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循环系统疾病诊治绝招
1285100000032

第32章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简称脉管炎,是我国慢性周围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种,是一种原因不明的,以周围血管的炎症性、节段性和周期发作为特点的慢性闭塞性疾病。伴有继发性神经改变,非化脓性炎症以四肢的中、小动脉和静脉为主,以下肢尤为多见,并以慢性、复发性、阶段缓解和恶化交替为特征。其临床特点为患肢缺血、疼痛、怕冷、发凉、麻木、间歇性跛行、受累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伴有游走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严重者有肢端溃疡或坏死。发病在我国北方较南方多见,男性显着多于女性,男女比例约为29∶1。发病年龄一般多在20~40岁之间。冬季多发。

有哪些症状

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呈周期性发作,一般要经过4~5年才趋严重。按肢体缺血程度,可分为三期:

第一期(局部缺血期):患肢麻木、发凉、怕冷,轻度间歇性跛行,要走上500~1000米后才有症状,休息后缓解。检查发现患肢皮肤温度稍低,色泽较苍白,足背或胫后动脉搏动减弱,可反复出现游走性浅静脉炎。

第二期(营养障碍期):上述症状日益加重,间歇性跛行愈来愈明显,疼痛转为持续性静息痛,夜间更剧烈。患肢皮肤温度显着降低,益显苍白,或出现紫斑、潮红。皮肤干燥、无汗,趾(指)甲增厚变形,小腿肌肉萎缩,足背、胫后动脉搏动消失。

第三期(坏死期):症状继续加重,患肢趾(指)端发黑、干瘪、坏疽、溃疡形成。疼痛剧烈,呈持续性,迫使患者日夜屈膝抚足而坐,或借助下垂肢体以减轻疼痛,这种体位可使肢体肿胀。广泛坏死继发严重感染后,干性坏疽变成湿性坏疽,出现高热、烦躁等全身毒血症症状。

应做哪些检查

皮肤温度测定:在20~25℃室温下,患肢的温度较健侧低2℃,即表示血供不足。

多普勒超声血流测定:显示患肢动脉搏动波形幅度降低,血流减弱或消失。

电阻抗血流测定:患肢血流图的波形呈现峰值幅度降低,降支下降速度减慢,其改变程度与患肢病变程度平行。

甲皱微循环检查:患趾(指)毛细血管内血流速度减慢,异型毛细血管袢明显增多,其周围有渗出或出血。

如何诊断

年龄20~40岁的男性青壮年,有一侧或两侧下肢间歇性跛行,有腘或肱动脉以下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等肢体动脉慢性缺血的表现,伴有游走性血栓性浅表静脉炎的病史,即应考虑本病的可能。

老中医处方

方1

(组方)金银花30克,玄参20克,当归15克,白芍20克,生甘草10克,赤芍20克,怀牛膝15克,黄柏15克,黄芩15克,山栀子12克,连翘30克,苍术15克,防己12克,紫草20克,红花12克,木通10克。

(加减)

肢端疼痛者,加元胡、桃仁以活血止痛;

肢体肿胀者,加益母草以利湿消肿;

饮食不佳、脘腹胀气者,加山楂、扁豆、陈皮以健脾消食;

湿热盛者,加茵陈、赤小豆等以加强清热解毒利湿作用。

(主治)湿热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肢趾端发凉怕冷的程度较轻,走时酸胀、沉重,足部潮红或紫红肿胀,反复发作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红肿热痛,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或滑数。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2

(组方)黄芪30克,党参30克,当归20克,白芍30克,白术15克,茯苓15克,怀牛膝20克,熟地黄15克,肉桂10克,陈皮15克,甘草10克。

(加减)

若下肢沉重者,加苍术以祛湿活络;

偏热者,加玄参、金银花以清热解毒;

偏寒者,加肉桂、熟附子、干姜温阳散寒;

患肢肿胀甚,加茯苓、木通以利水消肿。

(主治)气血两虚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身体虚弱,消瘦无力,面色无华,肢端麻木、疼痛,患肢肌肉萎缩,皮肤干燥脱屑,趾甲干燥肥厚,坏死组织脱落后疮面生长缓慢,经久不愈,肉芽暗红或淡而不鲜,舌质淡白,苔薄白,脉细无力。

