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老牛犁痕
1268000000008

第8章 切磋篇(6)

这条“活鱼”抓得好

这条新闻是记者从全省对外开放工作会议参阅文件中发现的。文件摘引今年6月23日山东《大众日报》刊登的20家河北投资者携7.5亿元投资落户德州市经济开发区,形成《河北园》的新闻。报道中除了介绍开发区实施的招商策略和各种招商手段外,还特别指出软环境在其中发挥的关键性作用,报道引用一位泊头市投资者的话说:“这里只有给我们服务的,没有来骚扰的。”与德州毗邻的沧州市市长郭华看了上述新闻后,迅速致信沧州各县市区和市直各部门负责人,尖锐地提出:希望大家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实际,想一想因为自己的观念陈腐,作风生硬,态度冷漠,手续繁杂,不讲诚信,错过了多少机遇,吓走了多少客商,逼走了多少老板。省开放工作会议主持者印发文件时加了按语。号召与会者结合实际认真思考把如何全方位推进对外开放等问题想明白,努力开创河北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记者及时抓住从这一文件反映的问题,以及在与会者中引起的强烈反响,采写了这篇新闻。这说明我们的记者有很强的新闻敏感性,有志于改革会议新闻报道。这一事实再次证明:会议报道不是无所作为,而是大有可为;会议不是新闻的“贫矿”,而是新闻的“富矿”。关键在于记者能否勤于动脑,敏锐地发现,下功夫挖掘。

这条“活鱼”烹得好

记者从一线抓来了“活鱼”,编辑就像厨师一样,如何把鲜活的“鱼”烹制出色香味俱佳的美味佳肴,这是极为重要的一环。《河北园》用提问式作肩题引人思考,配发了《优化投资环境切莫空谈》署名评论文章。特别值得称道的是在这篇报道下面还选发了《江苏客商投资亿元在吴桥建厂》的消息。内容是沧州市以“河北园”为借鉴,召开全市民主评议行风工作广播电视大会后,曾多次到沧州考察的江苏客商看到、听到全市有关部门和公务员都主动围绕企业转、实实在在为企业排忧解难的诚恳态度和真心承诺,消除了疑虑,做出了在吴桥建厂的选择。

《河北园》、《江苏客商投资亿元在吴桥建厂》两篇报道,一反一正,可以说是很鲜明的对比报道;一前一后,又是很精彩的连续报道。这样的组合,既有对不适应改革开放观念、作风的批评,又有对虚心寻找差距、迅速加以改进并收到实际效果的鼓励。既有震撼力,又有说服力。使整组报道主次分明,条位适中,栏框醒目,大方得体,安排组合精密巧妙,用心良苦。这组报道指导思想与人为善、积极热诚,立足鼓劲。

一点联想和希望

《河北日报》6月30日“编读往来”版曾刊登石家庄、唐山、邯郸3位评报员关于《河北日报》应加强舆论监督报道的意见。读了《河北园》以后,我就想,编发这组报道是不是与编辑部虚心接受了评报员们的批评建议有关呢。我也和这几位评报员一样,希望我们的报纸加强舆论监督的力度,增强党报战斗力。

§§§第十二节立意高远条分缕析

——读《经济生活周刊》“看浙江人如何‘抱团’打天下”系列文章

我很喜欢看《河北日报》的《经济生活周刊》,尤其喜爱该周刊的《圆桌》专栏。这个专栏发表的文章,我几乎每篇都认真阅读。今年从6月17日开始至7月15日结束,这个专栏连续发表了万城写的“看浙江人如何‘抱团’打天下”(以下简称“‘抱团’打天下”)五篇系列短文。读后,深受启迪,教益颇多,使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点之一的团结协作、互惠互利有了新的更深一步的认识。文章对如何加快实现我省经济跨越式发展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思想性和可读性也都很强,是一组难得的好文章。反复阅读这组文章,觉得从写作上很值得借鉴,现仅作粗浅剖析,供大家研究参考。我认为,文章有如下一些优点和特点:

