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念佛禅与实相禅)
小乘之定学是以成就阿罗汉、解脱业报轮回为目的而修之禅法。密宗在《禅源诸诠集都序》卷上说:“悟我空偏真之理而修者,是小乘禅;悟我法:空所显真理而修者,是大乘禅。”小乘经佛教的定学拘泥于固定的形式,认为只有静坐能集中心思,防止散乱。大乘佛教扩大了禅定的意义,认为禅定不拘于动静,甚至散心也能发挥定力,影响行为。大乘佛教禅定的具体方法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念佛禅和实相禅。
念佛禅
念佛,即在心里称法身佛(理念上之佛),观想其具体存在之佛相,或佛陀之功德,乃至口中称念佛之名号,皆称为念佛,乃一般修行佛道之基本行法之一。在印度早期的僧团,就盛行六念法及八念法,其第一念均为念佛。念,即内心存忆。据《大智度论》卷二十一载,佛弟子于闲静处,乃至山林旷野善修不净等观,厌患其身,忽生惊怖,及为恶魔作种种恶事,恼乱其心,忧惧转增,故如来为说八念法,则恐怖除。这八念法第一念谓,修禅观之人,若遭恐怖障难之难时,应念诸佛慈悲,救济众生,功德无量,如是一心,念念同不舍,怖障即除。
于《阿含经》中,念佛为三念、六念、八念、十念之一。念佛即对释迦牟尼佛表示皈敬、礼拜、赞叹、忆念之意,由念佛之功德,能使贪、嗔、痴不起,所生于天上,得入涅槃。《华严经》等大乘经典,以此为入佛道之初门。以念佛摄心入定,称念佛三昧、观佛三昧、般舟三昧(佛立三昧),念佛禅是由大、小、密诸乘佛教禅法中最重要的一门。其中,理法念佛,称为法身念佛;于心思上浮现佛之功德及佛相,称为观想念佛;而口称佛名,则称为称名念佛。小乘之人念佛,偏重于思念释迦牟尼佛,谓佛陀生来容貌神异,不同凡俗,其显著特征有三十二个,称为“三十二相”;其微细隐密难见之处,有八十个,称为“八十种好”;合称“相好”。大乘佛教认为,三世十方有无数佛,故所念之佛亦为无数众多,常见者有念阿佛、药师佛、弥勒佛、大日如来等。通常,念佛之对象,以阿弥陀佛为代表,故一提及念佛,一般皆以为念阿弥陀佛,是立刻浮现佛之功德及相好。
据《般若三昧经》、《大阿弥陀佛经》卷下、《旧华严经》卷七《贤首品》等,皆立有念佛三昧法,即:一心系念一佛之名号,且观想佛之三十二相好光明,及其于众中说法,如此念念相续不断,则能于定中见佛,亦得以往生佛国。如净土宗以念阿弥陀佛为修行之法门,若行人愿往生佛国而至诚持念佛号,则于命终时,即能往生阿弥陀佛国(极乐世界),称为念佛往生。又阿弥陀佛之本愿,系使念佛众生往生极乐世界,故信解其本愿之念佛,称为本愿念佛;此乃由佛之智慧而起,故又称智慧念佛。日本净土真宗常引智慧念佛之说,又谓末法浊世之众生根机劣钝,不堪义解。持戒或观行等,仅信称念弥陀名号以往生,此称愚钝念佛。至于不参加其他行法,专心称名愿生净土者,称为专修念佛。若以自己精勤称名,则称自力念佛;反之,若以阿弥陀佛赐以之信心,自然促其念佛者,则称他力念佛。称名念佛与观想念佛并行者,称为事理双修念佛。念佛的方法很多,归来起来,不出下列四种:
1.持名念佛。谓专心持念佛之名号,于昼夜间一心专注,或一万声乃至十万声,作为恒定功课。如果岁时既久,则念念不断,纯一无染。如《文殊般若经》所说:“有一行三昧,修是三昧者,速得佛菩提。欲入三昧,应处空闲,舍诸乱意,不取相貌,系心一佛,专称名字,随佛方所,端坐正向,能专一佛念念相续,即是念念中能见去来现在诸佛,念一佛功德无量无边,与一切功德无二,如是尽知恒沙诸佛法界无差别相,虽阿难总持多闻辩才,百千等分,不及其一。”是持名念佛。
