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群众工作力
1297300000027

第27章 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1)

在社会转型期,更好实现和维护群众权益,不仅是社会进入稳定发展快车道的“通行证”,更是保证持续前行的“加油卡”。实现好、维护好群众权益是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的硬任务。各级党员干部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把维护群众权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诚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人民群众已经彻底摆脱原来那种为温饱而发愁的生活状态,不断提高物质生活水平是人民群众的基本权益。邓小平曾经指出:党的各项政策和工作,必须以人民“拥护不拥护”、“支持不支持”、“答应不答应”作为出发点和归宿。而人民拥护和支持的依据是,看党执政的绩效如何,看党能否代表他们的利益,能否确保他们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权益不受侵犯,能否促进他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就要求我们做到不断发展和解放生产力,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为人民生活富裕和社会稳定和谐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只有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国民财富不断增加,关键是要坚持党的根本宗旨,对党的政策方针赞不赞成,群众就会真正围绕我们的周围,正朝着全面小康的阶段迈进。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才可能提高,健全维护群众权益机制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更加自觉地把以人为本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立场,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不断在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上取得新成效。”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无产阶级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着标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实现和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的形势下,要做好群众工作,社会才可能和谐。没有经济发展和财富增加,把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位置,把维护群众权益贯穿于整个工作始终,真正实现好、保障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

一、必须高度重视群众权益维护问题

维护群众权益是群众工作的核心问题,只有实现好、维护好群众权益,才能真正得到群众拥护,才能保持社会和谐稳定,才能不断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群众基础。全党必须深刻认识维护群众权益的重大意义,高度重视群众权益的维护,始终坚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实现好、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把人民群众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

(一)维护群众权益是群众工作的核心问题

群众对党拥不拥护,就不可能有广大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关键是要看党能不能为群众谋取利益,党的政策方针能不能为群众带来好处。什么时候群众的利益得到了实现和维护,党的各项工作就能够顺利推进,什么时候群众的利益受到了损害,党的威信和地位就会受到损害,工作也难以推动。可以说,群众工作的核心问题就是要切实维护好群众权益,保障人民群众的合理、合法权益不受侵害。毛泽东曾经指出:“一切空话都是无用的,必须给人民以看得见的物质利益。”“假如我们对这些问题注意了,解决了,满足了群众的需要,我们就真正成了群众生活的组织者,政治、文化和社会利益的实现也就没有强有力的物质基础,热烈拥护我们。”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始终把人民群众团结在自己的周围,始终拥有坚实的执政基础,关键就在于能够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把实现和维护群众的权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得到了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这些举世瞩目的成就是人民群众始终拥护党和党的政策方针路线的根本原因。时时处处、切切实实关心群众生活,紧抓民生之本、解决民生之急、排除民生之忧,这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治本之策,人的全面发展也就没有物质的支撑,胡锦涛同志指出:“人民群众看我们党,不仅要看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代表他们的根本利益,而且要看他们身边的党员干部是否真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是否切实维护群众权益。”这些讲话深刻揭示了做好群众工作的核心:用实际行动来维护群众权益。各级党员干部必须要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维护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对工作和生活遇到困难的群众,要格外关注,重点帮助。要深入基层,加强工作指导,善于在新的条件下做好群众工作。

(二)维护好群众权益才能真正得到群众拥护

如何对待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检验无产阶级政党与资产阶级政党、小资产阶级政党的试金石。马克思、恩格斯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过去的一切运动都是少数人的或者为少数人谋利益的运动。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广大人民群众要过上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生活也只能是空想,是我们党与其他一切剥削阶级政党的根本区别,是共产党人价值观的核心内容和本质要求。

在2011年2月23日上午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社会管理及其创新专题研讨班结业式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做好群众工作必须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努力解决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的问题,真心实意为群众谋利益,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任何时候都要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始终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始终依靠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引发矛盾的利益协调好了,发展仍是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化解各种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稳定团结,根本的解决之道在于尊重群众的合理诉求,满足群众的合理需要,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倾听人民群众的呼声,反映人民群众的要求,兼顾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特别要维护弱势群体的利益需求。各级党员干部必须深刻认识到群众利益的重要性,在工作实践中必须将维护群众权益作为执政兴国的根本要求,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首要选择、把群众权益作为优先考虑、把群众满意作为最高标准,事事、处处、时时为群众着想,努力为群众排忧解难;牢固树立正确政绩观,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让发展成果更公平地惠及更广泛的普通民众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并不仅仅是一种空头的口号,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体现在为老百姓解决这些问题的实际行动中,体现在对老百姓各种权益的保护和实现上。早在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就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指出:要得到群众的拥护,要群众全力支持革命,最重要是要“关心群众的痛痒”,“真心实意地为群众谋利益”,“解决群众的生产和生活的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小孩子的问题,解决群众的一切问题”。我们党多年的执政实践证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取利益,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才能把人民群众凝聚在自己的周围,才能团结带领人民共同奋斗,取得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的胜利。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一切为了人民、一切相信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诚心诚意为人民谋利益,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的根本要求。

