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禅定、瑜伽、三昧、止观的概念)
佛教的修持,一般概括为戒、定、慧三学,其中定学即指禅定而言。佛教常说“戒为定基、因定生慧,以智慧断烦恼”,持戒被看作修定的准备条件与基础,智慧则是修定之果。因此,戒、定、慧三学,在实践上实际是以定学为中心。把定学称之为禅修,那什么叫“禅”?这实在是一个难以回答的问题,因为在“禅”这个词中蕴涵了太多的历史积淀。随着佛教从印度传入中国,又从中国传到日本等东亚各国,乃至近代走向世界的历史过程中,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禅不断地吸收不同文化的营养,依据不同的条件,变幻着自己的形态,展现出自己的特点。但是,对“禅”这个佛学术语,一般称为禅定、瑜伽、三昧、止观等。现分别简述如下:
禅定所谓的“禅”实际上是“禅定”的简称。禅定,是一个梵汉合璧的词语,为梵文“禅那”(Dhyāna)和三昧(Samaya)的合称。严格地讲,在佛教中,“禅”与“定”是有着不同的内涵与外延的两个词,是两种不同的修持方法,代表着两种不同的修持境界。禅与定皆为令心专注于某一对象,而达到不散乱之状态。在佛教定学的体系中,依据修持程度的高低,可以把禅分为四个档次,称为“四禅”,而四禅分别与色界的“四禅天”相应。修习四禅者,死后可以根据各自的修持成就,分别投生到相应的四禅天中。定也可以按照程度的高低分成四个档次,与无色界的“四无色天”相应,所以定又称为“四无色定”。死后也可以根据各自的修持成就,分别投生到相应的四无色天中。在佛教的世界观中,无色界是比色界更高级的境界区域,生活在无色界的众生,要比生活在色界的众生更为优越。所以,“定”自然是比“禅”较高级的修持方式。禅与定其进入之境界有层次等差,又因止、观、均行、不均行、有心、无心等之不同,而生四禅、四无色定、二无心定等差别,成为禅定之总称。
禅定之意义有种种异说。据《大智度论》卷二十八载,禅定、四禅二者皆称定、三昧。据《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禅指四禅,定指四无色定、四无量心等。《成唯识论了义灯》卷五列举禅定之异名共有七种:
1.三摩呬多(梵语Samāhita),译为等引。等,即远离心之浮(掉举)、沉(昏沉)而保持平衡,乃身心俱安之状态;引,乃由自力引起(发生功德)之意,能修此定,则离绪烦恼,而引发胜妙功德。等引通于有心、无心二定,但不通于散位。
2.三摩地、三昧(梵语Samādhi),译为等持,又作正心行处。能修此定,心则端直,安住一境而不动,即心平等摄持之意。通于定、散,但仅限于有心位,而不通于无心,为定之本体。
3.三摩钵底(梵语SamāPatti),译为等至。谓能修此定,正受现前,大发光照,庆快殊胜,处染不染,无有退转,即已至身心平等之意。仅通于有心、无心二定,不通于散位,为定之自相。
4.那演那(梵语Bhyàna),译为静虑,或以音略译作禅。谓澄神审虑,专思寂想,即镇静念虑(分别)之意,通于有心、无心、有漏、无漏,但限于色界之定,不通于无色界。
5.质多翳迦羯罗多(梵语Cittaiāqratā),译为心一境性。谓摄心一境,策励正勤而修习,即将心集中于一对象之意,为定为自性。
6.奢摩他(梵语Samatha),译为止、正受。谓止息诸根恶不善法,能灭一切散乱烦恼,即离邪乱之想念,止心寂静之意,仅限于有心之净定。
7.现法乐住(梵语Drsta—dharma—Sukha—Vihāra)。谓修习禅定,离一切妄想,身心寂灭,现受法喜之乐而安住不动,即于现在世经由净定、无漏定等享受定之法乐,限于色界之四根本定。