(用法)水煎2次,药液混合后早晚分服,每日1剂。

方3

(组方)桃仁10克,红花10克,当归尾15克,生地黄10克,川芎10克,赤芍15克,牛膝15克,柴胡12克,枳壳10克,水蛭12克。

(加减)

肢体发凉,皮色苍白,脉沉迟者,加附子、干姜、肉桂以温通经脉;

气滞血瘀甚者,加鬼箭羽、莪术加强活血化瘀之功;

溃破流脓、便干尿赤者,加蒲公英、紫花地丁清热解毒。

(主治)气血瘀滞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患趾(指)酸胀疼痛加剧,步履沉重,活动艰难,患处暗红,或见瘀斑,下垂时更甚,抬高时则见苍白,皮肤干燥,肌肉萎缩,指甲增厚,小腿足部反复发生游走性红斑,有结节或硬索,肢端紫黑,干枯坏死,舌暗红,脉弦涩。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方4

(组方)生黄芪600克,山药600克,当归600克,生地黄600克,丹参600克,川牛膝500克,石斛500克,萆薢500克,白蒺藜500克,甘草500克,肉苁蓉300克,黄柏300克,乳香300克,丹皮400克,金银花900克,山萸肉700克。

(主治)各型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用法)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早晚各服1丸。

方5

(组方)丹参60克,金银花60克,当归60克,益母草30克,玄参30克,红花20克,石斛20克,穿山甲15克,桃仁15克,牛膝15克,甘草10克。

(加减)

剧烈疼痛,加全蝎12克,蜈蚣3条,土鳖虫15克,地龙干20克,乌梢蛇10克,制乳香10克,制没药10克,川楝子10克;

热毒炽盛,加黄芩30克,紫花地丁30克,蒲公英30克,虎杖30克,连翘20克,菊花15克;

湿重,加薏苡仁30克,赤小豆20克,车前草20克,土茯苓20克,泽泻20克;

下肢凉,怕冷,加制附子(先煎)10克,肉桂10克;

气血两虚,加黄精15克,熟地黄15克,党参30克,黄芪30克。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用法)每日1剂,水煎,早晚分服。

方6

(组方)方①桂枝10~20克,当归15克,制附子(先煎2小时)10~60克,黄芪30~60克,赤芍15克,川芎15克,地龙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桃仁15克,红花15克,丹参15~30克,牛膝15~30克,昆布30克,海藻30克。

(加减)

阳虚寒盛,桂枝、制附子加重剂量;

气虚重,加党参15克。

方②土元30克,穿山甲30克,地龙30克,虻虫30克,全蝎15克,蜈蚣15克。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用法)方①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②诸药共研细末,每次2次,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至治疗结束。

方7

(组方)熟附子(先煎)20克,干姜6克,豆豉20克,桂枝12克,路路通20克,黄芪20克,毛麝香20克,甘草20克。

(加减)

病在下肢者,加牛膝20克;

舌质红,苔黄,口干,加金银花叶20克;

合并溃疡或坏疽者,加虎杖30克。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证属虚寒型或气滞血瘀型偏寒者。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分2次服,每日1剂。

(说明)如病变处于缺血期和营养障碍期,加用活络洗方(毛麝香12克,大风艾12克,海风藤根12克,桂枝12克,大罗伞15克,入地金牛根12克),坏死期加用消炎洗方(一枝黄花15克,虎杖15克,苦参12克,黄柏12克,救必应15克),共研细末,并均以4升开水冲药浸洗,前者热洗,后者温洗,每日1~2次,每次浸洗30分钟。

方8

(组方)方①当归230克,赤芍230克,炙黄芪230克,川芎150克,地龙150克,苏木150克,郁金150克,红花90克,制乳香90克,制没药90克,络石藤450克。

方②苏木15克,红花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干姜15克,千年健15克,鸡血藤15克,金银花15克,樟脑15克,花椒10克,桂枝10克,透骨草30克。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用法)方①取药2剂,分别装入两个小布袋内,各倒入少量白酒,缝好后上锅蒸热,先取一袋置于患处,5分钟后与锅内一袋交换,反复10次,每日1次,3日换新药。

