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与领导智慧
1291700000011

第11章 为政:仕途藏机巧(1)

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

◎“明主之吏,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韩非子?显学》

【意译】圣明君主管理下的官吏,宰相必定是从州部那种基层单位中提拔上来的,勇猛的将领也一定是从士兵队伍中选拔出来的。

《荀子》云:“不登高山,不知天知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任何事情,如果没有脚踏实地地亲身去体验,去经历,是永远都不会真正理解其中的奥妙的。所以,无论是做事,还是做官,都要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

脚踏实地,是指做事踏实、实事求是、认真、自信、不虚浮。现代社会,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许多人的心理也变得越来越浮躁,总是幻想着某一时刻因为某一次机遇而一步登天,这种想法是极其不切实际的,也是十分荒谬的。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每个人都要从基层经历一些磨炼,一些挫折,才能成长,才能成熟。当然,同是在基层也有不同的状态,有些人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但有些人却好高骛远,左顾右盼。短时期之内,这两种人也许不会有太大的差别,但是时间久了,两个人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兢兢业业者,会得到同事的认可,上司的赏识,当提升的机会来临之时,幸运便会自然而然地眷顾他;相反,好高骛远者,只能得到同事的鄙夷,领导的厌恶,在提升的机会面前,他总是那个被忽略的一个。因此,无论你现在处于什么样的职位,做着什么样的工作,都要脚踏实地,将现在的位置当成是一个新的起点,去努力,这样才能在未来的路上不断前进,不断提升。

《礼记》中说:“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笃行之。”其中“笃行之”就是脚踏实地地去做事情,司马光编撰《资治通鉴》就是最为典型的例子,“脚踏实地”一词也是由此而开始被人们广泛应用的。

司马光出生于北宋时期。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中进士甲科,年仅二十岁的他开始步入仕途。宋英宗即位前,他任谏议大夫,宋神宗熙宁初拜翰林学士、御史中丞。这段时期,他的仕途还算顺利。但从北宋熙宁三年,他的仕途发生了剧烈的变动。他因为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未果,上疏请求去外地做官。第二年,他被派做西京御史台,自此居于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在这段悠闲而又寂寞的岁月里,他主持编撰了一本共294卷的长篇编年体史书,这就是《资治通鉴》。这部史书记载了由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一直到五代后的周世宗显德六年共1363年的详细历史。司马光在编订《资治通鉴》时,翻阅了宫中所有书库的文献与藏书,此外还参阅了大量的野史、谱录、正集、别集、墓志等资料。在这浩如烟海的文献资料中,司马光踏踏实实,一做就是19年。他治学严谨,对自己要求也很严格。他规定自己每三天修改一卷,一卷史稿四丈长,他每天要修改一丈多,如果遇到事情耽误了,事后必须补上,一天也不能贻误。

每天晚上,司马光总是让老仆人先睡,而自己则要继续工作到深夜,第二天天一亮又起身工作,天天如此。他怕自己太困乏睡过头,便让人用圆木做了个枕头,稍微一动,头便落枕,这样便会立即惊醒。此外,编撰的所有草稿司马光都是用工整的楷体书写的,没有一张是草书,并且从发凡起例到删削定稿都是他亲自动笔,从来没有让别人代写过一个章节。这样一晃十九个春秋过去了,司马光终于完成了《资治通鉴》的编撰工作。成书不到两年,司马光就积劳而逝。

司马光的仕途虽遇到了坎坷,但他仍脚踏实地地工作,从未因此而怨天尤人,自暴自弃。虽然他的职位降低了,权利变小了,但是他宠辱不惊,将最基层的工作视为神圣的天职,认真对待,不辞劳苦,最终名垂千古。

脚踏实地是一种高贵的品质,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塔木德》上有一句世人皆知的名言: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句话也是告诫人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脚踏实地从基层做起。这句话是犹太人信奉的至理格言,他们不光是这样认为的,而且也是这样做的。无论在政界,还是在金融界,那些遥遥领先者有许多都是犹太人。他们之所以能够成功,是因为,他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愿意从最基层做起,而且无论做什么工作,他们都会脚踏实地,丝毫不会有偷奸耍滑的念头。

人的想象可以天马行空,但行动却一定要脚踏实地。1987年,肯德基进入中国市场之前,总部曾派出了一位董事来中国进行实地考察。那位董事只是站在北京的大街上看了一圈,便回去向总部汇报,说不能在中国开设肯德基店铺。原因是他在中国的大街上,看见大部分中国人穿得都很寒酸。他认为大多数中国人并不富裕,在中国开设肯德基快餐店,肯定不会盈利。听到这样的报告,肯德基的领导集团大失所望,于是又派了另外一名董事来中国考察。这位董事在中国考察了一个多月,他在大街上询问路人喜欢什么样的口味,能够接受的价钱等等,经过一番调查后,他得出的结论却与前一位董事的结论恰恰相反。他认为在中国开设肯德基快餐店,必然会获得很大的利润。他回到总部后,将他在中国的考察情况,以数据与文字相结合的形式,提交给董事会,董事会看了他的报告后,十分满意,于是立即做出了进军中国的决定。果然,肯德基自1987年在中国建立第一家西式快餐厅后,便得到了中国大众的欢迎。并且肯德基在中国的发展速度一直很快,十几年后,肯德基已经遍布了中国的各大城市的每一个角落。这两位来中国考察的人,接到的任务是相同的,但是得出的结论却截然不同。一个只是凭感觉就妄下结论,而另一个则是脚踏实地地进行了一番详细而又准确地调查后,得出的结论。当然这两个人的命运也因此而截然不同,第一个人被训斥一顿后,从此不再受到领导的重用,而第二位却得到了领导的好评,并因此而升了职。

