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城市发展学
1272500000048

第48章 城市规划 设计及其管理(1)

§§§第一节城市规划(1)

城市规划是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也是城市的行动纲领。搞好城市规划、设计及其管理是城市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21世纪中国城市面临深化改革与发展的重任,城市规划自然也就肩负一定历史重任,它将综合安排城市的各项功能与活动,妥善进行城市布局,是推动城市化进程,合理引导城市建设发展,满足生产、生活及安全的需要,以及实现城市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一、城市规划的概念、主要内容与特性

(一)城市规划概念

城市规划作为一门科学,最初源于建筑学,其学科属性为自然科学。但时至今日,它早已远远超出建筑学和自然科学的范畴,发展成为一门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城市规划是引导城市政治、经济、社会、人口、生态环境合理发展以及建设与管理城市的重要依据和手段,也是对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社会、土地、空间多维发展目标和各项建设的综合部署、具体安排及实施管理。概括地说,城市规划就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一种安排和谋划,一种决策和实施过程。古人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也就是说,要从战略全局的高度谋划城市的长远发展。

城市是一个社会大系统,是一个由多种要素构成的动态的综合体。城市规划不是一个抽象的分析概念和单纯的技术活动,而是一种具体的历史实践,即揭示和建立城市空间系统,以符合历史社会价值发展秩序。因此,城市规划必须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规划,它以城市和社区为对象,以人为主体,以物质环境建设为手段,以满足全社会的需要和促进城市发展为目标。现代城市规划,已经不再是单纯的城市建设规划或物质形态规划,而是转向注重社会发展规划与人文规划。有学者指出,“城市规划同时具有三种属性,它是一门科学,它是一项政府职能,它又是一项社会活动与社会实践。”这是科学全面的概括。城市规划作为一项预见性、控制性的工作,对保持城市良性的、有效的、持续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从本质上讲,城市规划是一门战略性、综合性很强的科学,是城市发展过程中控制目标偏离的作用机制,也是政府指导和管理城市的基本手段。如果城市规划没搞好,城市发展就会迷失方向,甚至会步入歧途,带来不堪设想的严重后果。

(二)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

中国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是统筹安排城市各类用地及空间资源,综合部署各项建设,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关心市民的利益和社会的公平、公正,实现城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其主要内容包括:

1.确定城市发展目标。根据城市的自然资源、经济社会条件,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城市性质,是指城市在一定地区、国家乃至更大范围内的政治、经济与社会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所担负的主要职能;城市规模,是指以城市人口和城市用地总量所表示的城市大小,其中人口规模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速度和环境支撑力,城市用地总量是指规划期内城市发展用地与原有用地的总和;城市发展方向,是指在规划期内城市在空间地域上主要发展的方位和趋势。城市发展目标还包括城市规划区范围和城市发展的重大工程建设项目。

2.安排城市土地和空间资源利用。即合理确定城市各项用地的种类、使用性质和强度、功能区分、数量比例,以及对地上和地下空间资源的利用。国内外的经验一再表明,离开城市规划的统筹安排,城市用地的无序必然会造成城市整体发展的混乱和难以挽回的损失。因此,合理安排、充分利用土地,是城市规划的核心内容。

3.确定城市发展的空间布局。即根据城市各项事业发展的需求和总体协调的需要来确定城市中各项建设与实施的空间构成、空间组合,包括平面与三维空间的发展形态以及地上和地下空间的开发及利用;求得城市空间布局的合理,满足城市各项事业功能方面的要求,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需求。同时,还要形成良好的城市景观、城市轮廓线、城市生态环境和美好的城市形象。

4.部署和安排城市各项建设。“各项建设”是指在城市规划区内所有与城市规划有关的一切建设活动。包括确定中长期建设目标、近期建设目标和当前各项建设安排,以及分期实施、实现近远期相结合、有计划地进行各项城市建设活动。

