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西方大学改革史略
1283900000001

第1章 前言

众所周知,现代大学诞生于中世纪欧洲,迄今已有九百多年的历史,但大学改革的历史,严格地说只有二百年。改革的含义是指改掉事物中陈旧的、不合理的部分,使之合理、完善且更加切合需要。中世纪大学是适应中世纪社会发展需要而产生的,它曾经对发展科学和知识,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到中世纪后期,大学日趋保守,逐渐落后于时代,以至人们常用“僵化”、“颓废”、“麻木”这样的词汇来形容大学。虽然从16世纪到18世纪,欧洲大学也经历了一些零星的改革,如17世纪莱顿大学、18世纪苏格兰诸大学以及德国哈勒大学和哥廷根大学的改革,但中世纪大学的实质并没有根本变革,大学从整体看仍然不尽人意,为世人所诟病,著名科学家莱布尼茨甚至以大学为耻辱,认为置身于这样的机构有损自己的尊严。18世纪后期的欧洲大学用危机四伏来形容一点都不为过,大学的作用被置疑,大学面临被废除或取缔的尴尬局面。正如美国学者阿特巴赫所说:“大学在18世纪和19世纪早期还处于一种休眠状态。缺少一种切实的、在知识上的职责,强调传授已有的文化,严格限制发挥社会作用,所有这些都造成了动力上的不足。”

西方近代大学改革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酝酿和展开的,德国和法国成为大学改革的两只领头羊。

早在1793年,法国革命政权就废除了所有22所传统大学,随后创建了多种专科学校培养国家急需的人才。拿破仑掌权后,于1808年开始改革高等教育,一是创办全国最高教育行政机构——帝国大学,下设27个大学区,每一大学区设5个相互独立的学院,即神学院、医学院、法学院、文学院和理学院;二是大力发展巴黎理工学校、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等专科学校,培养各种专门人才。法国高等教育改革奉行功利主义原则,整个高等教育置于政府严格控制之下。

几乎在法国改革高等教育的同时,德国也吹响了大学改革的号角。与法国功利主义导向不同,德国重建大学的指导思想是新人文主义的理想。在新人文主义看来,大学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古希腊精神的个性充分发展的人,而自由的学术研究是完成此项任务的唯一途径。洪堡、施莱尔马赫、费希特等人,高举学术自由的大旗,以科学研究为主要职能,教学研究相统一,创办了柏林大学。历史发展表明:德国大学改革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正是这次成功的改革使大学这种古老的机构焕然一新,从此,大学的作用与日俱显,废除大学的声音彻底销声匿迹。

从19世纪初至最近的两百年来,古老的大学发生了太多的变化,先是德法两国19世纪初的大学改革,再是19世纪下半叶美国在《莫雷尔法案》和德国模式引导下的大学改革,到20世纪,西方大学改革的浪潮更是此起彼伏,二战后,改革和发展已成为大学的主旋律。

梳理两百年来的大学改革史,是一项非常艰巨的任务,但同时又是一项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近些年,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速度超乎寻常,但同时也暴露出许多严重的问题,如学生数量增多而质量滑坡;科研成果增多而水平下降;教授增多而大师稀缺,以至于共和国总理都对中国大学的现状表达了自己的焦虑:为什么我们的大学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中国大学积重难返,中国大学已到了非改不可的时候了,这决不是危言耸听。回顾西方大学改革二百年的历程,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供我们参考借鉴,正是本书写作的意图所在。

本书第一至第五章的撰写人依次是贺国庆、张婷姝、屈书杰、王保星、侯建国,结语由贺国庆、何振海撰写。

由于时间仓促及水平有限,书中不妥和错谬在所难免,敬请读者诸君批评指正。

贺国庆

2010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