天道酬勤,只要你脚踏实地地去努力做了,就一定会得到丰厚的报酬。如果你只是高傲地站着观望,不愿意弯下腰来辛勤耕耘,那么即使机遇就在你的脚下,你也看仍旧无法看见。另外,不要忽视基层的工作,如果那位调查者没有深入群众去做调查,他无法得到详尽的资料,也不会得出精确的数据,更不会提出具有说服力的观点。经营是这样,做官也是这样,如果不深入群众,不去做实地考察,是不会得出准确的结论的。朱自清曾说“从此我不再仰脸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要做一个好官,就要塌下心来,做好基层的工作,多了解百姓疾苦,多为百姓做实事,这才是一个为官者的本分。

上梁不正下梁准歪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第十二》

【意译】季康子向孔子请教如何治理好国政,孔子回答说:“政,即是正。如果你带头端正了自己的行为,按正道办事,那么谁还敢不端正自己的行为呢?”

俗话说的好,上梁不正下梁歪,中梁不正到下来。领导是下属的榜样,如果领导有一些陋习,那么下属必然也会随之效仿。因此处于上梁位置的领导一定要正了,才能带好队,领好兵。否则稍有不正,作为下属的下梁就会跟着变歪。

上行下效是自古以来官场上的潜规则,领导喜欢的,就是下属爱好的,领导厌恶的,就是下属痛恨的。领导说白,下属不说黑,领导说错,下属不说对。领导的行为作风,个人喜好,都会直接影响到下属,因此,领导必须要端正自己的品行,带好头,否则,下属投其所好,将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中国春秋时期,卫国的第十八代国君卫懿公非常喜欢禽兽,因此,他的臣子们常常会向他进献一些奇珍异兽,以博得他的欢心。凡是进献珍奇禽兽的人,都会得到重赏。

有一次,卫懿公看见了一头善于顶撞的的牛,一见钟情,于是便给那个喂养、驯牛的人以中士的待遇。大臣甯子劝告他说:“大王,不能这样啊。牛是用来耕田的,而不是用来角牴的。您若热衷于让牛角牴,那么人们便会纷纷驯牛角牴,而不让其耕地,那样耕田就会被废弃。耕作是一个国家的根本,那里能够废止呢?古人说,作为治理国家的君主,是不应当为了一己私欲而危害百姓的……”卫懿公根本不听。不久之后,卫国善于角牴的牛价钱倍增,最高竟然达到了耕牛的十倍。养牛的人也不再让牛耕作,纷纷训练它们角牴。任凭官吏农事的官吏采用何种措施,都无法禁止。

后来,卫懿公又听说邸地有匹马生了一匹小马,虽然不善跑,但却叫得很好听。卫懿公又爱上了,他让人将小马收进宫中的马厩,每天给小马喂山珍海味,当成宠物一样对待。甯子又来劝他说:“这个马是个妖孽,如果您再不醒悟,必然会亡国的。马是以善跑而被人使用的,嘶鸣不是它的能耐。君主是来替天治理百姓的,所以不该做的事情,您不应该提倡,这样才能堵塞坏事的源头。您若还不醒悟,从今以后,卫国一定会增加许多不耕种的男子,不纺织的妇女,那样,用不了多久卫国就无法生存了。到时候,您后悔也来不及了。”无论甯子怎么苦口婆心地劝说,卫懿公还是一句也听不进去。于是,卫国又多了许多训练马嘶鸣的人。

第二年,狄人攻打卫国。卫国耕牛早已不耕种,粮食短缺,人们连饭都吃不饱,更不用说抵抗敌人了。战马都被拿去训练嘶鸣了,在战场根本没有能够作战的马。两国将要交锋时,卫国的士兵们都不愿意拿起武器,因此很快卫国就被打败了,卫懿公也被狄人杀死了。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无论是提倡什么,还是反对什么,领导的行为都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领导若要求下属做得好,首先领导自己必须要做得到。要想令行禁止,领导就必须以身作则。三国时期的一代枭雄曹操,就是一位以身作则的好领导。

