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美国精神
1294800000004

第4章 自己为自己制定规则

在美国的南达科他州你可以看Mt.Rushmore ,Mt.Rushmore是一个很有名的名胜古迹。在那里你可以看到四个美国总统像。他们的石像是利用山上的石头刻出来的。四位总统是华盛顿、林肯、罗斯福和杰斐逊。每一个总统代表不一样的意思:华盛顿代表独立,林肯代表平等,罗斯福代表世界的事物,杰斐逊代表民主。他们的石像高度是60英尺。

《“五月花号”公约》

1620年11月11日,一艘名为“五月花号”的帆船经过在海上66天的漂泊之后,开始向北美大陆靠近。船上有102名乘客。他们的目的地本来是哈德逊河口地区,但由于海上风浪险恶,他们错过了目标,于是就在现在的科德角外普罗温斯顿港抛锚。当时已是深秋,他们决定就在那儿登陆而不继续航行。由于他们不再是到一块他们持有执照的领地上,为了建立一个大家都能受到约束的自治基础,他们在上岸之前经过反复和郑重的讨论协商,签订了后来被称为《“五月花号”公约》的文件。公约全文如下:

以上帝的名义,阿门。我们这些签署人是蒙上帝保佑的大不列颠、法兰西和爱尔兰的国王--信仰和教会的捍卫者詹姆斯国王陛下的忠顺臣民。

为了上帝的荣耀,为了增强基督教信仰,为了提高我们国王和国家的荣誉,我们漂洋过海,在维吉尼亚北部开发第一个殖民地。我们在上帝面前共同立誓签约,自愿结为一民众自治团体。为了使上述目的能得到更好的实施、维护和发展,将来不时依此而制定颁布的被认为是对这个殖民地全体人民都最适合、最方便的法律、法规、条令、宪章和公职,我们都保证遵守和服从。

据此于耶稣纪元l620年11月11日,于英格兰、法兰西、爱尔兰第十八世国王暨苏格兰第五十四世国王詹姆斯陛下在位之年,我们在科德角签名如下。

《“五月花号”公约》第一次阐述了国家的来源是民众的契约,从法理上、根本上否定了君权神授,并以此结成了一个世俗的公民政治体,成为美国政体发展的第一块坚实的基石。

勉为其难的汉考克

作为从各州召集起来商议殖民地独立事宜的大陆会议的主席,约翰·汉考克是一位享有很高声望的政治家,但他签署一项任命,委任乔治·华盛顿上校为新的大陆军总司令--尽管当时汉考克自己也希望赢得这个将获取巨大荣誉与权力的职位。当会议代表多数决定华盛顿为最佳人选时,汉考克服从了这一决定。

汉考克的名字已经成为英语中“签字”的同义词。

为英国士兵辩护的亚当斯

殖民地早期,英国军队驻扎在很多重要城市,如波士顿。殖民地人民和英军之间经常发生冲突。1770年3月这种冲突达到高潮。3月5日英军士兵与一名制绳工之间冲突再起。波士顿的绳索制造工人聚集在海关,向守卫海关的英国兵投掷雪球。晚8时,钟声大作,人们手持棍棒走上街头,高呼赶走可恶的“红虾兵”(蔑称身着红色军服的英国军队)。聚集在英王街海关周围的人情绪更为激昂。英军前来镇压,面对情绪激愤的人们,士兵在慌乱中向群众开了枪,当场打死3人,伤6人,其中2人因伤势过重于次日死去。第一个被打死的是种植园奴隶出身的黑人群众领袖C.阿塔克斯。这次流血事件史称“波士顿惨案”。波士顿惨案的消息很快传到其他城市,人们纷纷起来抗议英军驻扎。波士顿这座仅有1.7万人的城市,竟有5万人加入到给死难者送葬的行列中。英国军队被迫撤出波士顿。

事件发生的第二天早上,英军将制造此次惨案的托马斯·普雷斯顿上尉及其8名下属拘留起来。一个星期后,一个大陪审团宣誓组成。在检查总长的要求下,普雷斯顿上尉及其8名下属被提起公诉,为英国军人担任辩护并使之被宣布无罪的当地律师约翰·亚当斯,就是被美国人尊为“开国之父(Founding Father)”之一的独立运动领导人,后成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华盛顿的继任者。

