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城市发展学
1272500000017

第17章 城市发展的基础理论(3)

2.消极型城市化。往往是在区域经济基础相当薄弱之际,由于政策失误或其他因素,城市化发展出现失控状态,导致城市化进程与地区工业、第三产业及科技文化的现代化进程相脱节,造成城市人口增加与就业机会之间、农村人口减少与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之间不相协调,从而延缓、阻碍地区经济的发展,各种“城市病”也随之产生,如人口膨胀、住房紧缺、交通拥挤、环境恶化、失业率与犯罪率增加等。这种消极型城市化,主要是城市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协调的结果。

(五)从城市化发展阶段来划分,大体分为以下两种基本类型

1.集中型城市化。其实质是农村人口和非农业经济活动不断向城镇聚集,农村地域向城市地域转化的过程。这种城市化在统计中表现为小城镇体系的发展,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提高,城市人口密度增加。

2.分散型城市化。它意味着大城市城郊及其周围非城市地域的迅速发展。而这些地区的繁荣是由于城市对外交通设施的延伸,工业、住宅或者文化、教育、科学、卫生等机构向外扩展引起的。分散型城市化的起因是城市功能的向外扩散,由此带动城市周围的农村地域逐渐城市化。

由集中型城市化到分散型城市化,突出地表现了现代发达国家城市化发展的两个阶段。从19世纪资本主义上升时期,直到20世纪初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西方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是以集中型城市化占主导地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发展带来的种种问题,使得城市中心的人口和经济单位向城郊地区大量移动,由此带来了城市功能的扩散。

分清城市化的类型,对于制定城市化发展战略,选择城市化道路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但是,这种分类是动态的,有时是相互交错的,不是凝固不变的。

三、世界城市化的历史进程

世界城市化的过程是复杂的,其发展水平和性质取决于各国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状况、历史上所形成的居住体系和自然地理等各方面的条件。世界城市化最初发生在欧洲,起源于英国,而后扩展到西欧、北美。20世纪50年代以后又扩展到亚太地区乃至全世界。其历史进程,大体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一)城市化兴起阶段(1760—1850年)

城市化兴起于18世纪中叶英国的工业革命。以机器大工业取代工场手工业,以及在此基础上以工厂制度取代手工场制度的经济变革,不仅极大地促进了工业的发展,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城市的发展,揭开了城市化序幕。英国的城市化开始是以乡村工业的高度发展为前提的,后来相当一部分工业村庄演化为城镇。然而,英国的城市化不是建立在农业高速发展的基础上,从某种意义上讲,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这同后来美国城市化发展的特点不一样。

从历史发展看,世界城市人口从公元1世纪到18世纪,经历了1700多年,才达到2930万人,占世界总人口的3.2%。而工业革命后不到100年,即到185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就增加为6.4%。同年,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超过50%的国家。伦敦、巴黎、维也纳、莫斯科、圣彼得堡、加尔各答、东京、芝加哥、费城、纽约等10个城市的人口均超过100万。但世界早期城市化进程还是比较慢的。

(二)欧洲、北美发达国家基本实现城市化阶段(1851—1950年)

1850年,欧洲和北美发达国家的城市人口约有4000万人,到1950年增加到4.49亿人。在这百年间的急剧城市化过程中,有4亿多人从农村转入城市。英国工业革命时,美国正处于独立战争之中。直到1920年代,美国才开始工业化进程。1790年,美国第一次人口普查,城市人口不到300万,最大的城市纽约也只有3.3万人。到1860年,总人口达3100万,城市人口上升到10%以上,人口超过2.5万的城市有26座。到1900年,由于国外移民大量涌入,美国总人口增至7600万,城市化速度加快,大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一半。到1950年,城市人口比重由1850年的14.8%上升到64%。德国从1870到1950年,城市人口比重由36%上升到71%;法国从1880到1950年,城市人口比重由34.8%上升到52.9%。同期,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城市化也有了一定发展,城市人口有所增加。1850年,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只有4000万人,到1950年增加到2.68亿人。这样,整个世界的城市人口在1850—1950年的100年间,由8000万人增加到7.71亿人,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29.80%。1951年英国的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由1850年的50%上升为77.9%,进入高度发达的城市化阶段。

