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城市发展学
1272500000004

第4章 绪论(4)

与此同时,城市科学研究进入长足发展阶段,各国纷纷建立专门的城市研究机构和组织,国际性的城市学术团体与机构也相继成立。第一个城市国际性学术组织——海牙国际住宅和规划发展协会于1913年建立。国际建筑学会于1933年8月在雅典召开会议,总结城市建设经验,制定了《城市规划大纲》,即著名的“雅典宪章”,可以说是西方城市科学发展上的一个里程碑。到20世纪50年代末期,以《马丘比丘宪章》为代表,建立起新的规划思想和方法,对“雅典宪章”的某些不足进行了修订与改正。1965年成立了世界人类聚居学会。1972年,联合国在瑞典斯德哥尔摩召开了人类环境会议;十年后又在同一地点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会议,发表了布伦特兰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1992年,联合国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了“环境与发展”全球首脑会议,提出并通过了《21世纪议程》,把环境与发展联系起来,进一步明确了可持续发展的共同方向。这对世界各国的城市发展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特别是对城市规划的研究更具直接指导意义。1999年,在北京召开了第20届世界建筑师大会,发表了总结城市规划新经验的《北京宪章》。值得一提的是,在西方规划界较有影响的一本著作是在美国享有盛名的学者哈维·贝洛夫的《工业时代以后的城市规划》(1981年)。该书的思想结构是未来学、社会学和规划学的综合产物,阐述了城市规划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但也有学者对这种传统理论表示怀疑。

城市应用科学中与规划学紧密联系的是城市设计理论,现在已开始把它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资深教授、费城市总设计师埃德蒙·N培根(Edmund N Bacon)的《城市设计》(1973年)认为:“城市的形式,无论过去还是将来,都始终是文明过程的标志。”“城市所采取的形式将是我们文明的最高抱负的真切表现。”1987年,美国建筑学教授C亚历山大等撰著的《城市设计新理论》,再现城市有机发展过程,提出了完整的城市设计新思路。

西方的城市科学著作繁多,涉及的方面庞杂,以上只是挂一漏万地作一些简要介绍。

三、中国城市发展理论研究的开创及其现状

中国城市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就有记载,春秋战国时对城市问题就有一定的理性分析认识。如在《管子》一书中已有一定认识,中国的城市建设也曾进入重要历史阶段。但是,由于中国工业化、城市化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较为落后,城市发展较缓慢,城市科学研究也较滞后,早期一直未出现以城市为对象的系统研究的代表性著作。

新中国成立后,城市的作用一度被低估,受“左”的思想影响,在理论上禁锢了人们对城市问题的研究。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的发展战略发生根本性转变,经济建设成为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城市发展与城市经济建设受到特别的重视,1985年后,随着以城市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城市化蓬勃发展,城市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城市发展、城市建设实践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城市科学研究被提到了议事日程。当时,国务院主持城市工作的副总理万里强调指出,从城市建设到管理是一门科学,有规律可循,“要把城市建设纳入现代科学轨道。三十年来我们有很多经验教训,不认识城市的重要性,不会管理。我们始终没有把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纳入到现代科学的轨道”。

20世纪80年代初中期,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前身为中国城市年鉴理事会)、中国城市经济学会相继成立,城市科学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费孝通的《城市科学与社会学》、于光远的《发挥城市在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心作用》、刘国光的《社会科学界要为城市科学的发展做出贡献》、吴良镛的《多学科综合发展——城市研究的必由之路》、陈敏之的《论城市本质》等文章在学术界和社会上产生了较大影响。

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学者有关城市经济、城市发展战略、城市化道路、城市生态经济、城市社会学、城市人口学、城市地理学方面的一批专著陆续问世:

在城市经济学方面,具有代表性的有杨重光、刘维新的《社会主义城市经济学》(1986年),肖梦、罗生智等主编的《城市经济学》(1987年),蔡孝箴主编的《城市经济学》(1998年),郭鸿懋的《城市宏观经济学》(1995年),谢文蕙、邓卫的《城市经济学》(1996年),饶会林的《城市经济学》(1999年)等。