亚当斯本来是极为反感英国政府对北美的殖民政策,也讨厌驻扎在北美的英军。但是,他是一位律师出身的政治家。当他看到没有人愿意为那些开枪的英军士兵做辩护律师时,他主动要求承担为他们辩护的工作,因为他相信,每个被指控的人都有权利获得辩护的机会。

私产与公权

美国建国之初,出现了一桩私立学院充公案。在美国东北部的新罕布什尔州,有一所名叫达特茅斯学院的私立大学,是美国著名的8所常春藤大学中的老八。1810年代,学院的校董事会与校长发生冲突,董事会炒了校长的鱿鱼。这位校长也不甘示弱,他曾经在美国独立战争中立过战功,于是利用自己的政治影响,促使州议会通过法律,以学校乃属“公益事业”为由,将达特茅斯学院由私立改为公立。学院的董事会以州议会违反宪法中的契约条款(政府“不得通过损害契约义务的法律”)为由,把官司一直打到最高法院。最高法院以契约神圣,私产免受公权干涉为由,一致裁决,推翻了州议会的法律,而且它借题发挥,明确了私人企业和民间组织(即法人)可以像自然人一样,获得宪法的保护而免于政府的政治干预。最高法院的这个判例,为19世纪后半叶美国工业化时代的“自由放任”奠定了坚实的法律基础,开始了其为私有企业保驾护航的漫长历程。英国著名法学家梅因爵士曾指出,该案成为19世纪“许多美国大铁路公司成功的基础”。正是它的原则“在现实生活中保证了对经济力量的充分利用,由此取得了开拓北美大陆的成就”。当然,到20世纪初,企业法人以契约神圣权来损害个人特别是劳工基本权利的现象日趋严重,促使了最高法院开始缓慢地对契约权利加以必要的限制。

决斗的规则

在美国建国之初的数十年里,决斗是一种盛行解决争议的方式。在美国的一些老墓地里,有许多墓碑上镌刻着:“死于决斗场”。但是这种决斗非常讲究规则。那时人们用得最多的手册是《社会礼法》(又名《决斗者本人和助手通用规则》),出版于1835年,是南卡罗来纳州的州长约翰·莱德·威尔逊撰写的,再版了多次,最后一次是1858年。在路易斯安那州,人们则倾向于采用新奥尔良人约翰·麦克唐纳·泰勒所订的决斗《二十六诫》,因其规定得更为缜密。各地使用的武器也不一样,在路易斯安那州用剑,在肯塔基州用手枪。真正的绅士是要遵守有关礼仪的:下挑战书应当使用“彬彬有礼的语言”,避免使用辱骂性的字眼;应当拒绝非绅士身份的人的挑战;应给予自己的助手适当的权力。1806年5月30日,安德鲁·杰克逊将军和迪金森律师决斗的正式安排是由双方的助手签署的,内容如下:“双方同意距离应为二十四英尺,两人面对面而立,手枪与地面垂直。双方各就各位,一旦发出“开枪”信号,即可以自行决定迅速开枪。如果有一方在信号发出前开枪,我们保证立即开枪把他打倒。发信号者和位置的选择均由抽签决定。我们双方同意在涉及安德鲁·杰克逊将军和查尔斯·迪金森先生荣誉的事件中将遵守上述规定。”还有一次,有人向安德鲁·杰克逊挑战,要求决斗。杰克逊“知道此人不是绅士”,明确拒绝,但表示愿去任何“偏僻的小树林”进行非正式的射击,条件是双方达成明确的谅解,这就不是一次绅士决斗。

别出心裁的告示

美国纽约有一个著名的植物园,每天吸引大批游客。人们纷纷前往观赏植物园内多姿多彩的花卉和形状奇特的盆景。植物园另一与众不同之处是其园门上方的一块告示牌,上书:凡检举偷盗花木者,赏金200美元。

好奇的游客问管理人员:“为何不按通常的习惯,写成‘凡偷盗花木者,罚款200美元’?”管理人员不假思索地答称:“要那么写,就只能靠我的两只眼睛。而现在,可能有几百双警惕的眼睛。”

最危险的时刻也有规则

美国遭到“9·11”恐怖袭击的时候,许多人(包括美国人自己)对世贸双塔里那些人在危急关头的表现赞赏有加。在楼梯里,逃生的人往下跑,消防队员向上冲,大家都只用一半楼梯,秩序井然,毫不冲突。

