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中国兵家
1314200000024

第24章 巧战便--四两拨千钧(4)

后来,由于西汉末年的战乱,匈奴势力卷土重来,再次奴役西域各国,西域序曲

西汉武帝时,丝绸之路中断,各国人民深受其害,利益大损。

到了东汉明帝时,国内政权已经稳定,重开丝绸之路的任务又提到日程,班超就在这时应时而生、展露出过人的胆略和才华。

使班超脱颖而出,扬名于朝的是公元73年他出使鄯善之事。那年,班超随窦固出击匈奴,从偏师奏功,战后,窦固命班超与从事郭恂出使西域诸国进行联络,从外交上孤立匈奴。

班超一行三十人,轻车简从,第一站到达鄯善国。开始鄯善国王广对班超一行热情,款待周至,不久,却变得冷淡起来。班超觉得事情不妙,遂悄悄地与部吏说:“你们看出什么名堂没有?鄯善王前恭后踞,一定是因为匈奴也派来了使臣,胁迫他背叛汉朝,鄯善王一时拿不定主意的缘故。明智的人可以明察秋毫,何况现在事情已经非常清楚了呢?”

正说着,鄯善仆役前来送饭,班超一把抓住他诈道:“匈奴使节已来多日,现在何处?”

鄯善国上下本来对此讳莫如深,现在班超一言道破,那仆役以为班超早已知情,遂告诉了匈奴使节的住所。

班超扣住仆役,密招随行三十六吏士饮酒,酒到半酣,班超激动地说:“我等身处绝域,为的是建功立业,邀取富贵荣华。如今匈奴也派人来此,鄯善王对我们大为不敬,如果他听从匈奴人的意志,我们就可能被抓到匈奴,从而暴尸边漠,你们说,现在我们该怎么办?”

大家异口同声地说:“现今处于生死存亡之地,不管怎么,我们一切听您的。”

班超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事到如今,最好是乘夜用火攻匈奴使团。他们不知虚实,猝不及防,必乱成一团,我们可以乘势一网打尽。打掉了匈奴使团,鄯善王自然破胆,成就功业在此一举!”

有人说:“这么大的事儿,是不是与郭从事商量一下?”

班超瞪起双目大喝道:“生死存亡的关头,用不着那么多讲究,郭从事是个文弱书吏,让他知道只能坏事!”

说罢,他即率众人执械潜行到匈奴使团住所。那夜,正好有大风,天从人愿,班超命数人执鼓蔽于敌帐后,看见火光便击鼓大呼。其余的人执弓拿刀埋伏于大庭两侧,开辟了丝绸之路,只要有人逃出,便刀砍箭射。班超率数人顺风纵火,指挥众人前后夹击,风高夜黑,火光熊熊,在一片擂鼓呐喊中,匈奴使团被烧的烧,杀的杀,一百三十余人片甲不存。第二天,班超拎着匈奴使臣的首级去见鄯善王,鄯善王吓得面色如土,从此甘愿归附于汉朝。

此后,班超又相继安抚了于阗,稳住了疏勒,重新开通了丝绸之路,经过五年多的经营,西域诸国多已臣服,只有南道的莎车、北道的龟兹、焉耆等国不服。

奇袭莎车

公元85年,班超开始着手布置进攻莎车军事。当时,班超仅有兵马一千八百人,凭这兵力进攻一个带甲十万的国家当然是不可能的。于是,班超采取了借兵战略,发动于阗、疏勒两国之兵出征。

班超的对手莎车当然也了解到这种情况,遂派使臣以重利诱惑疏勒王忠背汉。疏勒王忠见财眼开,遂据乌即城叛汉。班超当机立断,改立疏勒行政官成大为王,集合未叛之疏勒部落讨伐前疏勒王忠,迫其逃遁。第二年,前疏勒王忠自为得计,兴高采烈地来到班超营地,带了七百从人,准备乘班超不备下手。各国建立了友好的统属关系,玉门关内外一时出现了牛羊布野,中西商旅不绝的太平景象。班超假作高兴,携忠入帐,酒刚一巡,班超以掷杯为号,伏兵四起,忠身首异处,接着忠部下也被伏兵斩杀殆尽。

重定疏勒之后,公元87年,班超调集于阗等国部队二万五千人再次攻打莎车。莎车王向龟兹求救,龟兹王遂派左将军,联合温宿、姑墨、尉头等部五万人前往救援,与莎车兵合一处,共有十余万人,出战迎敌。

面对敌我力量悬殊的态势,班超知道决不能更拼,因为属于他自己的部队只有一千八百人。其余都是战斗力不强的西域诸国部队,一遇强敌,非溃不可。因此,他制定了一个诱敌分散,直捣大营的战略。明白宣告要分兵撤退,于阗部队向东,而班超向西。然后有意让俘虏脱逃,让他们逃回莎车大营,报告这一“军情”。莎车王闻讯,十分高兴,张骞曾两次出使西域,遂分兵两路,一路去截于阗部队,一路去拦击班超。

班超见敌人中计,又秘密地把部队集拢起来,昼夜兼程奔袭莎车大营。莎车大营,只剩下万余守兵,看守着大批牲畜和辎重。莎车王见此,只好归服。龟兹等部没了牛羊辎重,只好一哄而散。

此后两年,汉朝又派窦宪等率大军攻伐北匈奴,迫其迁往阿尔泰山以西。龟兹及属国向因援莎车失利,元气大伤,现在又失去了北匈奴的后台,遂向班超纳表,表示归顺汉朝,至此,西域基本上变成了友善的土地。

