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民间美术
1286600000017

第17章 砚

§§§引言

砚为文房四宝之一,以笔蘸墨写字,笔、墨、砚三者密不可分。砚之起源甚早,大概在殷商初期,笔墨砚始以粗见雏形。刚开始时以笔直接蘸石墨写字,后来因为不方便,无法写大字,人类便想到了可先在坚硬东西上研磨成汁,如石玉、砖、铜、铁等。殷商时青铜器已十分发达,且陶石随手可得,砚乃随着墨的使用而遂渐成形,古时以石砚最普遍,直到现在经历多代考验仍以石质为最佳。砚平时需要每日换清水贮之,砚池不宜缺水,以前的人叫做养研。要做到使用须换清水、用后刷洗、新墨轻磨、磨墨后取出。在古代的文房书斋中,除笔、墨、纸、砚这四种主要文具外,还有一些与之配套的其他器具,它们也是组成文具家族中必不可少的一员。明代屠隆在《文具雅编》中记述了40多种文房用品,通常较为常见的有:笔掭、臂搁、诗筒、笔架、笔筒、笔洗、墨床、墨匣、镇纸、水注、砚滴、砚匣、印章、印盒等。

§§§第一节、歙砚

歙砚主要生产制作地和成名地在古徽州歙县,故称歙砚。据文献和现存石砚,早在汉、晋时期已有歙砚问世。歙砚作为御赐品,始于唐末。南唐后主李煜视歙砚为“天下冠”,第一次在歙州设置了“砚务”,擢砚工李少微为“砚务官”,歙砚的身价从此扶摇直上。歙砚的制作工艺以雕刻艺术为中心,由选石、构思、定型、图案设计、雕刻、打磨、配制砚盒等多道工序构成。歙砚按其石材纹理总分为罗纹、眉纹、金星、金晕、鱼子五大类一百多个品种。石材纹理慎密,兼具“坚”、“润”之质,具有“涩不留笔、滑不拒墨”之特点,被艺术家们誉为“石冠群山”、“砚国名珠”。

§§§第二节、端砚

端砚产于广东省肇庆市东郊羚羊峡斧柯山和北岭山一带。始于唐代,因其下墨如风、发墨如油、不耗水、不结冰、不朽(磨出的墨汁防蛀)、护毫等而闻名于世。端砚的制作过程十分复杂,主要有采石、选料制璞、设计、雕刻、配盒、打磨、上蜡等工序。因端砚石大多不抗震,所以一直以来端砚制作的各个环节均为手工制作。端砚的制作工具由采石工具和雕刻工具两部分组成。采石工具因采石环境而制,古代砚坑洞高约80厘米,采石工人只能蹲着、坐着或斜躺着采石。雕刻工具因砚石的硬度,雕刻技艺和题材需要而制。20世纪70年代前,工具多由采石工或砚匠自制,之后有专业生产。采石工具主要有:粗细不等的尖口铁凿、铁笔、铁锤、炮凿、灯等。雕刻工具主要有:锤、凿、凿卡、木钻、锯、滑石、工夫台等。端砚艺人崇拜伍丁,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八都会举行盛大的祭拜活动。“端砚行”是端砚行业的行会组织,制作端砚需进入端砚行才可制作。

§§§第三节、洮砚

甘肃洮砚,即洮河绿石砚,始刻于唐。清代乾隆年间钦定的《四库全书》中将其列为国宝。洮砚的雕刻技艺,因石构图,取法天然,图案形象生动,浑朴自然。在雕刻技法上,以镂空为主,在镂空的基础上,融合多种雕刻技法于一炉,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高峰。洮河矿带三面环水,砚石长年受湿润之气滋养,因而石质坚润细密,淡绿色中含有墨绿色条纹,形成变化万端的流水、云霞、风漪、雾霭。制成之砚下墨极快又细,发墨生光;石质湿润,呵之成珠,贮墨砚中,经月不涸不腐。其中以带黄膘者更为名贵,故有“洮砚贵如何,黄膘带绿波”的赞语。洮砚石质细腻,用洮砚储墨有“与热而不干、与寒而不冰”,为砚中上品,具有极高的使用价值和收藏价值。洮砚最具代表性的传统图案就是龙凤砚和宗教器物砚。

§§§第四节、易水砚

易水砚是中国著名的古砚之一,《易州志》载:“砚台,产于台坛村”、“石质不亚端溪”,“砚石有紫、绿、白诸色,质细而硬。为砚颇佳。”易水砚始于战国,盛于唐宋。易水砚取材于太行山区的西峪山,石料是色彩柔和的紫灰色水成岩,有的还点缀着天然碧绿或淡黄色斑纹,甚至暗紫、碧绿等不同色彩呈页状叠积,俗称“紫翠石”、“玉黛石”,石面光泽,细润如玉,质刚而柔,是制砚的最佳石料。制砚师们用传统的平雕、浮雕技法,根据石料形体及纹饰,雕出人物、花草、龙凤、鸟虫等。易水砚随料定型,顺理成章,刀法精细,形态逼真。易水砚质地细腻,硬度适中,发墨快,不伤笔毫,墨汁滋润而不易蒸发干涸,具备砚石所要求的发墨、储墨、润笔、励毫四大条件。易水砚做工精细,造型古朴,典雅大方,古色古香,具有观赏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