在一架被劫持的飞机中,乘客们从与外界的联络中知道自己乘坐的飞机被劫持的目的是去撞击地面建筑,有些乘客决定和劫机的恐怖分子拼死一搏,至少不能让这架飞机成为恐怖分子操纵的空中炸弹。然而,当他们这么决定的时候,他们仍然深知这种涉及到机上所有乘客的生命的决策,需要征得机上大多数乘客的同意,于是这些乘客马上启动了微型民主投票机制,以决定是否要通过反抗而和恐怖分子同归于尽。结果是这架飞机上的乘客做出了勇敢的决定,没有束手待毙,而是通过和恐怖分子同归于尽,挫败了他们用飞机撞大楼的预谋。

安德鲁·杰克逊受审

安德鲁·杰克逊是美国第七任总统。1814年,美国军队与当时的英国侵略军在新奥尔良地区展开激战。当地的一位报纸编辑对时任美军司令的杰克逊的指挥很不满意,在报纸上说杰克逊“临阵怕敌”。在战争的关键时刻,杰克逊担心这位编辑继续发表类似的文章,涣散军队的士气,于是逮捕和监禁了这位编辑,后来把接受编辑申诉的多明尼卡法官也一起关了起来。

没过多久,杰克逊指挥的“新奥尔良战役”胜利了。他取消了戒严令。被释放复职的多明尼卡法官却以“藐视法庭”的罪名发出传票,要杰克逊到庭受审。杰克逊放下手头繁忙的公务,立即出庭接受审判,并根据法院的判决,缴付了一笔罚款。当他走出法庭时,一群为他抱不平的人围住了他。他们不能容忍小小法官竟审判赢得战争胜利的大英雄。然而杰克逊却心平气和地对他们说:“法官的判决是公正的。你们不必为我抱怨这一判决,而且今后也要引以为戒,牢牢记住,不要做违反宪法和法律的事。”

不能只有一条法则

19世纪初的英国社会学家、《美国社会》的作者哈里特·马蒂诺说:“美利坚生来便包罗万象……合众国全境土质不一,气候参差,可说国中有国;因而任何事情若只定一条法则,都不足以概括全局。”

自己为自己制定规则

1845年,美国出版的《向俄勒冈与加利福尼亚移居者的指南》里有一段文字,记述兰斯福德·黑斯廷斯1842年5月16日率领一支160人的队伍从密苏里州独立城起程,向辽阔的西部地区进发的情况:

“现在我们出发了,投身直向人迹未到的‘西部世界’的莽莽荒原,无不兴高采烈、欢欣鼓舞和满怀希望。我们之间感情融洽,目标相同,而且利害一致,这足以说明,在漫长而艰辛的征途上,纵或充满艰难险阻,但仍然可以保持秩序、融洽与和平。可是,我们离开了既有秩序而又安全的故土,只不过行进了几天,我们一些人的‘美国性格’就暴露无遗了。人人都摆出一副决意要管别人,而又不轻易让别人管的神气。在这里,我们处于无法无天、无拘无束的境地,处于低级社会的一片混乱、晕头转向和四分五裂的自然状态之中!这时有人忧愁,有人得意,勇者疑,怯者惧,形势大乱!于是,我们的队长建议:我们要‘来一个刹车’,安下营来,为日后这队人马的管理制定法规。这个建议马上得到大家一致的采纳。从此,所有的人无不依法行事了。”

西进运动(Westwood Movement)中向西部进发的殖民者。美国西进运动指在北美殖民地时期开始的向西移民的活动和对西部的开发,同时也是美国文化本土化的发展历程。1830年5月,安德鲁·杰克逊总统通过了《印第安人迁移法》,把印第安人押送出密西西比河以东地区,殖民事业在这一地区迅速发展。美国西进运动中有100万左右印第安人被杀。与此同时,美国也向密西西比河以西扩张,用购买和战争手段兼并了法国、西班牙、英国的殖民地和墨西哥的大片国土。

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后,为调动广大人民参加反对南方叛乱战争的积极性,林肯总统签署了《宅地法》。该法是美国西部开发中最具民主色彩的土地政策,它使大批贫苦百姓获得土地,对于促进西部开发具有划时代意义。西进运动对美国的政治、经济生活都有重大的影响。广大的西部土地并入美国,使美国成为幅员辽阔、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西部的开拓,带动了大规模铁路的建筑和大批移民的流入,使美国形成了广大的国内市场。

