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创新型人才素质教育
1270500000006

第6章 创新型人才基本常识——概念认知(4)

1980年,李玉萍被分配到石家庄市五金公司家电维修部当维修工。她的维修技术很快赢得了用户的称赞,但她从不满足。她从自己的工作中体会到,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视机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型号不同,内部结构、电路原理也有差异,原来学过的理论有的已经过时。于是,她利用业余时间,从说明书中反复琢磨新产品的原理、性能,并将维修中较难排除的故障特点和解决方法分类记录,作为“维修指南”。十多年来,她记下的维修笔记数十万字,不少同行遇到难题都前来向她讨教。有一次,顾客送来一台电视机,电脑自动选台功能失效,不出图像,李玉萍从没遇到过这样的故障,花了一天时间也没查出“病根”。她找来相关书籍,边对照边检测,第二天下午,终于使这台电视机“起死回生”。顾客感叹地说:“几家维修点都修不了。你这维修状元真是名不虚传呀!”

在不断提高维修技术的同时,她还努力深造。1985年到1998年,她共获得了企业管理和计算机专业两个文凭。领导看她技术好,又担任过班组长和车间主任,有一定的管理能力,决定把家电维修中心经理的担子交给她。

李玉萍上任后,一是扩大经营范围,从家电维修发展到电子电器的研制、开发与销售,并开始承接网络工程、安全监控、综合布线、中央空调和舞台灯光安装项目。二是改变服务方式,开通24小时热线服务,外联经销商,维修数量大增;在保定等五个城市设立维修站,在石家庄市周边县设立家电和汽车音响的代收点。三是提高维修技术,与国内外名牌产品商家签订售后服务协议,派员工参加先进技术培训并购买先进维修设备,使该维修中心维修技术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她上任一年后,家电维修中心就扭亏为盈了。

§§§第四章克服形而上学端正成才导向

科学的人才观告诉我们,“要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不唯学历,不唯职称,不唯资历,不唯身份,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端正人才导向,首先要正确理解科学人才观中的“四不唯”。不唯学历,是指学历仅是代表一定时代特定专业的知识层次,创新需要知识,但在知识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要与时俱进;不唯职称,是指职称只能说明一个人在评定职称前的学历、资历、水平、业绩,时代在发展,职称只能说明一个人过去的水平,而不能说明现在,更不能成为终身的人才水平标志;不唯资历,是说资历只代表一定时期的个人经历和经验,有的经验有利于创新成才,但有的经验不一定科学,经验也会过时,甚至经验还会防碍创新;不唯身份,是说身份并非人才标志,不管你是工人、农民、学生、教师、科学研究人员,不管你是什么行业,从事什么专业都可以成长为人才。

科学的人才观打破了形而上学的人才标准。且事实上,人才的本质特征是创新,而人才成长有多种途径。有教育成才,有自学成才,有岗位成才,有机遇成才;有聪颖早慧,也有大器晚成。改变多年形成的形而上学的人才观念,弄清学历与人才、知识与素质、智力与创造力的区别和关系,才能进一步增强人人成才的信念。

第一、学历不等于人才

按现行教育体制,高智力就能得高分,得高分就能上大学。但许多事实表明,学历、文凭只是一个人接受教育的证明,而非能力的标志。学历高不一定能力高,反之亦然,未上大学而成功的例子很多。李岚清同志曾讲:“一张文凭终身受用的时代已经过去,在当代社会,真正要看重的是素质、业绩、能力,不单单是文凭学历。”1999年,《中国青年报》开展了一次“万人评说成功”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一个人获得成功的因素,70%靠个人奋斗,24%靠机遇,6%才是学历。这个调查结果表明,一个人能否成功,学历并非第一位的因素。在这方面,著名的索尼公司总裁盛田昭夫给予我们深刻的启迪。索尼公司创业之初(1945年),年销售额仅为6944美元,利润只有27.8美元;时隔30年,到1975年,索尼的年销售额达13亿美元,其商标在170多个国家和地区注册,它的名字家喻户晓。索尼有如此骄人的业绩,当归功于总裁盛田昭夫在用人上的英明之举和他特有的企业文化。索尼公司对员工的使用和晋升,从来不只看学历和文凭,而主要靠平时能力的考察。在用人问题上,他们乐于雇用喜欢标新立异、具有丰富经验的人,而不雇用只胜任具体工作的人,所以,索尼公司的员工都充满了活力,因为公司最大程度地发挥了每个人的才智和创新能力。因此,怎样对待学历与能力的关系,已不单纯是一个人事制度问题,而实际上是一种文化内涵的体现。