(三)城市规划的特性

城市规划的特性主要表现为综合性、政策性、前瞻性、长期性和地方性。

1.综合性。城市规划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它需要从全局出发,综合考察城市各个系统、近期与远期、需要与可能、地上与地下、生产与生活、发展与保护等多方面的关系。各个系统都有它们自身发展的规律,在用地、空间组织以及建设活动方面,都有它们的不同要求,这些系统的发展和完善,是整个城市现代化建设过程必不可少的有机构成部分。所以,在城市规划中,一定要妥善处理已经出现的或潜在的各种矛盾,统筹协调各系统的发展需求,使整个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统一,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2.政策性。城市规划关系到城市各行各业以及全体居民的切身利益,政策性很强,必须贯彻执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尤其是城市规划中关于城市性质、规模、布局和发展方向的确定、城市产业配置、城市用地安排以及城市规划一系列定额指标的选定,都不是单纯的技术和经济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国家生产力发展水平、人民生活水平,关系到城乡关系和城市化的推进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政策。因此,在编制、审定和实施城市规划的过程中,应当认真体现国家的有关政策。

3.前瞻性。城市规划是一项继承过去、创造今天、预测未来的战略性工作。因此,城市规划要适度超前,总体规划一般要考虑二十年,远景规划要考虑更长远的发展,这就要求规划具有预见性、前瞻性。检验一个规划、一个战略是否合适,不仅从今天的基础和条件出发来考察,而且要从以后的发展来检验,这就叫预见性。而预见性又要同继承性相结合,要把历史遗留下的宝贵物质文化遗产和精神文化遗产尽量保护好,在保护中求发展。尤其是当今影响城市发展的因素众多而复杂,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生产力迅猛发展,加上市场经济条件多变,要科学预测城市的未来,其任务更加艰巨。因此,要求城市领导者和城市规划工作者认真探索与尊重城市发展的客观规律,减少盲目性,使城市规划较为切合实际。

4.长期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不同于建筑工程。一项建筑工程从设计、施工到竣工,就完成了全过程,而城市建设和发展则没有终结。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一样,是一个动态的持续很长时间的历史过程,由于城市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系统,所以城市规划也应当不断地调整,以适应不断变化了的城市现实需求。中国总体规划中近期规划以五年为期,若与国民经济五年规划相衔接,每五年进行小的调整,即可逐步实行一种“滚动式”的不断完善和调整的规划机制。

5.地方性。不同城市具有不同的城市性质、规模、形态,各有其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文化背景以及民族、地域传统,由此表现出各自城市的地方特性。中国地域辽阔,地区差异很大,规划更是一项地方性、区域性很强的工作。因此,城市规划必须从实际出发,对不同城市的条件和特点进行具体分析研究,因地制宜,反映出城市的地方性特征。特别是绝不能把所有城市的发展都限定在一个僵硬、雷同的框架中。

城市规划的上述特性表明,它是关系城市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问题,这就赋予了城市规划相应的权威性。因而,它理应受到各方面的共同尊重和广泛支持。

二、城市规划理论及其发展

(一)古代城市规划思想

中国最早的具有一定规划格局的城市雏形出现在4000多年前。进入夏代后,史料已有建城的记述。商代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体系的萌芽阶段,这一时期的城市建设和规划出现了一次空前的繁荣。从目前掌握的考古资料可以看出,商西亳的规划布局采取了以宫城为中心的分区布局模式,而殷则开创了开敞性布局的先河,并且强调了与周边区域的统一规划。周朝是中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体系形成的时期。周人在总结前人建城经验的基础上,制定了一套营国制度,包括都邑建设理论、建设体制、礼制营建制度、都邑规划制度和井田方格网系统。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全国划为四大经济区,强调了区域规划,而西汉则进一步强化了区域内城镇网络的作用。此后,以北魏洛都、隋唐长安和洛阳城为代表,都城的规划强调了规模的宏大、城郭的方整、街道格局的严谨和坊里制度,严格的功能分区体制达到新的高度,而且这一时期的城市数量也有很大的增长。北宋以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为代表,城市建设中突破了旧的坊里体制约束,促进了商品经济的繁荣,这一探索在南宋临安(今浙江杭州)得以充分实现,城市的功能从奴隶社会时期的政治职能为主走向了经济职能占主导地位。封建社会晚期,中国历代都城的规划从不同的侧面继承了业已形成的规划传统,结合当时的政治、经济形势加以变革和调整,城市化的进程加速,城市的防御功能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皇家园林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城市布局的整体性进一步突出。从以上简要回顾可以看出,中国早在3100年前就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的城市规划体系,其中包括城市规划的基本理论、建设体制、规划制度和规划方法。