淘金者的法律生活

1848年,数不清的淘金者涌向加利福尼亚矿区,在那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社会群体。在它建立初期,他们既不愿归当时加利福尼亚的所属国墨西哥法律管辖,也不受美国法律的约束。淘金者们以自动自发、地方主义和独立精神著称,并以这些精神来发展和制定了自己的法律。各个矿区根据当地矿山的规模,对采矿者的利害关系、开矿权的保证、犯罪的定义和惩罚,以及矿区的全部政务等,分别制定各自的规章制度。这类规定通常都是在全矿区的采矿者大会上起草的,他们这种非正式集会既是立法性质的,也是司法性质的,又是行政性质的。参加大会的成员资格非常模糊,每个出席大会的人都是成员,甚至年满15岁的孩子都有表决权。

美国学者罗伊斯在1886年出版的《加利福尼亚》一书中写道:采矿者们认为,法律有时是自行发现和自行实施的。“再没有任何别的东西比永久的法律给这些早期的加利福尼亚人--通过他们日常生活中所发生的事件--以更有力的教育了;它使他们认识到法律秩序的权威,认识到他们对社会应有的忠诚。这甚至超过了旅途上的支柱(白天是天上的云彩,晚上是火光)对于沙漠里的传奇式的流浪者所起的作用。实际上,社会责任的神网高悬空中,不可抗拒地落在所有这些无忧无虑的淘金者头上,尽管他们吹嘘自己是自由自在的人。”

“鬼城”的游客

洛基山脉(Rocky Mountains)富存矿物。金银等贵重金属在印加帝国的时代就广为开发,后来也成了欧洲入侵者窥觑的对象。而在美国境内,洛基的矿物开采多开始于十九世纪下半叶。先是加州的淘金热吸引了国内外大批移民,许多寻矿人继尔进入到Oregon,Idaho,Colorado,Washington和Montana辖区。而后美国内战结束,西部铁路开通,新兴的帝国得以对荒蛮的西部加速开发。于是出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围绕矿点形成的城镇。随着矿点的枯竭和工业经济的发展,很多交通不便的城镇失去了生存的基础,乃至破败荒芜。今天的洛基山脉沿线便有许多这种无人居住的废弃的鬼城(ghost town)。近年来这些地方成了旅游开发地。

这些城镇的凋亡映衬着美国西进时代的结束。西部精神是美国文化传统中非常重要和复杂的一部分。西进的先行者们筚路蓝缕,出生入死,追寻着野性和自由。然而这个历史时期带给土著印地安人的是衰落和死亡。这个西部的故事无法无天,荡气回肠,血泪交溅,扑朔迷离。一个典型的例子是蒙大拿的维城(Virginia city,Montana)。1863年,在南北战争期间,一群南方人在该地发现了金子,继而建立了这个城镇,当时尚属爱达荷(Idaho)辖区。该镇迅速膨胀到上万的人口,包括一千多名华人。(这个比例与当时的加利福尼亚相似。爱达荷辖区当时的总人口估计在四万左右。)第二年蒙大拿辖区成立后,维城一度成为首府。

当了一天的美国总统

从法律和技术的角度讲,美国第12届总统是大卫·赖斯·艾奇逊,不过他只当了一天总统。如果这样算的话,扎卡里·泰勒成了第13届总统。原来,根据美国宪法,詹姆士·波尔克的任期于1849年3月4日届满,他的后任扎卡里·泰勒当天就要接任。可是那天恰好是星期日,按照泰勒的宗教信仰,星期日是不能办公的,因此要到星期一才宣誓就职。于是这一天波尔克和泰勒都不是总统,而副总统乔治·达拉斯已于前一个星期五辞去了参议院议长的职务,参议院选举密苏里州的参议员艾奇逊临时代替他。美国宪法规定,在总统和副总统暂缺的情况下,参议院议长将代理总统。因此,在泰勒宣誓就职以前,作为参议院议长的艾奇逊,就是法定的国家元首。不过,据说艾奇逊这天只是在办公室里打了一天瞌睡,什么公事也没有处理。现在,在密苏里州艾奇逊墓碑上还刻着:“大卫·赖斯·艾奇逊,1807-1886,担任过一天美国总统。”