我国传统教育对于学生学习成就的评价准则,通常以“学历”为中心,而不是以社会需要为标准,所培养的人往往脱离社会生产实践,脱离时代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企业招聘人才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社会对人才的评价标准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变化主要是:其一,为适应当今社会需要,要求人才迅速掌握新知识的能力,这种能力比掌握较多已有知识更加重要;其二,这种人才必须能够运用已经掌握的知识去进行创新。这就是说,面向21世纪的人才应该是既知识渊博、又善于学习新知识和善于创新。以处于科技发展前沿的信息产业(IT业)为例。我国著名的四通利方公司招聘员工的主要标准是:有想象力、创造力和敏感型,有较强的适应性。联想集团总裁柳传志则认为,联想集团对人才评价的标准第一是做人正直,第二是胸怀大志,第三要善于学习。美国Intel公司对员工的素质要求主要包括:具有学习新东西的能力,对自己有信心,做事前首先考虑应不应该做,而不是只管把事情做好。而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则表示,微软公司需要最有潜力的人,潜力包括聪明才智、创造力、学习能力、对工作的热爱和投入等等,他认为潜力比专业经验和在校成绩更重要。上述例子都清晰地传递出一个信息:只有具备创新素质的人才,才能适应未来社会需要,学校教育必须加大改革力度,为社会大量提供这种人才。

学历只是专业知识层次的标志,学历不高的人也可以成为人才。被誉为专技术难关的“工人专家”张雪松,是唐山机车车辆厂最年轻的钳工高级技师。2003年在河北省职工职业技能比赛中获“钳式状元”称号。是“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优秀选手”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他所在的特装车间钳工班,是一个技术含量较高的机加工岗位,主要担负新型客车精密加工安装任务。为了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技校毕业后,张雪松又自学了多种专业书籍,在别人娱乐的业余时间,他一头扎进书店、图书馆充实自己,成为技术上的多面手。

在2002年军工车塞拉门安装过程中,张雪松认真研究图纸,结合自己的工作经验,制作安装样板,总结了一套严密科学的安装方法,安装质量各项指标达到了全优。在承担兰州铁路局塞拉门加装电热装置任务时,车辆正在运营,又是异地作业,工期紧,人手少,安装不完备。张雪松和工友利用车辆停运的时间隙交叉作业,边干边琢磨,发明的钻头修磨工艺和钻孔方法提高工效近两倍,生产成本大大降低,工期提前了5天。

2004年初,张雪松接受了松下合资企业焊丝镀铜流水线制造安装的任务。日方对设备安装质量要求很高,周期紧,且图纸全是日文名称和标注,视图方位也不同。他一面虚心向技术人员请教,一面查找、研究资料,三个月的工期未休过星期天,义务奉献工时400多个,终于保质保量完成工程任务。日方代表连称“中国工人,了不起!”所以,无论社会还是国家,无论企业还是个人,欲兴旺发达,有所作为,就要转变思想观念,重新审视人才的标准,看学历,不唯学历,更要看能力。

第二、知识不等于素质

从生理学角度看,素质是有机体先天具有的某些生理上的特征,如神经活动的特点、五官解剖的特点以及其机能、人们的高矮黑白等等。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前提和物质基础,离开了它们,就谈不上能力的发展。例如,先天失明的人不可能具有绘画的能力,天生聋哑的人也不可能发展音乐能力。巴甫洛夫曾指出,艺术型的人和思维型的人有着完全不同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特点。日常所见,一些不好歌舞的人常自称“没有文艺细胞”,就是基于这种认识的形象化理解。但一个人不管他的先天素质多高,他的能力也是后天培养锻炼的。

从社会性的角度看,目前对“素质”尚无一个确切的定义。

有的把素质概括为道德素质、文化素质、个性素质、创新素质以及身体素质等几个方面。认为人的创新素质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本质活动的集中表现,它既是衡量个人主体性的尺度,也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

有的认为,素质是一个多元化的综合概念,是个体的体能、性格、气质、能力、知识、品质等各种要素综合。

还有的认为,素质是高于具体知识技能的思维方法及能力。素质不是单纯的知识,而是潜移默化的能力,包括基本能力(即一般能力)、特殊能力、创新能力、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等多种能力。

