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好父母你该如何爱孩子
1272300000034

第34章 总有一个人做不到的事情(2)

自我中心作为心理的因素,是心理病态的发展,其产生显然是在身心发展过程中随着个性的发展而形成的。它是在逐渐的积累和变动中使得一个人的心理向着不良的方向倾斜,最后发展形成自我意识的畸形产物。人的自我意识的发展是以特定的生理和心理发展水平为前提的,从知道我与外界的区别,到自我评价,再到自我理想。这其中,个体进入青春期而引起生理、心理的急剧变化,是自我意识发展突变的里程碑。在这一发展过程中,一些人死守自己的一切自尊,将自己困在狭窄的自我圈子里,竭力为自己建立一个完美的形象却又无力“独立作战”,而强烈的自尊使得他们不愿意接受任何人的援助之手,自以为是,将自己当作成熟的大人,由此而在人际交往中处处表现为自我中心。

自我中心该如何克服

自我为中心是一个渐变的过程,是孩子们心理不良因素和不良思想倾向的积累,所以对待孩子们我们大致可以从几个方面着手:

首先,人际交往都讲求互惠的原则,希望别人对自己好,那么自己也应该有相应的付出。如果在交往中为了满足自己的,处处维护自己的自尊,与其他人造成对立,最终只能将自己封闭起来,将自己与外界隔离开来,处于自我封闭和自我隔绝的状态。所以我们需要引导孩子们正视社会现实,学会礼尚往来,在必要时做出点让步。学会尊重、关心、帮助他人,这样才可获得别人的回报,从中也可体验人生的价值与幸福。加强自我修养,学会控制自我的欲望与言行。自我中心是一种人格缺陷,在社会交往中碰壁后会陷入懊恼和痛苦之中,从而诱发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

其次,掌握孩子们心理成长的规律,在不同的时期进行不同的引导,在孩子出现过分的“自我”问题的时候合理地对待。每个孩子成长必然都要经过的自我中心时期,所以不要慌忙地“强扭”孩子的心。因为这个时期很关键,在此之前,孩子还是作为父母的影子存在的,他们没有真正把自己与父母很好的分开,但是到了这个时期,孩子突然“觉醒”了,他们处理问题时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他们不懂考虑别人。这个时期是他们人格、性格、思维开始独立的时期,家长要很好地引导孩子的这种意识。我们既不要一味的迁就顺从孩子的意思,更加不要随意地打击他们的思想,对问题要针对孩子所做的事,而不要针对孩子思想本身。这才能帮他们走好这一段路。

再次,克服自我中心意识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任务,必须家庭、学校共同配合,采取科学的教育方式。家庭教育上,我们可以为孩子做得更多、更好的。

家庭中各成员要统一观念,提高认识。现在社会是一个合作竞争的社会,一个人的力量是微小的,要想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就得与人建立良好的关系,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另外,孩子迟早得接触社会,融入社会,接受挫折的挑战。要认识到从小培养孩子与人合作的精神是十分必要的。

家庭教育要掌握原则,不能无休止地满足孩子的愿望。在为孩子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的前提下,要学会对孩子说“不”。

家庭教育要掌握方法。对孩子既不能百依百顺,也不能命令呵斥。要为孩子创设一个好的家庭环境,给孩子创设合作、分享的环境。设计一些活动,使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到合作的重要和分享的快乐。在玩游戏时,与孩子配合,别让他一个人玩,否则他仅能体会到一个人玩的无趣。在生活中可以给孩子设置合作竞赛,让孩子尽力通过合作去完成任务。让孩子明白,成功的合作不一定要达到现实的目标,虽然有些合作的结果是失败的,但在合作过程中,参与者都尽了自己的努力,同时每个人都尽了自己的努力,每个参与者都感到非常愉悦,就是一种成功的合作。

教会孩子关爱他人,帮助他人。在生活中引导孩子关注他人,和他人心理换位,从他人的感受出发去思考问题。

总之,自我为中心是孩子们成长的一个误区,是一个日积月累的心理病变。所以我们要在生活中注意孩子,引导、教育孩子。不做溺爱孩子的父母,多让我们的孩子参加集体活动,让孩子多为他人着想,让孩子们更早地意识到“自我”是偏向的“自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使孩子们走出自我中心的误区,走向健康的人生。

鼓励孩子与他人共同完成事情

孩子合作精神的培养需要方法的指导,而家长在这一过程中的角色至关重要。因为孩子早晚要离开父母的呵护,走向社会,走向群体,他能否被社会所接受,被群体所认可,关键的一点,那就是看他是否具备与人和睦相处、愉快合作的意识和行为。合作是一种精神,是一种意识,是一种品格,而这样的品格不是在空想中达成的,也不是在书本、语言之下达成的。它是实践的产物,它来自于我们孩子们最根本的社会实践,所以我们需要为孩子们做的还有鼓励孩子与他人共同完成事情。我们也可以主要通过两个方面的努力让孩子走向社会,走出我们的手心,与别人共同去完成事情,完成合作。