主题新颖

写文章的成功秘诀之一,就是要能提出新问题,要有新思想。见他人所未见,言他人所未言。为了尽快实现我省经济跨越式发展,省内一些人士建议学习在全国经济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浙江省,以“浙江模式”作为我们的榜样。提起浙江人,人们议论最多的是他们的吃苦耐劳,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但是,对于浙江人善于“抱团”打天下这个浙江经济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却未引起人们应有的重视。作者抓住了这个问题,抓住了这个重要侧面,深入系统地大做文章,唤起人们研究和借鉴。

文章联系我省实际,特别提到我省提出的“树正气、讲团结、求发展”的响亮口号,其实“讲团结”在经济领域加以具体落实,同样具有更重要的意义。文章还说:“破除一些影响我们团结协作的障碍,培养一些携手并进的精神,多出一些‘抱团’打天下的战果,也应该是我们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急切要做的工作之一。”这也是一个未被人门高度重视的新问题,又被作者抓住提了出来,而且同学浙江紧紧联系在一起。抓住新问题,提出新问题,是做好文章的前提条件。如果问题不新,“老生常谈”,“吃别人嚼过的馍”,多么有本事的作者,也写不出好文章来。

以小求深

会写文章的人都知道,题目越具体,角度越小,文章越好做,越容易写深刻。学浙江,本是个大题目,作者选择了别人没有涉及或没有引起足够关注的“抱团”打天下这个重要方面。这已经把题目缩小了一圈儿。但是,学习浙江人“抱团”打天下,也就是学习他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善于团结协作,这仍然是一篇大文章。聪明的作者没有到此止步。他像吃西瓜那样,又连着切了几刀。纵向切了“三刀”,从投资、生产、营销,经济活动的三个坏节、三个方面介绍浙江人团结协作的成功经验,它们的题目是《互惠共生携手并进》、《分工细化协作有序》、《集团出击打出优势》;横向切了“两刀”,这两篇是《强强联合寻求升级》、《区域联手实现共赢》。这样掰开揉碎地做文章,写起来得心应手,收放自如,论据说得透,道理讲得深。

就事论理

看来,文章的作者深谙“事实胜于雄辩”的道理。“‘抱团’打天下”的每一篇都是摆事实、讲道理,用浙江人的成功,来论述要尽快实现我省经济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像浙江人那样“抱团”打天下。否则,单打独斗,一是在变幻莫测的市场竞争中,难以抵挡所遇到的各种风险;二是企业内部缺少一种昂扬向上的创业团队精神,难以打出更大的天下。

文章所引用的事实,既有宏观的,也有中观的和微观的。讲到浙江人善于在工业生产上“抱团”,举了苍南县的例子,这个县是我国最大的徽章生产基地,其铝制徽章的国内市场占有率高达45%,并出口欧美各国,美国50个州警察局的徽章也出自那里。徽章生产在流程上有熔铝、刻膜、打锤、点漆、制针、装配等十几道工序,在其他地方,这些惯常在一家工厂里面流水制作,可到了浙江人手里,却变为由一系列的独立小企业分别完成,每家尽力将自己的那个工序做得最好,甚至世界最好。也正是依靠这样的“抱团”,使浙江形成了300多个实力强大的特色经济带,成为浙江经济的支柱。讲到浙江人在营销上“抱团”,举了温州眼镜的例子,温州眼镜商会组织80多家眼镜生产企业联袂打出“温州——中国眼镜生产基地”群体品牌,公开昭示,温州的眼镜,款款都是精品。在中国(上海)国际眼镜展销会上,三天展期,内外销成交额分别达到2500多万元和700多万美元。文章举出这样令人震撼、让人佩服的实例,来论述道理,还能没有说服力吗?