任何问题都不止一个答案

美国高等法院大法官霍姆斯说:“如果说,绝对的正确和错误在数学推理中是存在的话,在法律这样一门学科里则是不存在的。因为,法律解决的是生活中的问题,适用的也不是数学的逻辑,而是生活的逻辑。任何一个问题,都有可能有不止一个的答案。”

因胖免死

在美国有一个罪犯,被处以绞刑。但是就在行刑日期到来时,犯人提出:“我太胖了。如果要绞死我,肯定会把我脑袋勒掉,造成我身首异处,连个全尸都没有。这样太残忍,太不人道了。”

法院很重视这件事,专门召开会议,邀请了法律专家、生理专家、物理学家等等来讨论:一、是否在可能出现身首异处的情况下施以绞刑?二、依据犯人的体重,是否会出现身首异处的情况?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一、不能把一个人身首异处,这样的惨状在现代文明国家绝不可以出现;二、依犯人目前的体重,实施绞刑完全有可能造成身首异处。于是法官决定:暂缓行刑,等犯人体重降至“危险标准”以下时再执行不迟。

当然,美国监狱中也没有人敢强迫这个死刑犯减肥,这家伙自然也知道:胖是他能够生存的本钱,当然会更加猛吃猛喝。这家伙在监狱中直到寿终正寝,也没等到能够行刑的那一天。

尴尬的贸易代表

与中国谈判“入世”问题的美国贸易代表巴尔舍夫斯基有两个可爱的女儿,她每次出国谈判,总要带点礼物回家,尤其是她们最喜欢的中国玩具娃娃。1998年来中国谈判时,巴尔舍夫斯基一口气买下43个玩具娃娃,没想到回国时这一堆娃娃被美国海关查获,海关官员称她违反最多携带42个玩具的规定。美国媒体对她这种“违法”行为也进行批评,迫使她不得不在记者招待会上公开道歉,最后以“我是一个母亲”的说法获得同情才得以脱身。

“守法”的劫匪

美国的科罗拉多州法律规定,不满21周岁不得饮用酒精饮料。一次,一个劫匪持枪抢劫商场,逼着店员把现金都装进布袋后,又看中了一瓶酒,他要求店员将这瓶酒也装进袋子。店员已经在枪口之下将现金交给了劫匪,而当对方索要这瓶酒时,店员不干了。他对劫匪说:“我不相信你已经年满21岁了。”劫匪马上掏出驾照以证实自己确实已满21周岁。店员看了之后,才将这瓶酒与现金一起装进了口袋。待劫匪逃去,店员马上报案,根据驾照上提供的姓名和地址,警方两小时后就将劫匪抓获。

不扫门前雪,等着吃官司

在美国,每次大雪过后,家家户户的门口就会出现一片繁忙景象,人们纷纷冒着严寒,把自家门口的积雪清扫得干干净净。

美国人为什么这么自觉?当然扫雪是为了自己出入方便,而更重要的是为了他人在自家门口千万别摔着。这来源于一个法律判例,美国人的房屋是私有的,土地也是私有的。如果买了一套房子,那么与房子连着的那块地就算买主所有了,每栋房子的前面或四周都会有些公共人行道,这些人行道也在私有之列。有一次,一个小伙子在别人的家门口不慎摔倒,造成坐骨粉碎性骨折。小伙子坐在轮椅上向法院递了状子,状告房主没有扫雪致使公共人行道暗藏“机关”。法院判决房主赔偿一切损失。法院认为,小伙子再怎么不小心,也不会有意想把自己的坐骨摔个粉碎,而房主没扫雪,地上当然是滑的,滑地是潜在危险,作为地主的房主自然有义务消除地上的潜在危险。

法律与情谊

20世纪初,在美国东部某城市有两个情同手足的年轻人,两人穷困潦倒,一筹莫展。这一天,两人用身上仅有的钱在一家酒吧痛饮了一番,洒泪而别,分头去闯天下,发誓要混出个人样。同时他们也约定:无论如何,20年后的此时此刻,他们重新回到这个酒吧相聚。只要双方还在人世,就一定要赶回来,对酒当歌,重话20年的沧桑。

20年后,当年的约会之期到了。两兄弟中的一位悄然从遥远的西部赶回了这个城市,如约坐在这个酒吧中,坐在当年的那张桌子旁,把玩着手中的一杯酒,静静地等候着那一时刻的到来。

临近8时,进来一位西装革履的男子,依稀便是当年的兄弟。但在昏暗的灯光下,他却在不远处止步,转了两圈,踱了出去。8时正,门外匆匆进来的却是一位小伙子,他径直走到赴约的男子面前,问道:您是×先生吗?您是来赴一个20年的约会吗?

