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民间演艺
1286700000007

第7章 民间音乐(4)

黎平侗族大歌是最具特色的中国民间音乐艺术之一,也是国际民间音乐艺苑中不可多得的一颗璀璨明珠。作为多声部民间歌曲,它在多声思维、多声形态、合唱技艺、文化内涵等方面所达到的水平均为世所罕见。侗族大歌代表性曲目有《耶老歌》、《嘎高胜》、《嘎音也》、《嘎戏》等。

黎平侗族大歌以其独特的演唱方式和特殊的组织形式传承侗族的历史和文化。它曲目众多,内容极为广泛,具有社会史、婚姻史、思想史、教育史等多方面的研究价值,是维系侗族社会生存的精神支柱。

广西三江侗族大歌主要流传于三江县梅林、富禄、洋溪乡沿溶江河一带的侗寨和罗城的侗族村寨。

三江大歌通常在节日里由男女歌队坐在鼓楼或围在火塘边进行对唱,以此来讲述人生哲理,传授生产生活知识。按音色,三江侗族大歌可分为男声大歌、女声大歌、童声大歌和男女混声大歌几种。按体裁,则可分为鼓楼大歌(“嘎得楼”)、声音大歌(“嘎所”)、童声大歌(“嘎腊温”)、叙事大歌(“嘎锦”和“嘎尽”)、礼俗大歌、戏曲大歌和混声大歌(“嘎世尼所”)等7种。主要歌腔有几百种,代表作品有《嘎高胜》(高山歌)、《能闷高京》(高山井水歌)、《嘎伦练》(蝉歌)、《嘎依哟》(知了歌)等。侗族没有文字,大歌全靠“桑嘎”(歌师)口头教唱,一代传一代,世代相传下来。三江侗族大歌内容丰富,品种多样,旋律优美动听,被誉为世界“最美的天籁之音”。

由于种种原因,侗族大歌已面临着失传的危险,保护和传承侗族大歌,对侗族地区的文化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将产生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三节民歌聚会

我国比较有名的传统歌会主要有青海的花儿会,广西壮族三月三,四川、湖南的坐歌堂,贵州、广西、湖南侗族青年男女的行歌坐月,贵州东南苗族地区游方等。

一、青海花儿会

青海是多民族地区。流行于青海、闻名于全国的青海“花儿”,是一种多民族的民歌。在青海东部的农业区,世居着汉族、回族、藏族、土族、撒拉族五个民族。藏族、土族、撒拉族都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可是他们也要操着不太纯熟的汉语,和回族、汉族一样,来唱花儿这种歌。花儿是山歌型情歌,多是在田间劳动、山中放牧、赶车上路、河里淘金时即兴顺口编唱。由于是情歌,有大小辈分的禁忌,不仅家里不能唱,即便在村子里也是禁唱的。花儿就有反映这种习俗的告诫:白杨的树儿你不要上,你上是枝桠儿挂哩;庄子里到了你不要唱;你唱是老汉们骂哩。

可是在各地传统的群众性歌唱集会──花儿会上,则可以尽情去唱。平时,即使是过年、过节或有什么喜庆,也从来不唱花儿。

从某种意义上说,唱花儿是有季节性的。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但高寒气候的青海,要迎来春暖花开的日子,当在每年的谷雨之后。这时,树上的桃杏花开了,地里的春麦生机盎然,随着麦田拔草季节的到来,妇女们纷纷到地里拔草,成为她们放开歌喉大唱花儿的时刻。这时,小伙子们也都赶到田边、地头找姑娘、媳妇们对歌,拔一阵、唱一阵、对一阵,有独唱、有齐唱、有对唱,花儿歌声此起彼伏,它标志着一年中唱花儿的季节又来到了。从拔头遍草起,花儿就“漫”开了(在青海,唱花儿又称漫花儿),一直要唱到三遍草拔完(青海除草多不用锄,而用手拔),前后约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传统的花儿会,多集中在秋收之前的农历四、五、六这几个月里。

青海各地的花儿会比较多,有的相传已有百年以上的历史。解放前,一些花儿会是与各地的庙会、朝山活动同时进行的。解放后,又与各地的物资交流会结合的在一起,以漫“花儿”、对歌、赛歌为主,有的还有戏曲、皮影、电影、曲艺等活动,形成了群众文化娱乐活动的节日。