瑜伽系梵语Yoga之音译。这个词在印度最古老的典籍《梨俱吠陀》中已经出现了,后来用到《奥义书》时代。瑜伽在梵语中是相应的意思,是马和轭的结合义,是给牛马等牲畜“套上装具”。在后期佛教翻译的经典中,认为禅那不能完全表述其所含的意义,于是又译为“思维修”。后来又发现这个名词容易被误解成心里的思想,所以玄奘大师又译成“静思虑”。实际上静思虑也不能完全表述禅那的内涵及外延的意义,所以印度弥勒菩萨一派,直称瑜伽。后来,瑜伽就是禅定这一类修持的代名词了。到了瑜伽作为宗教修持的名称时,特指通过一系列对身心活动的制约,特别是对心理活动的制约与引导,其含义是调息等的观息法,观梵我如一之理,以合于梵而与梵结合。印度佛教的纯密瑜伽法,是受到瑜伽外道波昙梨所著《瑜伽经》的影响,佛教采用此法,依三摩地(止)及毗钵舍那(观)之观行,与正理合一的情态便为瑜伽。所以,瑜伽就是禅定,也就是止观。
瑜伽依调息等方法,集中心念于一点,修三摩地(止)及毗钵舍那(观)为主之观行,而与正理相应冥合一致。于密教,盛行三密瑜伽相应之说(又作三密相应说)。行此瑜伽观之行者,称为瑜伽师。依瑜伽师而行之境界,称作瑜伽师地。《瑜伽师地论》一书即从五识身相应地说至无余依地之十七地。奉持该论之学派,称瑜伽派(外道中,另有所谓瑜伽外道者)。此外,瑜祇(梵语Yoqin)即“有瑜伽者”之意,系指行瑜伽观行之人。三昧,禅定即行瑜伽法之一。
瑜伽译为相应,据《成唯识论述记》卷二,相应之义有五:(1)与境相应,谓不违一切法之自性。(2)与行相应,谓与定慧等相应。(3)与理相应,谓安立非安立等二谛之理。(4)与果相应,谓能得无上菩提之果。(5)与机相应,谓即得圆果,利生救物,赴机应感,药病相应。于此五义中,显教多取与理相应之义,如瑜伽唯识之瑜伽;密教多取与行相应之义,如瑜伽三密之瑜伽。
三昧梵语Samādni之音译,又作三摩地。意译为等持、定、正定、定意、调直定、正心行处等。即将心定于一处(或一境)的一种安定状态。一般世俗语形容妙处、极致、蕴奥、诀窍等之时,皆以“三昧”称之,盖即套用佛教用语而转意者,然已与原文迥然有别。
三昧译为等持时,“等”乃指离开心之浮(掉举)沉(昏沉),而得平等安详;“持”则指将心专止于一境之一意,此即为将心专止于一境而不散乱之状态,称为心一境性。《大智度论》卷五说:“心住一处不动,是名三昧。”同书卷二十说:“一切禅定,亦名定,亦名三昧。”一般修行大都止心一处,不令散乱,而保持安静,此一状态称为三昧。达三昧之态时,即起正智而开悟真理,故以此三昧修行而达至佛之圣境者,则称三昧发得或发定。旧译常将三摩地、三摩钵底及三摩呬多混同,而一概译为三昧,实际上,三昧应指三摩地而言。
说一切有部认为凡是一切心共同之精神作用(即大地法),共通于定、散及善、恶、无记之三性,而仅限于一切有心位(不通于无心定)不乱心,且对一境地有集中之作用者,即称三摩地。对此,三摩钵底与三摩呬多则通于有心、无心,而仅局限于定(包含有心定、无心定)。
《俱舍论》卷二十八谓,就所依止之定(等至)有四静虑(四禅)、四无色定、八等至、三等持之别。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乃以善等持(三摩地、三昧)为体;又四静虑及四无色定之根本等至(三摩钵底)有八种,故称八等至;三等持(三三昧)即:有寻有伺、无寻唯伺、无寻无伺。此外亦指空、无相、无愿,或空空、无相无相、无愿无愿之三重等持(三重三昧)而言。
