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余味:跟随余秋雨品中国文化
1290400000006

第6章 三晋大地话苍茫(2)

三晋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三晋大地,表里河山,人杰地灵。两千多年来,山西毗邻皇城,位于繁华富庶之地,虽然从未有人用“山清水秀”来形容过山西,但是山西有山、有水。更值得一提的是,这片古老的土地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留名史册的著名人物,他们就如历史长河中璀璨的群星,放射出耀眼的光芒。这片土地和水源塑造了他们的行为和气节,缔造了他们的才华和成就,他们团结拼搏的精神为当世,乃至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文化遗产。

余秋雨先生在《仁者乐山》中谈道:“就人生而言,应平衡于山、水之间。水边给人喜悦,山地给人安慰。水边让我们感知世界无常,山地让我们领悟天地恒昌。水边让我们享受脱离长辈怀抱的远行刺激,山地让我们体验回归祖先居所的悠悠厚味。水边的哲学是不舍昼夜,山地的哲学是不知日月。”而山西正是藏在山水间的一块宝地。

有“表里河山”之称的山西,自然少不了水。我们的母亲河黄河就流经山西,并在吉县一带形成了举世闻名的黄河壶口瀑布,该瀑布落差高达30米,水汽澎湃,气势磅礴;离壶口十几公里远的河津段还有气吞山河的“龙门三激浪”;此外还有阳泉的娘子关飞瀑、运城盐池、宁武天池、阳城蟒河等,这些共同构成了“表河”。不过山西也的确缺水。地处黄土高坡的山西,水资源极度匮乏,虽然采取了引黄入晋的措施,但也只不过是解决了少数城市的用水问题,而且一遇天旱,黄河就会处处断流。著名的晋祠难老泉,在流淌了几个世纪之后,也不得不打破难老的神话,呈现出疲乏的龙钟老态。

在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悬瓮山麓的晋水源头,有一片古建园林,统称“晋祠”。这里环境优美,古木参天,犹如画境,包含了近百座殿宇楼阁和亭台水榭。根据记载,晋祠始建于周朝后期,也有人认为是始建于北魏。郦道元在《水经注》里写道:“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侧有凉堂,结飞梁于水上。”晋祠最早是用来祭祀晋国之主唐叔虞的。唐叔虞,姓姬,字子于,周武王之幼子,周成王之弟。根据西周时“封邦建国”的分封制度,他的封地在今山西境内。当时人们称山西的一部分为“唐”,他因封地在唐,就以唐为氏,所以又被叫做唐叔虞,国名应该也是叫唐国。后来他的儿子燮父将都城迁到晋水之旁,就改唐为晋。于是,山西这一带后来都称为晋。山西人也从那时起被称为晋人。可以说叔虞是晋人优秀的祖先,为祭奠祖先而建的晋祠不仅是块风水宝地,而且还是萦绕着祖先杰出思想和精神的地方,鼓励并保佑着后人去创立一番伟业。祭奠祖先不仅是为了缅怀先烈感昭日月的丰功伟绩,更是后人进行自我反思的过程,是校正今后的人生道路的过程,因此,这个祭奠过程既不失庄重严肃的仪式感,又具有强烈的思想激荡。

晋祠有三绝:一绝是“宋塑侍女”;二绝是“古柏齐年”;三绝就是“难老泉”。关于这“难老泉”的来历,还有一个美丽动人的故事。

相传,在晋祠北边20里地的金胜村,住着一位姓柳的姑娘,后来她嫁到了晋祠所在地的古唐村。她的婆婆总是虐待她,而且从不许她回娘家,每天都叫她担水。水源离家非常远,一天只能担一趟。婆婆还有个怪脾气,只喝身前那一桶的水,担水不许换肩,故意增加担水的困难,以此折磨她。有一天,柳氏担水走在回家的路上,遇到一位牵着马的老人,想借她担的水来饮马。老人一脸风尘,看样子已经走了很远的路,柳氏没有犹豫就答应了老人的请求,把身后那桶水给马喝了。可是马似乎渴极了,不仅喝干了后一桶水,而且把前一桶水也全喝掉了。此时的柳氏感到十分为难:再重新担一趟吧,时间已经来不及了;不担吧,挑着空桶回家,肯定要受到婆婆打骂。就在她颇感踌躇之际,老人送给她一根马鞭,跟她说回家之后,只要拿马鞭在瓮里抽一下,就会有水自然涌出,涨得满瓮。说完这话,老人和马就都不见了。忐忑不安的柳氏回到家后,按照老人说的办法一试,果真灵验,于是她就再也不外出担水了。婆婆见柳氏很久没有担过水,可是瓮里却一直是满的,觉得很奇怪,就叫小姑去看,结果发现了抽鞭的秘密。这一天,婆婆破天荒地允许柳氏回娘家,小姑拿着马鞭在瓮里乱抽一气,结果水喷涌而出,溢流不止。小姑吓坏了,赶紧跑到金胜村去找柳氏。当时柳氏正在梳头,没等梳完,就急忙把一绺头发往嘴里一咬,一口气跑回古唐村,二话不说就坐在了瓮上。从此,水从柳氏身下源源不断地流淌而出,直流了千年万年,这就是“难老泉”的来历。

