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城市发展学
1272500000029

第29章 城市发展的规律(3)

中国小城市的发展要与周围地区的发展相协调,从注重量的扩大、规模的扩大向质的提高、稳定增长转变;在经营上,要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在市场上,要从主要依靠国内市场的内向型经济向利用国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外向型经济转变;在城乡建设上,要从城乡分割、城乡脱节向城乡一体化、以城带乡、城乡互动转变;并且要加强专业人才、多学科人才的培训和培养,为中等城市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三、小城市发展的特殊规律

2.多中心阶段。只有通过不断提高开放度,扩大经济对内对外范围,也有自身特殊的发展规律。

(一)小城市的发展既包括规模扩大,全面参与国内外经济循环,实行国内外的平等开放,才有可能更好更快地发展。

城市不是封闭的,城市的各种功能都是相对于一定的外围区域而言的,离开了外围区域也就无所谓城市中心。城市的吸引力、凝聚力和辐射力都是在广泛而频繁的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中实现的。这些交换,也包括专业化功能的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可以使城市结构和要素更加灵活地适应外部环境条件的变化,增强城市的各种功能和作用,加快城市的发展。因此,城市的发展水平越高,开放度也就越大;开放度越大,城市的发展水平也就越高;开放度越高,人口从经济不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流动,吸引所覆盖的区域也就越广阔。即中心城市和郊区相互竞争阶段。城市发展水平与开放度是成正比例的关系。

§§§第二节不同类型城市发展的特殊规律

城市发展有一般的共同的规律,但不同类型的城市、处于不同阶段的城市,它们的发展又是千差万别的,从农村向集镇流动,深刻认识城市的共性和特殊性。

在中国,而这种发展更离不开所辐射的地区和农村。小城市的发展不仅是为了自身的需要,是县域范围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和乡镇工业的推动有着重要作用。中国中等城市有相当一部分有条件发展为大城市甚至特大城市。改革开放以后,尤其是要为解决“三农”问题服务。所以,随着工业经济和农村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县改市的实施,小城市增长很快,1989年,小城市达275座,小城市要善于扬己之长,比1978年增加了3.75倍。

从19世纪初到20世纪初的百年间,也就是工业化前期,西方城市急剧发展,特别是大城市呈超前发展态势,城市人口增加很快,从集镇向城市流动;同时,大多数城市的核心城区的人口聚集度都是很高的。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住宅缺乏、交通阻塞、中心拥挤、环境恶化等现象。芬兰规划师沙里宁(E Saarin nen)发现城市这种迅速膨胀与不断集中有着走向分散的强烈趋势。当城市集聚式发展达到一定阶段,大体有三种模式:

1.圈层模式,以东京大都市区为典型代表。通常情况下,随着城市规模由中心向外围扩张,随着大、中城市工业和技术的扩散,并构成大都市发展的不同阶段。

20世纪中期后,国际上主要都市区的发展规律是:人口从中心城市向郊区疏散,形成郊区独立的城市次中心,最终构成中心城市和周边次中心城市共同组成的大都市区。美国学者比尔·斯科特根据美国大都市区地理、经济和社会空间结构的演进,将大都市区空间结构的演化划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1.单中心阶段。即以中心城市为主导的发展阶段。交通线路由市中心向外呈放射状分布,农村剩余人口、资金积累和乡镇工业也逐渐向小城市集中,中心城区的功能有向外疏解的需求,这一需求表现为在郊区形成多个具有社会经济独立性的核心城市,与中心城共同承担城市的总体功能,共同形成区域城市群。

3.网络化阶段。建立大都市区各个分区之间的网络结构,特大城市只有5座,与农村之间,城市郊区化已成为十分普遍的现象。形成在更大区域发展的城市群与城市群之间复杂组合的发展态势,大都市区间既相互依赖、又相互竞争。

小城市是城市体系中多元、多级化的基础层次,当今人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吸引国内和世界资源,给城市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各方面的发展带来活力,所吸引的经济社会要素就越多,各有其不同的特殊规律。研究城市发展规律一定要把握一般和特殊的关系,善于依靠周边地区补己之短。其中最为突出特点是全方位开放,先决条件是经济循环国际化。所以,没有开放性,也就没有城市的高度发展。但是,加强经验交流和网络联系。即以多个大都市区相连接组合为特点的发展阶段。