一年中最早的花儿会,当从农历二月初二的互助县威远镇的擂台会开始,接着是该县哈拉直沟三月二十七日至三十日的毛荷堡的“花儿”会,四月初八乐都县王家庄老爷山的花儿会。但规模较大的花儿会,多在农历的五月份以后。端阳节期间,就有民和县的峡门、乐都县的中坝、化隆县的昂思多三个花儿会,分别同时举行。农历的六月更是花儿会的高潮期,从月初到月末一个接一个,几乎不间断,而且有时如六月六,六月十五前后,同一时间就有几个花儿会在各县同时举行。它们是民和县古鄯的七里寺、大通县的老爷山和青山乡的祁家寺、互助县的丹麻和五峰寺、乐都县的水峡和瞿昙寺、平安县的寺台子、贵德县的河阴等。

虽然都是花儿会,但各地的花儿会却各有自己的特色。如互助土族自治县的威远镇、丹麻、五峰寺三个花儿会,参加者以当地土族群众为主,唱的主要是土族花儿《黄花姐令》、《梁梁上浪来令》、《好花儿令》和《杨柳姐令》;而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的七里寺、峡门两个花儿会,因与甘肃相邻,还有甘肃兰州、永靖来的歌手与群众,当地的群众以回族参加者为多,主要唱该地区广为流行的回族花儿《马营令》、《川口令》、《峡门令》。乐都县瞿昙寺花儿会,汉族、藏族群众是主要参加者,会上唱得最多的是《依呀依令》。化隆回族自治县昂思多花儿会,因周围有些地方回、汉、藏族交错杂居,所以三个民族的群众都参加,既唱花儿,也唱藏族的“酒曲”,而且有的歌手两种歌都能唱。贵德县河阴六月会,汉族、藏族都参加,也是两种歌──花儿、酒曲都唱。唱花儿的、唱酒曲的,各有各的歌手和听众圈子,各自围在一起,各唱各的歌,互不相扰。在昂思多、贵德河阴两个会上,如果碰得巧,偶尔还可以听到在双语区流行的用汉、藏两种语言搅在一起演唱的“风搅雪花儿”,这是一种在其它地方很难听到的歌。

二、广西壮族三月三

广西素有“歌海”之称,是壮族歌仙刘三姐的故乡。广西壮族三月三以善于唱歌着称。农历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或“三月歌圩”,是壮族的传统歌节。壮族每年有数次定期的民歌集会,如正月十五、三月三、四月八、八月十五等,其中以三月三为最隆重。

关于歌圩节的来历,壮族民间有许多优美动人的传说。一说,古代有一对情人,都是有名的歌手,经常唱山歌来表达相互爱慕之情。但由于封建礼教的束缚,使他俩不能结为夫妻,于是他们绝望地双双殉情身亡。人们为了纪念这对情侣,遂在三月初三唱歌致哀。

二说在唐代,壮族出了一个歌仙,名叫刘三姐。她聪明过人,经常用山歌歌颂劳动和爱情,揭露财主们的罪恶。财主们对她又恨又怕,有一年的三月初三,乘刘三姐在山上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了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这位歌仙,便在刘三姐遇难这天聚会唱歌,一唱就是三天三夜,歌圩就此形成。

这些传说现已难于考证,但在宋人着的《太平寰宇记》中就有记载:“壮人于谷熟之际,择日祭神,男女盛会作歌。”这说明当时的歌圩已很兴盛。宋元以后,壮族山歌的发展尤为突出,歌圩也成了文化娱乐和男女谈情说爱的场所。到了清代,便形成了成千上万人参加的大型活动。

歌圩节这一天,家家户户做五色糯饭,染彩色蛋,欢度节日。歌节一般每次持续两三天,地点在离村不远的空地上,用竹子和布匹搭成歌棚,接待外村歌手。对歌以未婚男女青年为主体,但老人小孩都来旁观助兴。小的歌圩有一、二千人,大的歌圩可达数万人之多。在歌圩旁边,摊贩云集,商贸活跃。附近的群众为来赶歌圩的人提供住食,无论相识与否,都热情接待。一个较大的歌圩,方圆几十里的男女青年都前来参加,人山人海,歌声此起彼伏,煞是热闹。巴马的盘刚河畔、都安的棉山、田阳的乔业、宜山的下涧、柳州的鱼峰山等,都是历来较大的歌圩。人们到歌圩场上赛歌、赏歌;男女青年通过对歌,如果双方情投意合,就互赠信物,以为定情。此外,还有抛绣球、碰彩蛋等有趣活动。抛绣球主要是娱乐,也作定情信物。当姑娘看中某个小伙子时,就把绣球抛给他。碰彩蛋是互相取乐承欢,亦有定情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