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城市发展学
1272500000005

第5章 城市起源与发展(1)

§§§第一节城市起源学说和城市的作用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从远古城市、中世纪城市到近、现代城市,经历了漫长曲折的几个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了解世界城市和中国城市的起源及其发展过程,对于我们回顾总结城市的过去,把握城市的今天,展望城市的未来,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文明城市具有重要意义。

一、城市的内涵与特征

(一)城市的内涵

城市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创造文明和财富的主要载体,是社会进步和文明发展的象征。城市的产生距今已有九千多年的历史,期间经历了漫长曲折的不同的历史过程。

城市是一个庞大的、开放的、运动的系统,是包含着人类各种活动的复杂有机体,其要素、结构、层次、功能的复杂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决定了城市定义和内涵的多元性。中外学者从经济、社会、历史、地理、人口、生态、建筑等不同角度对城市概念作过种种定义。

从城市经济分析的角度看,城市是一个有限地域内集聚的经济实体、社会实体、物质实体的有机系统;它创造着比乡村更高的生产力,享受着更高水准的生活方式;是区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以及区域经济增长极和人类集聚的最佳形式。英国经济学家巴顿认为:“城市是一个坐落在有限空间内的各种经济市场——住房、劳动力、土地、运输等相互交织在一起的网状系统。”城市学家麻库斯·维巴在其《城市类型学》一书中说,所谓城市,如同巨大、一体的定居村落,家家紧连着定居。然而,居民间的相识关系很差,这与城市以外的邻居之间的关系大不一样。居民的绝大部分不是靠农业,而是靠工业或商业的毛利收入维持生活。法国著名城市地理学家菲利普·潘什梅尔认为:城市既是一个景观,一片经济空间,一种人口密度,也是一个生活中心和劳动中心,更具体点说,也可能是一种气氛,一种特征或者一个灵魂。《韦氏大字典》(第三版式)指出,城市是一个团体的人构成一个在政治上有组织的共同体……一个比较有永久性和高度有组织的中心,包括有各种技能的一个人口集团,在粮食生产上缺少自足,通常主要依赖制造业和商业以满足其居民的需要。

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城市就是具有社会性的聚居地,是人类居住、生活、工作的基本社区之一。美国社会学家帕克(Robert E Park)认为,城市绝不仅仅是许多单个的集合体,不是各种社会设施的聚合体,也不只是各种服务部门和管理机构的简单聚集,城市是一种心理状态,是各种礼俗和传统构成的整体,是这些礼俗中所包含的并随传统而流传的那些统一思想和感情所构成的整体。

在中国古代文献中,“城”和“市”是两个概念。“城”的出现早于“市”。“城”是指有防御性围墙的地方,能扼守交通要冲,防守军事据点和军事要塞。《管子·度地》记载:“内为之城,城外为郭。”《墨子·七患》记载:“城者,所以自守也。”在中国古代,“市”是商品交换之所。《周易·系辞下传》称道:“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市有大市、早市、晚市之分。《周礼·地宫》记载:“大市,日昃而市,百姓为主;朝市,朝时而市,以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

在现代汉语中,城又常常用来借指城市。有的学者从词源词义上解释说,城市是由“城”和“市”组成的。而有的历史学家则认为,城市不是城与市的简单组合,在春秋以前的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早期阶段,城市是一种以政治军事职能为主的、作为邦国权力中心的聚落形态。中国的初期城市既可以无城,也不必一定有市,初期城市的出现“并不是商业发达的后果和动因,并不具备贸易中心的性质”。市场的正式形成,比“城”要晚一些。直到秦汉乃至更后期的中国古代城市,都首先是作为政治中心而存在的,构成了中国古代城市发展的一个显著特色。“城市”一词虽见于先秦文献,但用来表述与现代汉语之城市一词相近的意义则是较晚近的事。常见甲骨文、金文和先秦文献的“邑”字,从口像城垣,其下作人跪状像人民。《说文·邑部》释为“国”,含有邦国、都城之意,与早期城市的内涵大体相合,故用“城邑”表述早期城市形态。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城市逐步有了更为丰富的内涵。除了具有“城”和“市”的基本含义外,还增加了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内涵。现代城市则是经济、政治、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的中心,是现代文明的载体。

(二)城市的主要特征

城市是相对于乡村而存在的,与原始村落相比,中国早期城市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征:

1.作为邦国的权力中心而出现,具有一定地域内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职能;王者作为权力的象征产生于其中,在考古学上表现为大型夯土建筑工程遗迹(包括宫庙基址、祭坛等礼仪性建筑和城垣、壕)的存在。

2.因社会阶层分化和产业分工而具有居民构成复杂化的特征,非农业生产活动的展开使城市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非自给自足的社会;政治性城市的特点和商业贸易欠发达,又使城市主要表现为社会物质财富的聚敛中心和消费中心。

3.人口相对集中,但处于城乡分化不甚鲜明的初始阶段的城市,其人口的密集程度不是判别城市与否的绝对指标。

世界上所有的现代城市其基本特性也有三个方面:

1.空间上的密集性。这是城市特有的根本属性之一。城市不仅聚集了大量的人口、资源和社会经济活动,而且限定于一定的地域之中。它具有稠密的人口、密集的建筑、频繁而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等特殊景观。这种特性,也有的称之为“空间聚集性”。

2.经济上的非农业性。这是城市的经济特性。城市作为一个经济载体或经济地域,是工业、商业、运输业、服务业等非农业的聚集地,它与乡村的农业经济在专业与地域方面有明显的分工。城市经济的这种非农业性质在空间上又表现为非农业的土地利用,在很多情况下,城市的范围是以非农业的土地利用来界定和衡量的。

3.构成上的异质性。这是城市的社会属性,有时又称为“多样性”、“流动性”。城市是由多种多样的许多个体构成的,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不仅导致了社会关系的多样性,而且形成了经济、文化活动的多样性。

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城市越来越成为人类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主体。在全球范围出现了一批功能、特色不同的国际化、全球性城市。这类城市的主要特征是开放性和服务性。

城市发展的历史证明,没有一个城市的发展仅单纯依赖本土资源而不与外界联系合作能够实现的。国际化城市更是全球化和信息时代的产物,全方位开放是其显著的时代特征,也是国际化、现代化城市形成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07年11月19日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讲演中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要发展,孤立起来,闭关守国是不可能的。”“只有开放兼容,国家才能富强,闭关守国必然落后”。

美国著名信息化理论家曼纽尔·卡斯泰尔(Manuei Casteiis)指出,封闭不可能创新,更不可能发展。开放是当今现代城市发展的趋势,尤其在信息化时代,网络构成了发展的主要功能和社会形态,是支配和改变城市发展的源泉。

服务性是国际化、现代化城市的另一个显著特征。20世纪80年代中期,西方发达国家逐步进入后工业社会(后现代社会),全球化经济加快发展,国际化城市非物质生产要素迅速增长,城市生产功能向国际化服务功能转变。服务职能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服务业分工更加细化。1990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物质产品产值只占39.05%,而以服务为主的非物质产品产值比已经高达60.95%。到2002年,物质产品产值进一步下降到35.36%,非物质产品产值进一步提高到64.64%。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国际化城市服务业尤为发达,成为主导经济领域。目前,城市服务业发展日趋专业化,并成为新兴的支柱产业。

(三)城市的本质

关于城市本质的探讨研究,在西方学术界最早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到中世纪和近现代都有许多杰出学者企图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回答的是,城市的主体是什么,是人还是物?古希腊哲学家们较早认为城市的主体是人,是以人为中心。亚里士多德说:“人的本性就是政治的动物。”“人类的每一种作为,其本意总是在求取某一善果”。他把城邦产生的缘由归结为人类为了完成善业,认为城邦的本质是由公民的本质决定的。公民首先是人,亚里士多德是通过提示人的本质来认识城邦的本质。在任何历史发展阶段,城市都是以人为中心,以人为主体。因此,对于城市本质的界定,离不开人的发展,离不开人性化的生存及其需求。对城市的界定应该包含物质的和精神的两个方面。概括地说,城市是人的物质生存寓所,也是人的精神家园。