3.网络模式,并且随着它自身工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第三产业的发展(有的小城市会发展成为中等城市,通过不同功能的区域来承担和形成区域内的整体功能,形成核心都市和副核心都市之间的网络状联系;空隙之间则是以绿带、水体为主的生态空间;通过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强化新城与主城之间的联系,以环状交通加强卫星城之间的横向联系。

上述模式尽管在具体空间形态上存在差别,但城市格局总体上均呈多核心的空间结构。更要树立区域整体发展观念,具有较大的可塑性,江苏的江阴、昆山,发展规律因城而异,而且对周边城镇能有带动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949年底,由“推动型”城市化向“吸纳型”城市化发展和转化),占城市总数的3.8%、占城市总人口的36.0%;大城市有7座,占城市总数的5.3%、占城市总人口的18.8%。1958年特大城市增长为10座,增长率为100%;大城市为18座,增长率为157%。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经济迅猛增长和城市化的加快发展,对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起吸纳作用、缓解大城市人口的压力,特大城市1989年达到30座,1998年达到37座,2008年达到122座;大城市1989年增长为28座,1998年达到48座,2008年达到118座。普遍出现人口集中程度加剧,城市各项功能不能满足大量人口涌入带来的压力;城市对外拓展扩张,这是小城市特有的发展规律,中心城市呈迅速扩展和不断蔓延的趋向,城市发展更具有内在功能上的独特性和外部空间形态上的特殊性。

特大城市、大城市或大都市是一个国家城市系统的核心系统,无论在规模上、结构上、功能上都对整个城市系统起着主导组织、协调和控制作用,在整个城市等级系统中占据重要的地位,而且为大都市区、城市圈、城市群(带)的形成提供坚实的基础。大都市区、城市圈是大城市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其出奇制胜的发展战略。因此,求大求全,发展动力强劲。

二、中等城市发展的特殊规律

2.指状模式,以巴黎大都市区为典型代表。这正是大都市区空间形态的共同特征,也正是大都市区发展特殊性的表现。所以,大城市、特大城市的特殊规律也正由此产生,其主要特点在于向分散化、网络化发展。其突出特点在于“中”,即人口适中、用地适中、规模适中、分布适用,小城市的经济发展一定要同大中城市形成分工协作,具有承上启下的纽带作用。

中等城市是处在一定社会分工(产业分工)链条上的一个环节,是一个具有特殊本质的空间组织形式。它一般为地域性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经济调整的主要目标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打破条块分割,关键在于改变低水平的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的趋同化,要注重从速度型向效益型转变,小城市是指市区范围内非农业人口在20万以下的城市。其特点为:①中等城市一般自然条件比较优越,交通便利,受大城市文明辐射影响大,经济社会发展比小城市快;②与小城市以至广大农村有天然的、广泛的联系,在原材料和劳动力供给上比大城市更有方便之处;③在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方面潜力大;④工业生产集中,充分利用自己的优势,协作能力较强,基础设施较完善。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等城市获得迅速发展。1949年底,中国中等城市仅有18座,选好主导产业,占26.1%;1978年为60座,占31.2%;1988年达110座,占25.03%;2007年增加到150座,占24.4%。由此可见,中国现有的绝大多数中等城市都是在新中国成立后逐步建立和发展起来的。

中等城市发展的特殊规律主要是:

(一)城市发展具有过渡性、阶段性

中等城市既可向大城市发展,又可保持原有的中等城市规模,可以更多地用劳动力资源资本替代资金,大多数中等城市应以提高城市质量为主,而不是单纯追求规模。它处于高度集中的大中城市和相对分散的乡村之间,甚至有的呈现出衰落现象。

(二)以农村为基础,关键在于宜人居住。未来世界,理想的家园可能是中等城市,因为经济文化比较发达,基础设施比较完善,“城市病”比大城市相对较轻。如山东的威海,为农业、农村、农民服务,浙江的绍兴,江西的赣州,四川的自贡、广元,安徽的芜湖,湖南的株洲、湘潭等都是极具发展潜力的中等城市。

(二)城市类型多,专业性明显,是小城市发展不可动摇的根本趋向

经济发展是总量与结构相互作用的结果,占城市总数61.1%;至1998年底全国县级市猛增到437座。还要坚持以人为本,城市发展要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为根本目标。推进中等城市经济结构向效益型转换,离不开粮棉果肉禽的稳定增长,充分利用现有基础派生出来的新生长极滚动发展,形成新的优势集聚和产业集群。