2.观像念佛。谓观佛像,口称佛名,则心不散乱,本性佛从而显现,如是则念念不断,纯一无染。如《大宝积经》说:“佛本因中,为大精进菩萨,因见比丘画佛形象,发心出家,持画像,入山观察,观此画像,不异如来,成就五通,得普光三昧,见十方佛。”是为观像念佛。
3.观想念佛。谓观想佛之妙相庄严,相好圆满,观想熟纯,则三昧现前。此中有二:①观一相,于三十二相中随观一相,皆减重罪。如《观佛三昧海经》云:“佛为父王所白毫观,右旋宛转,犹如秋月,十棱成就,内外通明,如白玻璃筒,亦如暗夜中明星,观成不成,皆灭九十仍那由他恒河沙微尘劫生死重罪,常蒙摄受。②观全身。如《坐禅三昧经》说:“若求佛道入禅,先当系心念佛生身,不念余法,但念佛身,处心虚室,如大海清时,有金山王,相好圆满,出无量清净光明,于此虚空青色中。常念佛身,便得十方三世诸佛,悉在目前,若心余缘,还令摄住,除无量劫罪。”
4.实相念佛。亦名法身念佛、觉性念佛。谓观自身及一切法之真实相,乃无形无相,犹如虚空,而心及众生本来平等。如是之念即是真念,念念相续,则三昧现前。如《文殊般若经》云:“不生不灭、不来不去,非名非相,是名为佛,如观自身实相,观佛亦然。”《大智度论》亦云:“不以色身及相好念,以佛身无所有故,以无忆故,是为念佛。”又如《占察经》云:“一切诸佛身,唯是一法身,念一佛时,即是一切佛。”是为实像念佛。
上述四种念佛的方法,实可分为因行、果行二类念佛三昧。因行念佛三昧,指一心观佛之相好,或一心观法身之实相,二者皆为观想念佛,此是将观像、观想、实相等三种念佛合在了一起;反之,一心称念佛名,即为称名念佛。果行念佛三昧之由因行所成,如心入禅定,或佛身现前。因行念佛三昧为“修”,果成念佛三昧为“发得”。《观无量寿经》谓:“更观无量寿佛身相光明……其光相好及与化佛不可具说。但当忆想,令心明见,见此事者,即见十方一切诸佛,故名念佛三昧。”念佛之本意在忆念、追想,由内在之思忆表现于外者即称为念,称念配合深入之观想,于醒、梦、定等之际,皆念念不离佛,此亦称般舟三昧。《文殊般若经》称以专精修念佛一行,称为一行三昧;《华首经》称以专修念佛之相好,称为一相三昧。
在梵文本《阿弥陀佛经》中,念佛、念法、念僧之“念佛”,其最初之原语为buddham、anagika·ra,后则演变为buddnānusmr·ti。前者为“作意”起心之意,后者为“忆念(意念)之意。而执持名号之原语为manasikāra,净土宗将其解为“称名”,然由原语实难见出此意。念佛禅传至我国,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对于念佛之种种分类亦繁多,兹择要将我国诸师对念佛之分类介绍如下:
1.怀感之《释净土群疑论》卷七,举出有相、无相二种念佛三昧,明示欲得无相念佛三昧者,应念法身;而欲得有相念佛三昧者,则念报身、化身佛。
2.智者之《五方便念佛门》,则举出五种念佛法门,其次第如下:(1)称名往生念佛三昧门,指行者于念佛时,则必生起愿生净土之心。(2)观想灭罪念佛三昧门,即一心观想佛之相好光明,以此光明照触一切罪障,令其悉皆消灭。(3)诸境唯心念佛三昧门,指所观之佛,乃从自心而起、别无境界。(4)心境俱离念佛三门,指观想之心,亦无自相可得。(5)性起圆通念佛三昧门,行者趣深寂定,放舍一切心意,意识,蒙十方诸佛之加被,于此,则智门兴起,任运无碍,成就圆满功德。
3.澄观之《华严经疏》卷五十六,亦举出五种念佛法门,即:缘境念佛门、摄境唯心念佛门、心境俱泯念佛门、心境无碍念佛门、重重无碍念佛门。
4.宗密之《华严经行愿品别行疏钞》卷四,则举出四种念佛法门;即:(1)称名念,专门称念佛名。(2)观像念,观念塑画等之佛像。(3)观想念,观想佛之相好。(4)实相念,观自身及一切法之真实相。
