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
1270500000018

第18章 创新型人才的根本标志——创新能力(3)

人在熟睡时属于理性世界的自我会暂时休息,留一段空隙时间让潜意识世界内被抑压的情绪浮现宣泄出来。在梦中,各种储存在大脑内的信息,都不受制约地自由组合,打破日常的逻辑规范和程序,带领梦者走进柔顺、灵活、变化多端的创新世界。

由此可见,灵感的出现虽然在时间上没有规律,但在场合和范围上,却显出明白无误的规律:

第一,不论灵感多么飘忽不定,它总是出现在你有所长的领域。在你缺乏知识和经验的领域,灵感不会光临。文学大师不会在火箭、导弹领域产生灵感。

第二,不管灵感多么公正无私,它总在刻苦学习、勤于思考的人群中出现。对缺乏思考、无所用心的懒汉,灵感不会降临。柴可夫斯基说过:“灵感是这样一位客人,它不爱懒惰者。”因此,努力学习,积累经验,是产生灵感的前提条件。

第三,不管灵感多么来无影、去无踪,它总出现在对某个问题锲而不舍的人群中。虽勤于思考,但不专一,遇到困难就退缩;或虽考虑问题很多,但浮在表面,缺乏深度,灵感都很难到来。

总之,灵感的产生需要有明确的思考方向,有解决问题的强烈愿望,需要用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对问题进行全面深刻的考察。当你思维达到饱和程度,思想处于高度“受激”状态时,灵感就有可能会一触即发。

灵感不是创新者的专利,也不是天生的,是以辛勤劳动为基础,长期定向思维活动的结果,因此灵感是可以开发的。

二、测测你的灵感

灵感是一种隐藏在潜意识中的过去曾学习、体验、意识到的事物信息,在强烈地需要解决某个问题时,以适当的形式突然表现出来的顿悟现象。它对一个人的创造性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下面15个题目,你认为符合自己实际的请打上“√”,不符合则打“×”,其结果便可大致看出你有无创新灵感。

1.有时一下子冒出许多想法。

2.马上去做突然想到的事情。

3.爱好并实行坐禅和冥想。

4.快速读完许多书后马上得出结论。

5.无论做什么事情总觉得能妥善解决。

6.喜欢各种各样的想象。

7.常常偶然得到所需要的图书资料。

8.言语变化很快。

9.常常夜间突然起床作笔记。

10.情绪多变。

11.非常注意别人忽略的事情。

12.不愿受时间的约束。

13.习惯于直言不讳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14.常常在睡梦中得到解决问题的启示。

15.习惯于直观地理解事物。

计分、评析:

每打一个“√”计1分,然后把全部“√”的得分相加,总分在:

0~3分,表明你的创新灵感低。

4~7分,表明你的创新灵感稍低。

11~13分,表明你的创新灵感高。

14~15分,表明你的创新灵感很高。

(二)灵感并不是虚无飘渺、不可捉摸的东西,也不是只有天才才有的,那么,你认为怎样才

能产生和捕捉灵感呢?

下面7个题目,认为对的,打“√”,判断不准打“∧”,认为不对的打“×”:

1.长期艰苦的劳动准备,有助于获得灵感。前苏联艺术大师列宾说:“灵感是对艰苦劳动的奖赏。”作曲家柴可夫斯基认为,灵感不爱拜访的懒汉。

2.当百思不得其解时,要迅速退下来,从狭小的胡同回到广阔的世界,众多的任何一样东西都可能触发你的灵感。

3.要有广泛的兴趣和必要的知识经验才易相互启迪,获得灵感。

4.要摆脱习惯性思维程序的束缚。对此,法国数学家拉普斯建议把某个复杂的问题搁置几天不去想它,然后再拣起来重新考虑,它就会变得极其容易。

5.保持愉快的情绪状态,有助于思路通畅。

6.灵感稍纵即逝,应随时作好记录准备。

7.如有可能,最好趁思路清晰,马上投入行动,付诸实践。

评分、评析:打“√”计15分,打“∧”弃权计0分,打“×”计15分。

75~105分:表明你非常富有创造力。

45~75分:表明你已超过平均水平。

30~45分:表明你只达到平均水平。

15~30分:表明低于一般水平。

15分以下:表明你不是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第三、联想思维

联想思维是指人们在头脑中将一种事物与另一种事物联系起业,探索它们之间共同的或类似的规律,从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