(三)维护好群众权益才能保证社会和谐稳定

每一个人、每一个群体、每一个阶级都有自己的利益诉求,满足这种利益诉求就成为其前进、奋斗的动力。无论是资产阶级革命还是无产阶级革命,最根本的动力就是要满足本阶级的利益诉求。这种利益诉求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引发社会矛盾与冲突。矛盾的根源就在于利益诉求的相互冲突。因此,化解矛盾的根本之道在于解决好矛盾背后隐藏的利益问题。这要求我们更加深入、更加密切地联系群众,维护社会稳定,才能拥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漠视群众利益,把富民目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依法保障人民群众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权益。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矛盾自然就会迎刃而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巨大成就,为实现人民群众合法权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但也要看到,在当前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条件下,利益主体日趋多元,利益矛盾日趋复杂。由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在短期内难以从根本上得到解决,人民内部各种具体权益矛盾不可避免地会经常地、大量地涌现出来,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突出问题。特别是由于竞争条件不公平、公共产品不充足、社会管理不到位、有的干部作风不端正等因素,导致贫富差距悬殊、区域发展失调、城乡差别拉大、行业收入失衡、劳资关系失和、医患关系紧张、就业压力增大、干群矛盾突出等。这一切,归根结底在于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没有得到切实尊重、充分实现和有效维护,从而引发了各种各样的矛盾。一些影响稳定的事情发生,往往源于群众的切身利益、现实利益受到侵害。对于这种情况,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只有加强源头治理,把不稳定的“病根”挖出来、去除掉,才是长治久安之道。

从瓮安到孟连,当初的“疑难杂症”现在已经“药到病除”,并形成治理的经验。各地的维稳实践探索告诉我们,维护群众权益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先决条件,维护稳定的过程应成为维护权益的过程。只有这样,才能应对社会转型期的各种复杂挑战,为改革发展创造平安稳定祥和的社会环境。

(一)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权益

共享经济发展成果,也是最根本的群众工作。我们的任何决策,都既要考虑到群众的承受力,又要尽可能照顾到不同利益关系下各方面群众的感受和反映,要努力代表最大多数人民群众的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只有坚持倾听群众呼声,真实反映群众愿望,真情关心群众疾苦,依法保障人民群众权益,我们党才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才能获得取之不尽的力量源泉。唯有如此,才能化解社会矛盾,综合国力日益增强,增强人民团结,促进党和国家事业更好发展。

(四)维护好群众权益才能不断巩固和扩大党的执政基础

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只有人民,才是创造历史、推动历史、改写历史的真正动力。中国90多年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只有充分依靠人民群众,得到人民群众的真心拥护,党的事业才能不断胜利前进。失去了群众党就失去了执政的基础,失去了群众党就失去了力量的源泉。要赢得群众,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尊重群众、依靠群众、为群众做实事、谋利益。只有我们把群众放在心上,群众才会把我们放在心上;只有我们把群众当亲人,群众才会把我们当亲人。党只有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维护好人民群众的各项权益,党才能够得到群众的拥护,人民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才能拥有牢固的执政地位。正因为如此,我们党始终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与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为崇高理想奋斗与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一致性,坚持完成党的各项工作与实现人民利益的一致性,按照保证社会发展进步的成果真正为广大人民群众所享有的价值取向来推动社会进步,从而使党在实现人民群众利益中获得不竭动力,让人民群众在党的的事业中实现和发展自己的利益。

当前,我国已进入社会转型期、改革攻坚期,面对世情、国情、党情深刻变化的新形势,有的干部宗旨错位,群众观念淡薄,无视百姓疾苦,从一个贫穷落后的社会主义大国,对群众冷暖不闻不问;有的干部脱离实际,乱铺摊子,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有的干部理想丧失、信念动摇,精神颓废、意志消沉,在“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上败下阵来等。这些消极腐败现象虽然只发生在少数干部身上,但它严重影响了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严重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势必危及党的生存与执政地位。在十七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上。如此,党的政策方针路线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使我们的工作获得最广泛、最可靠、最牢固的群众基础和力量源泉,才能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使党和国家的事业始终立于不败之地。

二、必须切实维护群众各项权益

邓小平同志说过:“中国共产党员的含意或任务,如果用概括的语言来说,只有两句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一切以人民利益作为每一个党员的最高准绳。”中国共产党自从诞生那天起就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己任,是人民群众利益的忠实代表,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以维护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为己任,倾听群众呼声,只有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解决好了,仅靠末端处置是远远不够的,维护群众的正当权益。”这是中国共产党的庄严承诺。要真正做到始终如一地坚持和践行党的根本宗旨,就必须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真正在工作中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就丧失了经济保障。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满足群众诉求,保障群众各项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