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
1270500000011

第11章 创新型人才的个性特征——创新品格(3)

创新之举常常是利弊并存。不害怕承担责任也是做出创新之举的重要条件。年幼的司马光砸缸救友的故事我们都知道。司马光当时看到小朋友跌入水缸里,虽然想到除了叫来大人将人拖出水缸的办法外,还可有采用破缸使水离开人的办法,但如果害怕承担砸破水缸的责任,他可能就不能完成救人之举。

善为。如果说做出创新之举取决于“敢为”,那么完成创新之举则依赖于“善为”。对创新而言,没有现成的行动模式可以参照,没有过去的经验可供利用,行为过程带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失败的风险更是要大得多。因此,必须注意创新行动的条件。

创新之举必须选择适当的时机,并根据进程随时调整行动的策略。注意不到创新的困难,鲁莽从事,勇而无谋,创新之举很可能以失败告终。创新之举还必须争取舆论的理解和别人的支持。一方面,舆论的理解可以使创新者对自己的创新行为充满信心,减轻标新立异引起的精神压力。另一方面,人类的创新行为已开始变得越来越复杂,越来越依赖群体的力量。别人的配合与帮助常常成为创新完成的重要因素。

青少年朋友鉴于心理发展水平的限制及知识经验的积累状况,要想一下子做出重大创举显然勉为其难。不过,在小发明、小创新方面的不懈探索,将极大地促进创新能力的发展,成为今后事业和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上述发明者都是因为热爱生活又善于思考,有求实精神,才得到了成功机会。

测测你的潜在创新意识:

潜在创新意识,是指实际存在而尚未发挥出来的某些创新倾向。有潜在创新意识的人,只需勇敢地再向前跨一步,便可以爆发出创新的能量。你是否需要对自己来一番测试呢?

1.是否有能力客观地检查、衡量自己的观点?

2.是否能够不怕挫折,并在受到挫折以后依然积极地工作?

3.是否能在阻碍重重的情况下,仍然不屈不挠地奋斗?

4.是否愿意放弃眼前的利益,以换取长远目标的实现?

5.是否有强烈的进取心和广泛的兴趣、爱好?

6.是否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7.是否勇于认错,不推卸责任,不连累他人,并能虚心向有经验的人学习?

8.是否觉得自己还有潜力可以挖掘?

9.是否对传统习惯的束缚感到讨厌,并经常不满足于现状?

10.是否敢于暴露自己不知道的问题?

11.是否勇于承担风险?

12.是否能在遭到一连串的失败后,仍然自己解决问题?

13.是否能为了真理和正义,而不惜付出任何牺牲?

14.是否总觉得工作特别多,时间总是不够用?

15.是否能对权威有恃无恐,并决不迷信权威?

16.是否善于用他人的观点来全面观察事物?

17.是否因有内在动力而能不知疲倦地工作,并有远大抱负?

18.是否能从创造中得到最大快乐,并体会到征服困难是其乐无穷的?

19.是否愿意倾听他人的见解,自己却又很善于判断?

20.是否总以自己为竞争对手,永不满足已有的知识和才能?

评析:

以上20题共100分,每题5分。如果回答“是”,得5分;如果回答“否”,负5分。创造才能和分数高低成正比。但是,有一点必须注意:人的性格、爱好、才能都是后天培养的。这个检验表,只是为了帮助人你分析自己的不足和指明今后努力的方向。只有当你发扬了长处,并不断克服了自己的短处之后,创造的才能才会不断增强。

§§§第七章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由创新意图、愿望和动机等对创新活动有重大影响的各种精神因素构成的一种稳定的精神状态。创新意识总是代表着一定社会主体奋斗的明确目标和价值指向性,成为一定主体产生稳定持久创新需要、价值追求和思维定势以及理性自觉的推动力量,成为唤醒、激励和发挥人所蕴含的潜在本质力量的重要精神力量。

创新意识是一种积极的、富有成果性的意识形式。只有在强烈的创新愿望激发下,人才可能产生强烈的创新动机,发挥创新潜力和聪明才智,释放创新激情,树立创新目标。

第一、好奇心

前苏联的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孩子是世界上最喜欢钻研的人。他们提出的问题是他们不知疲倦的大脑必不可少的需要所激发的,并帮助他们迅速理解周围的一切。”爱迪生小时候为了弄清楚小鸡是如何孵出来的,就趴到鸡窝里去孵蛋。

儿童天生就有受事物外部特征吸引而产生的好奇心,但是这种好奇心自发、幼稚、短暂,纯真的好奇心火花会渐渐地熄灭,科学家的好奇心则是在新的经验与原来固有的理论概念发生矛盾时产生的。实际上不仅是孩子,任何一个人的好奇心,只要引导得当,都能极大地激发求知欲,提高思维力。创新教育需要儿童的“纯真好奇心”转化为“矛盾好奇心”。