(三)城市化加快发展阶段(1951年至今)

这个时期是发展中国家加快实现城市化阶段。世界城市人口由乡村越来越向城镇集中,人口的这种再分配过程是与第二、三次产业迅速发展及其经济比重日益增大相伴随的。到1980年,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已上升为41%,1990年上升为46%,1998年为47%,2000年已超过50%。主要工业国家都实现了高度的城市化。例如,1989年,城市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美国为75%,英国为89%,法国为74%,德国为86%,日本为77%,加拿大为77%,荷兰为89%。与此同时,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进度也在加速。亚洲城市人口占世界城市人口的比重,从1950年的31%提高到1980年的40%,到2000年达到51%。1980年亚洲的城市人口比1950年的世界城市总人口还要多。

在世界城市人口中,欧洲所占比重由1950年的4.5%增加到1980年的7.5%,20世纪末超过11%;拉丁美洲的比重由1950年的9.1%上升至1980年的13.1%,2000年增加到13.6%;北美洲所占比重由1950年的14.5%下降至1980年的10.4%,到2000年下降至8%。前苏联的比重由1950年的9.7%下降至1980年的9.2%。

从城市化的三个发展阶段可以看出,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和现代文明的发展,世界城市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世界主体的城市化进程在逐渐加快。1800—1900年的100年间世界城市人口比重上升了10.6%,1900—1950年的50年内上升了15%,1950—2000年的50年上升了21.2%。在这三个不同阶段,出现了相应的世界经济中心转移,即从英国、西欧转向北美,再转向亚太地区,并分别形成了伦敦、纽约、东京三个具有代表性的世界城市。

在世界城市化加速推进的情况下,世界各国的城市化进程却很不一致,按照世界银行划分的高收入国家、中等收入国家和低收入国家,在城市化推进中的差距甚大。

四、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

(一)体系化战略

中国的城市化是在人多、地少、底子薄的特殊国情下逐步推进的。中国农业人口众多,耕地资源十分有限,自然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脆弱,城市化发展不均衡,地区差异大,城市化经历了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当今中国的城市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加快城市化进程,必须要有正确的战略指导和寻求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化模式。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这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市化战略的新概括,这种战略也可称之为体系化战略、多元化战略,即大、中、小城市及小城镇以及城市和乡村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形成结构有序、优势互补、功能配合、共生共进、和谐高效的城市化体系。体系化战略有利于吸纳更多的非城市人口,有利于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有利于不同人群的需求及其对城市的自我选择,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过去,中国曾长时期强调“严格控制大城市”发展,甚至中等城市的发展也受制约。这实际上是控制农村人口走向城市,亦使一些具有良好发展条件的大城市、中等城市得不到应有的发展,造成城市化在一定时期相对滞后。

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农村经济改革的推动下,小城镇在发展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方面的作用得到关注,成为当代中国城市化的重要战略选择。

进入21世纪后,国家“十五”城镇化发展规划在强调把“发展小城镇作为推进城镇化重要途径”的同时,进一步提出了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多元化城镇化发展战略。根据世界经验,大城市、特大城市的超前发展是世界城市化的一般规律。大城市、特大城市是现代化的主体,是国民经济的精华所在,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参与经济全球化竞争的支撑力量。当前,中国大城市的发展还有一定的空间,特别是中西部地区还缺少足够的大城市和中心城市。所以,适当增加大城市的个数及其比重是必要的,但大城市和特大城市也不能过度发展,城市规模并非越大越好,盲目扩张会带来许多负效应,如房价高昂、交通拥挤、环境污染、治安恶性循环等多种“城市病”。

