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城市发展学
1272500000047

第47章 城市资源与开发利用(6)

显然,较低的资源利用水平,已构成中国经济发展的严重障碍,也是影响中国企业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和竞争力的巨大阻力。21世纪头二十年,中国钢铁有色金属、石油石化、水泥等高耗能产品的需求量将继续大幅度增加,汽车和家用电器大量进入家庭,能源、资源消耗将进一步增大。因此,必须把节约资源和能源,加大对资源、能源的利用,作为中国的基本国策之一。逐步构建节约型的产业结构和消费结构,加快科技研发,推广先进生产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这是缓解中国资源约束矛盾的根本出路,也是从根本上减轻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由此要做到在不增加甚至减少原始资源消耗、不增加甚至减少污染排放、不破坏甚至不断恢复生态的基础上,实现中国经济又好又快增长。

三、扎扎实实推进循环经济

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对人与自然的关系深刻认识和反思的结果,也是人类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中陷入资源危机、环境危机、生存危机后深刻反省自身发展模式的产物。由传统经济向生态经济、循环经济转变,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的必然选择。客观物质世界是处在周而复始的循环运动之中的,所以物质循环是推行与自然和谐发展、与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求相适应的一种新的生产方式和生态经济的基本功能。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自然生态系统与经济社会系统的两大基本功能,并处于不断地转换中。循环经济要求遵循生态规律和经济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与优化环境,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的基础上发展经济,并使生态经济原则体现在不同层次的循环经济形式上。

(一)建立新的发展理念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发展理念。推进循环经济的主要理念是:

1.新的系统观。循环经济与生态经济都是由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等要素构成的大系统。要求人类在考虑生产和消费时绝不能把自身置于这个大系统之外,而是要将人类作为这个大系统的一部分来研究符合客观规律的经济原则。要从自然—经济这个大系统出发,对物质转化的全过程采取战略性、综合性、预防性措施,降低经济活动对资源环境的过度使用以及对自然和人类所造成的负面影响,使人类经济社会的循环与自然循环更好地融合起来,实现区域物质流、能量流、资金流的系统优化配置。

2.新的经济观。即用生态学和生态经济规律来指导生产活动。也就是说,经济活动一定要控制在生态可承受的范围内进行,超过资源承载能力的循环就是恶性循环,会加速造成生态系统的退化。只有在资源承载能力之内的良性循环,才能使生态系统平衡地发展。反映在发展理念上,就是要改变重开发、轻节约,片面追求GDP增长;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扩张、轻内涵提高的传统经济发展模式。坚定不移地把传统的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3.新的价值观。在考虑自然资源时,不仅视其为可利用的资源,而且是需要维持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在考虑科学技术时,不仅考虑其对自然的开发能力,而且要充分考虑到它对生态系统的维系和修复能力,使之成为有益于环境的技术;在考虑人自身发展时,不仅考虑人对自然的改造能力,而且更要重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4.新的生产观。即从可循环的意义上发展经济,按照清洁生产、环保的要求从事生产活动。这种生产观念是要充分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尽可能地节约一切自然资源,使每个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都尽量做到少投入、少排放、高利用,达到废物最小化、资源化、无害化。上游企业的废物可成为下游企业的原料,实现区域或企业群的资源最有效利用。并且用生态链条把工业与农业、生产与消费、城区与郊区、行业与行业有机结合起来,实现可持续生产和消费,逐步建成循环社会。

5.新的消费观。即提倡绿色消费,也就是对物质的适度消费、层次消费,构建一种与自然生态相平衡的、节约型的低消耗物质资料、产品、劳务和注重保健、环保的消费模式。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多次性、耐用性消费,减少一次性消费,而且是一种对环境不构成破坏或威胁的持续消费方式和消费习惯。在消费的同时,还要兼顾考虑到废弃物的资源化,建立循环生产和消费的全新文明观念。