好奇心是科学发明的发动机,无休止的好奇心、无数的问号是打开科学之锁的钥匙。被爱因斯坦誉为“广义相对论先驱者”的奥地利物理学家马赫,两岁时为了追逐下山的夕阳而在草地上奔跑,3岁时就发现了远处的物体看起来比实际要小的现象。爱因斯坦从少年时代起就思考时间、空间、质量等基本概念,比如,“同时”是什么?不同地点“同时”发生的事,真的是“同时”吗?人如果同光一道跑将看到什么?这是孩子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的实践。只有保护好奇心,才能使孩子积累自己不断摸索得来的实践经验,学到从书本中难以学到的东西,从而激发发明创造的热情。爱因斯坦后来说,对于时间、空间,别人以为我从小就弄清楚了,可我一直没弄清楚,所以我就比别人钻得深些。

布拉厄计算出木星和土星的面积是他16岁时的事。他是贵族子弟,父亲想让他当军人。但他从小爱好学问,长大后决定到哥本哈根大学学法律学。学习期间,14岁时看到日蚀,从而引起了对天文学的好奇。从此便丢开法学热衷于天文学了。他把家里寄来的学费都用于购买天文书籍和机器设备上,结果他的监护人严禁他再搞天文学研究。可是他不灰心,深夜趁监护人熟睡之际,偷偷溜出屋子,沉迷于星星的观察。时隔不久,他发现星座表大部分都不对头。这是他在1563年8月计算出木星和土星的面积以前的事。他的父母以研究天文学有损于贵族体面为理由加以反对,他的一个叔父却说,“不能这样说,天文学是高尚的学问。既然他热衷于天文学的学问就应当让他搞。”后来就决定把他送进罗斯托克大学。他在大学期间埋头于天文学的研究,26岁时终于发表了《新斯特拉》。

主动、好奇是一种探索精神,是一种扩大未知领域,发现自身智能弱项,极力探求新知,大力拓展智慧视野的特性。它同探险、发现、挑战(有时带有某种抗衡的意味)以及成就欲并行不悖或关系密切。它是发展创新智慧的起点,又是贯穿于创新活动全过程的第一驱动力。前苏联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运用想象力,创立了星际航行理论,人称“星际航行的先驱者”。

齐奥尔科夫斯基小时候是个异想天开的孩子。8岁时,他母亲送给他一个氢气球,这个能在空中自由飘动的小玩艺儿引起了他极大的好奇心。他常常聚精会神地仰望天空思索:能否乘坐氢气球去航行?

可是10岁时,他患了猩红热引起并发症,失去了听觉。在这种情况下,他白天到图书馆自学,晚上自由思维,设想出种种理想客体,来实现飞行的愿望。他想:是否可以制造一个永远悬在天空中的金属气球呢?能否发现一种航行飞行器呢?能否利用地球旋转的能量呢?

有志者,事竞成。他撰写了两篇科幻小说,生动地描绘了人类飞向其他行星的前景。1883年,他在《自由空间》一文中阐明了宇宙飞船的设计方案。1903年,他完成了《利用火箭仪器研究宇宙空间》的论文,并发现了著名火箭运动公式。他首先提出液体燃料火箭的思想,并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构造示意图。1929年,发表了《火箭列车》的论文,首先提出了多节火箭的设想。当今,世界各航天大国所发射的宇宙飞船,包括我国最近发射的“神舟”一号、二号宇宙飞船,都是使用多节火箭发射的。他提出的建立星际太空站的大胆设想,已经成为人类征服太空的现实。

齐奥尔科夫斯基没有受过任何专家教授指导,未进过中学和大学。因此,当时有很多人把他贬为“无用的空想家”和“狂妄的设计师”。这一切都没有阻挡他探索攀登的步伐和自由创造思维。在他墓前耸起的高大纪念碑上镌刻着这样的话:“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他们不断地争取着生存世界的空间,起初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气层,然后就征服整个太阳系。”

对事情总是“司空见惯”,会导致毫无创见。创新能力强的人则不同,他们对任何事物都有强烈的好奇心和主动性,对大家觉得平常的问题,他们依然保持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这驱使着他们去创新。

江泽民同志在为美国《科学》杂志撰写的《科学在中国:意义与承诺》中指出:中国政府支持科学家在国家需求和科学前沿的结合上开展基础研究,尊重科学家独特的敏感和创新精神,鼓励他们进行“受好奇心驱动的研究”。这是对好奇心在科学事业发展过程中特殊作用的肯定,它为我们营造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社会环境提供了思想依据。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认识、了解和创造新事物,是人类独具的本领。正如爱因斯坦所说:“我没有别的天赋,我只有强烈的好奇心;我没有什么别的才能,不过喜欢寻根究底地追究问题罢了。”人类对世界的认识永远不会终结,对自由王国的憧憬推动着人类在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斗争中走向文明与进步。苹果掉在地上本是司空见惯的事,如果没有牛顿的好奇就不会有万有引力定律的发现;瓦特对“茶壶烧水”现象的极大好奇直接导致了蒸汽机的发明,使世界工业生产进入了崭新的“蒸汽机时代”;如果没有爱迪生对电灯的好奇与执著,人类不知还要在油灯下生活多久。从某种意义上说,没有好奇,就没有人类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所以,应当正确待好奇心。