读了这组文章,从字里行间,都能深深地感受到,作者对我省经济发展有着高度的责任感,特别值得称道的是作者勤于学习、大量积累资料的精神。他对两省经济工作的状况相当熟悉,可以说是知己知彼,了然于胸。

恰当对比

有比较才能鉴别。“‘抱团’打天下”系列,篇篇都是先说浙江的成功做法,接着就是与本省经济工作实际作对比,揭示我省与浙江的差距,并刨根问底找出产生差距的原因,最后提出我们如何改进、急起直追的思路和希望。这样写,使得文章有了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例如,作者介绍了浙江人在工业生产中善于“抱团”的成功做法后,实事求是地分析我省的现状,作出对比:“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也出现了不少‘一县一业’、‘一镇一品’等产业聚集现象,并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但是与浙江人的那种‘抱团’相比,往往专业化的分工与协作还不深不细,人家的一个企业就专注于一颗螺丝,而我们的企业恨不得将所有能干的工序一包到底,不愿肥水外流,自我放大,无所不会又无一能精;人家通过‘抱团’形成了一种相互依存的协作体系,而我们往往无序竞争,导致产品趋同‘扎堆’。久而久之,人家所具有的优势则显现出来:首先是进一步提高质量,降低了成本。其次是进一步加强了技术创新。”

文章引用浙江一位民营企业家的体会,画龙点睛:“特色就是竞争力,合作就是生产力。”这就把“抱团”打天下的认识从感性往理性上升华了。

生动平实

据《经济生活周刊》的编辑介绍,《圆桌》专栏文章的定位就是像朋友围坐在一起,就经济生活中的热点话题,亲切谈心,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抱团’打天下”出色地体现了这种平实的文风。经济类的文章要写得生动活泼,引入爱看,非常不容易。“‘抱团’打天下”的作者在这方面作了有益的探索,他的努力是成功的。我感到除了上述几点以外,他在力求将文章写得平易生动方面还有以下一些:一是观点鲜明,思想明快。读这些文章确如与朋友谈心,实话实说,直来直去,毫不掩饰,毫不吞吞吐吐。文章所引事例,经过精心挑选,都生动感人,很有感染力、吸引力、说服力。二是语言通俗。就以“浙江人‘抱团’打天下”这个总题目来说,就远比“团结协作发展经济”形象生动。文章中通俗、形象、风趣,口语的语句比比皆是。如:“如果投资数额大个体难以‘消化’,他们就会团结起来,倾其所有,共同集资,将其‘吃掉’。”“他们还瞄准了战后的伊拉克,准备采取此类方法,积聚力量,参与重建,前去切上一块‘蛋糕’”等等。三是提建议、希望、要求时,没有居高临下,颐指气使,而是以商讨的、温和的语气提出。请看几篇文章的结尾:

“浙江人这种集团出击、打出优势的方式,我们是否也应该借鉴呢?”

“我们学习浙江人‘抱团’打天下的精神,愿也多些这样的探索,多些具有我们自己特色的‘抱团’方式。”

“顺应这一经济发展的趋势,学学浙江人进行区域联手、实现共赢的经验,相信我们也会在这方面同样能做好!”

另外还有一点应该特别提及:《圆桌》专栏每期都配有一幅漫画,既做到了图文并茂,又阐发了乃至深化了文章的主题。很好,很好!

§§§第十三节亮点多多令人喜高峰尚需继续攀

——评2003年七八月《河北日报》

8月27日,我们评论了七八月份的《河北日报》。大家深深感受到,这一段的报纸,在坚持正确导向、弘扬主旋律方面,比较突出和鲜明。好几个专版,不少报道和作品,越来越有特色,可圈可点。大家也从“百尺竿头更进一步”的目的出发,提出一些值得注意、商酌和研究的问题。

