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政治群众工作力
1297300000043

第43章 落实改进工作作风 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6)

为准确把握群众的心愿与诉求,妥善处理发展中的各种问题,广西扶绥县在开展机关作风效能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中,创新并全面推行干部“驻村夜访”制度,要求县乡两级领导干部每月至少用两个晚上深入基层,深入农村,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变干部“日访”为“夜访”,变“浅访”为“深访”,促进了党群、干群关系的和谐,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

一、推行“驻村夜访”制度体现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这一核心

在农村基层,最广大的农民群众是农村社会的主人,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力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在农村基层的根本立足点。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要相信农民、依靠农民、为了农民,其前提就是走近农民、了解农民、关心农民。广西扶绥推行的干部“驻村夜访”制度起源于该县的龙头乡。龙头乡距扶绥县城9公里,全乡人口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2.8万,“三农”问题在这个农业大乡较为突出。近年来,在新农村建设中,龙头乡党委把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维护农村稳定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切入点,工作重心进一步前移,干部下基层的次数明显增多,但工作效果仍然不明显。分析其症结主要在于:白天干部下村,群众下地干活,晚上群众收工回家,干部已回乡,时间上出现“错位”,双方很难碰到一块,与群众面对面交流的机会较少,下基层容易走马观花,很多工作难以有效开展。如何解决这一时间“错位”问题?2007年初,龙头乡党委决定以农民利益为本,尊重农民的生产劳动安排,结合中心工作和各村的突出问题,组织干部背上行李带着任务、带着问题、带着感情下村“蹲点”一个星期,利用干部上班“八小时”之外的时间夜访农户。一周的工作效果立竿见影,干部共夜访了232户农户,收集了50多条民情信息,调处了7起信访积案,帮助群众解决各种问题30多个。于是,龙头乡党委率先制定并推行了干部定期“驻村夜访”工作制度。为让更多群众受益,扶绥县委及时总结经验,很快向全县推行了干部“驻村夜访”制度。要求县乡领导干部每月至少用两个晚上带着任务进村入户走访群众,宣传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了解群众的所盼所想,切实帮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生产生活上的困难。

二、推行“驻村夜访”制度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广西扶绥县推行干部“驻村夜访”制度其重要成效之一就是体现在促进发展上。在推行“驻村夜访”制度中,扶绥县将促进发展作为干部的头等要务。在夜访对象上要求重点瞄准特困户、贫困群体、科技示范户、种养大户、乡土人才、老党员、老退伍军人、人大代表和群众威信高的人士;在夜访内容上,要求努力做到知基本情况、知村情民意、知贫困农户、知致富典型、知热点难点、知发展方向。在夜访中知晓了群众的迫切要求。如县领导在夜访中了解到群众对养猪的积极性很高,全县生猪养殖市场潜力巨大,于是积极引进投资总额达6.8亿元的江苏雨润集团扶绥产业基地项目,并出台了《关于加快生猪养殖业发展的决定》,努力把生猪养殖发展成为扶绥新的支柱产业,农民收入新的增长点。在夜访中了解到群众遇到的发展困难。如龙头乡坛龙村农民经济收入主要靠种瓜果蔬菜,2008年初,由于受低温冰冻影响,刚种下去的秧苗都冻死了。驻村夜访干部了解到这一情况后,联系农业专家给予技术指导,结果挽回了损失。“驻村干部请来专家帮助我们及时恢复了农业生产,现在瓜菜成熟,乡干部又帮助我们联系销路,今年我们种的香瓜卖到1块7毛钱1斤,比往年价格高出近一倍。”沙中屯村民李杏田说。在夜访中找准了阻碍和影响科学发展的突出问题。到2008年底,县乡两级干部共夜访群众7600多户次,征求到群众意见和建议1760多条,使各项发展决策获得广泛的民意基础。在夜访中也提高了干部推动发展的能力。提高党的执政能力,除了中央宏观的大政方针决策正确外,还必须依靠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个体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不断的提高。扶绥县委组织部部长农鹏辉说,为提高乡镇干部“驻村夜访”的工作能力,扶绥县各乡镇采取集中学习、辅导讲座和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让基层干部掌握计划生育、土地承包和纠纷调处等农村应知、应会知识。领导干部水平和素质的提升无疑为科学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三、推行“驻村夜访”制度有利于维护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

社会和谐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保持稳定是人民群众的共同心愿,是改革发展的重要前提。广西扶绥县的乡村也和全国各地一样,在取得改革开放30年伟大成就的同时,也逐步积累和产生了一些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面对农村改革发展新的30年,这些问题如继续拖延,会影响全县新30年的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扶绥县推行干部“驻村夜访”制度,对切实帮助群众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首先,干部“驻村夜访”和谐了党群干群关系。在夜访中群众反映自己的意愿和呼声,干部传达党和政府政策、信息,形成了一种平等、双向、互动的关系。其次,干部“驻村夜访”化解了一些积累已久的矛盾和问题。如龙头乡坛龙村沙中屯和沙头屯为公鸡岭100多亩土地发生纠纷,20多年没有得到有效解决。近年来,随着土地的升值,两屯群众矛盾也跟着升级,随时可能引发群体性械斗。县委书记带上工作组与龙头乡党委书记,连续5个夜晚深入沙中屯和沙头屯驻村夜访村民和村干部100多人,召开座谈会、调解会10余次。经过详实调查,多方调解,认真细致做思想工作,最终拉近了两屯群众的距离,消除了隔阂心理,化解了矛盾纠纷。再次,干部“驻村夜访”也及时发现、排查了一些潜在的不稳定因素。