两种三昧之中,第一种系以寻(寻求推度之粗杂的精神作用)与伺(伺察思维之深细的精神作用)之有无,而分为:(1)初静虑(初禅)与未至定。此属有寻有伺三摩地,又作有觉有观三昧。(2)中间静虑(中间定),属无寻唯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有观三昧。(3)第二静虑(第二禅)之近分以上,属无寻无伺三摩地,又作无觉无观三昧。第二种则指观“人、法”皆空之三昧,称为空三昧;舍离差别相之三昧,称为无相三昧;舍离愿求之思三昧,则称为无愿三昧。其次在三重三昧中,又有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愿无愿三昧等。
据《十住毗婆沙论》卷十一载,三昧乃四禅(四静虑)、八解脱以外之一切定。又谓唯三解脱门(无漏之空、无相、无愿三昧)和有寻有伺等之三昧称为三昧。同论又揭示定之范围较狭,三昧之范围则广,依此,诸佛菩萨所得之定可视为三昧。《大乘义章》卷十三举出,《杂阿毗昙心论》卷六、《成实论》卷十二、《十地经论》卷五等之说,而述明禅、定、三昧、正受、三摩(梵语Samāpatti,等至)、解脱、奢摩地(梵语amqtha,止)等之差异。依其说法,则狭义之三昧指空等之三三昧,广义三昧则指四无量心及其他诸定。
《阿舍经》认为四禅八定之外,另有空、无相、无愿等之三三昧(三解脱)与有寻有伺等之三三昧,而大乘则有成百上千种三昧之说。大乘经典之名称,以“三昧”为名者即有《般舟三昧经》、《首楞严三昧经》、《慧印三昧经》、《自誓三昧经》、《佛印三昧经》、《法华三昧经》、《念佛三昧经》、《月灯三昧经》、《金刚三昧经》等多种,这些经典对标题所示之“三昧”均有详细之说明。其中般舟三昧,亦称诸佛现前三昧与佛立三昧。此外,《法华经》卷一曾举出无量义处三昧之名,旧译《华严经》卷六、卷四十四有华严三昧、海印三昧、师子奋迅三昧之说。《大品般若经》卷三、卷五亦有首楞严(健行)、宝印、师子游戏等三昧之说。
天台宗在《摩诃止观》卷二中举出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坐等四种三昧。此外,《成实论》卷十二有一分修三昧(唯修定或慧之一分)、共分修三味(兼修定、慧之有漏定)、圣正三昧(兼修定、慧之无漏定)等三三昧。
《南本涅槃经》卷十三列出菩萨破除“二十五有”之二十五种三昧之名。《法华经》卷七之十六三昧,即为法华三昧之异名。又身发火焰之三昧,称为火界、火定、火光三昧,有火葬尸骸之意。最胜之三昧,则称为王三昧或三昧王三昧。日本僧人法然在其选择本愿念佛集中将念佛称为王三昧;莹山绍选之《坐禅用心记》亦将坐禅称为王三昧。
止观为佛教之修持法门之一。止,谓法性寂然,或谓止息妄念,或停止于谛理而不动;观,谓寂而常照,或谓智慧之利用穿凿烦恼而殄灭之,或谓观智通达契会真如。止如明镜止水,观如明镜止水影现万象,故止与观实一体而不二。《止观辅行传弘决》卷一之二:“中道即法界,法界即止观;止观不二,境镜智冥一。”止观为止与观的合称,亦作定慧。其所代表之意义及诸经论所阐释者有下列数种:
1.为我国天台宗之实践法门。止为奢摩他(梵语amatha),观为毗婆舍那(梵语Vipayanā)之译;止息一切外境与妄念,而贯注于特定之对象(止),并生起正智慧观此一对象(观),称为止观,即指定、慧之法。又作寂照、明静。定、慧与戒同为佛教徒之重要实践德目,如《阿含经》对此多有论说。止与观相辅相成以完成佛道,彼此有不可互离之关系,一如乌之双翼、车之两轮。将天台宗之实践法教义化、组织化、体系化之代表人物为智者大师,其著作为《摩诃止观》,即以止观之意义构成其体系,而以空、假、中三观之实践法完成其组织。