吴伯萧曾这样形容难老泉:“‘难老泉’,听听名字就给人一种年轻的感觉。不必看见,就仿佛已经看见了。那喷涌的水源,那长流的碧波,永远是活泼泼的,青春常在的。在《滕王阁序》里王勃慨叹说,‘冯唐易老,李广难封’,比较起来,这难老泉实在值得叫人赞赏羡慕。”而如今人们再到难老泉,已看不到汩汩而出的泉水了。据了解,这是山西省长期以来超量开采地下水和煤炭资源造成的结果。据在晋祠附近生活的老百姓说,20世纪50年代,难老泉的水还非常多,人站在里面,差不多可以没顶。不过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就开始越来越少,难老泉还是“老”了。

山无水而不灵,土无水而不沃。山西的水给人以清新之感,山西的山则给人一种孤寂苍凉之感,仿若英雄落寞的姿态。这些山多半是石山,光秃秃的,透着一股子倔犟的真实。山上看不到树林葱郁,看不到山花缤纷,看不到霞蔚蒸腾,只能看到一种最干净、最原始、最震撼,也是最寂寞的美。当然山西也有另一种山,呈现出一种博大情怀,葱郁的,有着些许灵秀气质的山。雄伟挺拔的“北岳”恒山,山峦起伏重叠,昔人以“恒山如行”来概括它的气势。陡峭的北坡遍布苍翠挺拔的松树林,南坡则拥有众多古代帝王为祭祀北岳而修建的庙宇道观。然而恒山十八景,却已沉寂在渐行渐远的历史烽火里。说起恒山当然少不了提到经历千年风雨甚至地震,迄今却依然牢牢地紧贴在峭壁上的悬空寺,它就建在恒山脚下的悬崖上,或者说就像是粘在悬崖上似的,给人一种可望而不可即的感觉。

在山西的山中更为著名的恐怕要数佛教圣地五台山了。它由高耸入云、气势磅礴的五座山峰组成,海拔在3000米上下,素有“华北屋脊”之称。五峰顶部平坦,如垒似台,故称五台山。五台各有特色,东台望海峰,西台挂月峰,南台锦绣峰,北台叶斗峰,中台翠岩峰。五台山古刹梵宇星罗棋布于林荫之中、山涧之旁。流水潺潺,钟声悠悠,青山碧水,风景怡人,置身其中如登梵宇仙山。五台山地势高兀,夏无怒暑,即便是盛夏时节也清凉如秋,是名副其实的“清凉世界”。

山西的山其实不仅仅是以山的面貌出现,它更蕴涵了文化、历史和传奇。神农尝百草的长治老顶山;精卫填海的长子发鸠山;因春秋介子推携母归隐被焚于此而闻名于世两千余年的绵山;有小五台之称的灵空山、芦芽山、太行山……山是山西的根,山是山西的守护者,山是山西的奇迹……山的性格塑造了山西人的性格。

土生土长的山西人拥有和山一样博大的胸怀与志向,也拥有和山一样的倔犟与沉着。他们习惯于沉浸在过去的骄傲与繁荣中。他们会告诉你人类的祖先舜禹都曾生长于这片土地;告诉你晋代是怎样的绚丽繁华;告诉你名相狄仁杰也是从山西走出来的;告诉你唐太宗李世民是何等的雄威决绝,并且创造出一个令世人惊异的世界;告诉你武则天的绝世风华也可算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甚至一个小小的上官婉儿也沾染上了武后的独特气质;到了近代,最让山西人扬眉吐气的当算是富甲天下的晋商。可是追寻良久,却很难找到一位具有代表性的晋商。比如“徽商”有胡雪岩;南方商人有虞洽卿,甚至是写出《老残游记》的刘鹗。与其说晋商留给我们的是一个个豪门巨族,还不如说晋商是一个数量庞大的群体。或许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个群体的兴盛与衰落已经不再重要了,但重要的是,这个群体为我们留下了一种不可忽视的商业传统和理财观念,并深深地烙印在如今每一个山西人的人生背景之中。余秋雨先生在《关于友情》中阐述过“一切吞食个体自由的组合必然导致大规模的自相残杀,这就不难理解,历史上绝大多数高竖友情旗幡的帮派,最终都成了友情的不毛之地,甚至血迹斑斑,荒冢丛丛”。而晋商正是悟透了这一点,才得以流传至今。

因为坚守着骨子里的尊严,山西人在这片黄色的土地上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且仍在书写着他们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