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投资华尔街传世智慧
1273200000006

第6章 心态理念篇(3)

“1亿股民被套”的背后隐藏的是一个人人都想当股神的愿望。追逐财富,人性使然。但我们应该记住,财富要求之有道,才不至于变成南柯一梦。 要有自信炒股要有自信,没有自信就会失败。

--彼得·林奇

做什么都需要有自信,而自信来自你对自己所从事行业的逐渐熟悉以及个人能力的不断提升。炒股亦是如此,没有自信定会失败。

麦哲伦基金创立于19世纪60年代初期,惨淡经营了10年后,又遭遇一场赫赫有名的股灾--1970年的美国股市大崩盘。这场股灾差点断送了麦哲伦基金--其基金总额从创始时的2000万美元迅速萎缩至600万美元。此后,麦哲伦基金的发展也举步维艰。1977年,彼得·林奇登上了这艘风雨小舟,成了麦哲伦基金的掌舵人。

接管麦哲伦基金后,有一段时间,由于遭遇严重赎回,彼得·林奇不得不对麦哲伦基金采取封闭性措施,时间持续4年。尽管骂声不绝于耳,但彼得·林奇坚信自己做法的正确性。在这4年的封闭期中,彼得·林奇进行着严格的训练--遍访各行各业,了解并记录下导致每家公司或每一行业盛衰的种种因素,同时通过媒体不断地向未来的投资者传递出麦哲伦基金的信心。

彼得·林奇在此期间采取的最有力的一招就是高换手率。第一年,彼得·林奇掌管下的麦哲伦基金的投资换手率达到了343%。也就是说,在一个普通的工作日中,彼得·林奇要买进大约5000万美元股票,同时卖出5000万美元股票。换句话说,彼得·林奇每天要卖出100种股票,同时买进另外100种股票。之后3年里,麦哲伦基金的换手率一直高居300%以上。

其实,采取如此之高的换手率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用彼得·林奇自己的话说,他不仅要拿自己选择的股票替换前任的股票,还要将股票变现偿付投资者的赎回要求。

但坚持终有回报。封闭期结束的第一年,麦哲伦基金的资产规模一下跃升到1亿美元,并重新向公众公开发行。

1977年5月,彼得·林奇看中了华纳通信公司。他对华纳公司的基本面很有信心,于是以每股26美元的价格,投入相当于麦哲伦基金资产规模3%的资金,购买华纳公司的股票。但是当彼得·林奇向一位跟踪分析华纳公司股票行情的技术分析家咨询华纳公司股票的走势时,这位专家却告诉彼得·林奇:华纳公司的股票已经“极度超值”。彼得·林奇并没有盲目听信这位专家的话。6个月后,华纳公司的股票上涨到了每股32美元,彼得·林奇开始有些担忧。他调查了一番,结果发现华纳公司运营良好,于是持股待涨。不久,华纳公司的股票上升到了38美元,彼得·林奇想起了那位技术分析家的话,于是断定38美元是超值的巅峰,便将手中所持有的华纳公司股票悉数抛出。可是,行情的发展实在出人意料,当彼得·林奇抛出该股票后,华纳公司的股价竟一路跨越50美元、60美元、70美元,最后竟然涨到了180美元以上。

从彼得·林奇的投资经历中,我们得出的经验和教训是:投资者一定要自信,不要相信各种理论,要坚信自己的判断,对投资充满信心。炒股一定要有自己的主见和良好的心态。不因大涨就高兴得忘乎所以,不因大跌就悲哀得怨天怨地。不受媒体消息的诱惑,不受所谓专家评论的影响。自始至终都能保持良好的心态和独立的思考,这才是炒股赢利的关键所在。

保证每笔交易都合理投资者应该自始至终做一名投资者而非投机者,这意 味着,投资者的每一笔交易都应该能被证明是合理的,其买入的价格是基于非个人的、客观的推理。

--本杰明·格雷厄姆

作为价值投资理论的开山鼻祖,本杰明·格雷厄姆对价值投资的理解以及对投资安全性的分析策略,影响了整整3代华尔街基金经理人。目前,华尔街上几乎所有标榜价值投资的经理人,都称自己是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信徒。本杰明·格雷厄姆因此享有“华尔街教父”的美誉。

1923年年初,29岁的本杰明·格雷厄姆离开了纽伯格-亨德森-劳伯公司,以50万美元的资金规模成立了格兰赫私人基金,开始大展宏图。他选中的第一个目标就是赫赫有名的美国化工巨头--杜邦公司。

1920年,正当通用汽车公司陷于暂时无法偿还银行贷款的财务困境中时,美国军火巨头杜邦公司通过一场蓄谋已久的兼并战,最终兼并了通用汽车公司。这次兼并形成了两公司交叉持股的状况。

到了1923年8月前后,一战结束,美国经济进入复苏期,杜邦公司失去了军火暴利来源,股价急剧下滑至每股29785美元左右;与此同时,通用汽车公司却因汽车市场需求旺盛,利润直线上升,每股股价高达385美元。

