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石话实说
1285700000050

第50章 宋祖敕铸大菩萨 龙兴复建成名刹

宋太祖赵匡胤征伐北汉,遇到北汉名将刘继业顽强抵抗,只好退兵驻跸真定,结果在真定干了一件名垂千古的大事。

赵匡胤在真定期间,会见了一些大德高僧。其中有位高僧告诉他,在后周世宗毁掉真定城西大悲菩萨铜像的时候,佛像下面写着“遇周则灭,遇宋则兴”的谶语。希望宋太祖重铸大悲菩萨,为大宋国祈福。

对于准备统一天下的大宋开国皇帝来说,他非常需要利用宗教安定民心。宋太祖就对真定的和尚说:“后周世宗毁了大悲菩萨,我还给你一个千手观音。”于是,敕令在真定府唐代的龙兴寺旧址重新铸造大悲菩萨,并扩建龙兴寺。

气势恢弘的正定隆兴寺,规模宏大,是现存宋代佛寺建筑群的一个经典范例,是我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皇家寺院,是佛教文化的杰出代表。著名古建筑专家梁思成先生评道:“京外名刹当首推正定府隆兴寺”。

河北人几乎妇孺皆知河北的名胜四宝:

“沧州狮子定州塔,赵州石桥名天下,真定府的大菩萨”。其中的“大菩萨”便是奉宋太祖赵匡胤谕旨铸造的千手千眼观音菩萨,是我国现存最高大的古代站立式铜铸佛像。

其历史之悠久、铸件之庞大、工艺之精湛、保存之完好,独步九州,闻名世界。

这尊我国中世纪最高大的佛教铜造像,有着非同寻常的历史背景。在敦煌莫高窟唐代壁画《五台山图》中,清晰地画着“镇州城西大悲阁”的图形。这座镇州城西大悲阁,是一座唐代名刹。据文献记载,唐末五代时期,李匡威被王镕安置在真定期间,经常到城西大悲寺登阁远眺,感慨万千。后晋时期,这座镇州名刹毁于战火。大悲菩萨铜像,在后周世宗灭佛时被“毁以铸钱”。

宋太祖建立北宋,一改后周世宗遏制佛教的政策,促进佛教发展。敕令铸造这尊观音铜像,带有北宋王朝政策导向意义。

这座菩萨造像,身姿伟岸,法相庄严,立于直径4.8米的仰莲座上,除当胸合十的一双手臂外,身两侧各二十只手臂,每只手中均绘一眼,分别执日、月、净瓶、宝镜、宝剑、金刚杵等宝器。菩萨的四十只手、四十只眼配以佛界中欲界、色界、无色界这三种境界的二十五“有”,便形成“千手千眼”。“千手”表示护持众生,“千眼”表示观照世间。佛身分七层铸成,天衣无缝,不仅显示了真定人伟大的艺术创造力和惊人的铸造技术水平,而且是整个北宋时期造像艺术和铸造技术的经典和瑰宝。

千手观音造像早在唐代已经出现,唐代高僧加梵达摩翻译的《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就说:观世音菩萨发愿要利益一切众生,所以生出千手千眼,在唐代敦煌壁画中已经出现千手千眼观音画像了。

北宋千手千眼观世音造像大量出现。宋高僧知礼著有《千手千眼大悲心咒行法》,使千手千眼观世音形象深入人心。

千手观音,在一千年前如何铸造?万吨青铜原料从何而来?

惊世之举,万吨青铜原料如何运输?

叹为观止,20米高佛像又怎样浇铸?

一筹莫展,何人献妙计将难题克服?