(二)加速经济转型

循环经济是一种全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和模式,因此,发展的关键在于加速经济转型。也就是说,要按照生态经济理念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传统的资源依赖过量消耗型、粗放经营的经济发展方式向资源节约循环型、集约经营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也就是转变到经济、社会与生态、协调发展的模式上来,并且进入到经济结构调整之中,以“协调”、“减量”和“循环”为主要手段,落实到各个环节,从而达到全社会厉行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实现经济转型,构建相应的制度环境与政策条件十分重要。而要完成经济转型,必须建立起一整套新的经济制度体系,包括产权、价格等基础性制度,生产、采购、消费和贸易等规范性制度,财政、金融、税收和投资等鼓励性制度,国民经济核算、审计和会计等考核性制度,等等。通过一定的制度安排,规范和引导经济运行。如果体制、制度和运行机制没有发生根本改变,经济发展方式是难以转变的,更谈不上实现经济转型。此外,一是国家经济综合部门要制定产业政策,鼓励发展资源消耗低、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服务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二是要利用国债等渠道进行投资引导,在各行各业促进形成循环型清洁生产环节。三是要运用财政、税收手段,鼓励企业积极开展节约资源和废弃物循环利用,对生产再生资源的产品实施税收优惠政策。四是要积极运用价格杠杆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合理调整资源型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完善自然资源与再生资源的价格形成机制,解决价格障碍。建立健全生态与环境保护和资源补偿机制,充分发挥各种杠杆的调节作用。五是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和消费者回收付费制度,明确生产商、销售商和消费者对废弃物回收、处理与再利用的义务。

发展循环经济,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更要依靠政府推动、市场引导、企业落实、公共参与。尤其是实现有限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更是企业和政府共同面对的严峻挑战。它不仅会对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而且会给城市带来良好的环境效益。如太原钢铁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以生产板材为主的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和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即注重把废弃的矿渣重新变成产品,20年来,累计搬走废渣1000多万立方米,创收4.5亿多元,赢利1.43亿元,回收废钢142.3万吨,还把原先的废渣山改变成为一座环境优美的公园,不仅减少了渣尘污染,还改善了生产、生活环境。

城市,特别是资源型城市,在经济转型和发展循环经济中,更要重视与城市建设、产业优化和老工业基地的改造相结合,按照生态经济、循环经济的理念,统筹区域经济布局,合理进行城市规划和完善功能。在城市规模、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城市产业体系之间的衔接以及环境的可容量,使生态经济理论指导下的循环经济在企业、产业园区、城市和社区全面推进,有序地加快发展,并与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结合起来,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资源节约型的城市发展道路。

(三)提高技术支撑能力和创新能力

推进循环经济需要一系列重大技术的支撑,它是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替代技术、减量技术和共生链技术以及废旧资源利用技术、“零排放”技术等支撑的经济,而不是传统的低水平物质循环利用方式下的经济。因此,先进技术是循环经济的核心竞争力,必须要在建立城市循环经济的技术支撑体系上下工夫。

发展循环经济,有效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取决于人类劳动创造的科技进步。因此,必须加大科技投入,通过推进科技进步,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全面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优化企业产品结构,发展低消耗、低污染、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双低双高”产业;通过技术节能,重点抓好钢铁、石化、电力三大行业的节能减排;加强工业废弃物回收再生和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进一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推进发展循环经济,还要在吸收国外先进循环经济技术的基础上,加强自主创新,特别是提高回收处理技术、绿色再制造技术以及新能源、新材料可开发利用技术,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的推广应用。同时,既要提倡高级形态的循环经济技术的利用,又要鼓励一般形态的循环经济技术利用。

(四)严格法治管理

为了有力地促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和改善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2008年8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这是推进中国循环经济发展的根本指导法律,必须全面贯彻实施。

该法明确发展循环经济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为此,从中央到地方都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激励政策,扶持循环经济的发展。同时,对于在生产与消费中妨碍和不利于资源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种种现象作了限制或禁止的规定。比如,限制一次性消费品的生产和销售,过度包装,建筑物的任意拆除,企业生产中的废物不能“一弃了之”,等等。并且对各种违法现象,都规定了明确的处理措施和法律责任。

但问题在于,执法要严,要依法管理,否则,就不能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特别是各级政府和各个企业要严格执行《循环经济促进法》,同时,全社会每个成员都要自觉守法,共同构建节约型循环经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