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国学与领导智慧
1291700000004

第4章 修身:做人有原则(3)

苏东坡一日觉得自己禅修大进,得意洋洋写了一首诗:“嵇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派人送给江对岸金山寺的主持佛印禅师。这诗的意思就不详细解释了,大意吹嘘自己定力过人,讥、毁、苦、乐等情绪影响不了自己。佛印在诗作后跟帖只有两个字:放屁!苏东坡看到回复后,气坏了,渡江指责佛印言辞粗鲁,佛印不认。苏东坡出示证据,你看,这上面“放屁”两字墨迹未干。佛印笑嘻嘻地说:“不是八风吹不动吗?怎么一屁打过江呢?” 苏东坡闻言惭愧不已,自认修为不够。

对荣辱得失的淡泊不争,是一种屡经历练后淡泊但更加坚定的人生沉淀,是一种升华,一种洗练,一种清澈而纯朴、诗意而浪漫的人生境界。正如三国时期诸葛亮所说:“势力之交,难以经远。士之相知,温不增华,寒不改弃,贯四时而不衰,厉坦险而益固。”

对于领导干部而言,宠辱不惊就是要正确对待进退、得失和荣辱,不沽名钓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要清醒地认识到,一个人无论在哪个岗位上,都是为党的事业、为人民利益工作,职务有高低之分,却没有贵贱之别。要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和名利观,“计利当计天下利,求名当求万世名”。在对待职位变化时要有良好的心态,在对待个人的得失和荣辱上要有豁达的气度,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失志;顺利时不失沉稳和谦逊,受挫时保持坚忍和执著。升迁固然值得高兴,但也不必大喜,把新岗位当成新起点,努力干出新业绩;平调或降职固然让人失落,但也不必悲观,把它当作是一个查找不足、迎头赶上的机会,坚信“如果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只有心中始终装着党和人民,努力做到宠辱不惊,才可能心无旁骛,一心一意为民作主,全心全意为民谋利;才能无愧于党和人民,无愧于自己;才能赢得群众拥护和支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忠实守信人人敬仰

◎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论语·卫灵公》

【意译】一个人只要说话忠实守信,行为厚道有礼,虽到蛮貊之国,也能感化人,无往而不可行。反过来说,假使“言不忠信,行不笃敬”,别说到外国,就是在家乡也行不通。

◎“诚者,天之道;思诚者,人之道也。”--《孟子·离娄上》

【意译】宇宙万物都是实实在在的,追求诚是做人的根本要求。

有个成语叫“一诺千金”,它出自《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这里面有一个典故,讲的是秦末汉初,楚王项羽手下有一个叫季布的大将,他为人正直,乐于助人,而且特别是讲信义。凡是他答应过的事,无论有多么困难,他都会想方设法去办,所以在当时楚地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

在楚汉争霸中,季布勇猛善战,几次将刘邦杀得大败。后来项羽被围自杀,刘邦夺得天下,当上了皇帝。他每每想起败在季布手下的事,就十分窝火。于是下令辑拿季布,要雪洗耻辱。

当时刘邦手下有个姓周的人一直很仰慕季布的为人,他得到这个消息后,就将季布秘密地送到山东一户姓朱的人家藏身。朱家主人也很欣赏季布的侠义行为,不仅尽力将季布保护起来,还派人到洛阳去找汝阴侯夏侯婴,请他帮季布向刘邦讲情。夏侯婴从小与刘邦一起长大,后来又跟随刘邦转战征杀,为汉王朝立下了汉马功劳。刘邦对他非常信任。有他讲情,刘邦不但赦免了季布,并且还封他为郎中,做了河东太守。

当时有人说季布造化大,得到了贵人相助。其实,应该说是“信义”二字救了他。

信用乃立身之本,守信用就能守住人品,守住人格;信用也是立业之本,守信用就能获得信誉,赢得商机。

16世纪末的一个冬天,一个荷兰商人,有一次带着船员们驾着自己的航船从遥远的俄国为荷兰的商户运送货物。在规程途中,航船在俄国附近的一座岛屿边被一大片浮冰卡住,无法行驶。尽管他们作了很多努力,但始终没能摆脱困境。他们只有等待春暖冰融时再开船返航了。

他们被困的地方处在北极圈之内,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区域之一,那里的冬季漫长而严酷。他们不断遭受着冰冷刺骨的狂风和漫天的暴风雪的侵袭。他们拆掉船上的甲板生火取暖,靠从小岛上打猎来取得勉强维持生存的衣服和食物。就这样,他们在苦熬中度过了漫长的8个月时间。在最后的一个月里,岛上已经没有任何猎物来给他们充饥了,他们就以冰当食。到他们重新起锚开船时,有几名船员已经饿得奄奄一息了,而船上为国内商户托运的几千袋小麦,却颗粒未少。

