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民间演艺
1286700000006

第6章 民间音乐(3)

陕北,指陕西省北部,基本以榆林、延安地区为限。一提起陕北,有不少人会想到了历史悠久,祖辈传唱,经久不衰,具有顽强生命力的陕北民歌信天游。

信天游是陕北民歌中最富有特色的民歌,她构筑了陕北民歌的主体,曲调悠长高亢,粗犷奔放,韵律和美。其内容多以反映爱情、婚姻、日常生活,反抗压迫,争取自由为题材。

陕北地处黄土高原,山连着山,沟接着沟。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在繁重而单调的生活中,一则为了排遣心头的忧愁和寂寞,渲泻孤独,自慰消遣。二则回想起家人、亲朋、恋人,便见景生情,以景寄情,信口编唱歌曲,用高亢悠长的歌声抒发自己的感情、感触,诉说自己的爱情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向往,以释放积压在心头的郁闷和愁苦。

信天游节奏自由明快,纯朴大方,句式结构随情随意非常特别。规定每节两句,两句一韵,下一节可换韵,亦可不换。短歌可能只有一节,长的可接连数十节乃至成百上千节。

陕北信天游艺术手法上多用兴起,比喻后直抒衷肠,借景抒情,自由奔放,热情浪漫,曲调优美,琅琅上口。民歌手们随心所欲,托物言志,含蓄幽默,信马由缰地唱出来。在山野里唱,给大自然听;在崖畔上飘荡,给树木花草听;让它随风游走,所以又叫顺天游。

信天游的曲调由上下各乐段多次反复构成,结构关系平衡、清晰。各句唱词字数没有严格的限制,但比较对称、押韵。生活中的鸡毛蒜皮,针头线脑,打情说俏,均能构成信天游的基本素材。把全部的信天游组合到一起,就是一部反映陕北人生活的全屏写照。

信天游唱词“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盼过好光景”,“马里头挑马不一般高,人里头挑人数哥哥好”,“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烧酒盅盅量米不嫌哥哥穷”曾激发了许多诗人、作家、音乐家的灵感,创作出一批蜚声艺苑的佳作,被誉为艺术的母亲。如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中的“一对大眼水汪汪,就像那露水珠在草上淌”,“山丹丹开花红姣姣,香香人才长得好”。这首长诗充分继承了信天游的特点,从头到尾几乎应用各种比喻铺排,既通俗又不落俗套。

情歌是信天游的精华,由此构成了陕北民歌的主调。如民间传唱的《三十里铺》、《拦羊的哥哥》、《赶牲灵》、《送情郎》、《泪蛋蛋抛在沙蒿蒿林》、《走西口》等都是情歌的代表作品。生活在这里的人常常在不经意间就会哼唱起来,成为生活乐趣的一部分。

热爱信天游不需要理由,哼唱信天游不需要舞台,放歌信天游不需要听众。有人说流行歌曲虽流行,可寿命不久。信天游会游荡在天空,流走于沟溪,回音于山峁,不被岁月封尘。

四、长调、大歌

有蒙古族长调民歌,苗族、侗族大歌等。

蒙古族长调民歌。

蒙古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蒙古族民歌分为长调和短调,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字少腔长是其一大特点。长调一般为上、下各两句歌词,演唱者根据生活积累和对自然的感悟来发挥,演唱的节律各不相同;长调歌词绝大多数内容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长调民歌与草原、与蒙古民族游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承载着蒙古民族的历史,其高亢悠远的风格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是蒙古民族生产生活和精神性格的标志性展示。同时,蒙古族长调民歌也是一种跨境分布的文化,中国的内蒙古自治区和蒙古国是蒙古族长调民歌最主要的文化分布区。2005年“蒙古族长调民歌”和“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双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其中“蒙古族长调民歌”是中国首次与外国就同一非物质遗产联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并通过的项目。