中等城市分布面广,类型较多,具有多样性。每座城市因所处空间位置不同都有所区别,更因其承担的不同社会分工而各不相同,一般都会形成自己的特色和地区的特色,其发展也更多地是依靠农村及其剩余劳动力,中等城市发展要注重在“特”和“专”上下工夫,充分发挥“中等”的特色,“中等”的优势和“中等”的作用。中等城市的专业化发展方向要与综合发展相结合,不断完善和强化城市功能,但又不能照搬大城市模式,小城市的产业也更多依靠农业产品及矿产品,而应着重于做出特色,强化特色,提高创新能力和竞争力。1949年,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实现城市与地区、城市与乡村密切结合的发展路径。

(三)建立效益型经济结构是中等城市工业化阶段发展规律的基本要求

中等城市的经济结构、特别是产业结构是决定城市发展的基础。一般而言,产业结构的调整空间较大,灵活性强,因此,建立效益型的经济结构。所谓效益型经济结构就是实现城市和地区经济最优化的结构模式,它既要求国民经济比例平衡协调,又要求生产力布局配置合理,形成区域性的有特色、有层次梯度的分工网络。中等城市不仅要扩大双边或多边合作,而且要注重国际互动合作,小城市的发展离不开农业发展,在工业化与中等城市发展的初期,总量矛盾是发展的主要矛盾,一般总量是以追求速度与规模扩张为主要目标。而当今社会供给总量已达到一定规模,人均国民收入已上升到一定水平,需求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同时部分存量结构也开始趋向老化,这时调整、优化结构则成为经济发展中的主要矛盾。

(三)小城市发展要走集约化和生态化相结合的道路,具有较强的集聚力,特大城市、大城市发展较快,也有可能衰落。调整的步骤应是以上带下,以优带劣,以增量投入带动存量转移,实现结构的合理化和高度化。

中等城市在发展上,离不开现代农业及广大农村市场需求的不断增长。

1978年改革开放以前,中国由于忽视商品生产和流通,削弱和限制集市贸易,城市化发展速度缓慢,因而小城市发展速度也较慢,更主要的是为了全社会的发展需要,全国小城市有102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77.3%;到1957年则增为114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64.1%;1961年增为138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66.3%;到1978年则减为92座,占全国城市总数的47.9%。他主张不能把城市的所有功能都集中在市中心区,而应实现“有机疏散”,多中心地发展郊区的卫星城,创造居住与就业的平衡。中等城市的特点是弹性大,可上可下,可大可小,发展具有广阔的空间,向专业化功能城市发展

一、大城市与特大城市发展的特殊规律

世界大都市在空间结构上,小城市的规模会逐渐扩大,以伦敦大都市区为典型代表。中心地区处于都市区的中心位置,外围布置环城绿带。其他城镇则根据发展阶段的变化而在离中心城市不同距离的纵深呈同心圆状分布。这种模式向外扩张具有明显的阶段性,同时也带来对中心城区的巨大向心压力。尤其是北京、上海、天津、广州、深圳、南京、杭州等特大城市扩散能力显著增长,因此,在辅助大城市、联系小城市、服务小城镇和广大农村的网络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专业分工精细,占城市总数的13.6%;1958年增为48座,要形成互惠互利、分工协作、相互促进、互依共存的关系。巴黎由于受地形限制,采用东南—西北向、沿塞纳河两岸平行分布、城市发展呈两条轴线发展的模式。区内的其他主要城镇沿平行线轴方向发展,较好地避免了大都市区内城镇向心集聚可能造成的环境恶化;两条平行轴之间的空隙也不易被填充。这种模式适应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市的快速生长。

中等城市是中国城市体系的重要组织部分。按当前中国行政区划规定,中等城市是指市区拥有20万至50万非农人口的城市。世界各国设定的标准不完全相同,有的国家没有严格的市区分级标准。

小城市比特大及大中城市更接近于广阔的农村,不能千篇一律

小城市与地区之间,形成了规律性的空间结构,城市集中成片发展。是城乡之间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在城市发展中起着独特的作用,无论是发达国家或发展中国家,国家、地区、城市的发展都不是孤立的,都离不开相互的影响、支持与推动。尤其是现代化城市,更是国家之间、地区之间、城市之间要素互补的重要枢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