位于隆兴寺东侧的北宋《敕造镇州龙兴寺大悲菩萨铜像碑记》,是当时记载这尊大佛铸造工程和工艺的一通史实性碑刻。碑文中详细记载了这尊铜像的铸造工艺,甚至对两侧四十只手臂的安装工艺也做了详细的描述。

当然,在民间,关于这尊大悲菩萨的铸造过程,有很多说法。

一说铸造大佛用的熔化铜水的熔炉和铸造大佛的模具一样,是一层一层砌筑高台,分段铸造的。在北宋时期已经普遍使用高架的翻斗车,也有的说熔炉中的铜水是用翻斗车提升到高处的。

在民间,还流传着用“土屯法”铸佛的神秘传说。相传在铸造这尊铜造像过程中,几十座冶铜的炉子,分段铸造。当铸造到佛像的躯干上部的时候,遇到了巨大的难题。由于当时没有大型吊车,当熔化的铜液运到上面的时候,就冷却了,无法铸造。工程暂时停了下来,承担工程监造的官员一筹莫展。

就在此时,工地上突然来了一位老人,询问为什么停工。监工官员就把遇到的难题向老人倾诉了一番,请教老人是否有破解之策。老人叹息一声说:

“我这黄土埋到嗓子眼的老朽能有什么好办法?”说完翩然而去。

监工官员听后,顿然醒悟,惊叹一句:

“这莫不是鲁班爷!”他终于从老人“黄土埋到嗓子眼”的话中得到启示,于是命令工匠们用黄土堆起高大的土坡,土坡一直延伸到三里之外。土坡上修筑坡道,把冶炉运到高台上熔化铜水,再用滑车沿着斜坡把铜水运到模具旁。解决了铜液冷却的问题,终于完成了大悲菩萨的铸造。至今在正定城东,还有个村子,叫三里屯,名字就由此而来。

这个传说,反映后人对铸造如此高大铜造像的困惑和充满神秘感的揣测。

不过,如果真的把土堆到三里屯,那肯定会掩埋城墙和城内很多建筑,所以,这仅是传说而已。

大悲菩萨除铜像本身要用几十吨铸铜外,佛像地基中还埋有七条钢铁地柱,高六十四宋尺(约19.8米),埋入地下六尺多,铁柱间用七条“铁笋全就”,上面用铁条与铜像固定在一起。这项工程,仅熔铜、铁的炉子就要上百个。那么,铸造大佛的铜来自何处?

在石家庄市西部太行山里,蕴含着丰富的铁、铜矿产,经过考察,在获鹿县铜冶附近发现了古代铜矿遗址。这座铜矿位于上寨村东北凤凰山麓,至今尚存竖坑及矿井。

有外运矿石开凿的六十多米长的通道,支道有三,蜿蜒曲折。此矿开于唐宋,沿用到金代,这处铜矿及其附近的铜冶,一直是真定府的主要冶铜基地,至今矿井壁上尚存“大定二十年二月二十七日县令定远监打司吏康盛”等字样,说明金代仍由官营开采。

到了清代,康熙、乾隆皇帝都曾多次到这座名刹礼佛,多次下诏修葺隆兴寺。门口天王殿“敕赐隆兴寺”的匾额,就是康熙大帝题写的。寺院内两座御碑亭,就是康熙、乾隆皇帝重修隆兴寺的碑记。

乾隆皇帝诏令修建隆兴寺时,要求拆掉大悲菩萨的四十只手臂。难道笃信佛教的他,也要灭佛吗?其实不是。

不为灭佛,为何下诏拆毁大悲菩萨?

暴殄天物,菩萨像怎样被破坏糟蹋?

不懂装懂,乾隆帝又留下什么笑话?

乾隆之所以要拆掉大悲菩萨的四十只手臂,居然是因为他的不学无术。

乾隆皇帝在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作《丙午春三月正定隆兴寺礼大佛四叠旧作韵成九言长歌一律》,这首诗中说:大悲菩萨“铸铜共高七丈更三尺,本袒双手双足相好身。何时增为三十有六臂,易铜以木盖取其轻云。久之木朽欲坠系于栋……我命和雇匠氏还其旧,亦非大兴工作役千军。”

他还在自注中说:隆兴寺内“佛香阁供铜大士高剘(七)丈三尺,旧像凡三十六臂,因以铜重,刻木为之。附铜像上,年久欲坠,复以钩索系梁间。向见之,心每不惬,因重修兹寺,乃命解脱所系木臂,仍还金身双臂本相焉!”