本杰明·格雷厄姆注意到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股价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经过一番分析,他认为:杜邦公司持有通用38%以上的股份,而且这一份额还在不断增加,所以现阶段两种股票之间的价格差距其实是一种错误。由股市造成的错误迟早都会由股市自身来纠正,因为市场不可能对明显的错误长久视而不见。一旦这种错误得到纠正,就是有眼光的投资者获利的良机。

在这种分析的引导下,本杰明·格雷厄姆不仅大笔买进杜邦公司的股票,还更大笔地卖出通用汽车公司的股票。这样一来,杜邦公司股票上涨和通用汽车公司股票下跌的结果将令格雷厄姆双向获利。

果然,两个星期后,市场就对这两家公司股价之间的差距作出了纠正,杜邦公司股价一路飙升至每股36589美元,而通用汽车公司的股价随之下跌至每股370美元左右。本杰明·格雷厄姆迅速获利了结,为格兰赫基金的大小股东们大大赚了一笔钱。

从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投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出,所谓价值投资,考验的是投资者判断股票实际价值的眼光。但大多数人缺乏的恰恰就是这样的火眼金睛。

因此,投资者在股市中修炼,打造一双能精准发现金矿的眼睛,是投资成功最可靠、最稳定的途径。

1936年,美国实施了数年的罗斯福新政渐显疲软之态,华尔街随之再度陷于低迷。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这是又一轮令人害怕的严峻考验,而对投资策略和投资技巧已相当成熟的本杰明·格雷厄姆来说,此时操作起来依旧得心应手。

当其他投资者还在悲观之中熬日子时,本杰明·格雷厄姆却在运用股票投资分析方法积极搜寻值得投资的股票。他不以个股过去的表现来预测证券市场或个股的未来走势,而主要以股票市值是否低于其内在价值作为判断标准,尤其是那些低于其清算价值的股票,更是他关注的重点。

在股市低迷期,本杰明·格雷厄姆为格雷厄姆-纽曼公司购入了大量低价股。同时,就像在1929年股市大崩盘之前一样,本杰明·格雷厄姆对各项投资都采取了避险措施,所不同的是,这次他将资产保护得更谨慎、更周全。

结果,在1936年至1941年间,虽然股市总体呈下跌趋势,但格雷厄姆-纽曼公司的年平均投资回报率仍居高不下。

价值投资,就是让每一笔交易都合理。但对于投资者来说,所需要的不仅仅是价值投资的理念,关键还要有做真正价值投资者的能力:拥有精准判断股票真正价值的火眼金睛与理智行动的决断力。而这些恰恰是最难做到的。从哲学角度看待投资。

投资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带有哲学意味的东西。

--约翰·坎贝尔

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是人类了解世界的一种有效方式;哲学带给人智慧、广阔视野以及崇高追求。彼得·林奇说过:“哲学、历史学得好的人,比学统计学的人更适合做投资。”

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学好哲学,等于是接受了人类大智慧的熏陶,人的思想底蕴和内涵将得到提升,这对投资来说助益良多。华尔街上甚至有这样一句名言:“投资不仅仅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带有哲学意味的东西。”

成功投资的方式有很多种,有人靠技术分析短线获利,有人靠价值投资长期得益,也有人靠其他更适合自己的方式创造辉煌。不管是哪种方式,多点哲学视野总不会错。它能使投资者做到不仅仅拘泥于统计数据等微观的东西,还学会从更高的哲学层面来把握投资市场的风云变幻。瞧瞧彼得·林奇吧,彼得·林奇本身就拥有浓郁的哲学与历史学素养,这些素养帮助他战胜了华尔街,在投资市场上屹立不倒长达几十年。

“当你投资股票时,你必须对人性乃至对国家和未来的繁荣有基本的信任。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什么事情让我的信念动摇。”这是彼得·林奇上升到哲学层面的投资经验之谈。

哲学会给人开阔的胸襟,带给人对整个人类社会、世界的信心和宏观视野。这对投资者来说也很重要。

华尔街传奇人物罗伊·纽伯格在二战之前一直大量收购美国当代艺术家作品。那时现代艺术环境很糟糕,当代艺术品很不受待见。罗伊·纽伯格出于扶持艺术家的初衷,购买了一大堆此类艺术品。

其实这个时候购买艺术品,绝对都是最低价。虽然罗伊·纽伯格买的时候并不是为了赚钱,但他却很快因这些收藏作品而身价大升--二战之后这些作品的市场价一路飞涨,成了抢手货。这真是“无心插柳柳成荫”啊!