在城市发展、城市化与现代化方面的著作有高佩义的《中外城市化比较研究》(1991年)、崔功豪主编的《中国城镇发展研究》(1992年)、姚士谋等的《中国的城市群》(1992年)、顾朝林等《中国大都市边缘区研究》(1995年)、朱铁臻的《城市发展研究》(1996年)、杨重光的《城市土地管理与可持续发展》(1996年)、刘维新的《城市发展土地利用与房地产》(1996年)、徐惠蓉的《城市经济发展论》(1997年)、高汝喜和罗明义的《城市圈域经济论》(1998年)、蔡纪良的《论我国卫星城的建设和发展》(1989年)、田雪源主编的《人口大国城市化之路》(1998年)、杨立勋的《城市化与城市发展战略》(1998年)等。

在生态经济、城市地理学等城市规划学方面的著作有许涤新主编的《生态经济学》(1987年),于洪信、宁越敏的《城市地理概论》(1983年),许学强、朱剑如的《现代城市地理学》(1988年),马传栋的《城市生态经济学》,周一星的《城市地理学》(1995年),姚士谋主编的《中国大都市的空间扩展》(1998年)等。

在城市管理学方面的专著,较早的有陈光庭的《城市综合管理》(1987年)、殷体杨的《城市管理学》(1990年),此后问世的有郝国印主编的《现代城市管理学》(1992年)、程安东的《中国城市经济与管理》(1996年)、胡序威的《区域与城市研究》(1998年)、胡兆量的《中国区域发展导论》(1998年)等。

这个时期,中国城市史的研究成果也开始显现,傅崇兰的《中国运河城市发展史》(1985年)、张承安的《城市发展史》(1985年)、戴均良的《中国城市发展史》(1992年)、宁越敏等著《中国城市发展史》(1994年)先后问世。

以上列举的城市研究成果,一方面反映了城市科学的研究已经从启蒙阶段走向多学科的合作,并且产生了一些有价值的著作(特别令人高兴的是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与自然学科紧密结合,共同探讨城市问题);另一方面可以看出,城市科学研究的基本理论队伍逐渐形成,这是城市学发展的具有开创性的重要力量。

21世纪是城市世纪。21世纪之初的,城市科学研究成果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在研究课题的广度和深度上均有新的进展。由厉有为主编的“城市发展研究丛书”、张鸿雁主编的“城市科学前沿丛书”中均有一批高水平的著作产生。“城市发展研究丛书”中有饶会林主编的《城市文化与文明研究》(2005年)、周天勇等著《城市发展战略:研究与制定》(2005年)、卢卫的《居住城市化:人类科学的视角》(2005年)、赵建国和苗莉的《城市就业问题研究》(1995年)、章友德的《城市现代化指标体系研究》(2006年)等;“城市科学前沿丛书”中有叶南客和李芸的《战略与目标——城市管理系统与操作新论》(2000年)、顾朝林等著《集聚与扩散——城市空间结构新论》(2000年)、刘君德和汪宇明的《制度与创新——中国城市制度的发展与改革新论》(2000年)、王祥荣的《生态与环境——城市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调控新论》(2000年)等。

在城市专题研究方面也产生了一批新成果,如王茂林主编的《新中国城市经济50年》(2000年)、朱铁臻的《城市现代化研究》(2002年)和《城市魅力研究》(2004年)、仇保兴的《和谐与创新——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问题、危机与对策》(2006年)、倪鹏飞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2001年)、纪晓岚的《论城市本质》(2002年)、郑绎的《可持续城市理论与实践》(2005年)、李丽萍的《城市人居环境》(2001年)、张敦富的《城市经济学原理》(2005年)、冯云廷的《城市经济学》(2005年)、胡欣等的《城市经济学》(2005年)、段霞主编的《首都国际化进程研究报告》(2008年)等。

在中国城市史方面也出现了一些有特色和有创意的可喜著作,如张驭寰的《中国城池史》(2003年)、傅崇兰等的《中国城市史》(2008年)和《中国城市发展史》,(2009年),在读者中均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目前的中国,城市科学的理论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课题的内容也越来越广泛。然而,关键在于要把城市科学的研究引向深入,对有关城市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和分析,从理论和政策上提出创新见解及有效措施,大力培养一支优秀的城市科学理论人才队伍,开创城市发展理论研究生动活泼的崭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