长调牧歌的典范之作《辽阔的草原》,音乐语言、曲式结构都简洁精练,全曲只上下两个对偶乐句旋律,但却热情奔放,达到形象和意境、人和自然的完美统一,给人以辽阔、豪放的阳刚之美。古老的宴歌《六十个美》,仅在一首单乐段淳朴的歌曲中就唱出六十个美的事物,列举了草原土地、生命青春、牛羊骏马、候鸟鸿雁、阳光云霭、明月繁星,山的景色、海的风光、怒放的鲜花、清澈的流水、弹拨的琴弦、嘹亮的歌声、父母的恩情、弟兄的情义、长者的训导、天下的太平等等,这种情景交融、法乎自然、天人合一的独特意境和神韵,在人类进入大工业时代,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的今天,更为突出显示出蒙古族长调民歌高度的美学价值。

贵州黄平苗族大歌。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苗族人民历尽千辛万苦,走遍了大半个中国,为弘扬华夏文明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并创造了浩如烟海的民族文化。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过许许多多的英雄人物。苗族大歌是一组以歌颂各种英雄群像为主体的史诗。

苗族古歌有十二“路”,“路”相当于汉语说的“部”,“一路”就是“一部”。黄平苗族大歌是黄平苗族大歌里的一大类,也是古代苗民对于人类和万物起源的解释。现今盛唱此歌的苗族,主要分布在黔东南黄平、施秉一带。多为男青年在十、冬、腊月游方投客寨时,晚饭后客寨男青年出面邀请对唱的一种古歌。对唱时,每方二人为一对,一问一答,摆古叙史。歌声高亢悠扬,在那万籁俱寂的深夜,往往流传得很远。

黄平苗族大歌从内容来看,可以分为这样几大类:

开天劈地类:这类歌的代表有《掘窝》、《运金银》、《铸造日月》。其产生时代背景,大概是母系氏族社会全盛时期以前的事。

战天斗地类:这类歌的代表有《洪水滔天》和《扁香尤》。

拟人化的英雄鬼神类:这类歌的代表有《扁瑟缟》、《五好汉》和《十二个蛋》。

争取婚姻自由类:这类歌主要集中在《仰欧桑》这路歌中,歌名就是人物名。歌中歌颂了仰欧桑和月亮为纯真的爱情而不惜抛弃一切,甚至为了能和自己心爱的人结合,月亮就是割掉自己半个身体给太阳也在所不惜。这路歌最为苗族青年男女所爱。

除恶去暴类:这类歌代表主要有《斩龙》和《香简马》两路。内容虽是从汉文学移植过来的,但经过历代苗族文人加工再创作,其形式、语言特点已和苗族文学融为一体,除了几个汉语音译名词外,已看不出汉族文学的多少特怔了。

聪明才智类:这类歌主要集中在《洪水滔天》、《嘎尼拉》中。

黄平苗族大歌大多为五言轮流问答体,讲究声调、寸甲韵、顺口。流传在黔东南黄平、施秉地区的苗族大歌曲调绝大多数是建立在五声徵、商调式上。曲式多为徵一商一徵结构,音域不宽,旋律平稳,并接近语言,但它有自己固定的曲调,曲式结构简炼,旋律流畅,速度缓慢自由,具有吟诵的特点,能使听者感到豪迈、深邃、耐人回味。

侗族大歌。

主要有黎平侗族大歌、广西三江侗族大歌等。

侗族大歌历史久远,早在宋代已经发展到了比较成熟的阶段,宋代着名诗人陆游在其《老学庵笔记》中就记载了“仡伶”(侗人自称)集体做客唱歌的情况。至明代,邝露在其所着《赤雅》一书中更加明确地记载了侗人“长歌闭目”的情景,这是数百年前记载侗族大歌演唱的重要文献。大歌一般在村寨或氏族之间集体做客的场合中演唱,是侗人文化交流和情感交流的重要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体现和传达了侗族文化的灵魂。大歌曲式结构独特,每首歌均由“歌头”、“歌身”和“歌尾”三部分组成。大歌的声部通常为二声部。在民间有“雄音”(高声部)、“雌音”(低声部)之称。

黎平侗族大歌是在中国侗族南部方言区由民间歌队演唱的一种民间合唱音乐,主要流行于黎平县南部及与之接壤的从江县北部,包括今黎平县岩洞、口江、双江、永从、肇兴、水口、龙额及从江县往洞、谷坪、高增、贯洞、洛香等乡镇。民间习惯称这些地区为“六洞”、“九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