在大城市发展的同时,有条件的中小城市合理地扩大规模,发展成为适度的更优城市也是必要的。不同规模的城市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城市规模结构是具有等级、共生、互补、高效和严格“生态位”要求的开放运动系统,所以,大、中、小城市都应当在统一规划下得到合理发展。在今后一段时期,对中小城市放宽户籍限制,加快推进城市化是十分必要的。

城市化战略最重要的纬度是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城乡利益的“共赢”。这虽然是一个两难的抉择,但又必须是坚定不移地执行。21世纪的中国城市化要走出一条不同于传统的城市化之路,既不能直接和变相地剥夺农民利益,大搞“圈地运动”,实现城市化的“原始积累”,也不能听凭“城市病”蔓延,牺牲城市生活质量,更不能步入拉美国家“过度城市化”的陷阱。所谓“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速度大大超过工业化速度,造成城市化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脱节。如果条件不成熟,过度地让人口聚集到城市,那不但会制约经济的发展,而且对城市也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二)城市化动力机制

城市化动力机制何在?城市化根本的动力机制表现为农业的推动和工业、第三产业的拉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发展离不开工业化,没有新型工业化就没有城市化。在新时期,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将成为推进城市化的主要力量。但是中国当今和未来城市化的动力机制不仅仅是靠工业化,不是所有的地区都要建成制造业中心,而是同时需要依赖于服务业的大力发展。当前,中国城市化发展虽然仍是以新型工业化作为主要推动力量,但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以后、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时,第三产业发展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将会起到主导作用,成为城市化深入发展的后续动力。因此,只有通过服务业拉动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提升,加速人力资本积累,促进就业与消费,才有可能加速城市化。同时还要与基础设施的布局、水资源的分布、人口和资金流动的方向等相协调。而政府的主要职责是作好规划,处理好城市发展容量与土地利用、新老城区建设的关系,创造有利于城市化发展的体制环境和政策环境。总之,经济增长、产业发展与转移、要素流动、制度创新、政府调控与引导共同组成城市化的动力系统。

中国当今的城市化不能单纯以数量扩张为主,而要十分注重质量。但是,提高城市质量和居民生活质量,改善人居环境,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统筹城乡发展和城镇化建设。

(三)着力推进城市圈、城市群的发展

城市圈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城市圈,又称都市圈、组团式城市群或都市连绵带等,其内涵的实质是相同的。城市圈一般是由一个或多个核心城市与若干相关的周边城市组成,是在空间上密切联系、在功能上有机合理分工并相互依存、逐渐融合的城市群体。有的按空间尺度和作用强度划分的理论,如“一小时城市圈”,即从核心城市到周边城市的单向车行时间在一小时左右。大都市圈半径有的范围更大,可达三四百公里,甚至是更宽阔的空间。

按空间形态和结构划分,城市圈又可分为单核心城市圈和多核心城市圈。它的形成是中心城市与周边地区双向流动的结果。城市圈是分层次的,有国际级的、洲际级的、国家级的和地区级的。城市圈的形成与发展是有一定条件的,所以不能跟风盲目发展。

城市圈的本质是经济文化圈,当今世界上著名的大城市圈都是经济、文化最发达的地区,是工业化、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产物,是经济分工、合作和竞争的激烈化过程。

城市的集聚规模在城市化、现代化进程中越来越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典型的大城市圈就是美国太平洋沿岸的洛杉矶、旧金山、西雅图三大都市圈的崛起和发展。日本的东京、大阪、名古屋三大都市圈集中了近7000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63.3%,日本近80%的工业生产总量及各类人才也大都集中在这些地区。在世界的大城市圈中,有的成为全球经济的枢纽,如亚太地区的香港、新加坡等;有的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文化枢纽,如上海、北京、孟买等。这些大城市圈,实际上就是所在国家的经济命脉、文化中心,并且对世界的经济、文化产生巨大的影响。城市圈是当今世界范围内城市化发展的新趋势,也是区域发展的新战略。21世纪国际竞争的重要据点是在大城市圈、大城市群,当今大城市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从单体发展向群体发展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