联想既可以是概念之间的联想,也可以是方法之间的联想,还可以是形象之间的联想。由下雨想到潮湿,由烟雾想到白云,看到老虎想到猫,都是联想。

联想是大脑的一种跳跃式的信息检索方式,是从一个事物的现象、特征与变化想到另一个事物的现象、特征与变化,而这两个事物间并不一定有逻辑联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由此及彼、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联想的类型很多,两事物间有一定相似点的联想,是相似联想;两事物间有一定相近性的联想,是接近联想;两事物间完全对立的联想,是对比联想;事物间有某种因果联系的,是因果联想;根据事物的形式特点的,是仿形联想;根据生物的机能、构造等特点的,是仿生联想;两个找不出任何联系点的毫不相干的事物,则可以通过与其各有某种联系的中间性过渡事物进行间接联想。因此说联想无任何框框,联想永无止境。

联想思维是创新的翅膀,联想越广阔、越丰富,就越富有创新能力。

19世纪30年代,美国发明家莫尔发明了有线电报,但发报产生的信号在传递时会逐渐衰减,无法传至较远的地方。一次,他乘马车远行,由每到驿站都要换马联想到要建立信号的“驿站”。于是,人们在有线电报的传输线路上建立了若干信号放大站,有线电报才真正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通讯工具,联想思维使这项发明实现了创新。

联想思维的一般分类:

1.相似联想思维

相似联想思维是指根据事物之间的形式、结构、性质、作用等某一方面或某几方面的相似之处进行联想。

正如俄罗斯生理学家马格里奇所言:“独创性常常在于发现两个或两个以上研究对象或设想之间的联系或相似之处,而原来的这些对象或设想彼此没有关系。”

进行相似联想主要有如下两种途径:一种就是对事物外部的表面特征进行相似联想。这种想法简便易行,因为事物的表面特征比较容易为人们所发现。美国有一位制瓶工人,偶然看见女友穿着一条膝盖上面部分比较窄的裙子,这种裙子显得腰部的线条非常优美,比别的裙子更漂亮。这位制瓶工人联想到玻璃瓶子,而设计出了别开生面的“可口可乐瓶”。人握住它没有滑落感,同时瓶内装的液体看上去要比实际的分量多一些。为此,可口可乐公司给了他600万美元的专利转让费。

另一种就是对事物内在的本质特征进行相似联想。把爆破与治疗肾结石联想到一起,也可谓是一个伟大的壮举。目前世界上的爆破技术,能将一幢高层建筑炸成粉末,同时又不影响旁边的其他建筑物。医学家们由此联想到了医治病人的肾结石。他们经过精确的计算,把炸药的分量小到恰好能炸碎病人肾脏里的结石,而又不影响人的肾脏本身。这种在医学上被称为微爆破技术的治疗手段,为众多肾结石病人解除了病痛。

2.伴生联想思维法

伴生联想思维是指根据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彼此相近之处进行联想。

一名名叫阿·布鲁特的退休老人,每天都是以看电视来消磨时间。有一天,电视里播放有关月球探险的节目。在电视屏幕上,主持人煞有介事地将月球的地图摊开,并口若悬河地加以讲解。这位荷兰老人心想:“看这种月球平面图,效果不好。月球和地球都是圆的,既然有地球仪,同样也可以有月球仪。地球仪有人买,月球仪肯定也会有人买。”于是,老人开始倾注全部精力研制出了月球仪。果然不出他所料,世界各地的订单源源不断地飞来。老人用伴生联想思维,从地球仪联想到月球仪,每年靠制造月球仪就可以赚1400多万英镑。

运用伴生联想思维法主要有两种形式:

第一,对空间上位置相近的事物进行联想。有一家新办的仪表厂,最初对全国究竟有哪些用户和有多少用户需要他们的产品,心中完全没数;对各地的用户,该先与谁联系,后与谁挂钩,心里也没有底。在解决这个难题时,他们联想到了查阅市内的电话簿。有了用户的地址和电话号码,没费多大劲儿,他们便同市里的大批用户取得了联系。从市内的电话簿,他们又联想到了全国各地的电话簿,该厂向全国各个大城市的邮局购了200多本各地电话号码薄。就这样他们先后同全国各地2400多家的用户取得了联系,并给各用户寄去了产品说明书和订货合同,不久他们就收到了几十万元的订货单。他们的这些成果都是善于进行空间伴生联想而获得的。

第二,对时间上彼此相近的事物进行联想。在进行时间伴生联想时,不要被表面上的先后顺序所迷惑。比如,摩擦在前,生热在后,摩擦物体,物体就会生热。摩擦与生热是“先因后果”的关系。假如由此联想到闪电和雷鸣,看到闪电在前,听到雷鸣在后,便会错误地认为它们之间也是因果关系。其实,闪电和雷鸣是同时发生的,谁也不是谁的原因。人们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鸣,只是由于光的传播速度比声音的传播速度快而已。