首先,他根本没有认真看过北宋刻的《真定府龙兴寺铸金铜像并盖大悲阁序》这通碑。碑文明确记载大悲菩萨,“高七十三尺,四十二臂”。而且,只有胸前合十的一对手臂,是与大悲菩萨的躯干整体铸造的,其他四十只手臂,都是事先在菩萨躯干两侧留下了铸铜管制,铸造成功后,将其他四十只手臂,安装到预留的管子内。为防止跌落下来,用钩索系在梁架之上。而且这尊宋代碑记中详细记载了这四十只木臂的工艺,就是用布裹一重,上漆一遍,再用布裹一重,表面涂漆,反复几重,再用金箔贴成。乾隆皇帝不懂装懂,把手臂拆掉,一定程度上破坏了大悲菩萨的完整性。

自此,千手千眼的观世音菩萨,就只剩下一对手臂,而且这种局面,一直延续到1941年。在民国年间法国传教士,日本山本赞七郎,北大的顾颉刚、梁思成拍摄的照片中,大悲菩萨还保持着乾隆皇帝拆了四十只木手臂之后两只手臂的模样。

因此,关于这尊大悲菩萨的手臂之谜,留下了太多神秘的传说。梁勇先生和正定县文保所刘友恒老师,曾接受过央视《科学探秘》节目的采访,揭秘正定隆兴寺大菩萨的四十只木手臂之谜。

隆兴寺内文物瑰宝不可胜数,除了千手千眼观音之外,还有五处世人惊叹的瑰宝,堪称全国之最。

举世无双,什么宝贝被鲁迅誉为东方美神?

匪夷所思,藏经阁内为何会藏有木制转轮?

匠心独运,何种工艺能够一次铸佛千余尊?

隆兴寺内平面十字形结构的摩尼殿,四面抱厦,古朴独特,是运用典型的宋代营造手法建筑的原装原物,是一座集建筑、雕塑、壁画于一体的艺术殿堂。著名古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认为,它是世界古建筑的孤例,海内仅存。

明代五彩悬山泥塑的观音塑像,也叫倒坐观音,是全国罕见的倒坐观音塑像。她一反人们常见的端坐正视的姿态,呈现出优雅娴静、柔美绰约、玉容含情、秋波流慧、风采动人的世俗美、人性美,令人流连忘返。鲁迅先生在北京的山本照相馆,发现了倒坐观音的黑白照片,便买了三幅带回家,摆放在书桌上,将其誉为“东方美神”。

隆兴寺的转轮藏阁中我国现存的最古老、最大的木质转轮,即可转动的藏经橱,直径7米,呈八角形,这是只有皇家大寺院才有的佛门珍品。而且在转轮之中,安装有一千年前我国现存最古老的轴承,旋转起来,非常轻巧。转轮藏殿内由于安置了木质大转轮藏,藏旁二中柱向左右外移,遂作出由下檐斗拱弯曲向上与承重梁衔接的大弯梁,将大梁的承重均匀分散,使合力趋于零,符合牛顿定律。

转轮藏阁巨大的体积外观、精美的设计、对力学原理的巧妙运用,令人叹为观止。

供奉于毗卢殿内的毗卢佛青铜造像,高6.27米,形似三层宝塔状,形制高大、设计巧妙、玲珑典雅、巧夺天工。这件绝无仅有的国宝是明万历皇帝敕造的,采用精密的铸造技术,三层莲花上共计大小佛像一千零七十二尊,人们称为“千佛墩”,代表了我国古代铸铜技术的最高水平。

正定隆兴寺的六大国宝,每一个单体都是国之瑰宝,拥有其一便可自傲于世。隆兴寺真乃集珍之地,聚宝之寺!

这正是:

千年古刹有隆兴,百代瑰宝举世惊。

宋祖敕铸铜菩萨,拆毁千手是乾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