5.飞锡之《念佛三昧宝王论》举出三世佛通念法,即:念现在佛,专注一境而圆通三世。念过去佛,知佛与众生乃迷悟之别,然二者之因果相同,无有二致。念未来佛,生起一切众生平等而皆为未来诸佛之心。
此外,据传灯之《大佛顶首楞严经圆通疏》卷五、智旭之《蕅益宗论》卷七等所举,将念佛分为念他佛、念自佛、自他俱念三种。(1)念他佛,即如念阿弥陀佛功德庄严之境,或念其身之相好,或念其法门、实相等,称为念他佛。此系卢山慧远诸师所修之法门。(2)念自佛,即观现前一念介尔之心,无体无性,离过绝非,具足百界种种性相,与三世诸佛平等无二,若观至历历分明而一心不乱,则三昧功成,豁然破除无明之障,而顿入明心见性之境。此系禅宗、天台宗等诸师所修之法门。(3)自他俱念,即观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了知众生乃诸佛心内之诸佛心内之众生,而诸佛即是众生心内之诸佛,二者感应道交,自他不隔。此系永明延寿、楚石梵琦等诸师所修之法。
念佛禅自印度传至我国,由我国再传日本,日僧源信之《往生要集》卷下,将念佛分为寻常、别时、临终三种。寻常念佛,系指日常之念佛;别时念佛,系指于特定时间、场所之念佛;临终念佛,则指命临终之时,等待佛来迊之念佛。其中,寻常念佛又可分为定业、散业、有相业、无相业等四种。念佛禅在我国,发展到了极致,与其他的佛教定学修持法门相结合,而有摄心念佛、数息念佛、参究念佛、看话念佛、释迦念佛、观音念佛、药师念佛、弥勒念佛等多种念佛法门。总之、念佛禅之真义,在由口念佛而进入心念佛,念念不忘,亦即此“念”是佛,则念念成佛。
实相禅
实相,梵语dharmata,bhu·ta-tathata。原义为本体、实体、真相、本性等;引申指一切万法真实不虚之体相。或真实理法、不变之理、真如、法性等。此系佛陀觉悟之内容,意即本然之真实,举凡一如。实性、实际、真性、涅槃、无为、无相等,皆为实相之异名。以世俗认识一切现象均为假相,唯有摆脱世俗认识才能显示诸法常住不变之真实状,故称实相。据南本《大涅槃经》卷三十六、《大智度论》卷三十二之意,一切诸法之各别相(如地之坚相、水之湿相、火之热相)皆为虚妄,一一皆可破坏;相对于此,无漏智所证之实相则离虚妄之诸相而平等一如,在妄情之中,实相皆不可得。
在鸠摩罗叶之翻译中,实相亦包含“空”之义,龙树以来强调为佛教真谛之内容。实相即是指事物的本相,大乘佛教中观学派认为实相就是空。所谓实相禅就是把禅法和空观联系起来,也就是在禅观中既要看到一切事的空性,又要看到事物的作用,两者不可偏废,这是把禅法作为悟证大乘般若理论的方法。而在具体的修行实践中,实相禅一般是指空、无相、无作之三昧。
1.空三昧,即以苦谛之空、无我二行相相应之三昧。观诸法为因缘所生,我、我所二者皆空。
2.无相三昧,即一切诸法皆无想念,亦不可见,与灭谛之灭、静、妙、离四行相相应之三昧。涅槃离色、声、香、味、触五法、男女相,及三有为相之十相,故称无相。
3.无愿三昧,对一切诸法无所愿求,为与苦谛之苦、无常二行相,集谛之因、集、生、缘四行相相应之三昧。非常、苦、因等可厌患,故道如船筏,必应舍之;能缘彼定故,得无愿之名。
实相禅亦被称为真如三昧,是真如相契合的定境,为大乘佛教一切禅定的根本,尤为如来藏系的经论所提倡。真如三昧观所修的对象是真如,与实相同义,指宇宙万类普遍共具,不动不变的本性,本来面目。大乘佛教诸宗派的经论撰述,都说真如离言超验,非任何概念所能诠表,非任何心所法所能相应,只有“离念”而“达言语道断,心行灭处”。也就是说,离任何概念及心理活动,方可“自内证”。自内证是指心与真如契合无间,所谓“智与真如平等”。而这种体验,非属常人之心理活动和知识范围,它超越了哲学、科学,故佛陀说:“不可说,不可说!”