随着城市文明的发展,尤其是现代城市的发展与建设,人们对城市的本质有了更深化的认识,文化被提升到重要位置。广义的文化,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精神文化。城市是文化的历史积淀,又是城市全面发展的动力源泉。美国著名城市理论家刘易斯·芒福德认为:“城市不只是建筑物的群体,它更是各种密切相关经济相互影响的各种功能的集合体——它不单是权力的集中,更是文化的归极。”在他看来,城市的定义,不在于它的物质形式,更重要的是它的传播和延续文化的功能。对此,他指出:“如果我们仅只研究集结在城市墙范围以内的那些永久建筑物,那么我们就根本没有涉及城市的本质问题。我认为,要详细考察城市的起源,我们就必须首先弥补考古学者的不足之处,他们力求从最深的文化层中找到他们认为能够表明古代城市结构秩序的一些隐隐约约的平面规划。我们如果要鉴别城市,那就必须追溯其发展历史。”正是从这个角度出发,他认为城市的实质是人类的化身,没有人的存在,没有人对自身居住环境的需要,也就没有城市的产生。他进一步认为城市乃是人类之爱的一个器官,因而最优化的城市经济模式应是关心人、陶冶人。同上。由此深刻地揭了城市的本质和社会功能。

21世纪初,西班牙巴塞罗那市即提出“城市即文化,文化即城市”的口号。应当说,它反映了城市的本质内涵。英国曼彻斯特市曾鲜明地宣称:“21世纪的成功城市将是文化城市”。文化无所不在,城市本身就是一件杰出的艺术产品。有人比喻,城市和文化正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彼此相互依存。

一个城市的魅力和吸引力,主要是靠文化。文化能展示城市的价值品位和可贵的风尚。文化是一座城市的凝聚力和自信心的源泉。先进的文化犹如一面旗帜,引导着人们的思维,决定着人们的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能鼓舞人、激励人去热爱自己的国家,热爱自己的城市,热爱自己的家园,并且尽力为其作出自己的贡献。一个城市如果文化发达,思想解放,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发扬科学精神,城市发展就大有希望。尤其是当前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更加需要先进的文化。今天的文化就是明天的经济,就是未来的理想城市。

二、城市的起源

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一个历史的过程,约出现于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时期。关于城市的起源,考古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社会学家、城市学家等有多种不同的假设与解释,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起源学说。到目前为止,大体上有以下几种说法:

1.防御说。认为古代城市的兴起是出于防御上的需要。在居民集中居住的地方或民族首领、统治者居住地修筑墙垣城郭,形成要塞,以抵御和防止其他部落、氏族或国家的侵犯,保护居民的财富不受掠夺。

2.社会分工说。认为随着社会大分工逐渐形成了城市和乡村的分离。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社会大分工是原始社会后期农业与畜牧业的分工,不仅产生了以农业为主的固定居民,而且带来了产品剩余,创造了交换的前提。人类社会第二次社会大分工是随着金属工具的制造和使用,引起手工业和农业分离,产生了直接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生产,使固定居民点脱离了农业土地的束缚。而第三次社会大分工是随着商品生产的发展和市场的扩大,促使专门从事商业活动的商人出现,从而引起工商业劳动和农业劳动的分离,并形成城市和乡村的分离。

3.私有制说。认为城市是私有制的产物,是随着奴隶制国家的建立而产生的。

4.阶级说。认为从本质上看,城市是阶级社会的产物,是统治阶级奴隶主、封建主用以压迫被统治阶级的一种工具。

5.集市说。认为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形成了集市贸易,促使居民和商品交换活动的集中,从而出现了城市。

6.地利说。即用自然地理条件解释城市的产生和发展。认为有些城市的兴起是由于地处商路交叉点、河川渡口或港湾,交通运输方便,自然资源丰富等优越条件的原因。

还有一种是宗教说。认为第一批城市的发展与大规模的宗教发展相一致。城市发展以前,许多人在家或者在当地村庄以小群体的方式做礼拜。在第一批城市发展之时,地方自然神被以大规模地做礼拜的天国神所取代。为了利用规模经济,早期社会通过大量家庭和村庄的庙宇来代替小规模的朝拜。庙宇雇用了宗教首领、教士和宗教工作人员,这样就引起了人口的高度集聚,从而造成城市的发展。这种理论得到了一些考古学家的支持。

上述种种说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对城市的起源作出了回答,均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有关城市起源的最根本的原因,笔者赞成从经济发展方面去探寻。正如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分工的扩大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去探究城市的起源。指明城市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当然,生产力的发展也离不开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经济基础离不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归根结底,城市的产生取决于自然、地理、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诸方面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