方②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9

(组方)黄芪60克,当归30克,红藤30克,元参30克,穿山甲9克,水蛭9克,乳香9克,没药9克,地鳖虫6克,虻虫9克,皂角刺15克,党参15克,牛膝9克,金银花60克。

(加减)患肢凉,加麻黄5克,桂枝15克,鹿角胶(烊化)10克。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分2次服,每日1剂。

方10

(组方)独活10克,桑寄生30克,川牛膝30克,细辛6克,当归30克,赤芍20克,熟地黄20克,党参30克,黄芪30克,丝瓜络30克,肉桂3克。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局部皮肤发冷,患肢抬高则皮色苍白,下垂则转红,持续疼痛,趺阳脉微弱或消失。

(用法)上药加水煎煮,分2次服,每日1剂。

方11

(组方)独活9克,桑寄生20~30克,桂枝9克,青风藤15~20克,熟地黄20~30克,当归20~30克,鸡血藤30克,川芎9克,赤芍12克,红花9克,牛膝15克,茯苓12克,制附子(先煎)6~9克,甘草9克。

(加减)

久病体虚,加黄芪;

虚寒明显,减桂枝,加肉桂;

瘀结不通,疼痛明显,加乳香、没药、土鳖虫。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血瘀型。

(用法)水煎2次,药液对匀后分2次服,每日1剂。

方12

(组方)金银花30克,蒲公英30克,苦参12克,连翘12克,黄柏12克,木鳖子12克,白芷10克,赤芍10克,丹皮10克,甘草10克。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肢体溃疡或有肢体感染脓多、恶臭、局部红肿,但感染已局限稳定,或末节干性坏死坏疽伴有局部红肿,以及甲沟炎。

(用法)上药装入纱布袋中,水煎后放温,用药液浸泡患肢,每日1次。

方13

(组方)透骨草15克,元胡15克,当归15克,姜黄15克,海桐皮15克,川椒15克,威灵仙15克,川牛膝15克,乳香15克,没药15克,羌活15克,白芷15克,苏木15克,五加皮15克,红花15克,土茯苓15克。

(主治)血栓闭塞性脉管炎早期及恢复期,缺血不严重,肢体仍发凉、怕冷,遇冷后症状加重;或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伴有患肢酸胀、疼痛,关节屈伸不利;或游走性血栓性浅静脉炎遗留硬结、疼痛。

(用法)将各药装入纱布袋中水煎,煎好后趁热先熏,待温后用药液浸洗,每日1~2次。

有哪些单验方

毛冬青250~500克,加水煎1~3小时,每日1剂,分2~3次服完。或用毛冬青片剂,每日3次,每次5片。用于Ⅰ期脉管炎。

赤小豆60克,红枣15枚,红糖适量,加水煮熟代茶频频饮服,每日1剂。用于血栓闭塞性脉管炎,不论已溃、未溃均有效。

紫丹参90克,白酒500毫升,浸泡1周后备用。每次饮用30~60毫升,每日1~2次,如有感染和静脉炎时不宜用。

生石膏250克,桐油100毫升,将石膏研成细末,用桐油调成糊状,均匀敷于患处,包扎好,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

活蜗牛适量,洗净后连壳杵烂呈泥状,平敷于溃烂腐肉紫暗肿胀疼痛处,1~2日换药1次,药量视患处大小而定,药面上用湿纱布或鲜荷叶覆盖以防过快干燥。

严格戒烟。

患者的衣服宜宽大、保暖,不得过小过紧,以免影响血液运行,更不可使患肢受寒。在冬季或工作时,患者应准备特制的棉衣、棉袜、棉鞋,以保护患肢。

平时注意保护好肢体,患肢更应防止外伤,以免加重病情。从事长时间固定体位工作的患者,应有一定的工间休息,以松弛一下被压迫的肢体血管和肌肉组织。

患处应经常用温水和肥皂清洗,以保持清洁,但不宜进行局部热敷,以免因组织需氧增加而加重缺氧。

增加饮食营养,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忌食辛辣、油腻、醇酒等刺激性食物。

除有严重组织坏死、剧烈疼痛的患者外,均应下床活动,以不感疲劳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