中国古代规划理论的重要内容在于“精于相地”、“天人合一”,这八个字概括了“天”、“地”、“人”三大要素的和谐结合。在这“八字”理论的指导下,中国古代的城郭街衢、道路桥梁、园林建筑等等建设,大都是依山就水,就地取材,因地制宜,富有特色,巧于创造,遵循自然规律。“精于相地”和“天人合一”理论对于城市建设与规划至今仍有指导意义。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任务仍然是要处理好天、地、人的关系,也就是要处理好城市人群、土地使用、交通通信和生态环境的关系,它是构成城市规划的基本要素。同时,古人还总结提出了“体国经野”的概念,强调“国”(即城市)和“野”(即乡村)统筹规划,这可以说是中国较早的区域规划思想。

(二)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产生与发展

城市规划同所有的学科一样,都经历了一个成长发展的过程。18世纪以后,随着工业革命和城市化的发展、新的生产技术与社会生产关系的建立和采用、新型交通和通信工具的发明,产生了新的城市功能和运转方式,城市的各个层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与此同时,城市也出现了空前的人口集聚和数量增长,产生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居住、工作以及生产条件、环境品质急剧恶化等一系列城市问题。现代城市规划正是在这种新的历史背景下应运而生的。这一时期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城市规划理论有“田园城市”、“工业城市”、“带形城市”、“现代城市”、“邻里单位”及“中心地理论”、“有机疏散论”等。

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形成、丰富和发展,有赖于城市建设与规划的实践,同时也离不开借鉴吸收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理论成果。现代城市规划理论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霍华德的“田园城市”开始,经过20世纪二三十年代现代建筑运动的推进,以《雅典宪章》为代表,到1947年英国《城乡规划法》达到巅峰;第二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末起,以《马丘比丘宪章》为代表,建立起新的规划思想和方法,直到现在。

工业革命以后,城市化兴起,城市进入了急剧的发展时期,近代和现代城市规划是“乡村城市化”时代的产物。现代城市规划起源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伦敦,当时伦敦发生霍乱,起因是水污染,死了很多人。为此,英国政府制定了一部《公共卫生法》,这也就是现代城市规划的起源。现代城市规划吸取了前人城市建设的种种经验与教训,加之当时已有了允许城市规划思想理念变成现实的条件,从而逐渐走向成熟。这时的城市规划已经成为驾驭城市发展的一种主要手段,并为国家和政府权力机构所利用。

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代后期对城市增长进行了一系列管理活动,孕育了城市规划运动。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西方发达国家对城市功能与空间结构进行了大量深入的研究,产生了许多杰出的成果。英国学者埃比尼泽·霍华德于1898年10月出版的《明日的田园城市》,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的名著。他也是现代城市建设史上的一位划时代人物。他主张把大城市多余的人口疏散到城市周围一连串的卫星城去,并认为,当任何城市达到一定规模时,应该停止增长,其过量的部分应当由邻近的另一个城市来接纳。因而居民点就像细胞增殖那样,在绿色田野的背景下,呈现为多中心的、复杂的城镇聚集区,并将这种多中心的居民点称为“社会城市”。而且他“在城市规划指导思想上摆脱了显示统治者权威的旧模式,提出了关心人民利益的新模式。这是城市规划立足点的根本转移”。

英国生物学家盖迪斯是城市规划技术领域的开拓者,他首创调查—分析—规划的过程,详细分析并强调了城市的社会基础,而把城市形态和空间因素放在第二位。他把人文地理学与城市规划结合起来,形成西方规划的一个独特传统。就在这一时期,也有一些人开始思考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大自然及土地资源的问题。如美国学者帕·马什在1826年所写的《人与自然》一书中,对人们由于无知、无视自然规律而造成人为破坏的恶果进行了无情揭露。

20世纪20年代,美国建筑师C A 佩里针对日益增多的汽车交通对居住环境的副作用开始了细致的研究。他提出了“扩大居住街坊”的概念和“邻里单位”理论,从严格区分居住区内部道路与城市道路系统、控制居住区内部车辆交通入手来规划城市居住区,以确保居住区居民生活环境的安全、宁静与清洁,创造亲密、和谐的邻里关系,增加居住区内居民的社会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