还有的认为,素质是一个人在某一社会活动或职业活动中,其品德、情感、才能的综合而又具体的展现。这里所指的才能,是说在实际生活中,人们要完成一种活动,光靠一种或少数几种能力是不够的,必须依靠多种能力的有机结合才能奏效。即他能把能力完美地结合被称为有“才能”。说一个人有才能,即意味着他能把从事某种项活动所必须的各种能力进行综合运用,因而取得很好的效果,如绘画时,人们会表现出不同的情绪、兴趣、性格特点和观念等,但这些心理特征并不能决定一个人是否能绘出好画,而能否辨别颜色、估计线条、判断空间及想象,才是绘画活动中具有关键意义的、不可或缺的心理特征,绘画是这些心理特征综合运用表现出的才能。各种不同的活动需要各种不同的才能,如音乐才能、文学才能、数学才能等等。

顾明远主编的《素质教育的整体改革与实验》一书中认为,素质是公民或某种专门人才的基本品质,尽管遗传素质(即禀赋)对人的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会产生重大的影响,但个人素质主要是在后天环境教育的影响下形成的。什么是素质?是指人的后天通过环境影响和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素质与先天禀赋当然是有密切关系的,比如聋哑人要培养成歌唱家是比较困难的,先天禀赋制约很大。但对大多数人来讲,先天禀斌差异并不太大。人们素质的高低,主要是在后天的社会环境和教育训练中形成的。素质的形成主要是在幼儿和中小学阶段,所以古语有“少若成天性,习惯成自然”的说法。

知识是人们对社会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知识不等于能力。知识仅是形成人的素质才能的一个条件。正如培根说:“各种学问并不把它们本身的用途给我们,如何应用这些学问,乃是学问以外的、学问以上的一种智慧。”毛泽东也曾说过:“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精通而不能应用,再多的知识也只是死知识。

吉尼斯世界纪录的记忆力冠军是日本公司的一位职员,他能背π数值到小数点后两万位,可是他没有任何创新成果。其实,一台最普通的计算机就可以超过他。爱因斯坦从不记忆书本上有的东西,他只记忆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因为书本是工具,何需死背呢?

赵括“纸上谈兵”即是一个惨痛的教训。赵括是战国后期赵国名将赵奢之子,自幼喜谈兵法,饱读兵书。他常与父亲讨论用兵布阵之术,每次父亲都不能胜过他。然而,赵括只满足于理论本身的背诵和了解,他拥有的只是空泛的知识,而非能力。在他接替廉颇出任赵军主将后,在长平之战中,只知根据兵书作战,不知灵活处理,酿成自己被秦军射死,部下40万人全部被俘并被坑杀的惨剧。赵括的悲剧在于,他把熟悉军事理论知识的多少等同于军事才能的高低。自恃熟知兵法,以为自己武略过人,严重轻敌,从而导致战役的失败,给国家带来了惨重的损失,留下了沉痛的教训。因此,知识并不等于能力,更不等于素质。

一般认为,科学素质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科学结论或知识过程的再认、再现能力;(2)对科学结论或知识过程的分析、理解能力;(3)对科学结论或知识过程的意义的认识、评价能力。例如,是太阳围绕地球转还是地球围绕太阳转?如何证明地球围绕太阳转?认识地球围绕太阳转,对人类有什么意义?人类是如何把这种认识应用到生产生活实践中去的?这就是一个典型的科学素质评价测试题。

长期以来,我们的学习仅仅把关注的视点放在对科学结论的分析与理解上,往往忽略知识的来源和知识的应用。须知,人类所有的知识都是不断创新的结果,一部人类发展的历史就是一部创新史,而传统的教与学,都往往割断了创新,割断了学生通过对知识的再认再现、接受创新精神熏陶的途径。正如科学巨匠爱因斯坦所指出的那样:“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学生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社会伦理、准则)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

中国古人说得好:“纸上得来终觉浅,缘知此事须躬行。”素质、能力是在实践中学习锻炼出来的。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车工米义平的成才经历很有说服力。他17岁做学徒工,牢记“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这句古训。他对“修行”的理解是:多学习新的技术书籍,并做到“嘴勤”,不懂就问,大胆向师傅请教;眼勤,精心观察师傅怎样操作、怎样磨刀;手勤,多干多实践;脑勤,边干边琢磨。他细心钻研磨刀技巧、操作技巧、机床性能、工件材质、技术要求、加工工艺等及诸方面的相互关系,并总结归纳出一套工作方法,实现了出活快、质量高,效率为他人的几倍。1985年到2003年,19年干了72年的活。2004年完成正常工作量的8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