在《摩诃止观》卷三上,有关止观名义之解说,将止观各立三义,称为三止观。止之三义,即:(1)止息,谓烦恼妄想寂然而停息。(2)停止义,谓缘心谛理,系念现前而停住不动。(3)对不止止义,即对不止而明止之义。谓无明与法性不二,然称无明为不止,称法性为止,此乃就相待(相对)而论,为以不止而明止。观之三义,即:(1)贯穿义,谓利用智慧以穿灭烦恼。(2)观达义,谓观智通达以契会真如。(3)对不观观义,即对不观而明观之义。谓无明与法性不二,然称无明为不观,称法性为观,此乃就相待而论,为以不观而明观。同书又举出,止观具有相待(相对)与绝待(绝对)之义。相待止观包括前述之三止三观,即:(1)止息义与贯穿义乃就修门(实践门)上断德(断烦恼德)而言。(2)停止义及观达义乃就智德(断烦恼后所生之智德)而言。(3)对不止止义及对不观观义乃就性德(本来的智、断二德不为二之法性之德)而言。绝对止观,又称不思议止观、无生止观、一大事业观。其非言说之道,非心识之境,灭绝绝灭之故,称为绝待止;颠倒妄想断除之故,称为绝待观。即超越对待之域,止观皆不可得,为言亡虑绝之境界;然若有四悉檀之因缘,则可有种种之说法。
此外,智者大师从慧思大师所传之止观有三种:即:(1)渐次止观,持戒修定,以渐次悟入实相。此即《释禅波罗密次第法门》卷十所说之实践法。(2)不定止观,顺应众生之性质能力,其实践之顺序不定。此为《六妙门》卷一所说之实践法。(3)圆顿止观,即以实相为对象,而行解亦圆满顿速。此为《摩诃止观》卷十所说之实践法。其中,以一心三观、一念三千为实践理论之圆顿止观为最胜法门。
2.据《大乘起信论》举出,修行止观门之方法,即:止息一切境界散乱之相而随顺奢摩他(止);分别因缘生灭之相而随顺毗婆舍那(观),以此二义渐渐修习,不相舍离而得成就。
3.昙鸾之《往生论注》卷下,将奢摩他译作止,止者,止心一处不做恶;将毗钵舍那译作观,观者,心缘其事。
4.据《成实论》卷十五《止观品》,广说止观之行相,即:止为定;观为慧。一切善法从修而生者,皆为止观所摄。止解遮结;观能断灭。又世间之众生皆随于二边,若苦若乐;止能舍乐,观能离苦。另七净中之戒净,心净为止,其余见净度疑净、分别道净、行断知见净、涅槃净等五净为观;《八大人觉经》中之六觉为止,二觉为观;四忆处中三忆处为止、第四忆处为观;四如意足为止,四正勤为观;五根中之定根为止,慧根为观;五力中定力为止,慧力为观;七觉分中之三觉分为止,三觉分为观,念觉分别止观俱随;八正道中之三分为戒,二分为止,三分为观,其中戒亦属止。又止能断贪,观则能除无明。
5.据《大般涅槃经》卷三十,分别举出修习止与观之三种事由,即:(1)为不放逸、庄严大智、得自在等三事,而修习奢摩他(止)。(2)为观生死恶果报、增长善根、破诸烦恼等三事而修毗钵舍那(观)。
盖止观即是修行者观行之要法,于《瑜伽师地论》卷四十五、梁译《摄大乘论释》卷十五、《修习止观坐禅法要》诸经论中宣说甚多。
(第二节 定学在佛学中的地位)
佛教的定学大概而言就是禅定,也称为禅观。佛教弘扬的定有两种:一是生定,谓生于色界、无色界(俱为定地),为依前世善业之力,自然所得之定地;即人们与生俱有的一种精神功能,与心相应而起,专注于对境的状态。二是修定,谓生于欲界(散地),以后天努力修行所获得者;是为获得佛教的智慧、神通、功德、果报而勤行修习所得的功夫。于此二定中,于色界定中,即称为生静虑、定静虑;于无色定中,则称为生无色定、定无色。定学指修定而言。禅和定是有区别的。禅是静思虑的思想,谓心注一境,正审思虑,所以和观连在一起。“禅”是以佛陀妙觉的心中所衍生出来的定,即定其心。“观”是观其内心,是一种精神集中和安定身心,恒审思量,制心虑于一处的修养方法。中国佛教学者把禅观合起来称之为禅定,它包括了更广泛的意义。禅定的功夫越来越深的时候,就有次第修证的禅境产生,也就是由世间禅的禅证而达出世间的禅界。中国佛教禅宗还以“禅”命宗,特别注重“明心见性”,不再限于静坐凝心专注境观的形式,从而进一步改变和扩大了禅定的意义和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