1956年,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的代表人物波洛克去世之后,罗伊·纽伯格认为美国当代艺术发展状况已大为不同,当代艺术品市场被一些唯利是图的推销高手把控了。尽管这个时候投资艺术品很是有利可图,但罗伊·纽伯格有自己的想法:“一位艺术家创作出一些很难被称为‘艺术品’的东西,就轻而易举地出名。我觉得艺术的钟摆倾斜得太厉害了,而我不想推动这一发展趋势。”因此,从1958年起,罗伊·纽伯格不再像以前那么关注活着的艺术家的作品了。

罗伊·纽伯格购买艺术品是为了扶助当代艺术,这正是一种哲学价值观的体现。作为一个投资大师,罗伊·纽伯格并不是时刻关注很现实化的投资收益,但他以自己的智慧眼光,发现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这对投资者来说,也是一种极好的启发。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它同时也是一种投资--社会投资,只是罗伊·纽伯格替社会和国家做了这件事。

如果投资者站在哲学理论的高度,以哲学信念、哲学视野考察自己的投资行为,相信在像罗伊·纽伯格一样发现真正具有价值的东西的同时,我们也会成为像他那样的成功投资者。把自己看成是企业分析师。

在投资时,我们应把自己看成是企业分析师而不是市场分析师,也不是宏观经济分析师,更不是证券分析师。

--本杰明·格雷厄姆

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曾经是一家主要从事量化套利投资活动的对冲基金公司。自1994年创立之后,它一度业绩骄人,年均赢利40%以上,声名显赫。

1998年,俄罗斯金融危机来袭,该公司受到重大冲击。在倒闭前,由于投资失败,长期资本管理公司损失惨重,这时有人向巴菲特发出了求救的信号。

尽管这家公司人才济济,不少人也和巴菲特私交甚好,但巴菲特还是拒绝了。因为在他看来,该公司的运营策略和管理方针存在问题。一是过度凭借杠杆操作。该公司的创始人约翰·梅里韦瑟被称为“华尔街套利之父”,是投资领域有名的高杠杆融资专家。二是该公司过度依赖数学统计。

因此,虽然巴菲特认为低杠杆借债的确能给投资人带来较高回报,但在面对并不理想的管理团队时,他采取的却是慎之又慎的策略,最终避免了血本无归。

投资者不仅要严格考察投资对象,仔细研究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实际价值,更重要的是全面掌握公司高层的管理策略与经营理念,选择优秀的经理人和管理层。这才是避免资本打水漂的正确投资理念。

在这一点上,巴菲特选择投资目标的方式及其理念,就是我们进行投资的指导。

作为本杰明·格雷厄姆的入门弟子,巴菲特从他的老师那里学到了一个简单但最重要的原则:“你一定要将股票视为公司的一部分,而不要将其视为变化莫测的东西,也不要听信于你的经纪人或者邻居。如果你能够仔细检视公司,深入理解企业的价值取向,你就能从中获利。”本杰明·格雷厄姆另一个直抵价值投资者本质的原则是:“在投资时,我们应把自己看成是企业分析师而不是市场分析师,也不是宏观经济分析师,更不是证券分析师。”这一原则同样为巴菲特所信奉。

巴菲特曾经谈到过自己对这些原则的亲身实践:“每当查理(查理·芒格,巴菲特的投资伙伴--编者注)和我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购买普通股时,我们对待交易的态度就好像在购买一家私营企业。我们研究企业的经济预期,研究执掌企业的管理人员以及我们可能支付的价格。”

巴菲特对企业的深层次理解,充分体现在他选择的企业名单中:从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到国民赔偿公司和火灾及海运保险公司,从可口可乐公司到中国石油。这一系列投资成就,看起来超乎寻常,其实巴菲特获得它们依靠的只是普通的事情,关键是如何把这些普通的事情处理得异乎寻常地出色。

首先,要见怪不怪,以务实的态度面对生活的真实面貌。其次,简单,明智,等待,不犹豫。就像巴菲特表明的:“我们简单地希望一些明智的事情发生,而且当它发生的时候我们就行动。”

巴菲特认为自己的任务就是要把精力集中于自己所能知道的很重要的事情。如果某件事情不重要,或者不可能了解它,就将这件事情一笔勾销。

关于如何判断出一家企业很优秀,巴菲特认为有如下几方面的标准:一是该企业的销售、费用、利润等业务线索简单、可以被了解,企业经营历史稳定,长期前景看好;二是拥有理性的经营者,会将多余现金投资于成本报酬率较高的计划,并且对股东诚实坦白,也不盲从他人;三是现金能力和毛利率较高,市场价值差额超过企业当期保留盈余的总和。

巴菲特说过:“我们的注意力在公司的赚钱能力和从现在开始的未来5年、10年的收益上,如果我们认为它的价格跟赚钱能力比很高,我们就买,这样赚钱的公司是我们所关注的;如果我们不了解,我们就不投资。这并不是说我们对每种股票都持同种观点,我们要确定我们选的是对的,但是对于不懂的(股票)我就不投资。如果有1000只股票,对999只我都不了解,我就只选那只我了解的。”

有勇气和信心每股投入10%对你所做的每一笔投资,你都应当有勇气和信心将你 净资产的10%以上投入此股。

--巴菲特

巴菲特作为一位典范的投资家,被许多人认为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者。据说,他讲话通常“轻声细语”、“极为务实”,更像是“一位长者”。他那镇定的仪态出自他天生的自信,他的投资业绩和成就更具传奇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