当他们把货物完好无损地带回荷兰,送到商户手中时,他们的做法震动了整个欧洲,也为整个荷兰带来了众口皆碑的商业信誉,使得该国逐渐赢得了海运贸易的世界市场,很快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信用也是立国之本,守信用就能获得人心,赢得拥护。

战国时,商鞅准备在秦国变法,惟恐老百姓不信,于是命人在都城的一个城门前,放了一根高三丈长的木柱,并到处张贴告示:“谁能把城门前那根木头搬走,官府就赏他五十两黄金。”老百姓看到告示后议论纷纷。大家怀疑这是骗人的举动,但一个年轻力壮、膀大腰圆的小伙子说:“让我试试看吧!我去把城门那木头搬走,要是官府赏钱,就说明他们还讲信用,往后咱们就听他们的;如果不赏给,就说明他们是愚弄百姓。他们往后说得再好,我们也不信他们那一套了。”说罢来到城门前把那根木头搬走了。商鞅听到这一消息,马上命令赏给那人五十两黄金。那位壮汉看到自己果真得到了五十两黄金,不禁开怀大笑,一边炫耀那赏金,一边对围观的老百姓说:“看来官府还是讲信用的啊!”这事一传十,十传百,不久就传遍了整个秦国。由此,商鞅确立了自己的诚信,使变法得以推行,并最终成就了秦国一统天下的伟业。

近年来,社会对“诚信”的呼声越来越高,什么“诚信建设”、“诚信工程”、“诚信服务”、“诚信政府”等等,随处可以听到。究其原因,就在于人们逐渐认识到,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不仅是一种观念,而且是经济交往中必须遵守的游戏规则,是促进改革不可忽略的重要条件,是保持稳定不可轻视的基础因素,是寻求发展不可或缺的无形资本。

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的重要前提,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诚信是最基本的道德规范,也是重要的社会政治资源,更是领导干部的为官之道。领导干部作为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公众人物,其言行举止历来在社会诸多领域起着支配和导向作用,代表着官方的一种道德感染力、号召力和影响力。加强领导干部诚信建设,重塑领导干部诚信形象,铸造领导干部的健康人格,对于从严治党,科学执政,营造社会整体诚信环境,提高全社会诚信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业无诚信不旺,家无诚信不和,民无诚信不立,官无诚信不忠,世无诚信不宁,国无诚信不稳。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权也好,一个政党也好,其前途与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执政者只有取信于民,民众才会接受其理想教化,服从其指挥领导,才能团结一心,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否则,诚信这一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道德底线一旦崩溃,其后果将是灾难性的。

现实中,有个别领导干部对理想信念、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口是心非、阳奉阴违,说一套、做一套,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对上一套、对下一套,对人一套、对己一套,满口大话、空话和假话,弄虚作假、欺上瞒下;或者为了显示政绩,弄虚作假,捏造数字,报喜不报忧,假政绩、假数字屡禁不止;等等。群众的信心、信仰、信任、信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干部的诚信。如果一个地方、一个单位,领导干部失去诚信,会直接导致群众信心不足、信仰迷茫、信任丧失、信赖殆尽。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随着民主意识的逐步普及和不断增强,民不可欺、无信不立的规则更加真切地成为执政之基、为官之本。因此,坚持诚信执政,加强领导干部的诚信建设,已成为保持党的先进性和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当务之急。

知足常乐活出滋味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老子·四十四章》

【意译】名声与身体,哪一个更可爱?身体与钱财,哪一个更贵重?获得与丧失,哪一个更有害?过分爱惜必定造成极大的耗费;过多贮藏必定招致惨重的损失。所以,知道满足,就不会受到羞辱;知道适可而止,就不会遭遇危险,这样才能够保持长久。

◎罪莫大于可欲,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 《老子·四十六章》

【意译】罪恶没有大过放纵欲望的了,祸患没有大过不知满足的了,过失没有大过贪得无厌的了,所以保持一种知足心理,才是永远的满足。

有一个民间故事:胡九韶,明朝金溪人,他的家境很贫困,一面教书,一面努力耕作,仅仅可以衣食温饱。每天黄昏时,胡九韶都要到门口焚香,向天拜九拜,感谢上天赐给他一天的清福。妻子笑他说:“我们一天三餐都是菜粥,怎么谈得上是清福?”胡九韶说:“我首先很庆幸生在太平盛世,没有战争兵祸;又庆幸我们全家人都能有饭吃,有衣穿,不至于挨饿受冻;第三庆幸的是家里床上没有病人,监狱中没有囚犯,这不是清福是甚么?”

