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华尔街传世智慧
1273200000003

第3章 市场基础篇(3)

在充满博弈的投资市场里,正像巴菲特说得那样:“如果你不能确定你比‘市场先生’更加了解你投资的公司并对其正确估价,那么你就不能参加游戏。就像他们在纸牌游戏中说得那样:‘如果你不能玩上30分钟,而且不知道谁是替死鬼,那么你就是替死鬼。’”著名的南海泡沫事件是欧洲早期的三大经济泡沫之一,让我们从这个事件来看看投资者是怎样成为“替死鬼”的。

南海公司成立之初,为了支持英国政府债信恢复(当时英国为与法国争做欧洲霸主而发行了巨额国债)而认购了总价值近1千万英镑的政府债券。南海公司因此得到了经营酒、醋、烟草等商品的永久性退税政策,还拥有了对南海(即南美洲)的贸易垄断权。当时,人人都知道秘鲁和墨西哥的地下埋藏着含量巨大的金银矿藏,只要把加工商送到那里,“金砖银块”就会被源源不断地运回英国。

1719年,英国政府允许中奖债券与南海公司股票进行转换。同年年底,南美贸易障碍被扫除,公众对股价上扬充满期待,这促进了债券向股票的转换,股价随之大幅上涨。

投资者趋之若鹜,当时半数以上的英国国会议员都成了持股者,就连国王也认购了总价值为10万英镑的股票。由于购买踊跃,股票供不应求,南海公司股票价格节节高升。

在这一示范效应的带动下,全英所有股份公司的股票都成了投机对象。社会各界人士被卷入漩涡。人们完全丧失了理智,根本不在乎这些公司的经营状况和发展前景如何,只相信这些公司宣扬的巨大收益预期,唯恐错过大捞一把的机会。一时间,股票价格暴涨,平均涨幅超过5倍。据说当时一个无名氏创建了一家莫须有的公司,自始至终无人知道这是什么公司,但近千名投资者争先恐后地认购,把大门都挤倒了。

1720年6月,为了制止“南海泡沫”和各类“泡沫公司”的膨胀,英国国会通过了《泡沫法案》。随之,许多公司被解散,公众如梦初醒,迅速将怀疑扩展到南海公司身上。从1720年7月开始,首先是外国投资者抛售南海股票,继而国内投资者纷纷跟进,南海公司股价很快一落千丈。

“南海泡沫”由此破灭。1720年年底,英政府对南海公司进行资产清算,发现其实际资本已所剩无几,那些高价买进南海股票的投资者遭受巨大损失,有的竟一贫如洗。

不幸的是,连大名鼎鼎的物理学家牛顿也参与了这场投机,并且不幸成了所谓的“替死鬼”。他因此感叹说:“我能计算天体运行,却无法计算人类的疯狂。”

股市在不断地重复昨天的故事,但不只是简单地重复,如果是简单地重复,股市就失去了生命力。散户也在不断地重复昨天的故事,但大部分都是简单地重复,如果不是简单地重复,庄家也就生存不下去了。由于人性的弱点和庄家的欺骗,不少散户一回失误了,二回又失误……回回失误,损失惨重。虽然后悔,但好了伤疤忘了痛,记不住教训,并不认真查找失误的原因。学过的理论记不住,想过的方案老犹豫,得到过的教训易忘记,低级的失误总重复(上涨不卖,盲目乐观;下跌不止损,束手无策),想到的办不到,知道的做不到。散户如果总是自以为是,成为“替死鬼”的故事将会永远上演。失宠行业更好。 大家一致的看法常常是错误的,如果你随波逐流,成功就会远离你,所以我买的都是那些不那么耀眼、不被人 喜欢的公司的股票,要是整个行业也失宠于大众就更好。

--卡尔·伊坎

华尔街投资鬼才伯纳德·巴鲁克说过一句极为经典的话:“群众永远是错的。”

伯纳德·巴鲁克发现,群体中存在一种神奇的魔力,它能让平时独立、机敏的人变得盲从,听凭情绪的指引而忽视理性逻辑。而这正是投资者最忌讳的。

投资市场是个人性显微镜,一个不合格的投资者的个性缺陷会在市场刺激下无限放大,从而使他犯下难以挽回的错误;而一个成功的投资者被市场的显微镜放大的恰恰是其独立而理性的一面。

如果你问:过去的20年里,华尔街上让各大公司CEO最胆战心惊的名字是什么?答案很可能是卡尔·伊坎。

1985年,因对环球航空公司漂亮的恶意收购,卡尔·伊坎成为“企业掠夺者”的代言人。当时,《财富》杂志称卡尔·伊坎为“美国最热门的投资者”,他为股东赚的钱比地球上其他任何投机者都多。卡尔·伊坎的法宝就是恶意收购看中的公司,迅速推进该公司管理或策略的变革,让该公司股票价格暴涨,然后套现。

