农商起家的耕读家族较典型的有郫县邓氏家族、周氏家族,金堂的曾氏家族和宜宾的唐氏家族等。

1753年从广东上川邓氏家族,初期邓滉率五兄弟力耕5年仅足糊口,后学做生意,五弟兄分工合作,农商并举;长兄做米生意,三弟做行商,其余佃耕,数年后置田达数千亩。邓氏家族致富后,鼓励后代读书应考,入川后第三代分别在道光和同治年间出两个进士。

韩素音的周氏家族在1682年到1710年之间迁移到四川,祖辈第一个从广东到四川落户的是个货郎。从一个非常穷的货郎到四川郫县就改种田,先是当雇工,后来成了一个小佃农,不久购置了一些土地,不断地添置产业,便谋求在成都发展,开起了“广兴行”商行,主要经营烟草生意,走上了“城乡结合,亦商亦农”的发家道路。

金堂曾秀清为广东入川第四世,“性颖悟异常,儿入乡塾,数月《四书》、《五经》辄能成诵,人骇为神童”。曾秀清从小立志读书成才,但后弃儒经商而致富,常自叹曰:“‘吾已矣,当令子孙率吾志。’故平日束子弟以读,法甚严。尝云:‘子弟读至三十岁,虽无成,亦不至为败家子。’”金堂曾秀清靠贩卖粮食而成为巨富,买田数百亩,耕读传家。曾秀清五子皆有功名,孙19人中有拔贡、庠生等,终成文化世家。

儒学大师唐君毅的先祖从广东五华迁到四川后已成孤儿。十五六岁便为制糖店佣工,因得主人信赖,借与本钱使独立制糖,生意极好,致富后在金沙江畔购地业农。到第四代,便有五六百亩田,发迹后其祖父辈才开始读书。

受传统农本思想的影响,贸易起家而致富的客家移民在后期基本都投资于土地,成为耕读人家,即所谓“以末致富,用本守之”。因此,在四川客家名人中商界名人较少,这与四川客家重名轻利的价值观有关。

(二)从发富到发贵的四川客家

四川客家白手入川,勤俭劳动,通过耕田力作或农商起家等方式逐渐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在此基础上客家人开始重视子孙的教育,许多家族培养出自己的科举人才,从而走上了从发富到发贵的道路。

1.四川客家发富

尽管客家发家致富的途径主要有力农致富、农商致富等方式,但都没有脱离农业,而且致富后多数是把资金投入到购买田地上,以此耕读传家。清前期四川客家移民多是白手起家,“这样赤贫的人流落到他乡,渐渐在那儿发起迹来”。四川客家白手起家需要多长时间才走上致富道路呢?在此抽取了一些白手起家的客家移民致富情况及时间作了统计。如新都县石板滩廖氏从“不挟一钱”入川到置田数千亩,前后仅用了17年时间;简阳钟氏赤手上川,后买田300亩,前后只用了16年时间;江西客家何兴崇在康熙五十五年上川时,“家无斗筲,室如置罄”,到乾隆三年买田100多亩,前后20多年。雍正元年广东客家陈润吉入川,佃田耕种13年,家境逐渐好转。乾隆初长子鹏振,“入隆昌县学,四应乡试,两荐闱卷,两例优等,买业千余亩”。四川客家勤俭致富时间平均需要35年。由于多数是青壮年入川,四川客家移民致富的时间多数是在入川的当代出现。

2.四川客家人的发贵

入川移民勤俭创业致富后,一般都十分重视子孙的培养,以致在入川后不久就培养出科举人才,家族因此从发富走向发贵。如金堂县陈氏入川始祖自福建迁来,“勤朴治家,家资转益丰饶。其第二代、三代注重读书,第三代陈锡畴中举,选任武强知县,光大其门闾”。郭沫若祖先背着两个麻袋上川,生活颇为艰难,主要靠跟随马帮长途贩运,谋生度日。经过几代的“亦商亦农”,到郭沫若的曾祖父辈,郭家的家产开始积累起来,其祖父一代郭家才开始读书,即郭沫若的先伯父郭朝瀚在同治七年(1868)入县庠,“为吾家通籍之始”。

在古代社会,科举人才的出现即“通籍”之始是一个家庭的地位显耀的开端。“通籍”指科考及第,即通过科举考试而进入绅士阶层。科举人才的等级分为生员(即秀才,包括廪生、增生、附生、监生、贡生等)、五贡、举人、进士等,生员是科举人才的最低等次,本文中开始出现科举人才指生员以上的等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