简 评

别人用打的都是有本的仗,而班超用兵打的却是无本的仗。没有自己的部队,却要以少胜多,这是前所未有的难题。因为没有自己的部队,就无法依靠部队的素质,决不可在任何一处用强使硬,借人家的兵打仗,只能让人占便宜,班超使出了高超的兵法计谋,以相背方向的倦退诱敌分散,然后集中兵力突袭敌之大营,使劣势化为优势,使硬要吃亏,使巧计则有大便宜可占--敌大营有无数牛马辎重。游牧部落打仗随军带牛马为食,牛马一失自无战意。班超用兵,堪称胆大心细,足智多谋。

骄兵之戒--赤壁之战

东汉未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曹操在军阀混战中脱颖而出,挟天子以令诸侯,先后扫灭吕布、袁术、袁绍、基本统一了北方,-遂有鲸吞天下之志。

刘备也是汉末群雄中的非等闲之辈,曹操与他煮酒论英雄,说天下英雄就他与刘备两个。刘备被曹逐出中原,寄寓荆州,而他却一心等着刘表一死,好去摘取荆州之地,作为安身立命的基业。

可是,早已虎视耽耽的曹操却不容刘备得志,乘刘表新亡,二子不和的机会,采纳谋士之计,先声夺人,出兵迫降了刘表次子刘琮,战退意欲夺取江陵的刘备于当阳长坂坡,占领荆州与江陵,收降了十几万荆州水陆军,实力大长,遂起鲸吞江南之心。

这样,困守江夏与夏日的刘备与占据江东的孙权,都暴露于曹操的兵锋之下,西汉与西域,情势逼得他们联合起来,一场救亡图存的大战就要开始了。

孙刘联盟的建立

这场好戏的主角曹操,由于一连串的巨大胜利,特别是占领荆州的胜利,几乎就象是捡来的,变得不冷静起来,整个曹操军队上下,也弥散着骄傲自满情绪,觉得很快就会扫平江南,一统天下了。曹操此时统带的军队不过二十万,还半数为新降的荆州军,人心未附,可他却认为时机已到,可以立即进攻江南。他写了一封骄态四溢的信给孙权,说:

“近来我奉诏讨叛逆,大军南下,刘琮束手而降。现在我率领

水陆军八十万,想与将军会猎于江东。”企图吓降孙权。

再说虎踞江东,承父兄基业的孙权,虽说无逐鹿中原之大志,但自保之才有余。他与谋臣鲁肃早就注意到雄心勃勃的曹操动向,当刘表刚一病死,鲁肃就向孙权建议以吊表为名,前往荆州,联络刘表之子及刘备,准备抗击曹操。

当鲁肃行至夏口,就听说曹操已兴兵南下,行至南郡,刘琮就已投降,刘备正向南撤退。鲁肃于半途遇到了刘备,向他建议派心腹之人去与孙权联络抗曹之事。刘备欣然接受了鲁肃的建议,当他们退至夏口时,诸葛亮也认为必须赶紧与孙权联络,刘备遂派他前去江东会见孙权。

诸葛亮一见孙权,就以激将法说之,告诉他曹操当今的确是声势浩大,威震海内,如果您要是度量着可以与之抗衡,就速作决断,挥兵与之战,如果不能,就趁早投降,象现在这样,外有服从之名,而实际上犹豫不决,当断不断,迟早要大祸临头。

孙权被诸葛亮一激,还真的拿出了血性勇气,当下表示要抗击曹操,转而询问起刘备的情况来。

诸葛亮告诉孙权,刘备虽说新败于长坂,但手中尚有二万余人。而曹操长途跋涉,士卒疲备,士兵又不服水土,荆州军民归附曹操人心未服。曹操此时的军势,正所谓强弩之末,现在连一叶薄绢也穿不透了。您只要派一员虎将将兵数万与刘备联手,在北却匈妈的同时,必定能打败曹操。

孙权听了诸葛亮的一番分析,觉得胆气足了不少。正在这时,曹操的恐吓信到了。江东人士,在“抗曹”与“降曹”的问题上,各执一是,争论不休。以张昭、秦松为首的主降派认为曹拥有荆州水师,兵强马壮,且长江之险已与江东共有,双方众寡悬殊,且我方有利条件已丧失,所以以降为宜。

但是鲁肃坚决反对,认为谁都可以投降,唯有孙权不可,因为无法安置,找不到归宿。

孙权倾向鲁肃的意见,但心里还没有底,遂找来周瑜商议。

周瑜是坚决主战的人,他一见面就给孙权打气说,说孙权割据江东,已历三世,地方数千里,兵精粮足,怕什么曹操,就是曹操不来,还要去找他呢,何况他自来送死。

接着,周瑜又为孙权分析了当前势态,指出曹操军队的弱点。他认为曹操有三忌,一是北方未平,关西有马腾、韩遂在:二是北方士卒精于骑射而不惯舟楫,现在舍长就短,为兵家大忌,三是北方人远涉江湖又值隆冬,必生疾病。曹军有此之忌,却冒险而来,所以他认为只要孙权给他精兵三万,就可以击破曹军。

孙权听罢周瑜的意见,十分激动;遂下决心联刘抗曹,当众拔出佩剑砍下案头一角说:

“今后诸将吏若有再说投降者,视同此案。”

当天的晚上,周瑜与孙权商议作战部署,周瑜又详细为孙权剖白了曹军可以战胜之由,认为曹操口称八十万大家,其实是吓唬人的,实际,曹操带领的北方军队不过十五、六万且疲备不堪,多染疾病,而收编的赳表军队不过七八万,且心怀疑惧,这样的军队,虽多但并不可怕。

孙权当即调拔三万精兵付于周瑜,让他与刘备会合,共破曹操,若胜,他将亲自出马,与曹操决一死战