建安三年,曹操带领着大军征讨张绣。当时正是麦子成熟的季节,曹操怕士兵在行军的途中践踏麦田。于是便制定了“士卒无败麦,犯者死”的军令。不料,大军行至一大片麦田附近时,一只小鸟突然从草丛里飞了出来,使曹操的马受到了惊吓,窜入麦田中,践踏了一小片麦田。曹操立即请主管刑罚的人按照军令对自己进行处罚,主簿说:“丞相怎么能受处罚呢?”曹操说:“我自己制定的命令,自己却犯了,这样怎么能服众呢?”于是便要拔剑自刎,以示信用。周围的将士看见了,连忙上去阻拦了他。曹操为了树立军威,便对众人说:“如今惩罚贼人是我们的首要任务,我既然有务在身,不能一死,便只好割发代首。”说着,曹操便拔出剑割掉了一绺头发。队伍里的士兵们无不悚然,凛尊军令。在古代,人们将头发看得十分重要,轻易是不可以剪掉的。曹操削掉了自己的一把头发,就相当于割掉了自己的头颅一样。士兵们见到曹操对自己如此严格,便知道他不是一个可以糊弄过去的领导,于是,没有一个人敢违反军纪。整个行军途中,路旁的庄稼,没受到一点损害。

卫懿公与曹操,这两个历史上不同时代的领导,一个是下属投其所好的典型,一个是以身作则的榜样。他们都以自身的行为,左右了下属的行为。可见,领导的行为对于下属,对于整个组织起着多么重要的作用。如今,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领导队伍里还存在着一些“严于律人,宽以待己”的人。他们要求下属奉公守法,自己却以权谋私;要求下属勇于奉献,自己却唯利是图;要求下属顾全大局,自己却自私自利。这样的人做领导,势必会上行下效,将组织的风气带坏。

西汉时期的淮南王刘安说:“上多事则下多态,上烦扰则下不定,上多求则下交争。”领导如果是一个斤斤计较、争强好胜、欲望强烈的人,那么他的下属也不会太安分。这样,不仅会影响整个组织的办事效率,而且,还会影响团队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这样的团队,领导起来,也是十分困难的。所以,领导若想做得轻松,做得好,就必须以身作则,做一个行为端正,品质良好的人。

既然上梁不正下梁歪,那么阻止下梁歪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将上梁做正。贪鄙在率不在下,教训在政不在民。为官者要想使下属正直、廉洁、大公无私、体贴爱民,首先要从自身做起。只有自身行得正、坐得端,为下属树立一个刚正不阿、廉洁奉公的好榜样,下属才能仿效其行为。否则,下属必然投其所好,爱其所爱,恶其所恶,使其迷惑,无法看清真实的自己和真实的下属。

越俎代庖是从政大忌

◎子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论语?泰伯第八》

【意译】孔子说:不在那个位置上,就不要操心那方面的政事。

越俎代庖,是超出自己的业务范围去处理别人所管的事。这一行为,可谓是官场中的大忌。官场中,讲究的是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每一个人都有其独立的工作范围和工作职责,任何人都不应该而且也不能代替他人,行使权利,处理事务。

常言道“在其位,谋其政”,当然,不在其位,就不应当谋其政。这是做人、做官都应信守的原则。有时候,尽管你是出于好心,但是一旦超越了自己管辖的范围,跨到了别人的领域,就会伤害到别人,并且往往会因此而招来祸患。

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子路曾去邵这个地方做首长,当时鲁国的政权掌握在季家手里,季氏要求鲁国百姓在五个月之内,开通一条运河。古代人口少,科技也不发达,季家这一要求对于鲁国的百姓来说,实在是太苛刻了。当时,子路的行政管辖区正好管这件事,由于公家给拨的经费不够,百姓们都很难吃饱,更不用说努力干活了。子路为了鼓励大家,便自己掏腰包,把自己的薪水贴上,并且还从家里运来了一些粮食,供大家吃。孔子听到这个消息后,马上派另一个弟子子贡去子路那里,把子路刚做好准备给工人吃的饭全部倒掉,并将饭锅砸毁。

性情爽直的子路见到这种情形,火气一下子就暴涨起来,他气匆匆地跑到老师那里,也不顾师生之礼,对孔子嚷道:“你天天教我们要做好人好事,教我们要行仁义,可是现在我这样做,你却叫子贡来捣乱,你是在嫉妒我吗?”

孔子听到学生对自己如此无礼,也十分生气,说:“子路!你不要糊涂,难道你忘了我教你的古礼了吗?‘天子爱天下,诸侯爱境内,大夫爱关联,士爱其家,过其所爱,是曰侵官。’”孔子因爱自己的学生,所以才会毫不客气地和他讲这些道理。

子路听了老师的话后,恍然大悟,幸好老师阻止了自己的行为,不然真的会招来祸患的。

子路自己掏腰包犒劳大家,虽然是施行仁义爱人的行为,但是这却已经超越了他应该负责的范围,这样做必然会侵害别人的权利。从另一个角度讲,子路这样做,正与当朝的执政者起到了鲜明的对比,并且子路会因为这一行为大得人心,那么也势必会招致他人的嫉妒,这样必然会给子路带来祸患。

子路的本意是善良的,但是他的行为却越俎代庖,超越了自己职务管辖的范围。管好自己该管的事就是尽了自己的本分,不该管的事绝对不可以去管,做官的人,必须要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