瑞银的投资银行主管肯·默理斯表示:“他会在最不可能的时候买入企业的股票,那时人们只看到企业毫无希望,所以在当时很少有人会认同卡尔·伊坎的做法。”卡尔·伊坎对此的解释是:“大家一致的看法常常是错误的,如果你随波逐流,成功就会远离你,所以我买的都是那些不那么耀眼、不被人喜欢的公司的股票,要是整个行业也失宠于大众就更好。”

在投资市场中,群体心理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投资者受到所谓的空前突发消息的刺激时,注意力会立即集中起来,变得激动或恐慌,从而形成了一个群体心理。中国证券市场1995年的“3·27”国债事件、2001年的“6·24”暴涨行情和2003年受“非典”冲击出现的“4·21”暴跌行情就是例证。在现代网络及影视等传媒的作用下,分散的投资者能迅速形成群体心理,这样一来,群体心理就演变成全国性的甚至是全球性的了。

摆脱从众心理的影响,理性判断市场机会,拥有自己的理性原则和投资风格并一以贯之,这便成了投资者成功的一个重要素质。

也许哪一天,当你发现失宠于大众的行业是最值得投资的,你便离成功不远了。与趋势成为朋友|10让市场趋势成为你的朋友。

--彼得·林奇投资者如果顺应市场趋势,花全部的时间研究市场的正确趋势,与正确趋势保持一致,利润就会滚滚而来。

1982年上半年是美国股市极其糟糕的半年,其基准利率上升到了两位数,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也是如此。利率上升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平时,彼得·林奇大量投资政府债券,这使得长期政府债券在几个月内成了彼得·林奇运作的麦哲伦基金的投资头寸。彼得·林奇投资政府债券不是出于安全考虑,而是因为它的回报超出了股票投资上的正常回报:美国政府为这些政府债券支付13%~14%的利率。

在这段股市暗淡萧条的时期内,金融评论家们反复谈论着不景气的汽车行业,在他们看来,汽车工业的不景气是一种永久的现象。而在彼得·林奇看来,无论经济萧条还是经济景气,美国人终究都要购买汽车,因此在1982年3月他购买了克莱斯勒公司的股票。1982年7月,他访问了克莱斯勒公司的总部,发现这是一个很有潜力的公司,于是在7月底的时候,麦哲伦基金将5%的资产都投给了克莱斯勒公司。整个秋季,克莱斯勒公司都是彼得·林奇的投资头寸。到了10月,大牛市开始,利率开始降低,经济呈现出了复苏的迹象,彼得·林奇把在债券市场的持仓量降到了麦哲伦基金全部资产的5%。同时,他卖出了一些银行和保险公司的股票,把基金的11%投给了汽车工业,因为他发现汽车股正在复苏。果然,彼得·林奇在汽车股上大赚了一笔。

作为传奇投资大师,彼得·林奇向来善于把握趋势,让趋势成为对自己最友善、最有助益的朋友。但彼得·林奇也不是万能的,一旦他跟不上趋势的脚步,这位“朋友”便会弃他而去,将他落在因追不上新形势而徒留懊悔的人群中。

由于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许多公司利用网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股票市场上也出现了一波以互联网行业为增长龙头的上升行情。但彼得·林奇这次完全错过了互联网的投资机遇,因为彼得·林奇是技术恐惧者。他不会上网,从不在网上冲浪或者聊天,如果没有专家的帮助,他可能连网页都找不到。正是由于这一劣势,彼得·林奇错过了一只著名的大牛股--亚马逊书店。由于亚马逊书店开在网上,彼得·林奇这个不会上网的人便忽视了它的存在。1997年,亚马逊书店股价相对于其发展前景而言还比较合理,并且公司财务状况良好,但当时彼得·林奇没能透过新生的网上购物方式看到新的投资机遇。如果当时他进一步深入研究,他可能就会发现这种新型购物方式的巨大市场潜力以及亚马逊书店抓住这一机遇的市场拓展能力。1998年,亚马逊书店的股价上涨了10倍。

还有微软公司,这是一只被彼得·林奇错过的股价上涨了100倍的超级大牛股。微软、思科及英特尔这三个所向披靡的高科技霸主几乎从公司成立一开始,其收益就爆发性地增长。就算你不是一名程序员,你也会注意到,除了苹果电脑,所有的新电脑都安装了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使用Windows操作系统的电脑越多,为微软的Windows操作系统编写程序的软件开发人员也就越多。

我们不能决定市场趋势,也不能左右市场趋势,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尽最大可能去判断和证明市场趋势,做市场趋势的忠实追随者。只有顺应市场趋势,我们才能取得投资上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