是啊,“知足者贫穷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幸福快乐与贫富本没有什么必然的联系,而是来自于人的自足心态。

从前,城里住着一位大财主,他拥有十多间店铺,乡下有几百亩出租的田地,又有百多头牛羊,还有十多艘捕渔船,这财主家大业大,可以说得上是腰缠万贯。在他隔壁有一间小木屋,住户的主人是以理发为生,名字叫阿欢。财主平时穿的是绫罗绸缎,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大屋阔院,睡的是宽床高枕,盖的是罗帐锦被,但财主整天为家族的产业入息不理想、赚钱太少而烦恼和唉声叹气、寝食不安。而隔壁住的阿欢,他三十出头仍没有妻儿,每天只能赚到“几个银钱”,但也够日常的生活费用和小小开支,生活虽然过得清淡一点,但天天无忧无虑十分潇洒,每晚饭后便在小木屋里躺着唱小曲,然后一觉到天亮,又愉快地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有人认为,“知足”就是对生活无所要求,毫无欲望,是一种消极的生活态度,它使人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我却不苟同。“知足”绝不是对生活无欲无求,也不是盲目的乐观,更不是苟且不求进步,而是怎样对待你手中所拥有的。

“人心不足蛇吞象”,人的欲望永远不知满足。知足常乐就是客观地认识和准确地判断已经实现的目标和愿望,并充分肯定目前的状态,从而始终保持愉快、平和的心态。当然,知足常乐要求我们要有适可而止的意识,它并不是安于现状,不思进取,固步自封,而是对现有收获的充分珍惜,对目前成果的充分享受,对进取目标的理性判断和设定。

我们在生活中,往往总在考虑自己并未得到的东西,而忽略已经拥有的东西和不切实际的目标,以达到欲望的满足。不知足导致人们往往会用不正当的手段,不正常的途径,或是远远超出自身能力的要求来达到自己欲望的短暂满足,而由此带来的巨大精神压力焉能“常乐”?

记得曾经看到过这样一副对联:上联:欲而不知止,失其所以欲;下联:有而不知足,失其所以有;横批:知足常乐。

世界上美好的事物实在是太多了,人想要的东西也实在太多了,就像普希金童话中的那个老太婆,当了女皇后还想做教皇,要天下所有的国王都臣服于她的魔杖之下;就像神话中的年轻人,获得了黄灿灿的金子,却还要那仙人点石成金的手指,最后只能一无所有。正是那颗永不知足的心才演绎出同样残酷的恶果,才刻意追求物质上的丰盈,才一再抱怨自己的命运如何悲惨,那种欲望就会像喝海水一样,总是越喝越渴。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人如果只为满足欲望而活着,那么永远也满足不了。因为满足了一种欲望,同时就有十种欲望受到压制,又有百种欲望随之产生……太多的追求,只能让自己活得太累,太多的牵涉和羁绊只会让自己日渐憔悴。好高骛远,食幕虚荣,永远也得不到真正的幸福,得到的只是无尽的遗憾和怨恨。

想想饥寒苦,温饱就是福;想想疾病苦,健康就是福;想想离乱苦,平安就是福;想想牢狱苦,守法就是福。其实,知足常乐,就是一种心态,一种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古人的“布衣桑饭,可乐终身”是一种知足常乐的典范。“宁静致远,淡泊明志”中蕴含着诸葛亮知足常乐的清高雅洁;“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中尽显陶渊明知足常乐的悠然;沈复所言“老天待我至为厚矣”表达着知足常乐的真情实感。小说《笑傲江湖》里有一句话: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更多的时候,知足常乐是融合在平平淡淡才是真的意境中。知足常乐,是一种人性的本真,是一种豁达的处事态度,是一种幽幽释然的人生境界。

当然,知足,不是要睡在成绩簿上睡大觉,沾沾自喜,盲目乐观,矫揉造作,狂放不羁。知足,更不是怯懦、退缩、心虚或甘于平庸。不要忘记清朝末期,列强瓜分中国的耻辱,是什么导致中国留下历史上不可洗刷的一页?在西方国家改革创新,富民强国的同时,我们的老祖宗却实行闭关自守,自给自足的“知足”政策,做着大清帝国千秋万载永传后世的美梦,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知足?如此知足岂能常乐?

《大学》曰“止于至善”。是说人应该懂得如何努力而达到最理想的境地和懂得自已该处于什么位置是最好的。透析自我,定位自我,放松自我,才不至于好高骛远,迷失方向,碌碌无为,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弄得心力交瘁,不知生活的乐趣。

知足常乐是一种境界和修养,是一种处世哲学和生活态度,“事能知足心常泰,人到无求品自高”。知足常乐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它不仅在生命科学方面能给人以身心健康的“筹码”,而且更在社会科学等方面对抑制一个人私欲膨胀,将其引向冷静务实的生活路轨上抵住腐败、抗住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