真如既离言超验,真如三昧的观修,当然就不能系心于任何感觉、概念范围的境相,不念一切,亦不存“不念一切”之念。《大乘起信论》对真如三昧的修习方法说:“若修止者,住于静处,端坐正意。不依意,不依形色,不依于空,不依地、水、火、风,乃至不依见闻觉知,一切诸想,随念皆除,亦遣除想(指“遣除一切”之念)。以一切法本来无相,念念不生,念念不灭。亦不得随心外念境界,后以心除心。心若弛散,即当摄来,住于正念。是正念者,当知唯心,无外境界。即复此心亦无自相,念念不可得。”如此久久修习,便能入“住心”,心“渐渐猛利,随顺得入真如三昧”。从而契真如,知“法界一相”,由此而进入“一行三昧”。这大约是宗密大师的观点,入此三昧者,必可顿悟自心本来清净,原无烦恼,本自具足无漏智性,此心即佛无异。然其他经论所说一行三昧并未视同真如三昧。如子璿之《起信论笔削记》遂谓,真如三昧之名约境而立者,一行三昧之名则自其所行之法而立者。
(第二节 六妙法门与金刚诵数息法)
六妙法门称六妙门,为天台宗所立。妙,指涅槃;入于涅槃之法门有六,故称六妙门。其实是特指六种禅观。金刚诵是无上瑜伽行者练气、脉、明点的主要方法,将观息、诵咒、观想及观修豚轮结合之一。金刚诵分起分、正分,先从起分修起。金刚诵的起分又被称为“金刚诵数息法”,是无上瑜伽的六妙法门,分为数、随、止、观、还、净六步,与天台宗之六妙法门完全相同,只是所引用的经典不同。这里,将二者合并在一起介绍。
六妙六法“金刚诵”开始时的重要功夫是调息,因为息不调和,心便不能安定,所以调息的“息”字很重要,息有五种相状:
风相:凡气出入有声的叫做风相。
喘相:出入气虽然无声,但结滞而不通顺的叫做喘相。
气相:出入气虽无声也不结滞,但不能静细的叫做气相。
息相:也称为调和相,出入气既无声,也不结滞,也不粗浮,在极静细的时候,也不觉鼻息出入,气息若存若无,这才是真正的调和相。
如来相:凡是息想修到最高境界就是如来相。
行者初习,若守风则散,守喘则结,守气则劳,守息则定。金刚诵和六妙法门修习的目的,就是要通过调息的功夫,去掉前三种不调和的风、喘、气相而达到调和相,金刚诵的成功就是如来相。“如来”二字,绝非空谈空想,著幻贡高我慢,正如《金刚经》上所说“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去处,故名如来”,是来去自如相。惟行者进入守息境界,乃有待渐次修习而得之。
凡是平时上座练习静细的呼吸,而且有了一定的基础,心念安定的行者,一入座,气息便能调和,而自己也不觉得有呼息吸息一回事,这样就不需要再着意去调。否则的话,反而使心不安定,因为心念安定不动,气息便自然调和,藏传佛教的行者四不共加行未能圆满,难以进入下一步(如专一瑜伽)的修持,每每有心意烦乱,息不调和的情况。因此,必须按照金刚诵的起分的数、随、止、观、还、净六个步骤循序渐进,而所获得功德非浅。修持金刚诵不是练气功,切忌以意导气,千万不要在色身上做所谓的功夫。外道及气功者多以意导气,假想气奔驰于色身,甚至左右两脉。应当知道色身既未通达,气何以导?既然已经通达,气定时运行于色身,又何必导气?若行者追求身心两用或者开发奇异功能,将永无超脱时日。“欲摘骊龙领下珠,须将心念撇无余,突地忽然珠光现,始信当前既是渠”。
一、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