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1290400000005

第5章 三晋大地话苍茫(1)

◎走西口的无奈与机遇

他们把迷惘的目光投向家乡之外的辽阔天空,试图用一个男子汉的强韧筋骨走出另外一条摆脱贫困的大道。他们几乎都没有多少文化,却向中国古代和现代的人生哲学和历史观念,提供了不能忽视的材料。

——《抱愧山西》

一曲荡气回肠的古老山西民歌《走西口》,据说已经流传了一两百年。不但山西人会唱这首歌,山西附近的陕西、内蒙,甚至再远一些的青海、宁夏、甘肃也有很多人会唱。为何这首民歌传播如此之广?为何这首歌如此哀伤离愁?这就不得不扯出一段沉甸甸的历史,这段历史囊括了成千上万人的命运,而这些人的命运又多多少少都会和那个叫“西口”的地方有所牵连。

万里长城九重关,到底哪里是西口?最初的西口,其实是长城上的一道关隘,位于内蒙古和山西的交界——右玉县,当时的名字叫“杀虎口”。《清史稿》中也有记载,称杀虎口为“西口”。在民间杀虎口还有“小北京”的称呼。

杀虎口关楼于春秋战国时期建成,最初名为参合径,唐时叫做白狼关,宋时又改为牙狼关,明代时为了防止北方匈奴的侵略,又改称杀胡口。时至今日,它已历经了千年风雨,仍不改巍然本色,沉默地记载着沧海桑田、烽火连城、金戈铁马、成败兴衰……清朝康熙皇帝西征归来,路过杀胡口,为了缓解蒙汉矛盾,他特意将“胡”字改为“虎”字,“杀虎口”这个名字也就由此诞生。从此,杀虎口狼烟不再,关门开放,摇身一变为晋蒙文化交流和山西移民的大通道以及商业往来的集散地。

在明朝,为了防止蒙古铁骑南下侵略,这里曾驻扎着大量的军队。在明朝和蒙古部族的关系缓和以后,它就变为双方往来贸易的市场了。走西口,大约由明代中期开始,大概在清朝末年结束,而走西口的高潮出现在了明末清初,那时候的人口流动量是最大的。走西口总共持续了近三百年,具体说来走西口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因为当时的山西,人口较多,导致生活困难,所以人们不得不外迁谋取生路;二是一部分人为了适应内蒙边防的需要,走西口去发展商业,开展贸易,后来更是发展成了票号。所以走西口的本质,其实是中国移民的一个组成部分。

在明清时期,山西的雁北地区地处晋西北高原,人口较多,土地贫瘠,生活比较困难。在当地流传有这样的歌谣:“河曲保德州,十年九不收,男人走口外,女人挖苦菜。”当时之寒苦可见一斑。明末清初,长城北部是人烟稀少的沙漠荒原,南部中原又连年干旱,频发饥荒,无数山西难民只得背井离乡“走西口”。于是山西人口外迁,来到塞北沙漠垦荒谋生。内地人把从杀虎口等长城沿线进入内蒙古草原地区叫走西口或走口外。河曲县,地处晋西北高原黄河大拐弯处,是当时走西口最为重要的码头。山西、陕西、河北等地的农民因生活所迫,背井离乡,远赴绥远、察哈尔等地,即今内蒙古中西部乃至更遥远的地区开荒、拉骆驼、做小生意、挖煤。据考证,明末清初,定居于归绥地区的人口中,七成都是来自山西的移民,并且在当地形成了很多以山西地名来命名的村落。

清朝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均出兵平定过西北叛乱,杀虎口也因此成为了战争的后勤基地,用以供应大军粮草。自1690年开始,通往杀虎口的道路变得活跃起来。走在这条路上的,除了一批批奔赴前线的将士外,还有随军前进的商人。康熙皇帝亲自率领八万大军深入草原腹地,战争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军粮的供应,可是战场远在草原,和后勤基地相隔万里,其间的运输路线既要跨越沙漠,又要横穿草原,以当时完全依靠人力和畜力来进行运输的交通条件是极难保证粮草供给的,而且花销也过于巨大。就在朝廷对这件事感到十分为难之际,占据地利因素的山西商人范毓宾敏锐地抓住了这个巨大的商机,主动请缨跟随大部队前进,为军队挑担运送粮草和补给,这也为成千上万正因生计发愁的山西农民提供了另一条生路,他们纷纷离开故乡,就此开启了大规模的“走西口”历史。