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年轻人掏出了警官证:对不起,您被捕了。是您的朋友,也就是我们的上司让我们来抓您的,他刚才来过了,认出了您。您是他的朋友,也正是全国通缉的西部大盗。大盗平静地伸出双手。他冒着巨大的风险来赴一个20年前订下的友情之约,却被朋友送进了监狱。

自由女神险遭拍卖

自由女神像作为美国的象征,是联邦政府管辖的财产。1985年以前,因纽约自由女神脚下的一条输水管道年久失修而漏水,联邦政因此对泽西城欠下了近百万美元的水费债务。联邦政府既不修水管也不偿债。泽西城多次交涉却连连碰壁。万般无奈的情况下,泽西城政府声称要拍卖自由女神像,因为这是联邦政府在泽西城的惟一财产。联邦政府理屈词穷,绞尽脑汁想出了一个办法。他们告诫泽西城政府:美国人拍卖自由女神就是拍卖自己的祖母!是让美国在全世界出丑的事!由于这一巧妙的比喻,使泽西城政府无法再提拍卖之事,这才没有让自由女神登上充满铜臭的拍卖场。

不能站着看电影

1999年9月,好莱坞环球影城举办中国电影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首映式在好莱坞二十世纪福克斯电影制片厂观摩放映厅举行,上映一部中国故事片。由于影迷特别多,两个观摩厅同时开放,仍然容纳不下慕名而来的影迷,主放映厅的过道上站立许多观众,原定晚7时开映的电影,超时了5分钟仍没有开映。

这时,美国电影联合会主席杰克·瓦伦蒂走上舞台,用既兴奋又遗憾的口吻说:“我没有料到这么多的同行和影迷对中国电影感兴趣,谢谢各位的光临。可惜这里只有两个观摩厅。根据美国法律,电影放映时,放映厅里不得有人站着看电影。所以,请没有找到座位的观众退场。为了感谢影迷们的热情,10月2日将增映一场,我保证今晚退场的观众届时一定有座位。我本人今晚来迟了,也没有找到座位。现在,我同没有座位的女士们和先生们一起退场。”说完,瓦伦蒂走下舞台,沿着右边的通道缓缓走出放映厅安全出口,其他没有座位的影迷也转身慢慢走出离自己最近的安全出口。4名保安同时出现在舞台下面的4个通道口,确保没有座位的观众无一例外地顺序退场。

原来,瓦伦蒂引用的是美国的《消防法》。该法规定,电影开映时,放映厅通道里不得有人站着看,以免在发生火灾或不测事件时堵塞通道。如果放映厅允许观众在通道里站着看电影,轻则罚款,重则吊销营业执照。

好莱坞环球影城位于市区西北郊,是游客到洛杉矶的必游之地。好莱坞是世界著名的影城,20世纪初,一些制片商开始在这里拍片,到1928年已形成了以派拉蒙等八大影片公司为首的强大阵容。三四十年代以来,好莱坞成为美国的一个文化中心,众多的作家、音乐家、影星就住在附近的贝弗利山上。

环球影城是好莱坞最吸引人的去处,这里你可以参观电影的制作过程,回顾经典影片片断。影城内有三个游览区,分别是电影车之旅(全程40分钟的电影之旅,有专门的讲解员)、影城中心与娱乐中心。在影城中心你可以在电影拍摄现场亲身体验电影的拍摄过程。娱乐中心主要有远古时代、回到未来、动物明星表演等。影城出入口旁还有一个50年代风格的购物区--宇宙城。

解决权力之争的法律大军

美国著名法学家施瓦茨在他的名著《美国法律史》中说:“美国对人类进步所作的真正贡献,不在于它在技术、经济或文化方面的成就,而在于发展了这样的思想:法律是制约权力的手段。”他甚至声称:“在其他国家,权力之争由武装部队来解决;在美国,权力之争由法律家组成的大军来解决。”不过他似乎忽略了美国的南北战争。