正确对待好奇心,贵在引导与扶持。好奇心的本质是求知欲,它又是开启智慧的钥匙,激发成功的动力。

求知欲最初往往表现为人们根据所见所闻,不断地向老师提出“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而满足的方式是从老师或前辈那里得到解答。只有当一个人在学习工作过程中,不断地提出“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问题,并且自主去寻求解答时,求知欲才发展到比较高级的形式,即对知识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索精神。

第二、创新兴趣

兴趣是人的心理特征之一,主要表现为一个人积极去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认识或意识倾向。兴趣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在孩子们眼中,这个世界的一切无不是新鲜有趣的。孩提时代的兴趣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非常容易转移。兴趣是从好奇心发展而来的,它是人们克服困难、变苦为乐的内驱力。兴趣狭窄、孤陋寡闻,会影响知识的迁移和想象的丰富,这是妨碍创造的一个因素。

兴趣是人对事物带有积极情绪色彩的认识活动倾向。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产生兴趣时,便会主动趋向于接近、认识和掌握这种事物,并从中体验到愉快和心理上的满足。随着兴趣活动的进行,兴趣的满足并不会使这种兴趣消失,而是会使兴趣丰富、深入和强化。

兴趣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在需要的基础上发展。如果一个人对发明创造发生了兴趣,就会对发明创造持积极态度,从而去克服困难,创造条件,推动创新活动向前发展,直至成功。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当罗马士兵的利剑伸到阿基米德眼前时,阿基米德正聚精会神地在地上画着几何图形,在明白罗马士兵要杀害他时,他竟毫无惧色地推开利剑,请求给他一点时间,以便证完一条几何定理。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经常在实验室里连续几天几夜地工作。有人问他苦不苦,他笑着说:“一点儿也不苦。正相反,我觉得很快活,因为我有兴趣,我急于要探索物质世界的秘密。”

兴趣是创新活动的向导。有一年青人叫倪春生,临漳县新能源办公室干事,这个小学毕业生,听说用腐烂的庄稼和粪便能产生“沼气”,可供做饭、取暖、照明,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迷”上了办沼气,两年内,数项科研究成果都通过了鉴定。一次,他陪客人去看电影,由于劳累,一坐下就入梦乡了。电影结束,客问:“你看这电影咋样?”他揉揉眼睛说:“不错,不错。”其实,他连电影的名字也没有看清。还有一位学生在化学课程学习中了解酸性物质的一些特点后,产生了用食醋试一试其应用范围。在兴趣的指引下,他收集了报刊上对食醋各种功能的介绍,并一一进行了验证。从中他体会到化学的巨大价值,立志要从事化学研究,并考上某大学的化学专业,后成为一个化学研究者。

兴趣是可以转移的。电报的发明,是信息传送的一场革命。发明电报的不是职业科学家,而一个画家,他就是美国发明家莫尔斯。41岁那年,一次偶然的经历使他从画家变成了发明家。

那是1832年,莫尔斯乘坐着“萨里号”邮轮,从法国回美国。因为船走得慢,要走好几天,在船上闲着没事,有个青年学者杰克逊就在船上玩起了魔术。只见他将一块马蹄形的铁块绕上了一圈又一圈的绝缘铜丝,再通以电流。这块平平常常的马蹄铁就变成了一块魔块,它能把大大小小的铁制物质,像铁钉啦、铁片啦,都吸收在自己的身上。而一旦切断电源,它又变成了没有磁性的平平常常的铁块,原来吸在它身上的铁钉铁片,就都纷纷跌落了下来。

莫尔斯看得津津有味,深深地被这个魔术吸引住了。他跑上前去,想自己试试。一试,那块铁果然也变成了会吸铁的磁石。杰克逊向他解释说,这是因为通电线圈会使铁变成磁铁。而电流中断,原来产生的磁性又会失去。

莫尔斯凭直觉感觉这个魔术背后有“文章”可做。他想:电流的速度是很快很快的,能不能用电流来传送信息呢?他想深入地研究这个问题,发明一种传送信息的机器。

经过了5年的学习和摸索,有一天,他产生了一个传递信息的想法。他想,电流中要切断一下,就会在遥远的地方产生一个电火花,一个电火花不就是一个讯号吗?没有电火花也是一种讯号,没有电火花的时间较长也可能看做一种讯号:这三种讯号的排列组合,就可以代表一定的数字或字母;字母的组合,就可以传递思想。根据这种设想,莫尔斯很快就发明了电报机。这一年,莫尔斯46岁。

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坐在华盛顿国会大厦联邦最高法院的会议厅里,在发报机上发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长途电报。40英里外的巴尔的摩收到了这个电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