战争结束之后,这里成为山西人进入西北地区的门户。由于来往的客商非常多,甚至造成了这个地方一度的商业繁荣。杀虎口的历史变迁,其实可以看成是明、清两朝时山西历史的缩影。如果从整个中国的角度审视山西,我们就会看到,山西北邻蒙古草原,南邻中原腹地。蒙古牧民需要中原农民纺的布、种的茶来满足生活所需,而中原的农民也需要蒙古牧民养的马、放的牛来耕地。这种双方向的相互需要,势必会形成商业往来。如果这种商业往来因为人为的原因而中断,那就只能通过战争这种形式来解决。在这里,山西的地理位置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它将朝廷的统治中心和西北边疆连接在了一起,成为了一个十分重要的门户。在这样一个大形势之下,走西口的那些人就有了方向。

穷,就是走西口的原因。“无平地沃土之饶,无水泉灌溉之益,无舟车渔米之利,乡民唯以垦种上岭下坂,汗牛痛仆,仰天续命。”当山西这片土地负荷不了它的子民时,人们就只能走出去,于是,《走西口》这首民歌就在村头、路边唱了起来。这首歌的内容是妻子送别丈夫、少女告别情郎时说的一些家常话。因为分别过后,相聚之日或许遥遥无期,所以自然要多叮嘱一些,生怕漏下了什么。中国有句老话叫“十里不同音”,这是说民歌的地域性很强。那么为什么西北有很多地方的人都会唱《走西口》呢?这或许是因为当时有很多山西人曾来过这些地方,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一直在唱这首歌,时间一久,当地人自然也就学会了。《走西口》反映了当时的山西、陕西一带穷苦的劳动人民因生活所迫,不得不离乡背井,到河套、包头一带谋生的情形。

余秋雨先生在谈论到晋商时说“山西商人本来就是背井离乡的远行者”,再舍不得走,也得咬牙往前走,因为他们心里还想着有朝一日要再走回来。有些人后来真的回来了,或许是因为岁数大了,或许是回来接走母亲和妻子,当然,也有些人再也没能回来。但是,还是有更多的后来人加入到“走西口”的队伍中。想不到,一首民歌背后竟然隐藏着一段如此厚重的历史,竟然包含着成千上万人的命运。直到今天,他们的子孙还在继续着“走西口”。

晋商走西口的好处之一就是促进了北部地区的发展和繁荣,使其和中原经济实现一体化。北部地区人口剧增,并形成商业中心。“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说的就是晋商对开发包头起到的推动作用。作为今天内蒙古草原上最大的城市之一,包头的人口数量已经超过了两百万。然而如果向前追溯一百多年的话,我们会发现这里不过是一个名叫包克图的小村子。包头人说,正是因为山西人来这里做生意,才一点点地搭建起了今天包头城的雏形。复盛公就是一百多年前一户姓乔的晋商在包头开的商号的名称。

“走西口”还产生了一大批富晋大户,除了蒲州的王崇古、张四维家族外,还有如今被广为熟知的山西乔家、曹家、渠家等富商。山西祁县人史大学、张杰和太谷人王相卿创建的大盛魁一直繁荣到清末。在关东贸易中发展起来的以范家为代表的八大家,是清代有名的皇商。因走西口而富起来的山西人数不胜数,山西也成为明代中国当之无愧的首富。

今天的杀虎口,已经很难看到上百年的老房子了,青壮劳力大都外出谋生,全村只剩下五六百人,街道上显得冷冷清清。杀虎口前的西口古道,仍可见到深深的车辙,当年的故事就安静地沉睡在车辙里。湛蓝的晴空下,土黄色的杀虎堡残墙仍旧屹立在那里,不言不语。

◎三晋山水三晋人

山西商人能快速地打开大局面,往往出自于结队成帮的群体行为,而不是偷偷摸摸的个人冒险。

——《抱愧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