2008年7月8日,扶绥县国营山圩农场个别职工因土地承包引发了矛盾纠纷,有集体上访苗头。接到反映后,县领导立即组织带领有关干部顶风冒雨进驻农场,逐门逐户进行夜访,面对面核实分析,最后共同商定解决问题的办法,农场职工非常满意。县公安局在“严打”专项整治行动中,通过“驻村夜访”,成功破获了中东镇辖区系列敲诈勒索案、渠旧沙场黑恶势力勒索案等重大案件,维护了社会稳定。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利益格局日趋多元化,党要密切与群众的关系,必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而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其实质就是协调人民之间的利益关系。在规范民众利益诉求的法律制度还不甚完善的情况下,如果党群干群关系紧张,民情诉求就不畅,日积月累,民情上升为民意,民意上升为民怨,最后就出现冲突。因此,现阶段党员干部主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尽早发现可能发生的各种矛盾,认真研究排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妥善解决,十分重要而迫切。扶绥实施“驻村夜访”制度以来,全县共收集不稳定苗头信息370多条,处理群众信访580件,把大量信访问题和社会矛盾解决在当地、解决在村头、解决在家里。使全县没有发生群体性上访事件和群体性冲突,为人民群众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生产和生活环境,形成了大局稳、民心安,干群共促和谐新农村建设的良好局面。

四、推行“驻村夜访”制度有助于实现党风的根本好转

扶绥县推行干部“驻村夜访”制度在实践中促进了党风的不断好转。首先,干部的作风实了。县乡领导干部过去也天天下乡,但作风不踏实,与群众交往也不实在,工作也往往干不到实处。因为干部白天下乡,而且都是当天去当天回,老百姓白天也为柴米油盐事忙碌奔波,双方工作时间不合拍。干部深入不下去,久而久之,双方心里有了隔阂,就听不到真话。

通过夜访,双方合拍了。干部放下架子,群众敞开思想,面对面、心贴心交流;在群众家中促膝而谈,让群众有亲切感,干群如一家;干群一起聊天拉家常,实现“寓教于聊”。而且为保证夜访的实效性,该县还实行“夜访”情况公示制。每月定期对干部夜访情况,包括夜访时间、夜访对象、夜访结果、承办事项和完成时限在村(居)委会予以公示,自觉接受群众监督,使夜访不能图形式、走过场。推行“驻村夜访”制度以来,全县各级领导干部与600多户困难户结对帮扶,实实在在地解决群众困难问题2730多件。其次,干部的作风细了。在“驻村夜访”中,干部有了比较充裕的时间调查了解基本情况、户情民意、热点、难点、共商解决方法。而且县委规定,在夜访中凡法律法规有明确规定的,要不折不扣抓紧解决;对应当解决但因客观条件不具备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主动说明情况,向群众解释清楚,取得群众的理解,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妥善解决;对群众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则要进行耐心地说服教育。这样,就促使“驻村夜访”干部对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逐个进行分析研究,深入调查取证,认清摸准群众反映问题的真情实意,认真核查问题真伪,按照轻重缓急、依法给予办理。推行“驻村夜访”制度后,县乡领导班子成员参与率达100%。他们把收集到的1000多条群众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分类,印发到有关部门;还把400多件群众信访案件由承办单位全部给以明确答复,答复率100%;为农民提供了大量致富信息,解决了诸如行路难、喝水难、用电难等最现实、最直接的利益问题,受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欢迎。第三,干部的作风勤了。干部在夜访中,按规定做到“三必去”,即群众反映问题多的地方必去,工作推进有难度的地方必去,重大政策出台后可能引发利益冲突的地方必去。按照规定,对农民群众提出的意见和要求,一般问题在15个工作日内解决,重点疑难复杂问题在2个月内办结;对已经答复或办结的问题要进行复访,问效于民,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结果;事后还由纪检部门现场查看、走访群众、查阅核实夜访记录等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对干部夜访工作情况进行督查;把推行“驻村夜访”制度和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情况纳入干部绩效考评内容,年终进行严格考评,与评先推优挂钩,与干部晋升挂钩,极大地推动了干部的勤政廉政作风建设。正如时任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声琨所作的批示:“扶绥县‘驻村夜访’很好,像似恢复到了过去‘白天抓工作,促生产,晚上访农户、听民意’的良好干部作风和干群关系。”

(参见《桂海论丛》2009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