①这两个月的一版,稿件短了,照片多了大了,越来越有看头了。②《文化周刊》抢救民间艺术的系列报道,意义重大而又深远,可以说是“功德无量”。③《社会周刊》策划的征集新文明标语的活动,很好。④谭美娟舍己救人的典型,发得突出,文字与图片并用,感人至深。⑤河北小丫范晔世锦赛夺金的报道,放一版重要位置,很有见地,打破了体育报道的常规,弘扬了为国争光、奋勇拼搏的精神。⑥走近公仆系列报道了五位省优秀人民公仆的先进事迹,在人物通讯写作上有创新、有突破,在限定的1300字以内,写出了特点,写出了业绩,写出了精神。这样的改革与改进,好处很多:首先是强化了编辑部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意识;其次,长期以来,我报在一版发表人物通讯少,主要是一般都篇幅太长,块头大,没它们的“容身之地”。这次尝试的成功,为人物通讯发一版打开了地盘;再次,对编辑、记者都是很好的锻炼,提高了凝炼思想,锤炼文字的能力;最后,也是最重要之点,文字短了,读者多了,宣传效果更好了。⑦《瞬间》版,白洋淀的报道,文字配得好,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还能获得知识。看来,记者在采访中下了很大功夫。“抢救紫荆关”,题材重大,用图片宣传保护文物,有新的突破。⑧读后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以至精神享受的精彩标题,日渐增多。如,7月1日、8日《经济生活周刊》的《沼气之喜》、《沼气之困》、7月26日“要闻”版的《声音言民意句句总关情——省政协第一次委员接待日见闻》、7月22日《经济生活周刊》的《白云影》、7月31日一版的《水鸟荷塘落游人忘归程——白洋淀旅游旺季新景象》、8月11日《都市新闻》版的《唐山路南区爱心服务中心员工替“婆家”干活在“娘家”算账》、7月4日《社会周刊》的《腿长迈不过铁门槛——石家庄一所打工子弟学校的述说》、7月9日“读者来信”版的《收编“破烂王”组建正规军》等等。

几点意见和建议:

1.舆论监督的报道需要加强。近一两个月内,中央新闻媒体多次批评我省的一些不良现象,如肃宁县利用废弃的输液器、注射器制作喝水杯子、霸州在公路设卡乱收费、白沟箱包冒充国际名牌、沧州大化污染、阳原乡镇干部在饭馆吃饭打白条,等等。相比之下,我们近期没有一件有分量的批评报道。就连反映群众呼声的“读者来信”版,也很少有尖锐泼辣的批评,锐气越来越小了。

2.美化绿化环境和城市形象的宣传,要保持冷静。既要防止少数干部只重摆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又要防止脱离实际的标准越高越好。编辑、记者怎样才能保持头脑冷静?一是不忘我们现阶段的国情、省情、市情;二是多一些辩证思维;三是时刻想着那些下岗职工和贫困群体。

3.科技知识要介绍前沿的高新技术,以开阔人们的眼界。但是更要多介绍些实用的科普知识。也就是既要有前瞻性,又照顾到大多数读者的需要和接受能力。

4.新闻标题既要鲜明生动、更要准确,要在准确的前提下求生动。黄壁庄水库副坝防渗墙建设的报道,稿子写得很好,既反映出工程的重要性,又展现了建设过程的艰巨性。但是,消息和通讯都标出了“世界第一墙”。这个“世界第一”就有失准确,值得商榷。就防渗堤坝建设来说,从工程量、工程的难度险度上来讲,它能超过长江三峡工程吗?要说“世界第一墙”,能超过我们的万里长城吗?再说黄壁庄水库副坝防渗墙,是经过哪个世界权威检查评定而命名“世界第一”?大家感到,今后的报道,凡关乎这种全国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一,一定要慎之又慎,要有权威部门的确认,要留有余地。不要光听被报道单位的,有的单位、有的人说起自己的成绩总是不怕大。我们记者的头脑一定要清醒。通讯中引用一位工程负责人的话说:“征服黄壁庄水库,比征服三峡、小浪底还难。”这个话,就很值得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