格林斯潘的规矩

美联储前主席格林斯潘在他的书里写到过这么一件事:他在里根任期内的时候领导过一个由民主和共和两党人士组成的养老保险改革小组,民主和共和两党对于如何改革养老保险有极大的分歧,使得他们对事实的解读也完全不同。他于是立下了一个规矩:在讨论任何一件事情之前,先让所有人对有关的数字产生共识,然后再讨论问题。这样做的好处是,首先这种共识很容易达到,因为数字是没有党派的,最重要的是这样避免了很多人用良好的口才把黑的说成白的,于是使得解决问题成为可能。

“堕落”的总统

西奥多·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针对当时美国社会中的垄断、腐败和不公,发动了“进步主义”运动,主张用联邦政府的权力对现行秩序加以改革,使美国社会重新走向和谐。他把反垄断作为改革的主要内容。他的改革理念是调整财产与公共福利的关系,把公共福利置于个人财产,即发展之上。在他看来,这是重建社会和谐的主旨。西奥多·罗斯福说:“我们正面临着财产对人类福利的新看法……有人错误地认为,一切人权同利润相比都是次要的。现在,这样的人必须给那些维护人类福利的人民让步了。每个人拥有的财产都要服从社会的整体权利,按公共福利的要求来规定使用到什么程度。”西奥多·罗斯福发动了反垄断斗争,把矛头指向摩根的铁路控股公司--北方证券公司,对它提出起诉。他又强迫一个煤矿接受政府对罢工的调解,这是联邦政府第一次支持有组织的罢工。西奥多·罗斯福的这些行动得到了人民的称道,他因此获得了“托拉斯爆破手”的美名。但他也遭到了曾经支持他的大老板们的攻击,曾经操纵总统大选的幕后大老板马克·汉纳大骂他是“该死的牛仔”,华尔街的大亨们则因为他的“堕落”而“目瞪口呆”。

“金道钉日”,太平洋铁路通车庆典。1869年5月10日,是美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时刻,第一条横贯北美大陆太平洋铁路提前完工。经过连续七年协同努力艰苦奋战,两支筑路大军,即从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向东修筑的中央太平洋铁路大军,和从内布拉斯加州奥马哈向西延伸的联合太平洋铁路大军,在犹他州奥格登地区的普罗蒙特里丘陵处接轨,其中西段承担最艰巨任务的主力正是特别能吃苦和具有聪明才智的华工。这一壮举宣告了美国大陆在经济运行上开始连成一片,标志着美国经济进入狂飙发展时期,并推动美国成为联结太平洋和大西洋的经济大国。中午12点30分,中央太平洋铁路公司总裁、前加州州长斯坦福把一枚纯金的道钉放在钉孔中,然后举起银制的大锤用力砸下,却砸到了旁边的枕木上,围观的人群中发出一阵笑声。

“这个系统是这样的接近完美”

整个1787年的夏天制宪会议的代表们都在试图妥协以完成一部最好的宪法,华盛顿要求关上窗户以防止外面的人听到辩论,很多代表都热晕了。终于在9月17日,保密结束了,宪法完成了,就差被签字批准。当81岁的老富兰克林签名的时候,他停了停,手指着华盛顿任会议主席时坐的椅子,椅子上刻着半个太阳和它的光芒,他说他一直在想那到底是清晨还是黄昏,现在他知道了,那是清晨,太阳在上升。他签名的时候泪流满面:“我发现这个系统是这样的接近完美,我们的敌人也会大吃一惊的。”

由天才设计的可由蠢才运作的制度

2004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果难产,最后竟然只好由最高法院的判决来决定小布什当选,才打破僵局。当时的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心里是一百个不服,但还是公开表示接受最高法院的裁定。著名自由派评论家、《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汤姆斯·弗里德曼一方面为戈尔鸣冤叫屈,批评最高法院的裁决不公,但另一方面,却为美国司法权威所体现出来的宪政精神大唱赞歌,声称美国成功的秘密不在于华尔街和硅谷,不在于空军和海军,不在于言论自由和自由市场,在于长盛不衰的法治及其背后的制度。美国强大的真正力量在于,“我们所继承的良好的法律与制度体系。有人说,这是一种由天才们设计,并可由蠢才们运作的体系。”

戈尔认输

2004年,民主党总统候选人戈尔在宣布竞选失败的电视讲话中说:“所有法律学院的图书馆都有这样的座右铭:‘不服从于人,必须服从上帝和法律。’这是美国自由制度的最高原则,亦是我们民主自由的泉源。现在,美国的最高法院已作出裁决。我毫不含糊地表明:虽然我极不同意法院的决定,但我仍然愿意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