3.对比联想思维

对比联想思维是指通过事物之间的互相矛盾的关系进行联想。

客观世界普遍存在着对立的现象,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部都包含着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对比联想正是应用和反映了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存在的反对关系或矛盾关系,可以由一个事物而联想到相对的另一个事物,由事物的一个方面而联想到相对的另一个方面。例如由辩证法联想到形而上学,由成功联想到失败,由顺利联想到困难,由正确联想到错误,依此类推。对比联想能帮助人们从相反相对的事物中引出巧妙的创新构思来。

在学习数理化知识时,可以运用对比联想以帮助理解和记忆,把那些互相对立的定理、公式和规律归纳在一起学习。比如遇到正数和负数、实数和虚数、乘方和开方、微分和积分等相对立的概念,就可以进行对比联想。又如在记忆圆锥曲线时,采用对比联想法去理解和记忆椭圆双曲线和抛物线的定义、方程、图形、焦点、顶点、对称轴离心率等性质,效果相对会好一些。

1986年8月,广东省韶关市的一名女中学生因发明了“任意角等分仪”而荣获了联合国国际知识产权组织的“青年发明家”奖。最初,这位女中学生研究“任意角等分仪”时,想了许多办法都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有一天,她突然发现几个等腰三角形连接起来像一把扇子,于是她把扇子和她所要研究的“任意角等分仪”作了对此联想。发现打开扇子就可以看到许多等分角,扇子的轴就是各个角的公共点,从而她联想到了等分角的办法。经过进一步研究,她沿着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开一条导向槽,用一枚大头针固定,公共顶点就可以沿槽任意移动,这样也就可以任意等分角了。就这样,准确而简单的“任意角等分仪”在联想中“问世”了。

4.飞跃联想思维

飞跃联想思维是指根据实践的需要,在一些从现象上看毫无联系的事物这间进行的联想。

比起其他的联想思维来,飞跃联想思维思维范围更广阔,思维的跨度更大,自由度更高。尤其是在科技方面,许多发明创造都是飞跃联想的产物。

在火箭的研制过程中,碰到了火箭发射到某一高度时,常常会偏离原定方向这样一个难题,使许多火箭研究方案都以失败告终。问题就出在燃料上,因为超过一定高度,温度急剧下降,火箭内的固态燃料就会出现裂纹而无法燃烧。一位年轻的教师一次偶然的机会看见一群孩子在用粘胶粘捕蝉。他想,如果把粘胶加入到火箭的固体燃料中,也可能把它们粘住而不再产生裂纹。粘胶果然粘住了固体燃料,科学家们苦思冥想都没有办法的问题就这样迎刃而解了。

在经营管理上,有这样一个事例:德国宝马公司的“推销大王”拉夫诺在许多场合看到一些吸烟的人互相给对方点烟时,使用最多的是火柴,点烟者常常就把火些盒留给了对方。由此他联想到了名片。他想:也许可以让火柴盒代替名片的作用而宣传公司,帮助自己推销业务。于是经过认真的思考设计,他在火柴盒上面印上自己的名字、公司的电话号码,以及表明公司所在位置的地图。每盒火柴里都有100根火柴,每点一次烟,名字、电话和地图就在使用者面前出现一次。假设在一个地方放20盒这样的火柴,那么名字、电话和地图就会反复出现2000次,在不知不觉中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拉夫诺巧妙地利用这小小的火柴拓展自己的销售业务,获得了显著的成效。

第四、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

发散思维又称扩散思维,是一种让思路向多方向、多数量全面展开的辐射型的思维方式。

发散思维要求思维空间海阔天空,思路面向四面八方,思想要天马行空,无拘无束。发散思维的宗旨是要打破旧框框、老套套的限制,提供新思路、新点子、新创造、新思想、新观念。所以,它实际上是创新过程的第一阶段,即拓宽思路的阶段。

对一个问题,发散思维要求空间上的拓宽和时间上的延伸。所谓空间拓宽,是指对思维对象进行多方位、多层次、多角度、多结构、多关系的思考。所谓时间延伸,就是对思维对象进行时间上的“三维”思考,在立足于现实性的基础上,既要面向未来,预测其种种趋势;又要面向它的过去,回溯其历史上多种多样的原因。对一个主题,发散思维要求做多种形式的探讨。

集中思维又称收敛思维,与发散思维正相反,它是一种将拓宽的思路向最佳方向聚焦的思维方式。实际上是创新过程中紧接着发散阶段的从数量到质量的阶段,即“从量求质”。一般说,发散思维与集中思维成对,同时使用。先发散,后集中,或从发散到集中的多次循环,这就是从拓宽思路到解决问题的创新过程。

日本著名女企业家寺田千代经营“阿托搬家中心”的创新实践,为服务行业提供了一个成功运用发散思维的范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