首先,在最简单、实际的场合请孩子扮演社会合作中的角色。

合作是一次角色的转换,是一个自我中心思维的挑战,所以角色的扮演对孩子合作精神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点,通过对社会中合作角色的扮演,有助于孩子对社会角色的情绪情感与动机的了解。体验合作效果,加强合作的意识。我们要鼓励孩子去扮演社会中合作的角色,给他们一个机会,如果他们没有翘起地球的支点,就算有再大的本领也只能够默默地空想起来怎样的去与别人合作。

可是,我们给孩子们提供合作的角色也必定要合时宜,给他们与别人合作的舞台也要与他们相对应,不要超出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否则再多的心思只怕不仅无助于孩子合作精神的培养,而更多的会去伤害他们的合作情感。所以说我们给孩子们最初级的合作,是最简单的、日常的合作机会,给他们一些力所能及的角色,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合作角色的充当。

举一个例子我们看看。比如说我们上文中所讲到的两个孩子吃酸萝卜的故事。关于孩子们一起分享东西的事情太多了,这些场合太平凡,贴近生活、随手可及。但是这样的情景和场合其实就是我们给孩子们提供合作角色的重要机会。我们总是默默地看着孩子们遇到了这样的难题,然后帮他们。但是很多的家长却是选择了自己来帮助小孩解决这个问题,给他们把萝卜夹出来,可是不知道,我们小孩子的许多的习惯和精神就是在这样的小事情中培育的。我们给孩子们的合作机会,合作角色的转换需要的也就是这样的普通场合,我们想合作机会的提供并不是刻意的创造出多么宏大、正式的场合让孩子们体会和学习。所以在吃萝卜这样小的事情上,我们需要的就是抓住机会给孩子们提供合作的角色。

我们的孩子需要社会的实际操作来完成合作精神的培育,他们需要的舞台、角色都应该是我们家长来提供。只是社会合作角色、合作精神培育的舞台不需要我们刻意的为之,不需要我们绞尽心智地创造,在生活中把握,在生活小事中把孩子们请上合作的舞台,在最简单、最实际的场合把孩子们请上社会合作的舞台。

其次,及时地对孩子进行表扬鼓励。

我们给孩子创造了舞台,给孩子们机会去扮演社会合作的角色,接下来恐怕是我们的孩子最需要我们的表扬和鼓励了吧。每个人都需要认可、赞扬,孩子们恐怕比我们还要期望。所以不要吝惜我们的夸奖,不要吝啬我们的表扬。我们应该让孩子们在表扬、鼓励的眼神中自信、主动地承担更多的合作角色,培养更加出色的合作意识。有位著名的成功学家曾这样说过:

我小时候家里面比较的困难,所以很早就需要自己管自己,也很早就需要帮助家里面干活维持生活。虽然辛苦、艰难,但是我很幸运,我的爸爸妈妈对我们家里孩子们的教育很重视。他们总是在劳动中、生活中教导我们兄弟姐妹。那时候我们还小,很多事情都是自己做不好的,所以需要几个人一起。于是我们爸爸妈妈最多的叫我们合作,告诉我们这样共同创造。我们总是在他们的指导之下慢慢地合作完成事情。最重要的是我们爸妈总是在我们做得合理的时候就赞不绝口的,总是在鼓励我们。他们习惯在我们合作时候说着“某某做得真好,就是他那样。”“你看他真快,和你配合得很好。”“你看着你姐姐的样子,做的蛮好的。”,或者说着“没事的,错了重来啊!”“不要紧,两个人慢慢来。”这样的表扬和鼓励我们不知道爸爸妈妈说了多少遍,我想那时候我们更多的是做得不好,但是爸爸妈妈的表扬、鼓励真让我们很是兴奋,很是激动,我们合作的兴趣也就起来了。所以在这样的表扬、鼓励中我们享受着合作,我们更喜欢合作。

家长简单的一句“你们俩配合得真好”或者“你们两相互帮助,共同努力,真棒”等鼓励,是孩子们合作的动力,是孩子们喜欢并享受合作的助力器。在生活中,我们发现孩子具有一定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行为时需要及时进行表扬和鼓励。我们赞许的语言、肯定的目光,都能够使孩子感受到极大的鼓励,都能促使他们更加享受和喜欢合作,从而强化合作意识。所有的孩子都渴望表扬和鼓励,在得到表扬的时候,他们与其他人进行合作的动机也就被激发了。

总之,合作是一次次亲身实践,合作是一次次孩子们亲手的行动,所以请把孩子们放在与别人合作的舞台,请给孩子们合作的机会。在与他人的共同创造中,让我们的孩子培养起他的合作精神,在与别人的一起行动中养育他们的合作之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